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友“覺者勿擾”問: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網上那麽多人都對他口誅筆伐?
這問題我剛剛看了一個回答蠻合適的:
為什麽討厭吳京?簡單的四個字“不切實際”,,就像成龍雖然用替身,但他不會在訪談中告訴大家:從10樓跳下來摔不死。
李連傑也不會在訪談中告訴大家:空手奪白刃很簡單。
《速度與激情》的範迪塞爾也不會在訪談中告訴大家:開車200碼撞不死。
甄子丹也不會說:看到歹徒幹就完了,而是說在社會上遇到矛盾要報警,不要學電影裏去打架。
他們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電影,是假的,現實中不能這麽幹
但吳京卻拿電影中不切實際的東西,頻繁的在訪談中告訴大家:一張中國臉,一本中國護照,一麵國旗,是您通往全世界最安全地方的通行證。
2
網友“山寨山頂洞人問”:你怎麽看待俄羅斯,俄羅斯打烏克蘭是因為烏克蘭的威脅嗎?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號稱是因為烏克蘭要加入北約,所以為了自己的國土安全才不得不“自保”的。那實際上,俄羅斯自己申請了3次,要加入北約。
分別是1991葉利欽時期,2000年普京首次上台後向克林頓申請、之後2004年、2008年都申請過,但人家沒同意。
另外,俄羅斯國土麵積1700萬平方公裏,一個幅員萬裏的超級帝國,說一個隻有60萬平方公裏的烏克蘭威脅他?這就好像泰森說我威脅他一樣搞笑。
3
讀者“聖火趙”問:宗族造反被滅九族,那皇帝怎麽辦?
....這還能怎麽辦?難不成皇帝自己把自己殺了?這種問題你是怎麽問得出來的。
4
讀者“顧清風”問:作為漢人的孫之獬為什麽要提出剃發易服,最後的下場是什麽?可以聊聊嗎?
孫之獬,因為在中國曆史上除了商鞅外最惡臭的一個人。這哥們是山東淄博人,萬曆43年中的舉人,之後又在天啟二年中了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
在考公讀書這方麵的能力,那是沒得說的,但他的人品也是極下賤的。
魏忠賢得勢的時候,他就是魏忠賢的馬仔,等崇禎上位收拾魏忠賢後,連他一起收拾了,所以他很不滿,跑到東北投靠多爾袞去了,還當了個官。
為了博取女真人好感,孫之獬也不害臊,他不僅把自己按照滿人的樣式剃成了金錢鼠尾,還命令自己的全家老小全部改成滿人的服飾,以示忠誠。
不過他的行為,並不受女真高層的待見,女真認為,你本來就不是我們這邊的人,你也配和我們擁有同樣的發型?就瞧不起他。漢人大臣這邊就更不樂意了,覺得他獻媚的有點太過了,太惡心了。
也就是說,雙方都看不起他。那這一下孫之獬就受刺激了。
但是這種欺軟怕硬的貨色,他是沒有膽量和外人發火的,隻能夠對內用狠勁。
沒多久,孫之獬就上書給順治,意思就是說大清平定天下了,如果還容忍天下人用漢人的衣冠,那就代表不是漢人臣服陛下,而是讓陛下臣服於漢人,建議剃發易服。
當時清廷內部高層還開了個會討論這個事情,多數人意思,咱們女真人打天下就是為了過好日子,現在南明還沒徹底征服,再折騰漢人視以為命的衣冠,怕激起矛盾,就不要剃發易服了。
但大清實際掌權人多爾袞來勁了,他覺得有道理,立馬下令全國剃發。
不過清朝很快就發現,孫之獬除了溜須拍馬獻媚特別厲害,別的是一無是處。
於是沒過多久,他就被清廷下旨革職,趕回了山東老家。而恰好就在這個時候,山東地區由於剃發令,激起了民變。
清順治四年,起義軍攻克了淄川縣。起義軍用麻繩縫住了孫之獬的嘴巴,再用鋼針在他身上去插洞,最後把野豬毛一個個塞進去,把孫之獬給折騰的奄奄一息。
最後趁著他還沒有咽氣,把他給肢解了。
孫之獬的死訊傳到京城之後,順治皇帝就把吏部的官員叫了過來,想討論下怎麽善後。結果滿朝文武一致認為,孫之獬既然被革職了,那就不屬於國家公務員體係了,沒必要撫恤。
