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第十屆東方經濟論壇上,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主旨講話,係統闡述遠東及北極地區發展戰略。
普京強調,遠東發展是俄羅斯21世紀國家優先事項,未來將在強化基礎設施與產業布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麵,推動遠東構建“未來型經濟”,並計劃2036年前製定長期發展戰略,目標使該地區在經濟、民生等指標上超越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歐亞大陸合作新樞紐。
以下為普京演講全文譯文。

當地時間2025年9月5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第十屆東方經濟論壇全體會議上發表講話。 視覺中國
尊敬的宋賽·西潘敦(老撾總理)先生!尊敬的讚丹沙塔爾(蒙古國總理)先生!尊敬的李鴻忠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現在,我想對在場的俄羅斯觀眾講話,並請你們向所有外國來賓轉達問候。就我個人而言,我想對前來參會的外國來賓表示感謝,感謝你們對與我們開展合作抱有興趣,也感謝你們願意為此投入寶貴的時間。
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再次迎來了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東方經濟論壇參會者與來賓。
今年,東方經濟論壇已是第十次舉辦。我想提醒大家,論壇舉辦的理念,是與遠東地區發展新階段的開啟同步推進的。而遠東地區發展這項重大工作,是為了給民眾、青年,尤其是為了給企業創造廣闊機遇,充分挖掘俄羅斯這一具有戰略意義地區的資源、工業和物流潛力,提高遠東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
今年這場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十周年東方經濟論壇,不僅是總結政府機構、企業家、社會組織協同行動成果的契機,更是明確未來舉措、闡述我們關於遠東地區長遠規劃的平台。這些規劃關乎進一步提升遠東地區在俄羅斯國內經濟及國際合作體係中的作用,尤其是提升在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合作體係中的作用。
正如大家所知,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的發展已被確定為俄羅斯整個21世紀的國家優先事項。2013年底,我在致聯邦會議的國情谘文中就已提及這一點。此後,相關法規體係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一係列企業扶持工具相繼推出,包括“先進開發區”(Территория опережающего развития,ТОР)製度、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製度、千島群島優惠製度,以及俄羅斯島特別行政區製度等。

符拉迪沃斯托克金角灣大橋
我們已啟動大規模規劃,旨在加強交通、能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我們還通過了多項決議,支持住房建設、社會設施的修繕與新建,這些社會設施包括學校、幼兒園、診所、醫院及體育場館等。這些努力被整合納入重大的《遠東發展國家綱要》。綱要中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推動遠東地區經濟與科技超前增長,提高遠東聯邦管區各主體居民的福祉水平。
這些努力正取得預期成效。過去數年,遠東地區在多個關鍵指標(首先是經濟指標)上位居前列,增速超過俄羅斯全國平均水平。例如,10年間,遠東地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了2.5倍多,從4萬億盧布增至11萬億盧布。
同期,投入遠東地區各公司及企業固定資產的資金達20萬億盧布。其中四分之一投向了獲得國家支持的項目,涉及礦產開采、石油天然氣化工、建築等領域。我不妨再列舉10年間固定資產投資領先的地區:雅庫特(4.5萬億盧布)、阿穆爾州(4萬億盧布)和薩哈林州(2.6萬億盧布)。這三個地區的投資占遠東聯邦管區總投資的55%。
