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在舉行“二戰”結束80周年紀念活動之前布置的宣傳花壇,攝於周日。
中國周三在首都的慶典中心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軍事盛典,戰鬥機、坦克和最新的中國軍事技術亮相,這是中國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實力和外交影響力展示。
在習近平主持閱兵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以及約20位其他領導人陪同在側。這是一場罕見的威權領導人聚會,他們都將自己定位為對抗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力量。
這場活動充滿象征意味。中國現任與卸任的高級官員齊聚天安門城樓,站在毛澤東巨幅畫像上方,俯瞰長安街。
這次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的閱兵式是執政的共產黨為期數周的宣傳活動的重頭戲,旨在煽動民族主義,重塑中國在“二戰”中的角色定位,並將共產黨塑造成對抗外國侵略者——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救星。
隨著80響紀念周年的禮炮鳴響,士兵們舉著中國國旗正步走過紅毯。觀看閱兵式的人群揮舞旗幟,在眾人的注視下,國歌奏響,國旗冉冉升起。
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中美貿易等爭端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喚起戰爭記憶旨在凝聚國內的支持。
“中華民族是不畏強暴、自立自強的偉大民族,”習近平在講話中說。“當年,麵對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奮起反抗。”
隨後,身著中山裝的習近平站在一輛中國製造的紅旗檢閱車天窗中,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並高呼“同誌們好!”和“同誌們辛苦了!”
在習近平的檢閱車經過時,士兵們的視線整齊劃一地跟隨,並齊聲回應:“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這一偉大勝利充分證明,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黨的喉舌《人民日報》周三發表社論稱。
中俄兩國在“二戰”及各自在結束戰爭方麵所發揮作用的表述上互相呼應。
“對習近平和普京而言,勝利的代價沉重卻未竟全功。他們認為,‘霸權勢力’仍然想把外國模式強加給他們,阻撓其獲得應有的國際地位,”美利堅大學副教授約瑟夫·托裏吉安說。“現在,他們想利用這場戰爭的記憶,使後代對西方價值觀產生免疫,並為其構想的全球秩序正名。”
閱兵也是向美國等國家發出的警告——在北京看來,這些國家企圖遏製中國崛起。習近平還向台灣及其國際支持者發出一個不言自明的信息:任何走向正式獨立的舉動都是危險的。
“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就越安全,”新華社本周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中華民族決不允許自己再像過去那樣被帝國主義列強羞辱和欺負。”
閱兵式預計將展示新型反艦導彈及一係列武器裝備——包括水下無人機和無人作戰飛機——彰顯中國在軍事創新領域的投入。
活動在嚴密的安保措施下拉開帷幕,多條道路提前封閉。記者們被要求淩晨三點前前往指定地點集合進行設備檢查,隨後在閱兵開始前三小時被引導至天安門廣場。
賓客名單上有二十多位世界領導人,缺席者與出席者同樣引人注目,這凸顯出北京與西方之間分歧的加深,尤其是在中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密切結盟的問題上。
顯而易見的缺席者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西方主要民主國家的高層代表。
但是,許多東南亞和中亞國家的領導人出席了這次會議,此外,周一在天津結束的歐亞安全組織會議也表明,中國在加強地區夥伴關係方麵取得了成功。
布魯金斯學會約翰·L·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指出:“習近平致力於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核心力量,並重塑國際體係以契合中國訴求。他將各國領導人出席閱兵視為對其目標推進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