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9-01 22:37: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8月26日,德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前排右二)簽署法案。

二手車行老板袁軍(Jason Yuan)把電池端最後一顆螺絲擰緊後合上汽車引擎蓋——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他在中國出生,後來入籍美國,德州一直讓他有家的感覺。但當地最近通過的一則法令卻動搖了他對這裏的信任。

德州參議院通過的2025年17號法案(SB17)9月1日生效,限製來自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的個人與公司購買及租賃房產。

官員稱該法案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但對像袁先生這樣的人來說,它傳遞出一個歧視訊息——他這樣的人不受德州歡迎。

民主黨籍的德州眾議院議員吳元之(Gene Wu)帶頭反對該法案,他說:“這反亞裔、反移民,而且專門針對華裔美國人。”

吳元之告訴BBC,這項新法案可能損害商業經營。原本能為該州帶來數百萬美元投資的公司,正尋找其他選項。



德州眾議員吳元之帶頭反對該法案。

州長稱意在阻止“敵對勢力”

SB17於今年稍早時間提出,並於6月20日由德州州長葛雷格·艾伯特(Greg Abbott)簽署。他稱這是“全美最嚴厲的禁令”,用來阻止外國“敵對勢力”。

該法案禁止來自被明確列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的部分個人與機構在德州購入房產——包括住宅、商業空間與農地。同時也限製其租賃房產時常不得超過一年。

中國是首個被點名的國家。法案指控北京利用“強製性、顛覆性和惡性影響活動來削弱美國”,試圖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超越美國。

違反法律者可能麵臨超過25萬美元罰款或監禁。

美國公民與綠卡持有人獲得豁免,持有效簽證者仍可擁有一處主要居所。但反對者表示,不管有無這些例外條款,法案本質上就是歧視,任何被認為“長得像華人”的,都可能遭受不公平審視。

今年7月,非牟利組織華美維權同盟(Calda)代表三名來自中國的簽證持有人提起訴訟,指出該法違憲。

法官支持州檢察長的立場並駁回此案,稱原告是居住在德州的學生簽證與工作簽證持有人,他們不會受到該法影響。

因此,三名原告目前似乎已獲豁免。然而,對於其他來自該四國的美國簽證持有人來說,法律條款缺乏明確解釋,仍存在不確定性。華美維權同盟表示它已經提出上訴。

“2025年版排華法”

受新法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公民。截至2023年,德州至少有12萬名居民出生於中國大陸。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畢業生李沁琳(音譯,Qinlin Li)是起訴SB17違憲的原告之一。她說自己第一次得知該法案時感到震驚。

“如果沒有基本人權,那就等於回到150年前,我們就像當年的鐵路工人。”李小姐說。

她租住在奧斯汀郊區一處安靜住宅區的房子裏。由於忙於工作與訴訟,她直到租約到期前兩周才開始尋找符合需求的新住處。

訴訟被駁回時,她正在搬家。雖然法院裁定她不受法案影響,但她表示整個過程對她的心理造成打擊。

“我覺得這會阻礙人們來這裏讀書或工作,因為光是想到這些麻煩就夠頭痛了。”她說。

袁軍則在車行工作之外投身社區運動。法案通過前,他曾帶領群眾在德州州議會大樓外集會,並在公眾聽證會上作證,告訴委員會這項新土地法應該叫做“2025年版排華法”。

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這項因反華情緒而催生的爭議法律禁止中國勞工移民入境。

“僅僅因為出生國而禁止像我這樣的人擁有房產,這本質上就是歧視。”袁軍告訴BBC。

他還擔心兩個孩子的未來。他最近一次在集會發言時,13歲的兒子就站在他身後。

“我告訴大家,這一切都值得,”袁先生說,“未來當孩子們麵對歧視、被人針對時,我會告訴他們,這就是反擊的方法。”



袁軍5月在奧斯汀州議會大廈外的反對SB17集會上發表演講。

中國公司考慮另覓他地

因為至少三分之一的客戶是中國移民,作為小企業主的袁先生也擔心法案對其財務造成衝擊。

“這是一個華人社區企業主所依賴的生態係統。”他說。

除了小生意,中國跨國公司也可能直接受到衝擊。

根據德州政府的一份報告,2011至2021年間,34家中國公司在當地向38個項目投資共27億美元,並創造4682個就業機會。

據報導,一些中國公司正在尋找德州以外的地方投資。

位於達拉斯的地產經紀林南希(Nancy Lin)告訴BBC,她接觸的幾位中國潛在客戶已暫停投資計劃,其中包括涉及電動車與太陽能板產業的項目。

“這個事(如果)解決不了我覺得中國企業就比較難再進入咱們德州了,原來已有的那些他沒法續租了,他要續租的時候就隻能不超過一年。”

華裔美國人爭取土地擁有權的鬥爭已經持續一個世紀。

德州此前的外國人土地法限製非美國公民購買土地,到1965年遭廢除。它後來被認定“不合理且帶歧視性”,並且“不利於經濟發展”。

空軍基地旁的威脅?