遠東各地區的投資增長態勢十分強勁:去年,該地區的投資規模(按實際價值計算)是10年前的兩倍。相比之下,俄羅斯全國的投資規模僅為10年前的1.5倍,這固然是不錯的成果,但遠東地區的表現顯然要更優秀。
按人均計算,如今遠東地區的投資額是俄羅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我們正在打造的不隻是現代化的工業基礎,實際上還有這個地區全新的工業布局。這正是它的意義所在。目前,這片土地上已湧現並仍在不斷湧現數千個經濟增長點,其中不乏世界級企業,例如楚科奇的巴依姆采礦加工聯合體、外貝加爾的烏多坎銅業公司、阿穆爾州的天然氣加工廠及天然氣化工綜合體、納霍德卡礦業化肥廠,還有濱海邊疆區的“星辰”造船廠、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濕法冶金廠等。
遠東地區商業與創業活躍度的提升、經濟發展空間的拓展,是該地區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重要的是,要在其傳統產業領域、在那些已進入增長軌道的領域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完善基礎設施與物流聯通,保障穩定供應價格可承受的清潔能源,當然,還要保障資源供應。
我要指出的是,遠東地區的原料基地正在擴大,該地區的礦產開采規模也在提升。例如,10年間,該地區的煤炭與黃金開采量增長了近1.7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礦產資源許可的“申請製”,這一製度推動私營資本更積極地參與地質勘探工作,使新礦點(包括大型礦點)的發現數量大幅增加,例如外貝加爾的盧戈坎金銅礦床和雅庫特的“羅曼”金銀礦等。
我想單獨談談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這類金屬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產業、儀器製造、原子能技術、無線電電子等領域。這類資源往往會在礦產開發過程中(包括遠東地區的礦產開發)以礦渣形式富集。目前,我們已建立起此類資源儲量的統計體係。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資源完全可以被提取並得到高效利用。今年6月,我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也曾談到過啟動相關規劃的問題。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聯邦第一副總理、政府協調委員會副主席丹尼斯·曼圖羅夫和工業貿易部長阿利哈諾夫的陪同下,參觀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庫茲涅佐夫航空發動機企業。
與此同時,我們有必要在整個產業鏈條中(包括精礦加工及出口環節),對這類“貴重成分”進行定期核查。此外,還需要推廣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礦石的先進富集與加工技術。當然,還要在俄羅斯國內刺激對這類金屬的需求,推動相關新型產業發展。
半年前,也就是今年2月,我們已達成共識,將製定稀土產業發展長期規劃。我要求俄羅斯聯邦政府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這項規劃的審批工作。
接下來,我想談談遠東地區的能源問題。就在全體會議召開前夕,我們舉行了關於遠東地區能源問題的會議。想必在座各位中的很多人都已關注到這一會議。顯然,隨著經濟與社會領域的發展,該地區對電力的需求隻會不斷增長。因此,我們在規劃電力裝機容量的投產計劃時,必須確保其能夠滿足企業、城市、居民區及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這裏我所說的不僅包括天然氣發電和現代化煤炭發電的發展,當然,也包括對遠東地區巨大水電潛力的開發。
遠東地區的河流上已有水電站在運營,未來還將新建更多水電站,這些水電站將生產清潔能源。建設這類水電站需要現代化的工程與技術解決方案,而我們的龍頭企業“俄羅斯水電公司”(Русгидро)擁有相關經驗與技術儲備。但顯而易見的是,水電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關於這個事情的指示已經下達。我期望政府及各地區的同事們繼續特別關注中小型和大型水電站的發展。同時我要強調:我在這裏所談的不僅是經濟層麵的意義。水電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還包括負責任的水資源利用、多年調節水庫管理以及洪水防治,這些工作直接關係到生態環境、農業發展以及城市與居民區的安全。
