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上門體育生,被雞娃家庭搶爆:現在開始比體育了?

上門體育生,被雞娃家庭搶爆:現在開始比體育了?

文章來源: 真故研究室 於 2025-09-01 22:12:2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上門體育生,被雞娃家庭搶爆:現在開始比體育了?

 

這個暑假,雞娃的家長們開始瘋搶體育生。隻需幾百元,專業體育生便會帶著器材上門,為孩子提供便捷高效的個性化運動訓練。學員們大多為中小學生,最近的運動場地往往就在自家樓下。

由於體育中考會影響高中擇校等諸多原因,學生家長對體育訓練越來越重視,不僅在校體育生供不應求,一些專精的體育培訓機構也慢慢興起。這激發了靈活的“體育外賣”服務,也引發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如果做好,它將是一個有機會的規模化產業。

#01

被熱捧的體育外賣

8月一天,早上8點,小海被鬧鍾叫醒,立刻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從北京東四環,前往25公裏外的海澱。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後,他輕車熟路地趕到一處小區內的運動空地。家長已經帶著11歲的孩子提前等候,孩子聲音很脆地喊了聲“小海老師”。

簡單地問候後,小海開始帶小孩做高抬腿的熱身,準備進行50×8往返跑的訓練。

00後的小海,是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名在校生,高中時就憑借田徑項目成為了國家一級運動員。從大一開始,小海便從一些學長和老師手中,接過一些資源,開始為中小學生們提供體育訓練。

由於教育體係對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看重,體育成績的影響占比也越來越大,其中30分的體育現場考試會直接計入中考成績,影響高中擇校。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尋找資源,為孩子進行體育補課。

根據體育中考的項目,這些年來,小海帶過1000米跑、立定跳遠、5大球類、武術、健身拳等各個項目,也自行配置了一係列裝備。

帶學員跑步相對輕鬆,小海也有尷尬經曆。他依稀記得,自己曾背著包拿著排球擠地鐵,結果一晃神,排球滾出車廂,自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車門關閉。



圖|帶著器材上門教學的體育生小海

小海也在體育培訓機構兼職過一段時間——機構提供資源,體育生帶課,七三分成。一節1.5小時的體育培訓,價格在400 ~ 600元之間,小海可以拿到100~150元的回報。

由於小海帶課質量高,一些熟悉的家長,開始直接與小海本人聯絡。沒了中介抽成,家長直接支付小海平均300元的課時費用。家長給的少了,小海到手的也多了。暑假期間,小海每周都可以上四五節,平均月入4000元。

男生1000米是中考的必考項目。有個初中小胖墩,最初的成績是5分14秒。小海上門教學兩年後,通過不斷地糾正動作與陪伴訓練,最後這名學生的1000米跑成績提到了3分50秒,直接在該項拿到了滿分(標準為低於4分05秒)。

家長非常開心,給小海額外發了1000元的紅包。

上門式的體育外賣,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風靡。上海浦東新區的劉媽媽,也在暑期為自家初一的孩子找了名體育生,晚上來自家小區的空地上訓練跳繩,200~400元的課時費比北京要便宜。

杭州的一名體育生,暑期課滿到有時候會從早上6點上到晚上22點,如果遇到下雨天,家長還會提供小區地下區域用以訓練。

由於體育教練往往帶著球類、瑜伽墊、跨欄、彈力帶、啞鈴等在小區公共地段帶課,往往引得路人們圍觀,經常會有家長前來詢問,能否便宜點拚課。

武漢的3名家長,便為自己的孩子們拚了個體育團體外賣,每周固定三次,會有一名體育生專程來小區培訓,均攤下來,三人團每人的花費不到80元。

#02

市場催化體育機構

“體育外賣”熱背後,是多地出台的體育中考政策在助推。很多家長意識到,體育教育需要長期訓練,不再像之前那般隻專注學生的案頭作業,臨近考試才求抱佛腳。

另一個隱形原因則是,上門的體育生教練,也解決了雙職工父母缺乏時間陪伴的問題。它打破了體育培訓必須得依賴場館的固有思維,不用花費時間來回接送,自己的孩子能在熟悉的環境中量身定製訓練計劃,針對瘦弱、肥胖、視力弱等不同問題進行靈活調整,專項提高中考體育分數。

