
“這是個是非問題,誰對誰錯一定要搞明白。這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價值觀。”
沉默許久,賈國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我又進入了這個循環。”
“什麽循環”,記者問。
“要自證清白。”
9月12日下午兩點,在位於北京中糧祥雲小鎮的西貝店——就在羅永浩吃飯的那個包間裏,《中國企業家》見到了賈國龍,此時的他一身疲憊,滿臉憔悴。接受采訪時,也明顯不在狀態,甚至不願意多說話,他已連續兩個晚上沒怎麽睡。

北京中糧祥雲小鎮西貝店 攝影:鄧攀
2025年是他創業的第37個年頭。1988年,他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縣創立西貝。如今的西貝有370多家直營門店和1.8萬多名員工,2023年營收為62億元。2024年9月,他重回CEO的崗位,啟動一線變革,恰在回歸滿一年之際,羅永浩炮轟西貝,賈國龍將之稱為西貝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機。
從9月10日發布第一條吐槽西貝的微博開始,到12日晚上9點半,羅永浩連發了30多條針對西貝和預製菜的微博。甚至在12日晚上8點半,他還開了場針對西貝的直播,開播1分鍾,在線人數破10萬。
單從線上來看,這是一場不對等之戰,羅永浩全網粉絲達數千萬。在羅永浩的連番攻勢下,西貝的營業額下降,客流斷崖式減少。賈國龍透露:“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門店加起來,日營業額分別掉了100萬元,今天(12日)我估計會掉200萬元到300萬元。”
除了生意受影響,隨之而來的是網上的眾多質疑聲。對此,賈國龍說,他很在意,“但很無奈,一點辦法都沒有。”
采訪結束後,賈國龍從包間出來,遇到兩位正在用餐的顧客,他告訴他們,“羅永浩剛剛黑過我”。
從目前的局麵來看,雙方都選擇針鋒相對,硬剛到底。賈國龍稱,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羅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但最終結局會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數。
8月,羅永浩進入了播客賽道,推出一檔長訪談節目,名為“羅永浩的十字路口”,現在雖然他在直播中說“訴求不是打西貝或賈老板,是希望推動中國預製菜行業透明化”,但卻不可避免的把賈國龍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以下為《中國企業家》與賈國龍對話內容(有刪減):
“日營業額一天掉了100萬元”
《中國企業家》:這次事件對你和西貝有什麽影響?
賈國龍:我現在陷入自證循環了。也談不上痛苦,但有點生氣,這事對西貝的傷害已經顯而易見。
《中國企業家》:對西貝的傷害有多大?
賈國龍:營業額下降,客流斷崖式減少。昨天和前天所有門店加起來,日營業額分別掉了100萬元,今天我估計會掉200萬元到300萬元。
《中國企業家》:你是什麽時候知道這件事的?
賈國龍:(10日)當天下午5點左右。羅永浩是當天下午4點多發的微博,5點的時候同事就給我打電話了。
《中國企業家》:你之前跟羅永浩認識嗎?
賈國龍:沒有接觸過,也沒有過節。
《中國企業家》:看到這件事,第一反應是什麽?
賈國龍:第一反應還挺緊張的,我立馬聯係同事,第一時間查到底爭執的是什麽,了解羅永浩是在哪家門店消費的、點了什麽菜、吃得怎麽樣,然後複盤,到底是菜沒做好,還是沒服務好,或是沒吃好。
《中國企業家》:在你正式回應這件事之前,羅永浩就發了那一條微博,說“西貝幾乎全都是預製菜,還那麽貴”,對吧?
賈國龍:沒有,在我們正式回應前,他發了五六條了。
《中國企業家》:出現這樣的風波,估計應該會有不少人給你建議,比如向老羅道個歉,再邀請他做西貝品鑒官,推出老羅菜單等等,為什麽沒有采用更緩和的處理方式?
賈國龍:那太商業了。
我問服務員,服務員說他當時吃的時候,還是不錯的。吃完後,服務員送他們的時候,他還說“挺好的,挺好的”。我估計有個別菜不合口味,但他說“全是預製菜,太惡心了”,也太傷人了,而且完全背離了事實。他一共點了13道菜,其中3道菜點了兩份,一道預製菜也沒有。
生意我可以不做,但是非黑白,我必須要說清楚。
《中國企業家》:你9月11日說要起訴羅永浩,是一時衝動,還是經過理性思考的?
賈國龍:肯定要起訴。如果說昨天說要起訴他,是衝動,那今天(這麽說)還是衝動嗎?
《中國企業家》:即使會給西貝門店帶來短期收入下降的影響,你還是打算硬剛?
賈國龍:我一定還會把顧客找回來的。相信西貝的顧客、喜歡西貝的顧客,還會回來。
《中國企業家》:現在已經開始走法律程序了嗎?