當然,遠東地區的河流本身就是天然交通幹線,它們連接各區域,為“北方物資運輸”框架下的城市與居民區提供物資保障。
還有一個與此相關的單獨議題需要探討,那就是物流。過去數年,遠東地區交通係統的負荷顯著增加,區域與外國的聯係也在不斷加強。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更新公路與鐵路幹線、擴建海運碼頭,並打造配備自動化倉庫與貨物數字化處理係統的現代化交通樞紐。
我們將繼續推進東方鐵路樞紐—貝阿鐵路(БАМа)與西伯利亞大鐵路(Транссиба)的現代化改造。到2032年,這兩條鐵路的運輸能力應比今年年初提高50%。
接下來,我們還需進一步擴建通往遠東各海運港口的鐵路支線。這些港口正快速發展,且主要依靠私人投資推動。過去10年,該地區的港口吞吐能力實際上已翻了一番,今年的吞吐量有近3.8億噸。根據現行的聯邦項目規劃,到2030年,遠東地區的港口吞吐能力需再增加每年1.15億噸。
遠東地區已建成中俄跨境公路橋—“下列寧斯科耶—同江”大橋與“布拉戈維申斯克—黑河”大橋。在我們的規劃中,我們還要新建更多橋梁,例如計劃明年通車、橫跨圖們江通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大橋。我們需積極發展這些大橋周邊地區的交通物流中心,以最大限度發揮其通行能力與潛力。此外,邊境口岸的現代化改造工作也已提上日程。這一任務同樣重要,因為僅靠交通幹線是不夠的,還需要配套的行政物流體係支持。
我還要補充一點:遠東地區各聯邦主體的機場均在進行更新改造,目前這些機場的年客運量已超過1400萬人次,其中包括越來越多前來這些絕美之地旅遊的遊客。
在此背景下,我要提一下俄羅斯國家開發公司(ВЭБ.РФ,VEB.RF,俄羅斯國家開發公司。它是根據俄羅斯法律設立的、專門服務俄羅斯國有企業的機構的一項倡議:該集團已為濱海邊疆區、薩哈林州與堪察加州的12個新建全年開放型旅遊度假區製定了發展總體規劃。這一規劃將在未來10年內令前往這些地區的遊客數量幾乎翻一番。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一些標誌性事件,例如符拉迪沃斯托克與平壤之間的航線在新冠疫情後恢複通航,以及俄羅斯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之間直飛航線的開通,該航線的首班航班已於7月底執飛。而在一個月前,莫斯科與平壤之間的直達旅客列車也已恢複運行。我相信,這些舉措將進一步促進兩國關係拉近,構建更穩固的合作紐帶。
當然,無論對遠東地區、整個俄羅斯,還是對整個歐亞大陸而言,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那就是跨北極運輸走廊的發展。該走廊的路線為:從聖彼得堡出發,經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沿北方海航道,最終抵達符拉迪沃斯托克。
我們注意到,無論是在北極地區開展業務的俄羅斯企業,還是外國航運公司,對這條航線的興趣都在不斷上升。而且,這裏所談的並非零星、一次性的過境運輸,而是要構建穩定的貨運基礎。
我們將推進跨北極運輸走廊的發展。
我們一直都在關注北海航道,但如果大家留意就會發現,我現在提到並強調的是“跨北極運輸走廊”,因為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必須以更宏觀的視角來推進相關工作,這條交通幹線需要與所有毗鄰北方海航道的區域及其資源潛力形成協同運作。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負責北海航線(NSR)航行安全的特殊用途船隻和破冰船。
沒錯,這是一個綜合性係統,必須整合海運、鐵路、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這一係統將能夠發揮俄羅斯主要河流(如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的潛力,所有環節都需納入統一體係協同運轉。
我們麵臨的任務不僅包括在北極地區開辟可靠、安全的海運航線,實現跨北極運輸走廊的全年通航,還要推進“岸上”工作。我指的是通信導航係統、船舶服務體係與應急救援基礎設施的建設。當然,這也包括北極地區與遠東地區海運港口的現代化改造。
順便提一句,就在4日,濱海邊疆區的“阿爾喬姆”綜合運輸體正式啟用。該綜合體負責處理來自境外及俄羅斯各地區的集裝箱,同時還將提高北方地區貨物運輸的效率。
在我國發展此類現代化運輸和物流中心是至關重要的,它們的數量應該越來越多,讓貨物的交付和處理更加快捷高效。我要強調的是,在這類物流綜合體中,尤其要應用先進技術,包括無人駕駛技術。