所以,孫之獬別說皇帝安慰家屬了,連撫恤金都沒拿到。
也就是說,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都拋棄了他。更搞笑的是,乾隆朝時期,直接把他編入了《貳臣傳》,乾隆甚至把他定義為:漢人第一賊。
所以做人千萬別學孫之獬,當舔狗沒好下場的。
5
網友“馬度雲的馬”問:你怎麽看待孝道,為什麽舉孝廉會被淘汰。
孝順這個東西,本身就很魔幻,就像科舉製沒出來之前,中國是采用“舉孝廉”製度來選拔官員的。那麽你孝不孝順誰說了算呢?那肯定就是選拔的官員說的算,他說你孝順,哪怕你昨晚剛把你爸媽揍個半死,那也是孝順。
所以,舉孝廉製度被淘汰了。
不過,到了明朝開國初期,舉孝廉製度一度死灰複燃,原因就是朱元璋從小死了爹媽外加自己文化不高,所以他認為,一個孝順的人肯定是忠君愛國、且道德高尚的。
於是,各地各種抽象表演就開始了。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24孝》吧?比如臥冰求鯉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出自於晉朝的《搜神記》。說是有個叫做王祥的人,母親去世了,父親給他找了一個後媽。但這個後媽喜歡虐待王祥,結果王祥不僅沒生氣,反而每天阿Q精神爆棚,覺得繼母打自己那是愛自己的表現,不打不成器,那自己就更需要好好的照顧繼母,這樣繼母就能夠更加持久的虐待自己。
有一天繼母生病了,想吃魚,但是大冬天上哪找去呢?結果王祥就跑到了冰凍的河麵上,脫下衣服想要用身體融化寒冰。要不說這故事來自於《搜神記》,用人的體溫去融化冰塊.....
為什麽我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當時明朝一群人學王祥,一個個開始抽象表演。
《明太祖實錄》裏記載,先是有一個叫做李德成的人,有一天做夢夢見去世多年的母親掉河裏了,自己沒有能力救母親。這本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小李夢醒之後,非得拉著老婆一起出門,步行三百多裏地跑到他母親的墳頭,然後抱著冰塊過了七天。
這個事情被朱元璋知道後,從小沒有爹媽的朱元璋挺感動的,下令把李德成的故事當做全國孝子模範掛出去表彰,還授予了他太常寺的官職。
這一下,一發不可收拾了。
之後,有個叫做張拾的人,他母親還健在,就是眼睛有點毛病。為了治好母親,他不去找醫生,反而跑去河邊的冰麵上,一趴就是一個月,之後他母親的眼病莫名其妙的就好了。
那至於是自然好的,還是感動河神,就不得而知了。反而朱元璋挺開心,雖然沒有給官職,但也免了他的兵役,還給了一筆錢。
沒過多久,一個叫王興的人,他說他母親咳嗽,然後就去冰麵上趴了三年,為什麽趴三年?因為他趴冰的事情直到第三年才被上報給朱元璋。
於是,該表彰的要表彰。
隨著臥冰的人越來越多,這條賽道就變得越來越卷。單純的趴冰塊就有點沒創意了。
於是乎有人開始看向了《24孝》中的另一個典故,也就是郭巨埋兒下手了。
郭巨埋兒都聽過吧,就是怕老媽吃不飽,幹脆把兒子活埋算了,剩下口糧給母親。
有樣學樣,明初就有人搞出了王祥和郭巨的結合版。
有一個叫做江伯二的人,他母親也病了,他就把兒子殺了煮成肉湯。之後還到處跟別人去講,生怕別人不知道這件事情。
朱元璋聽到這個事情之後,人都裂開了,神經病,一個個不是趴冰塊就是割肉,還有殺孩子的。
於是乎朱元璋以滅絕人倫罪,把江伯二打了一百棍流放海南。
經過這一輪抽象表演後,朱元璋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幹脆下令,以後不允許搞行為藝術,恢複科舉製。
命令下去之後,這種抽象的孝道表演就沒了。
所以,孝順不孝順,不是看你抽象表現,天天嘴裏喊著孝順的人,一定是別有所圖的。
6
讀者“上班愛釣魚”問:鄭和那麽厲害為國爭光,為什麽他的後代鄭芝龍卻要做海盜?