州長艾伯特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德州人的安全。

在回應BBC提問時,他的辦公室引用了先前聲明,包括一份新聞稿,稱包括中國在內的“敵對外國勢力”不可被允許在德州擁有土地。

保守派智庫“德州公共政策基金會”(Texas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的查克·德沃(Chuck DeVore)支持該法案,強調須要“確保敵對政權遠離我們的軍事基地、農田與基礎設施,包括德州德裏奧(Del Rio)的拉夫林空軍基地(Laughlin Air Force Base)和為德州供應糧食的牧場”。

2016至2018年間,中國商人孫廣信在德州購入14萬英畝土地建設風電場,其中包括拉夫林空軍基地附近的土地。這項備受爭議的交易引發了SB17的提案。

該項目最初獲得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批準,但德州在2021年通過法律,禁止與某些外資公司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達成協議,孫的計劃因此受挫。

2024年,德州聯邦參議員約翰·柯寧(John Cornyn)表示,孫作為中共黨員和中國軍方前高級領導人,可能代表中國政府有其他可疑的監視計劃。

孫廣信反駁了這些說法。他的一家子公司在2024年提起訴訟,強調美方已經采取緩和措施,並認定該計劃不構成國安威脅。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項調查從公開來源收集了2000至2023年間中國針對美國的224起間諜案。

國安專家認為,中共對美國的威脅近年來有所增加。

“風險是真實存在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北京辦事處負責人霍爾登·特裏普利特(Holden Triplett)告訴BBC。

“針對美國的次國家層級目標,已日益在情報界成為趨勢。這個層級的個人與團體往往對風險認識不足,更可能建立關係。”特裏普利特說。

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的派屈克·圖米(Patrick Toomey)表示,就SB17而言,一些官員錯誤地將中國人等同於中國政府。

“沒有證據顯示,中國人在德州擁有或租賃住宅房產會危害國家安全,”他說。

專家還從監管職能角度質疑德州新法的必要性。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學者莎拉·鮑爾勒·丹茲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這類問題更適合由聯邦政府處理,以避免司法管轄重疊。

全國趨勢

SB17並非美國首個同類法案。

根據美籍華人非政府組織“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的數據,自2021年以來,多數由共和黨控製的全美26個州已通過50項限製外國人擁有房產的法案,當中主要針對中國。

大多數州的法案在2023年後通過,同年,一個中國偵察氣球飛越北美領空。該事件標誌著美中關係的新低點。

特朗普政府也表示,計劃禁止中國公民購買美國農地。

“德州的法律應該敲響警鍾,”圖米說,該法案以虛假的國安理由為武器,針對亞裔移民與其他社群。

袁先生認為,如果華裔美國人不站出來抗爭,德州新法可能會導致其他州通過類似法案。

例如俄亥俄州正在考慮針對“敵對國家”的禁令,範圍更嚴格,對象甚至可能包括綠卡持有人。這已引起活動人士抗議。

“他們正試圖重寫民主規則,”袁先生說,“但我們仍有機會改變走向。否則,美國會變得更像中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共組織部長兒子赴美被拒絕入境 引出大瓜!
峨眉山帥哥陪爬 肉體接觸太多 陷軟色情爭議 領隊回應
背後是她!官媒釋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攜女訪華
泰國女總理倒台!前女議員寺廟全裸跳舞 畫麵震撼
這位西歐卸任總統參加九三閱兵 舉國嘩然…