接下來我要指出:跨北極運輸走廊的運營,首先應服務於俄羅斯國內經濟以及遠東、西伯利亞、北極等各區域內聯邦主體的利益,同時需考慮這些地區之間的合作,為企業創造新機遇。在此,我要強調兩個具有潛在重要性的發展方向。
第一是打造現代化造船中心。這些中心需能夠生產適用於該航線的全係列船舶,從拖船、補給船,到散貨船、冰級液化氣運輸船,再到超大型破冰船,都要實現本地化製造。
第二是提高跨北極運輸走廊的效率與穩定性,這需要我們為來自西伯利亞及烏拉爾地區的貨物開通直達北極海運航線的通道。
我提請政府及俄羅斯聯邦海運署的同事們評估這些建議的合理性,並就此提出意見。
當年,“先進開發區”等在俄羅斯具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機製,為遠東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私人創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想提醒大家,《先進開發區法》於2014年底獲得通過,該機製本身則在次年(2015年)正式啟動。其核心目標是為俄羅斯遠東地區打造真正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因此,我們在製定“先進開發區”製度時,借鑒了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全球最佳營商實踐與投資環境建設經驗。
如今,這一機製能提供哪些優惠政策?在座的同事們大多已了解過了,但為方便外國來賓,我還是再說明一下:首先是降低社會保險繳費費率(10年內按7.6%的費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聯邦部分5年內降至零;企業所得稅地區部分同樣下調:前5年為0至5%,後5年為10%;此外還有礦產資源開采稅優惠稅率。同時,先進開發區內還設有自由關稅區的通關程序,企業可享受部分基礎設施投入補貼及優惠信貸支持。
我為何如此詳細地介紹先進開發區的政策條件?因為這些政策不僅對俄羅斯企業而言獨具優勢,即便與其他許多國家相比,對我們來自各國的同事和朋友來說,也具有獨特吸引力。
先進開發區這一工具的有效性已得到驗證。它助力眾多投資項目落地,在企業建設、生產調試及達到設計產能的關鍵階段,為創業者和企業提供了係統性支持。目前,遠東地區已設立18個先進開發區,區內運營的入駐企業超過300家,這些企業累計投資近4萬億盧布,創造了9.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政府曾多次決議,為適應新項目需求而擴大特定先進開發區的範圍。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25年東方經濟論壇(EEF)期間會見堪察加邊疆區州長弗拉基米爾·索洛多夫。
如今,基於已積累的成功經驗,我提議采取一項激進的舉措:在保障現有投資者權益不變的前提下,實現“無縫銜接”。即在整個遠東及北極地區(我要著重強調“整個”)推行統一的企業優惠製度,並自2027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一舉措旨在簡化企業及創業者獲取扶持工具的流程,助力其新項目落地。換句話說,無論投資者前往遠東或北極的任何一個地區、城市或居民區,在任何地方都能依法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我要強調:在推行統一優惠製度的過程中,先進開發區現有投資者的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任何人都無需擔心當前政策會中途變更,這其中也包括先進開發區的外國入駐企業。先進開發區這一工具不僅提供期限更長的企業所得稅優惠,還設有所謂的“祖父條款”(在場各位想必都清楚其含義,不過我還是再說明一下),即企業可在15年內享受不變的運營條件,同時針對每位投資者(包括外國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與全程對接。
目前,相關法規體係已準備就緒。自2026年1月1日起,國際先進開發區將在外貝加爾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及濱海邊疆區投入運營。我們邀請所有感興趣的合作夥伴把握這一新機遇。