這種問題,你是認真的嗎?人家鄭和是太監,哪來的後代。姓鄭就一定是鄭和後代?何況人家鄭和本來也不姓鄭,而是姓馬,他的鄭姓,是朱棣賜給他的。
7
網友“卡皮巴拉”問:怎麽看到現在的校園霸淩?
我一直認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有人說:“學校霸淩,讓孩子打回去啊!”
其實如果能打過,就不會有人被霸淩了。
有人責怪孩子不敢打回去,那我想請問,在社會上你被權力霸淩的時候,敢打回去麽?
其實,人的思路都是有跡可循的。如果能理解社會個體無法反抗權力,就能理解學校裏的孩子為啥會被霸淩。
如果能理解通過法律約束權力的重要性,就能理解霸淩如此猖獗。
8
網友“昭烈劉備”問:怎麽看吳京天天高喊愛國?
剛剛已經回答過一個關於吳京的問題了,愛國就像內褲,每個人都應該穿,但是如果有人把內褲套在頭上招搖過市,那這個人指定有問題。
9
網友“少年阿炳”問:怎麽看待現在愈演愈烈的男女對立,怎麽看待女權。
現在有個詞,叫“傅首爾”麵相,這次堪稱本世紀最偉大的詞匯,因為這些小仙女長的都一個墨子刻出來一樣,無比的醜,就比如武大那個誣告的女學生之類,KTV但凡敢吃我一塊西瓜我都想報警那種。
但是話說回來,你以為的對立,其實都是為了流量,流量是什麽?不就是對立嗎?
此外,我還認為各種允許被存在的對立,其實都是為了掩藏深層的對立。
具體是什麽深層對立,自己琢磨。
10
讀者“三生三世”問:為什麽看上去日本人脾氣普遍比較溫和?
我身邊沒有日本人,也沒接觸過什麽日本人,所以日本人是不是普遍脾氣比較溫和我也不清楚。
但就我身邊的國人來說,的確普遍比較暴躁,我就很暴躁。
可能壓力太大了,無論任何人,一旦受到超過限度的壓力,都會變得暴躁、沮喪、抑鬱、帶有攻擊性,甚至無法保持理智,就像現在越來越多的“報複社會”。
因為人真的很容易被摧毀,比如被投訴的外賣小哥,吃罰單的滴滴司機,被老婆罵賺不到錢的男性。
而一個人之所以能夠保持正常、脾氣溫和,那是因為他所處的環境是正常的,而不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個正常人。
所以,不存在什麽日本人脾氣比較溫和,而是社會造就了溫和、禮貌的脾氣。
11
讀者“詹姆斯香辣蟹”:聽了你關於譚嗣同的視頻,你沒有講譚嗣同最偉大的地方是什麽,可以簡單講講嗎?
譚嗣同最偉大的地方,是用一己自死保全了國人奮發的火種,用自己的頭顱踐行“殺身成仁”的《仁學》。
表麵上,譚嗣同的死是因為帝黨和後黨之爭、改革與守舊之爭,實質上譚嗣同是為社稷蒼生而死,為民權變法而死。他也做到了,在他死後的10多年,大清在新思想衝擊下,轟然倒塌。
可惜,大清沒了,丟石頭的百姓也依舊。
所以,譚嗣同是偉大的,同時也是失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