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28歲單親媽媽倒在出租屋,2歲幼童伴母遺體數日

28歲單親媽媽倒在出租屋,2歲幼童伴母遺體數日

文章來源: 大河報 於 2025-09-10 18:01: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8歲單親媽媽倒在出租屋,2歲幼童伴母遺體數日

男童被警方發現後送到醫院檢查身體 受訪者供圖

今年8月,“2歲男童相伴28歲母親遺體數日被發現”的詞條登上熱搜,孩子孤單無助的背影照片刺痛人心,人們震驚之餘也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事情發生後,大河報《看見》記者走訪了事發地並采訪了死者家屬。家屬在陸續處置死者鄭雨的遺物,她存在的痕跡正在淡去。但死亡的痛感還在親人的情緒中蔓延,他們在遺物中翻找,試圖拚湊鄭雨死亡的真相。



臥室中的食物

臥室的殘存食物或是孩子的生存支撐

在蒼南縣錢庫鎮附近村民的指引下,從一群白牆黑瓦的二層小樓中,記者找到了鄭雨的生前居所。一輛兩輪電動車和一輛四輪電動車停在門口,村民介紹,兩輛車均屬於鄭雨。當《看見》記者走進鄭雨的生前居所,房間內有雜亂的生活痕跡,一樓是生活區,二樓被分隔成兩間房,南側一間被鄭雨當成臥室。



鄭雨的冰箱

臥室朝南,麵積約10平方米,床品鋪在靠近空調一側的地上,生活物品堆在牆邊。窗戶雖然開著,異味仍然彌漫房間,而男童就在這裏和母親的遺體相伴數日。記者注意到,房間裏不缺食物,果凍等零食卷在被褥間,還有一個疑似被啃咬過的南瓜。這些,或許是2歲孩子在母親離世後的生存支撐。

沒人知道孩子在母親遺體旁待了多久。泥瓦匠項叔告訴《看見》記者,8月17日白天,一位工友來幫忙時,說了好幾次“怎麽這麽臭”,但是他嗅覺不靈敏,並沒有聞到。晚上就來了警車。項叔說,是女子的朋友幾天聯係不上她過來看,發現女子死亡後報警。

村民告訴《看見》記者,村西一片有百十間老房子,大多建於上世紀,現在多是老人在住,無人居住的便租出去,因租金便宜,離鎮上近,不少附近工廠的外來打工人在此租房。打工人早出晚歸,沒人察覺這間出租屋裏的異常。

事後鄰居們回憶,在發現死者之前的三四天曾聽見孩子的哭聲,卻未曾探查。一位鄰居告訴《看見》記者,8月17日晚,警方把小孩從樓上抱了出來在他們家洗手間給孩子清洗。小孩上身穿個短袖,下身穿著尿不濕,脹得老大,屎尿弄一身。他妻子給孩子煮了一碗麵還打了個雞蛋,看到小孩沒有衣服穿,又騎車去鎮上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身衣服。小孩吃了點東西換好衣服後,就被救護車拉走了。



鄭雨生前居所

三段感情,三個孩子

鄭雨老家村民介紹,她的父母均有智力障礙,長期依靠低保維持生活,她和姐姐均由外婆撫養長大,好在兩姐妹智力沒有受父母影響。他們一家人多年前和舅舅等親屬搬去了其他鄉鎮。

成年後的鄭雨在三段感情中生下三個孩子。鄭雨親屬陳林透露,前兩個孩子分別由男方照顧,鄭雨帶在身邊的男童是最小的兒子綿綿,跟她姓鄭。“前麵的孩子不給她養,她對這個小兒子很看重,說以後要靠小兒子養老”,甚至以自殺相威脅爭取兒子的撫養權。