賈國龍:我們公司有法務部,具體什麽程序我不太清楚,這事由公司法務部的人在做。我生意可以不做,但官司一定要打。
《中國企業家》:“生意可以不做”,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心。
賈國龍:也不是決心,這就是個決定。這是個是非問題,誰對誰錯一定要搞明白。這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價值觀。

攝影:鄧攀
《中國企業家》:當你打算用這種方式來應對這件事的時候,周圍有人勸你嗎?
賈國龍:有,很多。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我收到了幾百條信息,我一個一個地回。在公司內部,意見也不完全一樣,也有人說,“忍了吧,不理他。”其實大多數人都建議我忍,不要這樣強硬地對抗,但我仍然堅持這個選擇沒有錯。
《中國企業家》:你做生意這麽多年,應該也會遇到很多顧客意見,以前遇到類似這種情況的時候,你一貫的處理方式和風格是什麽樣的?
賈國龍:我們對顧客有承諾的,不好吃不要錢,超時半價,保證上菜快、菜品好。顧客覺得不好吃,可以退。
一般碰到這種情況,我們的處理方式就是賠禮、道歉、免單。很正常啊,顧客沒吃好,我就不應該收他錢,而且向他道歉。如果他下次還能再來,那就是給我機會。
《中國企業家》:有流量的超級IP猛烈攻擊的情況,以前碰到過嗎?
賈國龍:特別少。
《中國企業家》:你有找朋友嚐試和羅永浩溝通嗎?
賈國龍:那不是我的為人。
《中國企業家》:未來你和老羅有對話的可能嗎?
賈國龍:(沉默了幾秒)我肯定不會主動約他、也不會找他。
《中國企業家》:外界有消息說,羅永浩在跨界做方便麵,你怎麽看?
賈國龍:我不評論。希望他把方便麵做好吧,方便麵做好了也很好,可以有口感、口味,也可以有性價比。
《中國企業家》:你剛剛在組織廚師拍攝菜品製作過程,接下來還要做哪幾件事?
賈國龍:我要把羅永浩點的13道菜,完全按照作業指導書,重複做一遍,記錄下來,然後發視頻,對外完整公開我們的菜品製作過程。
對於這次事件,其實我希望認認真真地往前推,認真地回應他,抓自己的管理,至於未來發展成什麽樣,我們也左右不了、控製不了。
“這是西貝遇到的最大一次外部危機”
《中國企業家》:於東來剛剛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動態,他說,“任何事沒有完美……感謝西貝、海底撈等品牌企業可以讓我找到相對放心可口吃飯的地方。”你和於東來溝通過這件事嗎?
賈國龍:我都不認識人家於東來。
《中國企業家》:你對他力挺你這件事怎麽看?
賈國龍:我覺得這也是真心照真心。我們是認真做企業的,也很認真地在學習胖東來,雖然沒有胖東來做得那麽極致,但也在努力往那個方向學習。
於東來挺西貝,我很感激。
胖東來是我最尊敬的品牌,於東來也是我最尊敬的企業家。
《中國企業家》:你帶團隊去過胖東來學習嗎?
賈國龍:10年前我就去過,去年和今年又各去了一次。
《中國企業家》:你在創業過程中,肯定遇到過很多坎。從西貝遭遇的危機等級來看,如果按照一至五個級別來分,你認為這次應該歸為什麽級別?
賈國龍:到底評到幾級,我也不好定,但我覺得還是一次比較大的危機,這是我們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機。
以前我們遇到的危機,都是內部危機,自己選錯了路、戰略錯了、業務沒做對、管理沒抓實等。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麽大的外部危機,這個危機來自大V的誹謗,讓我們的客流量斷崖式下滑。
過了這個坎,我相信西貝組織力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來源:中企圖庫
《中國企業家》:這次事件前,西貝是什麽樣的發展狀態?
賈國龍:有些跌跌撞撞,總體還是健康的。雖然遇到一些波折,但太正常了,人在成長中都要經曆很多事,一個企業更是如此。
《中國企業家》:去年,你說你重回一線,擔任CEO,親自抓業務,每天帶著團隊去一線巡店,晚上開會複盤,效果怎麽樣?
賈國龍:我覺得效果不錯。2024年9月20日,我正式擔任CEO,到現在馬上就整一年了。
《中國企業家》:對自己這一年的工作怎麽評價?
賈國龍:基本滿意,大概能打80分。
“西貝有預製工藝,沒有預製菜”
《中國企業家》:羅永浩昨天發了一條微博,說有讀者在評論區貼出兩個西貝的產品,袋裝的小牛燜飯牛肉包和椒麻雞,外包裝上顯示“堂食袋裝”“非直接提供消費者”。這是預製菜嗎?
