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混亂 內耗 醜聞:Meta考慮向Google、OpenAI低頭

混亂 內耗 醜聞:Meta考慮向Google、OpenAI低頭

文章來源: 機器之心 於 2025-09-01 15:10: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知情人士透露,麵對自家模型性能不足、AI 助手用戶活躍度慘淡的現實,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的高層已經開始討論在Meta AI中使用Google Gemini或OpenAI的模型,作為提升產品能力的「權宜之計」。這一潛在的戰略轉向,無異於公開承認了自己在 AI 核心技術競賽中的暫時落後。

最近的 Meta,在 AI 圈屬實有點紮眼。不過焦點不是模型突破,而是一言難盡的公司管理。

斥資 143 億美元投資、挖來「行業天才」領軍,紮克伯格親自下場高調地四處挖人,換來的卻是數據質量被指「低下」、核心人才紛紛出走,外加一樁讓人側目的 AI 倫理醜聞。

這劇情可以拍成《社交網絡 3》了。

  失控的「超級碗」戰隊

故事的高潮從今年六月開始。為了追趕 OpenAI 和 Google,紮克伯格下了一步重棋:向數據標注領域的獨角獸 Scale AI 狂擲 143 億美元,並將其創始人、AI 界的風雲人物 Alexandr Wang 請來執掌全新的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MSL)。

混亂 內耗 醜聞:Meta考慮向Google、OpenAI低頭

同時,紮克伯格發起了一場激進的「挖人」活動,以招募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紮克伯格甚至被調侃在看 OpenAI 直播時都不忘挖人,從蘋果挖來的基礎模型負責人龐若鳴、思維鏈的開山作者 Jason Wei 以及北大校友孫之清等人相繼加入。

這支隊伍星光熠熠,被寄予厚望,堪稱 AI 領域的「超級碗」戰隊。可惜,這支戰隊的蜜月期短得驚人。

危機的第一個信號是人才的迅速流失。隨 Wang 一同加入的前 Scale AI 高管 Ruben Mayer,僅僅兩個月便宣告離職。盡管他事後澄清是因「個人事務」並強調自己「非常滿意」在 Meta 的經曆,但這並未平息外界的猜測。

緊接著,AI 研究員 Rishabh Agarwal、產品管理總監 Chaya Nayak 和研究工程師 Rohan Varma 等核心成員也相繼「跳船」。

Agarwal 在告別時還引用了紮克伯格的話:「在一個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裏,你所能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壓垮團隊士氣的,是更深層次的信任危機。多位內部人士爆料,MSL 的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重金引入的 Scale AI 所提供的數據「質量低下」。



推中是指 Ruben Mayer 離職,而非 Alexandr Wang。

Scale AI 建立在低成本的眾包模式上,而隨著 AI 模型日益複雜,業界更需要像其競爭對手 Surge 和 Mercor 那樣,從一開始就依賴高技能領域專家的模式。結果,Meta 的團隊不得不繞開這位「正牌」合作夥伴。

關於 Alexandr Wang 的爭議也一直不斷,他並非 AI 研究員出身,被視為領導一個頂級實驗室的「非傳統人選」。



盡管 Meta 的發言人否認存在質量問題,但這筆百億美金的投資究竟是為了戰略合作,還是一場昂貴的人才收購秀,外界的疑問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Meta 內部的文化衝突愈演愈烈。從 OpenAI 等公司挖來的「空降兵」們對 Meta 龐大的官僚體係感到沮喪,而公司原有的 GenAI 團隊則感覺自己的工作範圍被大大限製,淪為「二等公民」。

一切亂象的背後,是紮克伯格對 Llama 4 模型表現平平的失望,以及由此引發的不計成本的、近乎瘋狂的追趕策略。但事實證明,用錢砸出來的「天團」,未必能贏得比賽。

  打不過,就加入?