更重要的是,“體育外賣”往往單次收費,摒棄了場館式需要一次性購買大量課時的模式,也更符合當下的消費心理。

這些痛點讓家長對“體育外賣”趨之若鶩。有了需求,相應的服務與市場也就應運而生。

在北京,像小海這樣的專業體育生兼職供不應求。小海分享,自己加入過好幾個兼職群,每天都有機構發布招人信息,活兒多到應接不暇。

山東的少塵,來自體育教育專業,也因為兼職市場太火,已經組建了一個5人團隊上門任教,單節課時費隻要100多元。

石家莊一名運動場館的創始人,嗅到了風頭,開始做體育培訓機構,將自己的團隊轉型成了專業的上門教練。目前將近30人的團隊遠遠無法滿足市場,仍在積極招人中。



圖| 專業體育生,供不應求

這份持續走熱的“體育外賣”,實際上是O2O上門服務的一個變體延伸,跟近年來不斷湧現的上門按摩、美甲、喂寵、收納、做菜等各形態類似。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2.7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5萬億元。

雖然“體育外賣”風頭正盛,但根據調研,目前隻有北京與南方沿海城市的家長們接受度比較高,其他城市仍處於開荒階段。身處認知度不高的城市,體育生教練們就得自行在社交平台與自媒體上,用自身出鏡代課的視頻宣傳,以便擴大市場。

互聯網思維下,關於“體育外賣”的垂類平台也紛紛上線。其中北京樂時運動小程序在2024年年底上線,成為鏈接專業教練與學生家長用戶的平台。

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教練們免去了宣傳自身的苦惱,可以更直接地與家長對接;對於家長而言,不僅有了更多的選擇,課時費用也比周邊場館低40%,若是選擇多人拚課,價格還能繼續往下打。

使用平台的家長紛紛發起拚團,在各個私域組群分享拚客鏈接後,也變相為平台打了廣告。當前,樂時運動小程序已經覆蓋了100多座城市,入駐了3000多名專業教練,平台用戶也突破了20萬人。

當然也不全是美好。體育生小海控訴,自己曾被一些體育培訓機構以“試課”的形式白嫖,也遭遇了幾次賴賬,所以對小型私人機構很是反感。當“體育外賣”發展到APP時代,平台體係相對個人接單,更有效率與保障。

#03

體育外賣也需要監管

跟其他野蠻生長的新業態類似,上門教學的“體育外賣”也麵臨著缺乏統一標準的隱患。

首先是場地問題。體育生小海介紹說,之前他會帶學員直接進自己的學校場館訓練。後來,學校的場館開始收費,室內田徑館一天的門票是80元。雖然海澱家長們似乎並不在意這個錢,依然願意自付,但小海還是會幫忙找一些免費的場地。

通常新小區裏的配置都還不錯,自帶體育廣場與塑膠跑道。但碰到一些老小區,小海就隻能提前踩點,帶學員去附近的街心公園。同時,對周邊是否有過往車輛、高空墜物風險等都得留心避讓。由於公共區域往往人來人往,其中是否涉及到個人隱私與業務權利問題,也很難評判。

其次是教學的資質問題。早在2021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就發布了《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範》,明文規定執教人員應持有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等6種證書的至少一種。但個人接單式的“體育外賣”如何甄別資質,對家長來說是一個盲區。

有家長在社交平台控訴,明明跟上門教練約定好,孩子一個月後可以將跳繩成績提高到50個,但最後隻跳了30多。向教練表達不滿時,教練卻回答“每個孩子天賦不同”。另一個花了300元請了排球教練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發球、墊球的姿勢明顯不對,教練卻毫不糾正,似乎根本沒看出來。

這也帶來了訓練的安全問題。台州的張先生為孩子約了上門跳繩課,結果因教練沒有糾正發力姿勢,造成孩子膝蓋損傷,治療花費超過3000元。有的教練隻會教學,不擅長基礎醫療,上門時也沒攜帶急救包,讓部分家長感到不安。

小海表示,自己上門時通常會讓家長們提前購買運動意外險。一些體育訓練機構也會批量為學員購買保險。同時,機構對於上門教練的資質會有更明確的篩選要求:不僅要求持證上崗,也需要進行培訓,確保教練們能妥善應對學生們的情緒變化及突發狀況,最大程度地規避運動損傷。