24小時討論排行

11歲熊孩子按門鈴玩惡作劇,被鄰居槍擊身亡!
九三閱兵 進行時:殲20S震撼亮相閱兵現場!
紐森宣布推出“川普腐敗幣”!諷刺其爭議行為
習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時刻前夕,北京收緊市內管製
華裔牙醫槍殺妻女後自盡 $170萬豪宅曝驚天慘案!
習近平主持閱兵式:煽動民族主義,展示中國影響力
芝加哥周末連32起槍擊!54人中彈,川普批州長:可悲軟弱
殲20S、DF61導彈,震撼亮相!三支兵種首次亮相
俄羅斯正淪為中國附庸國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載機遇
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那麽多人對他口誅筆伐?
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藥可救 百大城市舊屋價格連跌
川普稱對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擔心中俄形成反美軸心
"紅二代"留學生留置36小時被遣返:小粉紅感謝美國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白求恩堂侄孫“拖家帶口”被請赴中國 參與紀念活動
川普:周三就關稅上訴最高法院 敗訴將淪第三世界國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BBC中文 2025-09-01 22:37:11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8月26日,德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前排右二)簽署法案。

二手車行老板袁軍(Jason Yuan)把電池端最後一顆螺絲擰緊後合上汽車引擎蓋——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他在中國出生,後來入籍美國,德州一直讓他有家的感覺。但當地最近通過的一則法令卻動搖了他對這裏的信任。

德州參議院通過的2025年17號法案(SB17)9月1日生效,限製來自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的個人與公司購買及租賃房產。

官員稱該法案是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但對像袁先生這樣的人來說,它傳遞出一個歧視訊息——他這樣的人不受德州歡迎。

民主黨籍的德州眾議院議員吳元之(Gene Wu)帶頭反對該法案,他說:“這反亞裔、反移民,而且專門針對華裔美國人。”

吳元之告訴BBC,這項新法案可能損害商業經營。原本能為該州帶來數百萬美元投資的公司,正尋找其他選項。



德州眾議員吳元之帶頭反對該法案。

州長稱意在阻止“敵對勢力”

SB17於今年稍早時間提出,並於6月20日由德州州長葛雷格·艾伯特(Greg Abbott)簽署。他稱這是“全美最嚴厲的禁令”,用來阻止外國“敵對勢力”。

該法案禁止來自被明確列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的部分個人與機構在德州購入房產——包括住宅、商業空間與農地。同時也限製其租賃房產時常不得超過一年。

中國是首個被點名的國家。法案指控北京利用“強製性、顛覆性和惡性影響活動來削弱美國”,試圖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超越美國。

違反法律者可能麵臨超過25萬美元罰款或監禁。

美國公民與綠卡持有人獲得豁免,持有效簽證者仍可擁有一處主要居所。但反對者表示,不管有無這些例外條款,法案本質上就是歧視,任何被認為“長得像華人”的,都可能遭受不公平審視。

今年7月,非牟利組織華美維權同盟(Calda)代表三名來自中國的簽證持有人提起訴訟,指出該法違憲。

法官支持州檢察長的立場並駁回此案,稱原告是居住在德州的學生簽證與工作簽證持有人,他們不會受到該法影響。

因此,三名原告目前似乎已獲豁免。然而,對於其他來自該四國的美國簽證持有人來說,法律條款缺乏明確解釋,仍存在不確定性。華美維權同盟表示它已經提出上訴。

“2025年版排華法”

受新法影響最大的是中國公民。截至2023年,德州至少有12萬名居民出生於中國大陸。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畢業生李沁琳(音譯,Qinlin Li)是起訴SB17違憲的原告之一。她說自己第一次得知該法案時感到震驚。

“如果沒有基本人權,那就等於回到150年前,我們就像當年的鐵路工人。”李小姐說。

她租住在奧斯汀郊區一處安靜住宅區的房子裏。由於忙於工作與訴訟,她直到租約到期前兩周才開始尋找符合需求的新住處。

訴訟被駁回時,她正在搬家。雖然法院裁定她不受法案影響,但她表示整個過程對她的心理造成打擊。

“我覺得這會阻礙人們來這裏讀書或工作,因為光是想到這些麻煩就夠頭痛了。”她說。

袁軍則在車行工作之外投身社區運動。法案通過前,他曾帶領群眾在德州州議會大樓外集會,並在公眾聽證會上作證,告訴委員會這項新土地法應該叫做“2025年版排華法”。

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這項因反華情緒而催生的爭議法律禁止中國勞工移民入境。

“僅僅因為出生國而禁止像我這樣的人擁有房產,這本質上就是歧視。”袁軍告訴BBC。

他還擔心兩個孩子的未來。他最近一次在集會發言時,13歲的兒子就站在他身後。

“我告訴大家,這一切都值得,”袁先生說,“未來當孩子們麵對歧視、被人針對時,我會告訴他們,這就是反擊的方法。”