陳林說鄭雨沒有固定收入,生活多靠親戚接濟,生前曾向其透露要看病。鄭雨去世後手機上還留有8000多元,一部分是親戚給的看病錢。

在社交平台,鄭雨除了分享日常生活和孩子的互動,還多次曬打針視頻、分享血壓血糖數據,顯露身體狀況不佳。

8月1日下午4點,她發了最後一條開四輪電動車的視頻。

家人覺得鄭雨不會拋下孩子做傻事,懷疑她死於突發疾病。



最後一次見到鄭雨

“如果知道住處,肯定要去看一下。”鄭雨的姐姐鄭麗說妹妹和家人關係不好,不知道她住在哪裏。在接到警方電話前,家人都在嚐試聯係鄭雨,而鄭麗最後一次見到妹妹是8月5日,當時其因身體不適情緒不佳,“說要去死了”。

陳林最後一次和鄭雨聯係是8月9日。當天,鄭雨打電話說讓陳林聯係綿綿爸爸把孩子抱走,“說自己會死”。這不是鄭雨第一次有輕生想法。陳林覺得鄭雨這麽辛苦,馬上把孩子養到3歲,擔心其以後後悔,沒有答應,而是勸其好好看病,並答應給她籌錢。後來聯係她拿錢,卻一直聯係不上。

“不知道是怎麽死的。”陳林反複說著,他們家屬想弄清楚死因,不想鄭雨死得不明不白。

在蒼南縣采訪期間,《看見》記者到錢庫派出所了解鄭雨的死因,工作人員未透露相關情況。此前,蒼南縣公安局8月19日發布警情通報,2歲男童經送醫檢查身體無礙,被其父親接走照料,死者死因調查及善後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介紹,法醫的屍檢工作相對更側重於確定死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法醫仍無法明確死因會在報告中注明“死因不明”。公安機關可能會結合現場勘查、走訪調查等其他證據,進一步排查案件性質。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會主動提供屍檢報告保障家屬知情權,簡單的案件會在幾周內出具,複雜的可能需要數月。



阿良在朋友圈發布綿綿睡覺的視頻

男童父親:會將孩子撫養長大

如今,綿綿跟著父親阿良在浙江台州生活。阿良告訴《看見》記者,綿綿已經適應了他和家人的照看,狀態很好。阿良和鄭雨通過網絡相識,沒有領結婚證,在2023年2月鄭雨生下孩子後,雙方矛盾增多,已經分開一年多。今年2月兩人最後一次聯係,後來阿良發現微信被鄭雨拉黑。現在他要撫養5個孩子,雖然有壓力但是會撫養孩子長大。

8月22日,家人將鄭雨火化下葬,阿良帶著孩子回了蒼南,除了鄭雨的親戚,還有鄭雨的二女兒,看起來小小的,有七八歲,抱著母親的照片。

當天,阿良在朋友圈發文,“我和孩子送你一程,如果我還在台州,每年的清明帶孩子來看你”。

發布男童醫院照片的女士告訴《看見》記者,當天在急診就醫時聽到了男童的遭遇,因男童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便多關注一些,並將對孩子的心疼發布在網絡,沒想到引發那麽多人的關注。

在網絡上,該事件引發不少單親家庭的焦慮,他們對自己的境遇感到焦慮,也擔心男童的身心健康。

慢慢複學驛站主理人、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王懌在網絡上看到了孩子的新聞,她認為孩子最好由專業兒童心理工作者做一下評估,並提供親子互動指導。

王懌介紹,2歲大的孩子處在“前語言記憶階段”,他的記憶多為感官和情緒性的,而非邏輯性和敘事性。孩子可能不會清晰記住“媽媽去世”這個事實,但記憶中會留存下當時的氛圍、聲音(比如哭喊無人回應)、氣味(遺體的變化)、身體感受(饑餓、恐懼)。

“這種‘隱性記憶’可能會影響他未來對安全感的建立,對分離、黑暗、哭泣無人回應等情境可能敏感。”王懌說,“需要通過穩定的撫養環境、及時回應孩子需求、建立安全依戀來修複這種創傷。”

