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莫迪為何進津卻不入京,背後的"特朗普因素"等觀察重點

莫迪為何進津卻不入京,背後的"特朗普因素"等觀察重點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9-01 23:38:5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莫迪為何進津卻不入京,背後的"特朗普因素"等觀察重點

周一在天津,莫迪與習近平同台合影留念。

印度的視角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隊爆發了一場短暫但致命的衝突。

這場衝突間接牽涉到第三個國家——中國。巴基斯坦軍隊廣泛使用中國製造的裝備,包括戰鬥機和雷達係統。

一名新德裏的高級軍官更透露,北京還向巴方提供了印度軍方位置的“即時情報”。

印度當時並未公開譴責中國,但這讓外界質疑,新德裏是否應繼續走上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道路。

不到半年後,推動這兩個亞洲大國和平對話的動力,卻來自數千公裏外的華盛頓。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懲罰印度拒絕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麵對來自“盟友”的突然重擊,印度有兩條選擇:

第一,妥協並停止購買俄油。但這不僅會背棄“全天候盟友”俄羅斯,也與總理莫迪的“強人”形象相矛盾,因此印度拒絕了。

第二,堅持立場,並尋求其他出路。印度眼下顯然選擇了後者。

當你的鄰國正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製造業強國時,尋求合作是現實之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莫迪上周末在天津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雙方聲明細節不多,但承諾將努力化解分歧,造福兩國合計28億人口。

最直接的成果是兩國恢複直航,並簡化簽證程序。

然而,除了“象與龍攜手”的美好願景,兩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仍麵臨不少障礙。

首先是曆史包袱。

自2014年上台以來,莫迪曾五次訪華,積極推動雙邊關係。但2020年的邊境衝突戛然而止,直到七年後他才重返中國。

進一步突破的關鍵,仍在於兩國如何處理邊境問題。

目前仍有數萬名印度和中國士兵部署在有爭議的邊界,雖然雙方軍政領導人正在持續談判以降溫。



美國對印度征收50%關稅,引發部分憤怒情緒。

此次會後,兩國聲明均提到要維持邊境和平,“不讓分歧演變成爭端”。

對印度來說,另一個難題是與中國高達990億美元(約730億英鎊)的龐大貿易逆差。

兩國在許多行業仍互設高關稅和壁壘。

北京希望印度向14億人口的市場開放中國商品;但對新德裏來說,逆差若不解決,便難以放心。

去年莫迪在喀山與習近平會麵,掀開了對華接觸的序幕。這一進程或因特朗普加征關稅而被大幅加速,但對印度而言,現實處境並未改變。

莫迪與習近平的會晤,被視為印度“戰略自主”政策的一部分,但同時也將為新德裏帶來更多地緣政治挑戰。

今年稍後,印度將主辦“四方安全對話”(Quad,包括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峰會。該論壇普遍被視為牽製中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的機製。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出席,但如果他出席並發表反華言論,將立即考驗新德裏與北京剛剛恢複的互動。

此外,印度還參與了多個被視為“反中、反俄”的多邊平台。

未來幾個月,新德裏如何實踐“戰略自主”,將直接影響印中關係的走向。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印美關係正處於穀底。特朗普的一名助手甚至稱俄烏戰爭是“莫迪的戰爭”。

印度一再否認特朗普在今年5月促成印巴停火中扮演任何角色,而這件事已成美國總統心中的刺。

即便如此,印度仍未對美國采取報複性關稅,仍然為談判留有餘地。畢竟,美國依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走近中國,會否有助於印度與美國談判,還是會適得其反?

