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羅永浩發微博吐槽西貝:好久沒吃西貝了,今天下飛機跟同事吃了一頓,發現幾乎全都是預製菜,還那麽貴,實在是太惡心了。希望國家盡早推動立法,強製飯館注明是否用了預製菜。
這不是羅永浩第一次對預製菜發聲。
去年11月,羅永浩就在微博發文稱:“不反對預製菜,但餐廳賣預製菜並且不注明的,本質就是欺騙。即使真的做到了宣傳的‘安全美味’,它也是欺騙。”
西貝客服:
都是現做現炒的
有網友表示,西貝很適合孩子吃,但聽說很多是預製菜,“不知道是否真的”?
今天傍晚,據密度財經報道,記者致電西貝,客服人員表示,店內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現煮的,蓧麵也是店內工作人員現場手搓的,不存在預製。另外,店內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鮮的蔬菜到店,現場炒製。
去年西貝曾發視頻:
除了饅頭和饃饃,都是現場製作
去年8月,西貝合夥人、聯合創始人樊大衛去西貝北京華貿店(商場店)做了一期視頻,看西貝到底有沒有預製菜。最後總結,隻有饅頭和黃饃饃是從中央工廠配送過來的,剩下的從涼菜到熱菜,到大菜、主菜全部是明檔現場製作。
西貝官網介紹,截至2025年西貝全國擁有近400家門店,覆蓋全國62個城市。根據大眾點評網顯示,西貝在上海的門店超60家。
網友熱議
有網友認為如何定義預製菜,是個問題。
憨豆-憨豆2580:預製菜怎麽定義是比較困難的吧,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食材進行了預加工,比如豆腐就是黃豆加工出來的,炸豆腐是基於豆腐再加工出來的……
有網友認為預製菜味道差,不衛生。
小卷毛nanako:現在去商場飯店吃飯完全吃不出來香味兒,感覺全都是預製。
禦箭妖:商場那個電磁爐,也就是加熱加熱菜品,味道可想而知。
快樂的小張哥哥:太難吃了,還是自己在家做飯吧。
六部門曾印發通知
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
預製菜也稱預製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製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醃製、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製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製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從菜肴屬性看,僅經清洗、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未經烹製的淨菜類食品,屬於食用農產品,不屬於預製菜。速凍麵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麵包、漢堡、三明治、比薩等主食類產品不屬於預製菜。
此外,連鎖餐飲企業廣泛應用中央廚房模式,其自行製作並向自有門店配送的淨菜、半成品、成品菜肴,應當符合餐飲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中央廚房製作的菜肴,不納入預製菜範圍。
據中國食品安全報,去年,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製菜明示。這意味著,今後餐廳在使用預製菜時,尤其在外賣中,應該做到公開透明,明確告知消費者哪些是預製菜,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