回到遠東地區統一優惠製度的話題,我還要說明一點:該製度具體包含哪些優惠政策、具體的細節、適用期限及行業發展的重點導向,需要由政府與遠東聯邦管區各地區主體的同事們共同確定。但有一點至關重要,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依托當前在采掘業與加工業領域取得的成果,以及堅實的基礎設施框架,我們必須開啟遠東地區發展的新階段:構建未來型經濟,大幅改善各城市與居民區的生活環境,培養市場急需的專業人才,推動高科技項目落地。這正是新階段發展的核心要義。我們需讓整個遠東地區成為高科技項目的聚集地。我想,這一點不難理解。不過,遠東地區地域廣袤、人口稀少,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供人們施展。而開發這片土地,必須依靠現代化手段。
俄羅斯已啟動多項旨在保障國家技術領先地位的國家項目。我請政府在今年年底前,以每個國家項目為依據,製定並批準適用於遠東及北極地區的相應發展規劃。
要實現技術突破,就必須以果敢的態度完善監管體係與企業運營法律框架。這些體係與框架應為創新“開綠燈”,激勵突破性解決方案的研發,並推動其先進入試驗階段,進而投入批量生產、應用於社會領域及日常生活。
例如,薩哈林州已實施實驗性法律製度,該製度允許加速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我請政府為無人駕駛技術在農業用地、生態保護與自然資源利用領域以及生產和物流園區的廣泛應用創造條件。在這樣的區域,為何不發展無人駕駛技術呢?這裏不存在人口密集區可能麵臨的風險,而且現實需求也呼喚這類技術的應用。比如,俄羅斯的森林火災常發生在距離應急響應中心數百公裏的區域,而無人駕駛技術恰好可在此類區域發揮作用。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還有其他應用現代技術的可能性,我們正應在此類區域推動技術落地。而這需要相應的人才支撐。要培養所需人才,我們該怎麽做?必須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讓人們願意在這裏定居;必須發展社會事業與文化事業,等等。否則,就無法吸引到這類人才,自然也不會有能夠推動技術發展的人。這是一項係統性任務。
顯然,此類舉措不僅在薩哈林州有需求,在遠東其他地區(如阿穆爾州、外貝加爾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區等)同樣有需求。
為此,我認為可將無人駕駛係統相關的實驗性法律製度推廣至所有遠東地區,並首先將其適用範圍擴展至數字平台應用、人工智能及數據流通等領域。

當地時間2025年4月9日,俄羅斯莫斯科地區,在中央環狀公路(TsKAD)舉行的Natcar公司無人駕駛鉸接卡車發車儀式上,展示了一輛Kamaz卡車的駕駛室。
今年6月,我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曾強調,充分利用電商平台的優勢至關重要。我提議,在實驗性法律製度框架下,將俄羅斯本土信息平台的基礎設施納入教育領域的國家與市政采購範圍。
此外,遠東地區應成為俄羅斯數字發展的先行區域,尤其是在數據流通領域,當然,這需以保障數據流通的保密性與安全性為前提。我們一直都在探討這一話題,也必將在今年年底前後舉辦的人工智能論壇上再次提及。我期望政府能就此提出相關建議。
接下來,為推動技術研發與應用、建設現代化生產設施,到2030年,俄羅斯將建成不少於100個配備必要場地及配套設施的工業園區、商業園區和技術園區。其中,至少有10個此類園區需在遠東及北極地區建成。我相信,這些園區的現代化基礎設施與資源,將滿足處於項目啟動階段、實施前瞻性計劃的企業需求,包括那些計劃生產替代進口產品(如建築材料、醫療設備、交通工具等)的企業。
要激勵本土產業發展,就需為“補償合同”的更廣泛應用創造條件。所謂補償合同,即投資者在政府保障訂單的前提下,投資建設新工廠、新車間及新企業。此外,還需推動跨區域補償合同實踐,即在某一聯邦主體設立生產基地,產品則根據保障訂單直接供應至多個地區。
另一個需要單獨探討的話題,是創新理念與新技術項目的融資問題。這方麵,不僅需要政府發力,更需要私人投資者積極參與,吸引風險投資。“崛起”基金會(Фонд Восход)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該基金會已支持了約40家涉及機器人技術、醫療技術、航天技術領域的企業。
我請政府同事們認真研究該基金會的經驗,並協助其擴大業務範圍,助力俄羅斯技術領先項目的發展。請優先關注這一工作。
總體而言,我認為有必要在遠東地區構建透明、現代化且高效的金融生態係統。目前,東方交易所(Восточная биржа)已投入運營,它實質上是遠東地區的證券中心。我提議製定該交易所的進一步發展規劃,包括完善金融渠道、監管體係,並製定企業股票發行激勵措施。
尊敬的各位同事!