王懌表示,孩子現階段不找媽媽可能是孩子處於心理防禦狀態(回避)或他已經迅速轉移依戀對象(父親、看護人)。她補充,在以後的成長中,孩子可能會反複提出“媽媽呢?”的問題。父親或監護人應做好準備,不要回避或欺騙,而是逐漸用符合孩子年齡的方式解釋。

“這個孩子很脆弱,但並非注定走向問題,隻要有穩定、溫暖、持續的照料者,他依然能成長為健康的人。”王懌說。

鄭雨的遭遇並非孤例,現實中,許多單親母親因缺乏家庭支持和社會救助,陷入孤立與無助。王懌呼籲,單親母親群體需更多社會支持:社區搭建鄰裏互助網絡,提供誌願者陪伴;政策層麵可增加單親家庭補貼、公益托育服務;同時,低成本心理谘詢、就業技能培訓,幫她們走出孤立無援的境地。

當記者最後一次走進鄭雨的出租屋,家人正在清理遺物。

28歲的生命,就這樣在昏暗的老屋裏落幕。

如何守護鄭雨們的脆弱家庭,是更需要社會關注的長期話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球首富妻子生於沈陽 相差47歲 網民:鄧文迪第二
查理·柯克被槍殺:FBI公布嫌疑人照片
走私生物材料 密大中國學者服刑 庭上痛哭:事業毀了
槍手逃逸潛入附近社區 專家:殺柯克槍手絕非業餘
美夫婦好心幫陌生男手機充電 慘被虐5小時活活燒死




24小時討論排行

萬斯長文悼好友柯克 將用空軍二號運送靈柩回原居地
亞航擬采購中國C919,衝擊空客-波音壟斷地位
川普追授柯克勳章 凶器上刻變性和反法西斯標記
柯克遭槍殺:川普狂粉 常入校園煽動學生上台對罵
特朗普:柯克槍擊案嫌疑人已被拘捕 希望他被判死刑
高大帥氣口若懸河 柯克被視為明日之星 川普接班人
川普與內塔尼亞胡通話時非常憤怒:為何沒通知我
美中太空競賽加劇:NASA禁止中國公民參與項目
殺害查理·柯克槍手的“狙擊點位”被曝光,疑有槍手痕跡
"黑暗新常態":國家危險時刻 可怕美國模式已形成
哈裏斯一席話炸裂拜登圈子:暴露出她是多麽淺薄
她醉酒打Uber嘔吐 被司機趕下車 遭陌生人撿屍強奸
中國共享單車突然自動上鎖 多人摔骨折 涉多個平台……
對話西貝前後廚員工:究竟用沒用預製菜?
外國“水果貴族”,集體淪為中國土特產
紐約時報: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8歲單親媽媽倒在出租屋,2歲幼童伴母遺體數日

大河報 2025-09-10 18:01:09
28歲單親媽媽倒在出租屋,2歲幼童伴母遺體數日

男童被警方發現後送到醫院檢查身體 受訪者供圖

今年8月,“2歲男童相伴28歲母親遺體數日被發現”的詞條登上熱搜,孩子孤單無助的背影照片刺痛人心,人們震驚之餘也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事情發生後,大河報《看見》記者走訪了事發地並采訪了死者家屬。家屬在陸續處置死者鄭雨的遺物,她存在的痕跡正在淡去。但死亡的痛感還在親人的情緒中蔓延,他們在遺物中翻找,試圖拚湊鄭雨死亡的真相。



臥室中的食物

臥室的殘存食物或是孩子的生存支撐

在蒼南縣錢庫鎮附近村民的指引下,從一群白牆黑瓦的二層小樓中,記者找到了鄭雨的生前居所。一輛兩輪電動車和一輛四輪電動車停在門口,村民介紹,兩輛車均屬於鄭雨。當《看見》記者走進鄭雨的生前居所,房間內有雜亂的生活痕跡,一樓是生活區,二樓被分隔成兩間房,南側一間被鄭雨當成臥室。



