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道長的自媒體節目在內網陣亡,引來哀鳴一片,很多人將其視為環境變化的又一例證。
今天,公眾號呦呦鹿鳴闊別一年半後又重新開始發文章,引來歡呼與懷念,也有很多人感慨雖然多有波折,但慶幸輿論場總還是有發聲的空間。
其實,這些感慨或多或少都有些過度解讀的成分。心情可以理解,但很可惜都與現實不符。
真實的情況是,對某一個自媒體賬號的關或者放,往往隻是受到具體某個事件或者某個人的影響,基本上都是孤立事件。
這些年輿論環境大的變化大家都有目共睹,但試圖通過某一個自媒體賬號的生死存亡反過來揣測風向的變化,注定會是徒勞。
對一個自媒體大號的處理,一般有幾種情況:
一是在某個涉及現實利益的事件中得罪了一些特別有能量的機構或者領導,這些機構或者領導本人通過特定渠道表達不滿,進而導致自媒體被禁言,有的時間長一點,有的短一點。
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把事情做絕,還會給賬號留有解封的機會。呦呦鹿鳴經曆過的大部分是這種情況,被處理了就隻能接受,並沒有訴訟申訴機會的。
二是在某些特定時間節點之前,或者某些敏感時期之內的發言被判定為不受歡迎,賬號就會被處理。很多時候,這些發言和相應尺度放在平時可能也就過去了,但在特定時間就會被放大審視,這倒是一定有規律可循的。
這種情況的處理往往就會比較重,因為執行者神經格外緊繃,會秉持寧枉勿縱,寧重勿輕的原則來處理,可能是賬號被長時間禁言,甚至直接封號。
三是自媒體的發言觸碰到了一些絕對不允許觸碰的紅線,或者相關發言影響到的領導決定賭上政治風險,一定要下死手整治,就有可能使賬號被永久封禁。
前一類“絕對紅線”的部分,一直做自媒體的老手其實都是很清楚的,等閑情況下也不可能去自殺式主動觸碰,隻有某些新手會在這方麵栽跟頭。但後一類情況就有很強的偶然性,有時自媒體自認為隻是開展了常規力度的監督與批評,預估最壞結果就是作品被刪賬號被禁言而已,但沒想到一不小心碰到了不理智的對手,非要把事情升級,那就隻能認倒黴了。
總的來說,堅持為公共利益發聲的自媒體,因為不可避免會觸動一些權勢階層的利益,被禁言幾乎是注定的宿命,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每次禁言相當於一次“有期徒刑”,到期後自動釋放,並不能反映什麽特別的信息,沒必要去過度解讀。
作為創作者,遭遇這種事本質上是屈辱的,並沒有什麽值得驕傲的地方。
區別是,有的創作者會遭受打擊走不出來,有的則會心平氣和對待,等到有機會發聲時依然保持高質量的輸出。
向道長和呦呦鹿鳴致以問候!
與大家共勉。
一點建設性意見:
看到喜歡的賬號被禁言,不要問為什麽,不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