袁軍5月在奧斯汀州議會大廈外的反對SB17集會上發表演講。

中國公司考慮另覓他地

因為至少三分之一的客戶是中國移民,作為小企業主的袁先生也擔心法案對其財務造成衝擊。

“這是一個華人社區企業主所依賴的生態係統。”他說。

除了小生意,中國跨國公司也可能直接受到衝擊。

根據德州政府的一份報告,2011至2021年間,34家中國公司在當地向38個項目投資共27億美元,並創造4682個就業機會。

據報導,一些中國公司正在尋找德州以外的地方投資。

位於達拉斯的地產經紀林南希(Nancy Lin)告訴BBC,她接觸的幾位中國潛在客戶已暫停投資計劃,其中包括涉及電動車與太陽能板產業的項目。

“這個事(如果)解決不了我覺得中國企業就比較難再進入咱們德州了,原來已有的那些他沒法續租了,他要續租的時候就隻能不超過一年。”

華裔美國人爭取土地擁有權的鬥爭已經持續一個世紀。

德州此前的外國人土地法限製非美國公民購買土地,到1965年遭廢除。它後來被認定“不合理且帶歧視性”,並且“不利於經濟發展”。

空軍基地旁的威脅?

州長艾伯特表示,他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德州人的安全。

在回應BBC提問時,他的辦公室引用了先前聲明,包括一份新聞稿,稱包括中國在內的“敵對外國勢力”不可被允許在德州擁有土地。

保守派智庫“德州公共政策基金會”(Texas Public Policy Foundation)的查克·德沃(Chuck DeVore)支持該法案,強調須要“確保敵對政權遠離我們的軍事基地、農田與基礎設施,包括德州德裏奧(Del Rio)的拉夫林空軍基地(Laughlin Air Force Base)和為德州供應糧食的牧場”。

2016至2018年間,中國商人孫廣信在德州購入14萬英畝土地建設風電場,其中包括拉夫林空軍基地附近的土地。這項備受爭議的交易引發了SB17的提案。

該項目最初獲得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批準,但德州在2021年通過法律,禁止與某些外資公司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達成協議,孫的計劃因此受挫。

2024年,德州聯邦參議員約翰·柯寧(John Cornyn)表示,孫作為中共黨員和中國軍方前高級領導人,可能代表中國政府有其他可疑的監視計劃。

孫廣信反駁了這些說法。他的一家子公司在2024年提起訴訟,強調美方已經采取緩和措施,並認定該計劃不構成國安威脅。

華盛頓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項調查從公開來源收集了2000至2023年間中國針對美國的224起間諜案。

國安專家認為,中共對美國的威脅近年來有所增加。

“風險是真實存在的。”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北京辦事處負責人霍爾登·特裏普利特(Holden Triplett)告訴BBC。

“針對美國的次國家層級目標,已日益在情報界成為趨勢。這個層級的個人與團體往往對風險認識不足,更可能建立關係。”特裏普利特說。

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的派屈克·圖米(Patrick Toomey)表示,就SB17而言,一些官員錯誤地將中國人等同於中國政府。

“沒有證據顯示,中國人在德州擁有或租賃住宅房產會危害國家安全,”他說。

專家還從監管職能角度質疑德州新法的必要性。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學者莎拉·鮑爾勒·丹茲曼(Sarah Bauerle Danzman)表示,這類問題更適合由聯邦政府處理,以避免司法管轄重疊。

全國趨勢

SB17並非美國首個同類法案。

根據美籍華人非政府組織“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的數據,自2021年以來,多數由共和黨控製的全美26個州已通過50項限製外國人擁有房產的法案,當中主要針對中國。

大多數州的法案在2023年後通過,同年,一個中國偵察氣球飛越北美領空。該事件標誌著美中關係的新低點。

特朗普政府也表示,計劃禁止中國公民購買美國農地。

“德州的法律應該敲響警鍾,”圖米說,該法案以虛假的國安理由為武器,針對亞裔移民與其他社群。

袁先生認為,如果華裔美國人不站出來抗爭,德州新法可能會導致其他州通過類似法案。

例如俄亥俄州正在考慮針對“敵對國家”的禁令,範圍更嚴格,對象甚至可能包括綠卡持有人。這已引起活動人士抗議。

“他們正試圖重寫民主規則,”袁先生說,“但我們仍有機會改變走向。否則,美國會變得更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