當小型體育培訓機構紛紛野蠻生長時,也讓部分家長麵臨維權難的困境。上海的王先生今年暑期在某機構一次性購買了8節“體育外賣”後,對方卻跑單。電話不接,至今無法得到退款。

從經濟角度,“體育外賣”可以擴展年輕人的就業渠道,上門教練與學生家長互利互惠,本是一件良性循環的好事。但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如果沒有相關體育市場監管部門修訂或出台相關條例,任由從業者跑馬占荒,大概率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放大行業亂象的可能。



圖| 體育外賣,有平台化可能

上到部門,下到平台,都得做好審核把關的責任,用更為清晰的標準與規則,對職業準入、安全標準、糾紛處置等進行強有力的約束與守護。隻有這樣,學生家長、教練、平台才能更好地取得三方共贏。目前,“樂時運動”就對入駐教練進行了“身份證+資質證書+人臉識別+教學案例”的四道審核。

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已達3.67萬億元,年均增速10.3%。其中,以競賽表演業和健身休閑業為龍頭的體育服務業,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增至2023年的72.7%。

總得來看,“體育外賣”是體育服務業中的一環,雖然目前發展還比較小,但不排除有平台驅動的規模化成長機會。

不過,體育訓練終究是一個日常習慣的問題。或許更重要的是,學生家長不能過度依賴“體育外賣”,還得自己親自日常陪伴,共同參與孩子的訓練時光,讓體育訓練成為家庭成員共同的健康愛好,才能真正激發孩子對體育的熱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1歲熊孩子按門鈴玩惡作劇,被鄰居槍擊身亡!
峨眉山帥哥陪爬 肉體接觸太多 陷軟色情爭議 領隊回應
“別再欺負我們了”,印尼正在發生什麽
芝加哥周末連32起槍擊!54人中彈,川普批州長:可悲軟弱
中共組織部長兒子赴美被拒絕入境 引出大瓜!




24小時討論排行

背後是她!官媒釋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攜女訪華
習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時刻前夕,北京收緊市內管製
紐森宣布推出“川普腐敗幣”!諷刺其爭議行為
九三閱兵 進行時:殲20S震撼亮相閱兵現場!
華裔牙醫槍殺妻女後自盡 $170萬豪宅曝驚天慘案!
殲20S、DF61導彈,震撼亮相!三支兵種首次亮相
俄羅斯正淪為中國附庸國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載機遇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那麽多人對他口誅筆伐?
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藥可救 百大城市舊屋價格連跌
川普稱對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擔心中俄形成反美軸心
川普為"開放60萬中國留學生"辯護:中國付給我們很多錢
"紅二代"留學生留置36小時被遣返:小粉紅感謝美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O文:川普麵臨"完全自找的災難"
饑荒研究報告:1959~1961年中國饑荒的回顧及啟示
川普:周三就關稅上訴最高法院 敗訴將淪第三世界國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上門體育生,被雞娃家庭搶爆:現在開始比體育了?

真故研究室 2025-09-01 22:12:28
上門體育生,被雞娃家庭搶爆:現在開始比體育了?

 

這個暑假,雞娃的家長們開始瘋搶體育生。隻需幾百元,專業體育生便會帶著器材上門,為孩子提供便捷高效的個性化運動訓練。學員們大多為中小學生,最近的運動場地往往就在自家樓下。

由於體育中考會影響高中擇校等諸多原因,學生家長對體育訓練越來越重視,不僅在校體育生供不應求,一些專精的體育培訓機構也慢慢興起。這激發了靈活的“體育外賣”服務,也引發了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如果做好,它將是一個有機會的規模化產業。

#01

被熱捧的體育外賣

8月一天,早上8點,小海被鬧鍾叫醒,立刻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從北京東四環,前往25公裏外的海澱。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後,他輕車熟路地趕到一處小區內的運動空地。家長已經帶著11歲的孩子提前等候,孩子聲音很脆地喊了聲“小海老師”。

簡單地問候後,小海開始帶小孩做高抬腿的熱身,準備進行50×8往返跑的訓練。

00後的小海,是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名在校生,高中時就憑借田徑項目成為了國家一級運動員。從大一開始,小海便從一些學長和老師手中,接過一些資源,開始為中小學生們提供體育訓練。