遠東及北極地區的發展、未來型經濟的構建,應當能提升民眾福祉與收入水平,推動就業結構向高技能、高薪酬崗位轉型。這是我們在這些地區乃至全國推行這一戰略的內在邏輯與核心意義。我再強調一次:俄羅斯經濟必須成為高工資經濟。這並非空話,也不是什麽民粹主義口號,它具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意義。
過去10年,遠東地區的平均工資增長了2.5倍;去年,該地區月均名義工資已突破10萬盧布。地區失業率從7%降至2.4%,遠東聯邦管區所有主體的貧困率均有所下降。誠然,多數地區的貧困率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方麵仍需努力;但總體而言,發展態勢良好且積極。2014年至2024年,俄羅斯全國貧困率從11.3%降至7.2%;而在遠東部分地區,貧困率已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薩哈林州為5.3%,馬加丹州為5.9%,楚科奇自治區為4.4%。
我想特別指出:我們都記得,上世紀末,受經濟與社會領域困境影響,遠東地區開始出現人口外流。這曾是一種極具威脅性的趨勢,扭轉它並不容易。但我們做到了,雖然過程緩慢,卻真的取得了成效。
我來列舉一組有代表性的數據:2014年起的5年間,遠東地區人口外流總量為21.1萬人;而在接下來的5年,外流人口降至10.9萬人,數量依然不少,但已減少將近一半。更重要的是,2024年遠東地區首次出現人口流入,規模雖然很小(2.4萬人),但這一趨勢性轉變本身已是重大成就。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有大量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前往遠東地區。自2015年起,20至24歲青年人口已連續9年淨流入;僅去年,這一年齡段的淨流入人數就較前一年增長了兩倍多。
這說明了什麽?說明在這裏,人們能獲得有吸引力的職業、找到高薪工作、安頓生活、解決住房問題、組建家庭、撫育子女。說明遠東地區正在構建俄羅斯的未來。青年群體感受到了這一點,看到了機遇,也作出了相應選擇。
我們將繼續發展遠東地區的中高等教育體係,始終根據企業、機構的人才需求調整教育方向,並結合新興、有前景的經濟領域發展趨勢,預判勞動力市場需求。
我們已商定,在南薩哈林斯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堪察加、雅庫茨克、哈巴羅夫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烏蘭烏德、赤塔等地建設大學校園,為遠東聯邦大學建設第二校區,並在北極地區(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打造世界級校園。總而言之,我們將為民眾獲取優質、現代化知識創造一切條件。
當然,我們不僅要支持計劃前來遠東的人,更要支持土生土長於此、生活工作於此、用雙手建設遠東(進而壯大整個俄羅斯)的人們。
我們必須確保遠東民眾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穩步提升。這是核心問題,也是構建未來型經濟的基礎。
未來10年,遠東地區在住房可及性、城市環境、生態保護、社會事業等方麵,必須達到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標準。
眾所周知,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已為22個遠東城市及城市群製定了發展總體規劃。這些規劃涵蓋城鎮經濟發展任務,旨在打造現代化、真正舒適的生活環境,包括更新住房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空間、公園、林蔭道、兒童遊樂區及運動場地,推進社會事業現代化等措施。
總體規劃已在逐步落地。截至目前,規劃框架內已建成160多個項目,包括共青城的濱江步道與兒童科技園、烏蘭烏德的體育場、納霍德卡的室內滑冰場,雅庫茨克完成了河岸整治、濱江步道建設與廣場改造,堪察加州立醫院也已竣工。當然,總體規劃的成功實施取決於地方層麵的協作效率,包括如何科學統籌覆蓋多個市政單位的城市群管理工作。

共青城街景
我請政府與各地區同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群開展試點,測試此類協作機製。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於2030年前將其以法規形式固定下來。
在本十年結束前,遠東和北極地區總體規劃框架內還將新增600多個項目。在這些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都必須采用先進的解決方案。此外,為保障總體規劃的資金需求,我們已商定在國家項目中設立專門服務於遠東及北極地區總體規劃的專項部門,並從社會領域、基礎設施等相關國家專項規劃的支出中劃撥5%,用於總體規劃項目實施。
我請財政部關注這個已確定的決策:相關工作固然需要細致梳理各類規劃,但務必按5%的比例足額劃撥資金,解決各地區麵臨的實際問題。