鄭雨的冰箱

臥室朝南,麵積約10平方米,床品鋪在靠近空調一側的地上,生活物品堆在牆邊。窗戶雖然開著,異味仍然彌漫房間,而男童就在這裏和母親的遺體相伴數日。記者注意到,房間裏不缺食物,果凍等零食卷在被褥間,還有一個疑似被啃咬過的南瓜。這些,或許是2歲孩子在母親離世後的生存支撐。

沒人知道孩子在母親遺體旁待了多久。泥瓦匠項叔告訴《看見》記者,8月17日白天,一位工友來幫忙時,說了好幾次“怎麽這麽臭”,但是他嗅覺不靈敏,並沒有聞到。晚上就來了警車。項叔說,是女子的朋友幾天聯係不上她過來看,發現女子死亡後報警。

村民告訴《看見》記者,村西一片有百十間老房子,大多建於上世紀,現在多是老人在住,無人居住的便租出去,因租金便宜,離鎮上近,不少附近工廠的外來打工人在此租房。打工人早出晚歸,沒人察覺這間出租屋裏的異常。

事後鄰居們回憶,在發現死者之前的三四天曾聽見孩子的哭聲,卻未曾探查。一位鄰居告訴《看見》記者,8月17日晚,警方把小孩從樓上抱了出來在他們家洗手間給孩子清洗。小孩上身穿個短袖,下身穿著尿不濕,脹得老大,屎尿弄一身。他妻子給孩子煮了一碗麵還打了個雞蛋,看到小孩沒有衣服穿,又騎車去鎮上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身衣服。小孩吃了點東西換好衣服後,就被救護車拉走了。



鄭雨生前居所

三段感情,三個孩子

鄭雨老家村民介紹,她的父母均有智力障礙,長期依靠低保維持生活,她和姐姐均由外婆撫養長大,好在兩姐妹智力沒有受父母影響。他們一家人多年前和舅舅等親屬搬去了其他鄉鎮。

成年後的鄭雨在三段感情中生下三個孩子。鄭雨親屬陳林透露,前兩個孩子分別由男方照顧,鄭雨帶在身邊的男童是最小的兒子綿綿,跟她姓鄭。“前麵的孩子不給她養,她對這個小兒子很看重,說以後要靠小兒子養老”,甚至以自殺相威脅爭取兒子的撫養權。

陳林說鄭雨沒有固定收入,生活多靠親戚接濟,生前曾向其透露要看病。鄭雨去世後手機上還留有8000多元,一部分是親戚給的看病錢。

在社交平台,鄭雨除了分享日常生活和孩子的互動,還多次曬打針視頻、分享血壓血糖數據,顯露身體狀況不佳。

8月1日下午4點,她發了最後一條開四輪電動車的視頻。

家人覺得鄭雨不會拋下孩子做傻事,懷疑她死於突發疾病。



最後一次見到鄭雨

“如果知道住處,肯定要去看一下。”鄭雨的姐姐鄭麗說妹妹和家人關係不好,不知道她住在哪裏。在接到警方電話前,家人都在嚐試聯係鄭雨,而鄭麗最後一次見到妹妹是8月5日,當時其因身體不適情緒不佳,“說要去死了”。

陳林最後一次和鄭雨聯係是8月9日。當天,鄭雨打電話說讓陳林聯係綿綿爸爸把孩子抱走,“說自己會死”。這不是鄭雨第一次有輕生想法。陳林覺得鄭雨這麽辛苦,馬上把孩子養到3歲,擔心其以後後悔,沒有答應,而是勸其好好看病,並答應給她籌錢。後來聯係她拿錢,卻一直聯係不上。

