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後,武漢一小學某班級出現全班50多名學生僅個別學生上課的情況,原因是因為班上有一名患有多動症的學生。有家長稱,不讓自家孩子去上課是無奈之舉,因為這名多動症學生上課時會在教室裏爬來爬去、突然怪叫、踢桌椅等,長期影響其他學生學習。9月9日,該校老師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學校已多次組織家長溝通,目前該班級已有20多名學生返校。當地教育部門回應,根據醫院最新評估,該生符合“隨班就讀”條件,依法保障其上學權利。
因班上有一名多動症學生,其他家長拒絕讓孩子到校上課
9月1日,全國各地學校陸續開學。但上周,武漢一學校出現全班50多名學生僅個別學生到校上課的情況。家長稱,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班上有一名多動症學生長期影響其他學生正常上課,所以隻能讓自己的孩子暫時不去學校讀書。
據家長反映,這名學生患有多動症,已經在學校就讀幾年,常做出很多奇怪的行為,比如課堂上在教室裏爬來爬去、發出怪叫聲,踢桌椅、推搡同學等,班上不止一次因為該學生不守紀律導致課堂中斷。在家長們看來,不讓自家孩子去上課也是無奈之舉。現在學業緊張,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一名特殊孩子影響了學習。
對於家長反映的情況,9月9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該班級一名老師。該老師告訴記者,他去年開始接手該班級的課程教學。他坦言,王同學在上課過程中因為多動症確實會有不一樣的表現,比如學習自製力弱、沒人陪讀的時候一個人趴在地上玩、碰別人的腳等。
該老師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王同學家長這些年也作出一些努力和嚐試,比如帶孩子進行體育訓練,接受醫院治療。此前王同學和其他學生發生矛盾後,學校也介入處理,王同學家長也表達歉意。也有學生家長提出建議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是王同學家長解釋,他們都是工薪階層,因為工作關係,沒有辦法把孩子帶在身邊,“目前學校正在溝通協調處理此事,王同學(化姓)家長也表示將請陪讀人員在學校對孩子陪讀。若陪讀人員有事不在,就暫時不讓孩子到校,避免影響其他同學。”
9月10日,大皖新聞記者希望能夠采訪王同學家長。原本王同學家長同意以文字的形式講述他們的心聲和這些年的經曆,但最後又婉拒了。
學校已組織多次溝通,部分學生已返校
該老師稱,對於王同學的情況,校方一直都在關注跟進處理。前些天也組織王同學的家長和其他學生家長代表一起麵對麵溝通,雙方也曾達成一致。但之後,仍有部分家長表示要王同學離開班級。此後,學校又多次組織家長進行溝通,並安排學校工作人員及老師上門家訪,目前該班級已有20多名學生到校上課。
該老師說,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安靜和諧的教育環境,這種想法合情,但是不讓王同學在班級上學的要求不合理。“學校在義務教育法框架內,無權勸其退學。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希望家長可以理智處理這個問題。”
教育部門:符合“隨班就讀”條件,依法保障學生上學權利
在該學校所在的轄區教育局,基礎教育部門負責人程先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王同學早在一年級入學時,經醫院診斷為多動症。“孩子因多動症難以控製自身行為,比如課堂上會出現摸自己身體、碰別的同學、打嗝抽動等情況。”程先生說,此前為了更好地管理該學生,孩子爺爺也在學校陪讀,配合學校工作。
該區教育局辦公室李主任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根據醫院最新評估,王同學符合“隨班就讀”條件,既不需要“送教上門”,也不用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義務教育具有強製性,我們不能拒絕任何一名學生,更不能歧視特殊兒童,反而應給予他們更多關愛。”
李主任表示,教育部門和學校將繼續做好後續處理工作。一方麵,要求王同學家長嚴格履行陪讀承諾,若陪讀人員臨時缺位,需及時告知學校,學校會安排沒課的老師臨時照看王同學,或暫時將其帶離課堂;另一方麵,繼續通過上門家訪、電話溝通等方式,爭取其他家長理解,讓更多學生盡快返校,“希望家長能換位思考,強行要求王同學轉學,對孩子和其家庭都是一種傷害。”
李主任說,目前很多學校都存在類似的特殊兒童教育難題,教師普遍缺乏專業的特殊教育知識,希望社會能有更多專業機構和資源介入,幫助學校、家庭共同做好特殊兒童的教育和引導工作。同時,也希望家長能正視孩子的問題,早發現、早幹預,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