這將是未來幾個月,新德裏及國際輿論最關注的問題。



2020年加勒萬河穀事件後,印中關係一度緊張——不過此後局勢已有所緩和。

中國的視角

習近平在與莫迪會晤時,再度引用自己喜歡的名言:“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他補充說,在這個“轉型時期”,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應該成為朋友與好鄰居。

莫迪此行正值特朗普對印度出口商品征收高達50%關稅,這對印度經濟打擊沉重,也讓新德裏不得不尋找新夥伴。

習近平或許會說:“不用再找了,就在這裏。”北京正試圖修補多年緊張後的中印關係。

從官方聲明來看,莫迪出席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似乎頗有斬獲。

莫迪對習近平的公開表態,比中方措辭具體得多。

如今確實出現了修複雙邊關係的窗口。

習近平很清楚,特朗普的關稅攻勢正把印度推離美國,而這個潛在競爭對手極需要新的合作對象。

不過,障礙仍然不少。

其中包括中國對印度宿敵巴基斯坦的支持;雙邊各層麵的交流陷入低潮;多年來兩國政府激烈的言辭,營造出彼此猜疑的氛圍;而高原邊境爭議更激起了雙方的民族主義情緒。

不過,就邊界問題而言,此次會晤似乎顯示緊張局勢已有所緩和。

上周四,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稱,中印代表之間就停止在爭議邊界爆發衝突的談判卓有成效。

他提到互利共贏的合作,並強調兩國即將迎來建交75周年。

習近平也明白,莫迪此刻訪華的象征意義重大——當美國對印度加征關稅之際,兩人握手、並肩而立的畫麵,不僅是一張強有力的宣傳符號,更因這是在一次多邊場合中而格外突出。

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有其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出席,包括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美國主要盟友沙特、美國主要對手伊朗,以及卡塔爾、埃及和巴基斯坦。

而這一切,正發生在北京準備於市中心舉行盛大閱兵、展示軍事力量的前夕。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共組織部長兒子赴美被拒絕入境 引出大瓜!
峨眉山帥哥陪爬 肉體接觸太多 陷軟色情爭議 領隊回應
背後是她!官媒釋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攜女訪華
泰國女總理倒台!前女議員寺廟全裸跳舞 畫麵震撼
這位西歐卸任總統參加九三閱兵 舉國嘩然…




24小時討論排行

11歲熊孩子按門鈴玩惡作劇,被鄰居槍擊身亡!
九三閱兵 進行時:殲20S震撼亮相閱兵現場!
紐森宣布推出“川普腐敗幣”!諷刺其爭議行為
習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時刻前夕,北京收緊市內管製
華裔牙醫槍殺妻女後自盡 $170萬豪宅曝驚天慘案!
習近平主持閱兵式:煽動民族主義,展示中國影響力
芝加哥周末連32起槍擊!54人中彈,川普批州長:可悲軟弱
殲20S、DF61導彈,震撼亮相!三支兵種首次亮相
俄羅斯正淪為中國附庸國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載機遇
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那麽多人對他口誅筆伐?
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藥可救 百大城市舊屋價格連跌
川普稱對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擔心中俄形成反美軸心
"紅二代"留學生留置36小時被遣返:小粉紅感謝美國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白求恩堂侄孫“拖家帶口”被請赴中國 參與紀念活動
川普:周三就關稅上訴最高法院 敗訴將淪第三世界國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莫迪為何進津卻不入京,背後的"特朗普因素"等觀察重點

BBC中文 2025-09-01 23:38:55
莫迪為何進津卻不入京,背後的"特朗普因素"等觀察重點

周一在天津,莫迪與習近平同台合影留念。

印度的視角

就在幾個月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隊爆發了一場短暫但致命的衝突。

這場衝突間接牽涉到第三個國家——中國。巴基斯坦軍隊廣泛使用中國製造的裝備,包括戰鬥機和雷達係統。

一名新德裏的高級軍官更透露,北京還向巴方提供了印度軍方位置的“即時情報”。

印度當時並未公開譴責中國,但這讓外界質疑,新德裏是否應繼續走上與北京關係正常化的道路。

不到半年後,推動這兩個亞洲大國和平對話的動力,卻來自數千公裏外的華盛頓。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懲罰印度拒絕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麵對來自“盟友”的突然重擊,印度有兩條選擇:

第一,妥協並停止購買俄油。但這不僅會背棄“全天候盟友”俄羅斯,也與總理莫迪的“強人”形象相矛盾,因此印度拒絕了。

第二,堅持立場,並尋求其他出路。印度眼下顯然選擇了後者。

當你的鄰國正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製造業強國時,尋求合作是現實之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莫迪上周末在天津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雙方聲明細節不多,但承諾將努力化解分歧,造福兩國合計28億人口。