“不知道是怎麽死的。”陳林反複說著,他們家屬想弄清楚死因,不想鄭雨死得不明不白。

在蒼南縣采訪期間,《看見》記者到錢庫派出所了解鄭雨的死因,工作人員未透露相關情況。此前,蒼南縣公安局8月19日發布警情通報,2歲男童經送醫檢查身體無礙,被其父親接走照料,死者死因調查及善後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中。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介紹,法醫的屍檢工作相對更側重於確定死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法醫仍無法明確死因會在報告中注明“死因不明”。公安機關可能會結合現場勘查、走訪調查等其他證據,進一步排查案件性質。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會主動提供屍檢報告保障家屬知情權,簡單的案件會在幾周內出具,複雜的可能需要數月。



阿良在朋友圈發布綿綿睡覺的視頻

男童父親:會將孩子撫養長大

如今,綿綿跟著父親阿良在浙江台州生活。阿良告訴《看見》記者,綿綿已經適應了他和家人的照看,狀態很好。阿良和鄭雨通過網絡相識,沒有領結婚證,在2023年2月鄭雨生下孩子後,雙方矛盾增多,已經分開一年多。今年2月兩人最後一次聯係,後來阿良發現微信被鄭雨拉黑。現在他要撫養5個孩子,雖然有壓力但是會撫養孩子長大。

8月22日,家人將鄭雨火化下葬,阿良帶著孩子回了蒼南,除了鄭雨的親戚,還有鄭雨的二女兒,看起來小小的,有七八歲,抱著母親的照片。

當天,阿良在朋友圈發文,“我和孩子送你一程,如果我還在台州,每年的清明帶孩子來看你”。

發布男童醫院照片的女士告訴《看見》記者,當天在急診就醫時聽到了男童的遭遇,因男童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便多關注一些,並將對孩子的心疼發布在網絡,沒想到引發那麽多人的關注。

在網絡上,該事件引發不少單親家庭的焦慮,他們對自己的境遇感到焦慮,也擔心男童的身心健康。

慢慢複學驛站主理人、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王懌在網絡上看到了孩子的新聞,她認為孩子最好由專業兒童心理工作者做一下評估,並提供親子互動指導。

王懌介紹,2歲大的孩子處在“前語言記憶階段”,他的記憶多為感官和情緒性的,而非邏輯性和敘事性。孩子可能不會清晰記住“媽媽去世”這個事實,但記憶中會留存下當時的氛圍、聲音(比如哭喊無人回應)、氣味(遺體的變化)、身體感受(饑餓、恐懼)。

“這種‘隱性記憶’可能會影響他未來對安全感的建立,對分離、黑暗、哭泣無人回應等情境可能敏感。”王懌說,“需要通過穩定的撫養環境、及時回應孩子需求、建立安全依戀來修複這種創傷。”

王懌表示,孩子現階段不找媽媽可能是孩子處於心理防禦狀態(回避)或他已經迅速轉移依戀對象(父親、看護人)。她補充,在以後的成長中,孩子可能會反複提出“媽媽呢?”的問題。父親或監護人應做好準備,不要回避或欺騙,而是逐漸用符合孩子年齡的方式解釋。

“這個孩子很脆弱,但並非注定走向問題,隻要有穩定、溫暖、持續的照料者,他依然能成長為健康的人。”王懌說。

鄭雨的遭遇並非孤例,現實中,許多單親母親因缺乏家庭支持和社會救助,陷入孤立與無助。王懌呼籲,單親母親群體需更多社會支持:社區搭建鄰裏互助網絡,提供誌願者陪伴;政策層麵可增加單親家庭補貼、公益托育服務;同時,低成本心理谘詢、就業技能培訓,幫她們走出孤立無援的境地。

當記者最後一次走進鄭雨的出租屋,家人正在清理遺物。

28歲的生命,就這樣在昏暗的老屋裏落幕。

如何守護鄭雨們的脆弱家庭,是更需要社會關注的長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