由於教育體係對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看重,體育成績的影響占比也越來越大,其中30分的體育現場考試會直接計入中考成績,影響高中擇校。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尋找資源,為孩子進行體育補課。

根據體育中考的項目,這些年來,小海帶過1000米跑、立定跳遠、5大球類、武術、健身拳等各個項目,也自行配置了一係列裝備。

帶學員跑步相對輕鬆,小海也有尷尬經曆。他依稀記得,自己曾背著包拿著排球擠地鐵,結果一晃神,排球滾出車廂,自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車門關閉。



圖|帶著器材上門教學的體育生小海

小海也在體育培訓機構兼職過一段時間——機構提供資源,體育生帶課,七三分成。一節1.5小時的體育培訓,價格在400 ~ 600元之間,小海可以拿到100~150元的回報。

由於小海帶課質量高,一些熟悉的家長,開始直接與小海本人聯絡。沒了中介抽成,家長直接支付小海平均300元的課時費用。家長給的少了,小海到手的也多了。暑假期間,小海每周都可以上四五節,平均月入4000元。

男生1000米是中考的必考項目。有個初中小胖墩,最初的成績是5分14秒。小海上門教學兩年後,通過不斷地糾正動作與陪伴訓練,最後這名學生的1000米跑成績提到了3分50秒,直接在該項拿到了滿分(標準為低於4分05秒)。

家長非常開心,給小海額外發了1000元的紅包。

上門式的體育外賣,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風靡。上海浦東新區的劉媽媽,也在暑期為自家初一的孩子找了名體育生,晚上來自家小區的空地上訓練跳繩,200~400元的課時費比北京要便宜。

杭州的一名體育生,暑期課滿到有時候會從早上6點上到晚上22點,如果遇到下雨天,家長還會提供小區地下區域用以訓練。

由於體育教練往往帶著球類、瑜伽墊、跨欄、彈力帶、啞鈴等在小區公共地段帶課,往往引得路人們圍觀,經常會有家長前來詢問,能否便宜點拚課。

武漢的3名家長,便為自己的孩子們拚了個體育團體外賣,每周固定三次,會有一名體育生專程來小區培訓,均攤下來,三人團每人的花費不到80元。

#02

市場催化體育機構

“體育外賣”熱背後,是多地出台的體育中考政策在助推。很多家長意識到,體育教育需要長期訓練,不再像之前那般隻專注學生的案頭作業,臨近考試才求抱佛腳。

另一個隱形原因則是,上門的體育生教練,也解決了雙職工父母缺乏時間陪伴的問題。它打破了體育培訓必須得依賴場館的固有思維,不用花費時間來回接送,自己的孩子能在熟悉的環境中量身定製訓練計劃,針對瘦弱、肥胖、視力弱等不同問題進行靈活調整,專項提高中考體育分數。

更重要的是,“體育外賣”往往單次收費,摒棄了場館式需要一次性購買大量課時的模式,也更符合當下的消費心理。

這些痛點讓家長對“體育外賣”趨之若鶩。有了需求,相應的服務與市場也就應運而生。

在北京,像小海這樣的專業體育生兼職供不應求。小海分享,自己加入過好幾個兼職群,每天都有機構發布招人信息,活兒多到應接不暇。

山東的少塵,來自體育教育專業,也因為兼職市場太火,已經組建了一個5人團隊上門任教,單節課時費隻要100多元。

石家莊一名運動場館的創始人,嗅到了風頭,開始做體育培訓機構,將自己的團隊轉型成了專業的上門教練。目前將近30人的團隊遠遠無法滿足市場,仍在積極招人中。



圖| 專業體育生,供不應求

這份持續走熱的“體育外賣”,實際上是O2O上門服務的一個變體延伸,跟近年來不斷湧現的上門按摩、美甲、喂寵、收納、做菜等各形態類似。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O2O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2.7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突破5萬億元。

雖然“體育外賣”風頭正盛,但根據調研,目前隻有北京與南方沿海城市的家長們接受度比較高,其他城市仍處於開荒階段。身處認知度不高的城市,體育生教練們就得自行在社交平台與自媒體上,用自身出鏡代課的視頻宣傳,以便擴大市場。