最直接的成果是兩國恢複直航,並簡化簽證程序。

然而,除了“象與龍攜手”的美好願景,兩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仍麵臨不少障礙。

首先是曆史包袱。

自2014年上台以來,莫迪曾五次訪華,積極推動雙邊關係。但2020年的邊境衝突戛然而止,直到七年後他才重返中國。

進一步突破的關鍵,仍在於兩國如何處理邊境問題。

目前仍有數萬名印度和中國士兵部署在有爭議的邊界,雖然雙方軍政領導人正在持續談判以降溫。



美國對印度征收50%關稅,引發部分憤怒情緒。

此次會後,兩國聲明均提到要維持邊境和平,“不讓分歧演變成爭端”。

對印度來說,另一個難題是與中國高達990億美元(約730億英鎊)的龐大貿易逆差。

兩國在許多行業仍互設高關稅和壁壘。

北京希望印度向14億人口的市場開放中國商品;但對新德裏來說,逆差若不解決,便難以放心。

去年莫迪在喀山與習近平會麵,掀開了對華接觸的序幕。這一進程或因特朗普加征關稅而被大幅加速,但對印度而言,現實處境並未改變。

莫迪與習近平的會晤,被視為印度“戰略自主”政策的一部分,但同時也將為新德裏帶來更多地緣政治挑戰。

今年稍後,印度將主辦“四方安全對話”(Quad,包括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峰會。該論壇普遍被視為牽製中國在印太地區主導地位的機製。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出席,但如果他出席並發表反華言論,將立即考驗新德裏與北京剛剛恢複的互動。

此外,印度還參與了多個被視為“反中、反俄”的多邊平台。

未來幾個月,新德裏如何實踐“戰略自主”,將直接影響印中關係的走向。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印美關係正處於穀底。特朗普的一名助手甚至稱俄烏戰爭是“莫迪的戰爭”。

印度一再否認特朗普在今年5月促成印巴停火中扮演任何角色,而這件事已成美國總統心中的刺。

即便如此,印度仍未對美國采取報複性關稅,仍然為談判留有餘地。畢竟,美國依然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

走近中國,會否有助於印度與美國談判,還是會適得其反?

這將是未來幾個月,新德裏及國際輿論最關注的問題。



2020年加勒萬河穀事件後,印中關係一度緊張——不過此後局勢已有所緩和。

中國的視角

習近平在與莫迪會晤時,再度引用自己喜歡的名言:“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他補充說,在這個“轉型時期”,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應該成為朋友與好鄰居。

莫迪此行正值特朗普對印度出口商品征收高達50%關稅,這對印度經濟打擊沉重,也讓新德裏不得不尋找新夥伴。

習近平或許會說:“不用再找了,就在這裏。”北京正試圖修補多年緊張後的中印關係。

從官方聲明來看,莫迪出席在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似乎頗有斬獲。

莫迪對習近平的公開表態,比中方措辭具體得多。

如今確實出現了修複雙邊關係的窗口。

習近平很清楚,特朗普的關稅攻勢正把印度推離美國,而這個潛在競爭對手極需要新的合作對象。

不過,障礙仍然不少。

其中包括中國對印度宿敵巴基斯坦的支持;雙邊各層麵的交流陷入低潮;多年來兩國政府激烈的言辭,營造出彼此猜疑的氛圍;而高原邊境爭議更激起了雙方的民族主義情緒。

不過,就邊界問題而言,此次會晤似乎顯示緊張局勢已有所緩和。

上周四,中國國防部發言人稱,中印代表之間就停止在爭議邊界爆發衝突的談判卓有成效。

他提到互利共贏的合作,並強調兩國即將迎來建交75周年。

習近平也明白,莫迪此刻訪華的象征意義重大——當美國對印度加征關稅之際,兩人握手、並肩而立的畫麵,不僅是一張強有力的宣傳符號,更因這是在一次多邊場合中而格外突出。

除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有其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出席,包括北約成員國土耳其、美國主要盟友沙特、美國主要對手伊朗,以及卡塔爾、埃及和巴基斯坦。

而這一切,正發生在北京準備於市中心舉行盛大閱兵、展示軍事力量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