內部一地雞毛,外部形象岌岌可危,核心技術又遲遲不見突破。在內外交困之下,Meta 開始考慮一個曾經無法想象的選項。

據知情人士透露,麵對自家模型性能不足、AI 助手用戶活躍度慘淡(僅占月活用戶的 10% 左右)的現實,MSL 的高層已經開始討論在 Meta AI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或向 OpenAI 的模型,作為提升產品能力的「權宜之計」。



這一潛在的戰略轉向,無異於公開承認了自己在 AI 核心技術競賽中的暫時落後。

盡管 Meta 的發言人仍在強調公司「全方位」的策略,包括自研、開源以及最近與 AI 圖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達成的合作,但這更像是在自家下一代模型(如 Llama 5)成熟前的無奈之舉。

諷刺的是,這種「借力」策略在 Meta 內部早已不是秘密。其內部編程工具已經允許員工使用競爭對手 Anthropic 和 OpenAI 的模型來輔助工作。

  當 AI 開始「模仿」名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路透社的調查報道,揭開了 Meta 在 AI 倫理上的遮羞布。

報道指出,Meta 未經授權,創建或允許用戶創建了數十個模仿名人的 AI 聊天機器人,其中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安妮.海瑟薇等頂級巨星。



這些 AI 機器人不僅堅稱自己就是明星本人,還進行著露骨的暗示,甚至在用戶的要求下,生成其模仿對象身著內衣或在浴缸中擺姿勢的逼真照片。

更讓 Meta 無法辯駁的是,調查發現,至少有三個這樣的出格機器人,是由 Meta 自己的員工親手創建的。這些被公司輕描淡寫稱為「產品測試」的機器人,累計互動次數超過了 1000 萬次。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Meta 匆忙下架了相關機器人,並宣布為青少年用戶增加安全防護。

將過去這段時間的事件串聯起來,一幅清晰的圖景浮現:對現狀的失望催生了急於求成的策略,混亂的管理導致了失序的團隊,而一個失序的團隊最終釀成了技術瓶頸和倫理醜聞。

所以,紮克伯格重金打造的 AI 帝國,最終是會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淪為競爭對手技術版圖上的一塊殖民地,你怎麽看?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共組織部長兒子赴美被拒絕入境 引出大瓜!
峨眉山帥哥陪爬 肉體接觸太多 陷軟色情爭議 領隊回應
背後是她!官媒釋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攜女訪華
泰國女總理倒台!前女議員寺廟全裸跳舞 畫麵震撼
這位西歐卸任總統參加九三閱兵 舉國嘩然…




24小時討論排行

11歲熊孩子按門鈴玩惡作劇,被鄰居槍擊身亡!
九三閱兵 進行時:殲20S震撼亮相閱兵現場!
紐森宣布推出“川普腐敗幣”!諷刺其爭議行為
習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時刻前夕,北京收緊市內管製
華裔牙醫槍殺妻女後自盡 $170萬豪宅曝驚天慘案!
習近平主持閱兵式:煽動民族主義,展示中國影響力
芝加哥周末連32起槍擊!54人中彈,川普批州長:可悲軟弱
殲20S、DF61導彈,震撼亮相!三支兵種首次亮相
俄羅斯正淪為中國附庸國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載機遇
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那麽多人對他口誅筆伐?
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藥可救 百大城市舊屋價格連跌
川普稱對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擔心中俄形成反美軸心
"紅二代"留學生留置36小時被遣返:小粉紅感謝美國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白求恩堂侄孫“拖家帶口”被請赴中國 參與紀念活動
川普:周三就關稅上訴最高法院 敗訴將淪第三世界國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混亂 內耗 醜聞:Meta考慮向Google、OpenAI低頭

機器之心 2025-09-01 15:10:23

據知情人士透露,麵對自家模型性能不足、AI 助手用戶活躍度慘淡的現實,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的高層已經開始討論在Meta AI中使用Google Gemini或OpenAI的模型,作為提升產品能力的「權宜之計」。這一潛在的戰略轉向,無異於公開承認了自己在 AI 核心技術競賽中的暫時落後。

最近的 Meta,在 AI 圈屬實有點紮眼。不過焦點不是模型突破,而是一言難盡的公司管理。

斥資 143 億美元投資、挖來「行業天才」領軍,紮克伯格親自下場高調地四處挖人,換來的卻是數據質量被指「低下」、核心人才紛紛出走,外加一樁讓人側目的 AI 倫理醜聞。

這劇情可以拍成《社交網絡 3》了。

  失控的「超級碗」戰隊

故事的高潮從今年六月開始。為了追趕 OpenAI 和 Google,紮克伯格下了一步重棋:向數據標注領域的獨角獸 Scale AI 狂擲 143 億美元,並將其創始人、AI 界的風雲人物 Alexandr Wang 請來執掌全新的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MSL)。

混亂 內耗 醜聞:Meta考慮向Google、OpenAI低頭

同時,紮克伯格發起了一場激進的「挖人」活動,以招募頂尖的人工智能人才。紮克伯格甚至被調侃在看 OpenAI 直播時都不忘挖人,從蘋果挖來的基礎模型負責人龐若鳴、思維鏈的開山作者 Jason Wei 以及北大校友孫之清等人相繼加入。