互聯網思維下,關於“體育外賣”的垂類平台也紛紛上線。其中北京樂時運動小程序在2024年年底上線,成為鏈接專業教練與學生家長用戶的平台。

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教練們免去了宣傳自身的苦惱,可以更直接地與家長對接;對於家長而言,不僅有了更多的選擇,課時費用也比周邊場館低40%,若是選擇多人拚課,價格還能繼續往下打。

使用平台的家長紛紛發起拚團,在各個私域組群分享拚客鏈接後,也變相為平台打了廣告。當前,樂時運動小程序已經覆蓋了100多座城市,入駐了3000多名專業教練,平台用戶也突破了20萬人。

當然也不全是美好。體育生小海控訴,自己曾被一些體育培訓機構以“試課”的形式白嫖,也遭遇了幾次賴賬,所以對小型私人機構很是反感。當“體育外賣”發展到APP時代,平台體係相對個人接單,更有效率與保障。

#03

體育外賣也需要監管

跟其他野蠻生長的新業態類似,上門教學的“體育外賣”也麵臨著缺乏統一標準的隱患。

首先是場地問題。體育生小海介紹說,之前他會帶學員直接進自己的學校場館訓練。後來,學校的場館開始收費,室內田徑館一天的門票是80元。雖然海澱家長們似乎並不在意這個錢,依然願意自付,但小海還是會幫忙找一些免費的場地。

通常新小區裏的配置都還不錯,自帶體育廣場與塑膠跑道。但碰到一些老小區,小海就隻能提前踩點,帶學員去附近的街心公園。同時,對周邊是否有過往車輛、高空墜物風險等都得留心避讓。由於公共區域往往人來人往,其中是否涉及到個人隱私與業務權利問題,也很難評判。

其次是教學的資質問題。早在2021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就發布了《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範》,明文規定執教人員應持有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等6種證書的至少一種。但個人接單式的“體育外賣”如何甄別資質,對家長來說是一個盲區。

有家長在社交平台控訴,明明跟上門教練約定好,孩子一個月後可以將跳繩成績提高到50個,但最後隻跳了30多。向教練表達不滿時,教練卻回答“每個孩子天賦不同”。另一個花了300元請了排球教練的家長發現,自己孩子發球、墊球的姿勢明顯不對,教練卻毫不糾正,似乎根本沒看出來。

這也帶來了訓練的安全問題。台州的張先生為孩子約了上門跳繩課,結果因教練沒有糾正發力姿勢,造成孩子膝蓋損傷,治療花費超過3000元。有的教練隻會教學,不擅長基礎醫療,上門時也沒攜帶急救包,讓部分家長感到不安。

小海表示,自己上門時通常會讓家長們提前購買運動意外險。一些體育訓練機構也會批量為學員購買保險。同時,機構對於上門教練的資質會有更明確的篩選要求:不僅要求持證上崗,也需要進行培訓,確保教練們能妥善應對學生們的情緒變化及突發狀況,最大程度地規避運動損傷。

當小型體育培訓機構紛紛野蠻生長時,也讓部分家長麵臨維權難的困境。上海的王先生今年暑期在某機構一次性購買了8節“體育外賣”後,對方卻跑單。電話不接,至今無法得到退款。

從經濟角度,“體育外賣”可以擴展年輕人的就業渠道,上門教練與學生家長互利互惠,本是一件良性循環的好事。但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如果沒有相關體育市場監管部門修訂或出台相關條例,任由從業者跑馬占荒,大概率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放大行業亂象的可能。



圖| 體育外賣,有平台化可能

上到部門,下到平台,都得做好審核把關的責任,用更為清晰的標準與規則,對職業準入、安全標準、糾紛處置等進行強有力的約束與守護。隻有這樣,學生家長、教練、平台才能更好地取得三方共贏。目前,“樂時運動”就對入駐教練進行了“身份證+資質證書+人臉識別+教學案例”的四道審核。

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已達3.67萬億元,年均增速10.3%。其中,以競賽表演業和健身休閑業為龍頭的體育服務業,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增至2023年的72.7%。

總得來看,“體育外賣”是體育服務業中的一環,雖然目前發展還比較小,但不排除有平台驅動的規模化成長機會。

不過,體育訓練終究是一個日常習慣的問題。或許更重要的是,學生家長不能過度依賴“體育外賣”,還得自己親自日常陪伴,共同參與孩子的訓練時光,讓體育訓練成為家庭成員共同的健康愛好,才能真正激發孩子對體育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