另外,在上屆論壇上,我已指示為遠東及北極地區城市總體規劃設立專項國庫基礎設施貸款額度。到2030年,將有1000億盧布用於這一用途,重點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更新。
目前,各地區已在篩選相關項目,政府也在對項目進行研究。我要重點強調:這些資金是在遠東地區現有“基礎設施清單”工具之外額外劃撥的,“基礎設施清單”涵蓋國家福利基金、基礎設施債券發行、“市政基礎設施現代化”與“住房”聯邦項目融資等渠道。所有這些都將為遠東地區住房建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為遠東地區家庭提供更多住房。
2015年,遠東地區住房竣工麵積為290萬平方米,而去年這個數字是470萬平方米。這一增長得益於“遠東街區”(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ого квартала)機製(為開發商提供優惠),更離不開“遠東及北極地區抵押貸款”政策,貸款的初始利率僅2%,最初覆蓋青年家庭、多子女家庭及“遠東及北極地區公頃計劃”的參與者。截至目前,該貸款政策已發放超過16.5萬筆貸款。我們已將政策有效期延長至2030年,並將適用範圍擴大至特別軍事行動參與者、軍工企業員工、醫護人員及教育工作者,同時放寬了這些群體的年齡限製。
在此,我需特別說明:不僅教師,遠東及北極地區的所有公立及市政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應有資格享受2%利率的抵押貸款。提請政府對相關法規進行相應修訂。即便在當前情況下,這筆貸款的負擔也完全可控,懇請落實這一要求。
我還提議,將“遠東及北極地區抵押貸款”項目的適用範圍從新房市場擴展至二手房市場,但僅限那些暫未新建住宅樓、開發商暫無房源供應的城市適用。當然,實施時需考慮二手房的建造年份與房屋狀況。請同事們認真研究這一議題。
我們此前已就其他地區的類似問題展開過討論,遠東地區二手房市場顯然也應適用這一優惠政策。若當地沒有新建住房,民眾該如何解決居住問題?請務必研究並落實這一決策。
住房問題是改善人口結構的關鍵之一。遠東地區對生育第三個孩子的家庭提供額外補貼:全國統一標準為45萬盧布,而遠東地區為100萬盧布,這一標準具有充分合理性。正是這些政策的協同作用,帶來了我剛才提及的積極成果,也就是青年人口不斷湧入。
該補貼政策最初在濱海邊疆區推行,隨後擴展至另外7個地區。目前,遠東地區家庭生育第三個及以上孩子的比例,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約25%,這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由於這100萬盧布補貼可用於償還抵押貸款,我認為應將“遠東及北極地區抵押貸款”擴展至所有撫養三名及以上子女的遠東家庭。我要強調:政策要覆蓋所有多子女家庭,不受父母年齡限製。此前我們曾設35歲的年齡上限,但如今35歲、40歲甚至更大年齡的女性仍在生育,願她們健康順遂。孩子越多,對我們越好。
當然,遠東地區的家庭(尤其是有子女的家庭)應能便捷獲取社會服務設施:診所、幼兒園、學校、醫院。在遠東偏遠城鎮與居民區,應推行“企業主導建設”模式,具體而言,是由在當地實施大型投資項目、開展規模化生產的戰略合作夥伴出資建設此類社會設施。
我想提醒大家:去年我們已商定建立一套便捷機製,允許企業在建設工廠的同時,先行自籌資金同步建設社會設施,建成後移交地區或市政部門,而企業的投入將通過企業未來運營後的稅收返還予以補償。
我請政府關注此事,伊戈爾·伊萬諾維奇(伊戈爾·伊萬諾維奇是俄羅斯國家開發公司的現任負責人),也請您保持關注。我們要與俄羅斯國家開發公司攜手,廣泛推廣這一機製,包括動用預算中用於投資稅收減免的資源,積極運用公私合作夥伴關係與特許經營模式等。
在此背景下,我期望俄羅斯國家開發公司能積極參與特許經營與公私合作機製的完善工作。具體而言,就是製定該領域的國家標準與融資模式,確保政府與企業在公益性項目中的合作條件公開透明、共識明確。這一機製並不複雜,也不會給財政預算帶來過重負擔,完全具備可行性。
尊敬的各位同事!
俄羅斯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亞太地區,正處於快速變革與蓬勃發展之中。我們必須保持積極變化的良好勢頭,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提升各領域技術水平,更高效地挖掘遠東地區及全國的資源、生產、物流與科研潛力。
為此,我們需積極嚐試、廣泛推廣敢於大膽創新的解決方案,並及時將其體現到法律法規、營商環境優化及民生改善工作中。
此類舉措已在遠東與北極地區證明了自身價值。我們將繼續推進這些工作,根據民眾需求、企業與地區發展需要調整方向,保障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當然,這項工作需要係統性、整體性的思路,需要前瞻性視野與戰略眼光。我們既要樹立遠大目標,也要製定切實可行的實現計劃。因此,我請政府在本屆論壇結束後,於一年內製定並批準《遠東聯邦管區至2036年長期發展戰略》。
遠東與北極地區的工作任重道遠,未來仍有大量任務等待我們完成。在此,我想特別向外國友人和尊敬的各位同事強調,我們向所有願意參與這項事業的夥伴敞開大門。
感謝大家的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