這支隊伍星光熠熠,被寄予厚望,堪稱 AI 領域的「超級碗」戰隊。可惜,這支戰隊的蜜月期短得驚人。

危機的第一個信號是人才的迅速流失。隨 Wang 一同加入的前 Scale AI 高管 Ruben Mayer,僅僅兩個月便宣告離職。盡管他事後澄清是因「個人事務」並強調自己「非常滿意」在 Meta 的經曆,但這並未平息外界的猜測。

緊接著,AI 研究員 Rishabh Agarwal、產品管理總監 Chaya Nayak 和研究工程師 Rohan Varma 等核心成員也相繼「跳船」。

Agarwal 在告別時還引用了紮克伯格的話:「在一個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裏,你所能承擔的最大風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壓垮團隊士氣的,是更深層次的信任危機。多位內部人士爆料,MSL 的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重金引入的 Scale AI 所提供的數據「質量低下」。



推中是指 Ruben Mayer 離職,而非 Alexandr Wang。

Scale AI 建立在低成本的眾包模式上,而隨著 AI 模型日益複雜,業界更需要像其競爭對手 Surge 和 Mercor 那樣,從一開始就依賴高技能領域專家的模式。結果,Meta 的團隊不得不繞開這位「正牌」合作夥伴。

關於 Alexandr Wang 的爭議也一直不斷,他並非 AI 研究員出身,被視為領導一個頂級實驗室的「非傳統人選」。



盡管 Meta 的發言人否認存在質量問題,但這筆百億美金的投資究竟是為了戰略合作,還是一場昂貴的人才收購秀,外界的疑問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Meta 內部的文化衝突愈演愈烈。從 OpenAI 等公司挖來的「空降兵」們對 Meta 龐大的官僚體係感到沮喪,而公司原有的 GenAI 團隊則感覺自己的工作範圍被大大限製,淪為「二等公民」。

一切亂象的背後,是紮克伯格對 Llama 4 模型表現平平的失望,以及由此引發的不計成本的、近乎瘋狂的追趕策略。但事實證明,用錢砸出來的「天團」,未必能贏得比賽。

  打不過,就加入?

內部一地雞毛,外部形象岌岌可危,核心技術又遲遲不見突破。在內外交困之下,Meta 開始考慮一個曾經無法想象的選項。

據知情人士透露,麵對自家模型性能不足、AI 助手用戶活躍度慘淡(僅占月活用戶的 10% 左右)的現實,MSL 的高層已經開始討論在 Meta AI 中使用 Google Gemini 或向 OpenAI 的模型,作為提升產品能力的「權宜之計」。



這一潛在的戰略轉向,無異於公開承認了自己在 AI 核心技術競賽中的暫時落後。

盡管 Meta 的發言人仍在強調公司「全方位」的策略,包括自研、開源以及最近與 AI 圖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達成的合作,但這更像是在自家下一代模型(如 Llama 5)成熟前的無奈之舉。

諷刺的是,這種「借力」策略在 Meta 內部早已不是秘密。其內部編程工具已經允許員工使用競爭對手 Anthropic 和 OpenAI 的模型來輔助工作。

  當 AI 開始「模仿」名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路透社的調查報道,揭開了 Meta 在 AI 倫理上的遮羞布。

報道指出,Meta 未經授權,創建或允許用戶創建了數十個模仿名人的 AI 聊天機器人,其中包括泰勒·斯威夫特、安妮.海瑟薇等頂級巨星。



這些 AI 機器人不僅堅稱自己就是明星本人,還進行著露骨的暗示,甚至在用戶的要求下,生成其模仿對象身著內衣或在浴缸中擺姿勢的逼真照片。

更讓 Meta 無法辯駁的是,調查發現,至少有三個這樣的出格機器人,是由 Meta 自己的員工親手創建的。這些被公司輕描淡寫稱為「產品測試」的機器人,累計互動次數超過了 1000 萬次。

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Meta 匆忙下架了相關機器人,並宣布為青少年用戶增加安全防護。

將過去這段時間的事件串聯起來,一幅清晰的圖景浮現:對現狀的失望催生了急於求成的策略,混亂的管理導致了失序的團隊,而一個失序的團隊最終釀成了技術瓶頸和倫理醜聞。

所以,紮克伯格重金打造的 AI 帝國,最終是會殺出一條血路,還是淪為競爭對手技術版圖上的一塊殖民地,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