賈國龍:那是我們去年的一個快餐品牌,叫西貝小牛燜飯與拌麵,是跟西貝中央廚房訂的貨。這個品牌在今年初就關了。品牌關了以後,還剩下一點尾貨,非常少,內部員工消化了一部分,在外賣渠道也處理過一部分,但今年4月最後一批貨賣完以後就再也沒賣了。
你要說它是預製菜,也說得過去。不過從今年5月開始,在西貝,也就是之前的西貝蓧麵村這個品牌係統中,是完全不存在預製菜的。
《中國企業家》:有一段時間你做了很多品牌,其中是不是有預製菜品牌?
賈國龍:叫西貝放心早餐,但那隻在線上以及沃爾瑪、山姆等商超賣,西貝門店沒有。
《中國企業家》:你對預製菜的定義是什麽?
賈國龍:就是按照國家的標準定義的。在工廠將整道菜全部做熟,做好封裝,送到門店後,用水浴、微波爐或蒸箱加熱後就吃,這是預製菜。
《中國企業家》:比如說像大骨,提前燉出來,到了中午再加熱出餐,這算預製菜嗎?
賈國龍:這都是在門店完成的。門店做好,放在冰箱冷凍,吃的時候回熱,它是符合標準的,第一保證品質,第二保證出餐速度。這在國家標準裏並不屬於預製菜,這其中有預製工藝,但不是預製菜。預製菜和預製工藝要區分開。
《中國企業家》:現在社會上對預製菜存在焦慮情緒,你有感覺嗎?您會在意這個嗎?
賈國龍:感覺到了。原來挺在意的,現在我反而更冷靜了。
預製工藝不是預製菜。所有的菜都需要用到預製工藝,需要提前做,無非是在什麽狀態、用什麽原料、工藝、調味品做。越是好的菜越要提前做,比如魚翅、鮑魚,得提前好幾天發製,紅燒肉也得提前十幾個小時做。出餐效率、標準化程度越高的餐飲企業,預製程度越高。
《中國企業家》:所以西貝有預製工藝,但是沒有預製菜?
賈國龍:對,可以這麽說。很難說哪家餐廳沒有預製工藝,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預製。預製是提前加工、預加工,比如把毛菜預製成淨菜,也是預製。
現在已經不是毛菜時代了。我是開傳統酒樓出身的,在餐飲行業37年,最早我們去市場采購,土豆、蘿卜、大蔥、白菜都是一捆捆買回來的,自己摘菜、初加工。豬肉也是買一半或者一頭整豬買回來,自己分割。
現在不是這樣了。我們現在不進毛菜,必須是淨菜,而且淨菜標準很高。為什麽淨菜要用塑料袋裝、抽真空?因為一旦接觸空氣,氧化後不僅顏色不好看,風味也發生變化。
《中國企業家》:西貝現在有300多家門店,每天把淨菜分發到各個門店嗎?供應鏈如何管理?
賈國龍:現在我們有袋裝淨菜,也有箱裝淨菜,有整的淨菜,也有切的淨菜,看實際需要。有些菜不適合切,就到了門店再切,一般是早晨、中午集中切,不可能用的時候再切,餐廳是流量很大的生意。

來源:中企圖庫
《中國企業家》:現在大家一提預製菜,就像洪水猛獸一樣,你怎麽看?
賈國龍:我不知道,我也代表不了大家。
從我個人來說,我是商家,也是消費者,我也不喜歡品質不好、質量低劣的預製菜。應該說,不管是預製菜也好,現做也好,質量低劣的我都不喜歡。即使現做,用品質不好的肉、菜、調味品,同樣口味不佳、不營養,甚至影響健康。所以,不能按預製和現做來區分,應該按一定的等級、標準來區分。
消費者對預製菜有很多誤解,覺得預製菜是洪水猛獸,是黑科技、狠活兒,有很多添加劑。其實很多預製菜反而一點添加劑都不用,尤其防腐劑,直接通過零下18度冷凍,冷凍鎖鮮是最好的技術。
食物逐漸工業化、標準化,一定是趨勢,但工業化、標準化也分等級,與用什麽材料、工藝,加什麽調味品,有什麽儲存條件都有關係。它是一門科學。
《中國企業家》:您會在意網上的評論或者情緒嗎?
賈國龍:在意,但很無奈,一點辦法都沒有。
《中國企業家》:你現在最想表達的是什麽?
賈國龍:事實上,我對接下來的發聲不寄任何希望。真正的聲量,是在門店,一桌一桌的顧客來了,我們做好準備,讓他們體驗好。還有,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問題?有錯就改正,顧客沒吃熱乎,我們就往熱乎做、往熱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