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中東唯一主力尚存的盟友,最終也未能逃脫以色列的毒手。
(以色列空襲也門首都薩那)
據多家中東媒體最新報道,也門消息人士證實,當地時間上周四下午,胡塞武裝在也門首都薩那召開了一場高層秘密會議,本意是慶祝“多彈頭彈道導彈研製成功”的重大突破,結果卻迎來滅頂之災——以色列憑借提前掌握的情報,動用10枚一噸重的鑽地彈,對會場進行連續打擊,頃刻之間,胡塞政府的“慶功宴”秒變葬禮,核心內閣成員幾乎全軍覆沒。
消息一經傳出,震動整個中東。要知道,胡塞是伊朗在阿拉伯半島上最重要的戰略支點,也是“抵抗之弧”堅持最久的“前沿堡壘”。但這次的慘劇表明,即便是長期以組織嚴密、保密能力強著稱的胡塞武裝,也在以色列的精準打擊麵前露出了破綻。
(胡塞政府總理艾哈邁德-加萊布-拉赫維)
根據中東媒體的消息,此次遇難者包括胡塞政府總理艾哈邁德-加萊布-拉赫維、外交部長賈邁勒-艾哈邁德-阿裏-阿梅爾、信息部長哈希姆-沙拉夫-丁、司法部長穆賈希德-阿卜杜拉-阿裏、電力與能源部長阿裏-賽義夫、青年與體育部長穆罕默德-莫裏德等人。可以說,胡塞文職係統的中堅力量幾乎被“一鍋端”。這些人雖然不一定是戰場上的前線指揮官,但他們的存在維係著胡塞政權的合法性與運轉,某種意義上,他們的損失比擊斃一線指揮官更致命。
(伊朗多名高級將領遭斬首)
更耐人尋味的是,以色列這次的行動方式,幾乎複刻了之前對伊朗的斬首戰術。就在今年6月份,以色列對伊朗多名高級將領發動斬首行動,團滅了伊朗革命衛隊和軍方大批高層,沒過兩個月,以色列又在胡塞武裝身上故技重施。10枚鑽地彈精準命中,意味著以色列不僅掌握了胡塞會議的準確時間和地點,還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火力投送與摧毀。這背後暴露的,是胡塞武裝內部可能出現了“致命內鬼”,也反映了以色列情報係統對中東各國武裝力量的深度滲透。
(以色列空襲也門首都薩那)
要知道,胡塞過去在保密和反滲透方麵一直頗為自豪,能夠在沙特和美軍的重重監控下堅持作戰十年,本身就是靠嚴密的內部控製。但如今,卻被以色列精準鎖定,幾乎實現“定點清除式”的全麵斬首。這不僅是軍事上的一次打擊,更是心理上的巨大震懾——胡塞高層還敢再聚集開會嗎?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還剩下多少?
從戰術角度看,這一行動的效果極為顯著。胡塞政權的行政和對外窗口在一夜之間瓦解,其組織協調與外交能力必然陷入癱瘓。更嚴重的是,胡塞在也門民眾心中苦心營造的“堅不可摧”形象徹底破碎。對外界而言,這一幕像極了以色列在對伊朗關鍵人物展開的係列行動:悄無聲息、精準高效、幾乎不給對方留下還手的餘地。
(以色列軍方指揮空襲胡塞武裝)
對伊朗來說,這一重創可謂“釜底抽薪”。在敘利亞,伊朗代理人不斷被以色列重創;在黎巴嫩,真主黨因內部矛盾與外部壓力已經難以全力出擊;如今在也門,胡塞也遭遇史無前例的斬首打擊,等於伊朗在中東的棋盤上再失一角。倘若德黑蘭不能迅速修複情報鏈條,清理潛伏在盟友內部的變節分子,那麽未來類似的災難隻會越來越多。
而胡塞高層的集體殉難,意味著這支中東勢力的未來將進入一個極度脆弱的階段。沒有了政治與行政的支撐,單靠基層武裝和部落網絡,能否繼續維持戰鬥力,充滿疑問。而對伊朗來說,失去了也門這塊戰略縱深,它在中東的對抗格局將更加被動。
(以色列F-35戰機具備遠程打擊能力)
這次“慶功宴秒變葬禮”,不僅是胡塞的災難,也是伊朗戰略的一次沉重挫敗。可以預見,未來中東局勢將更加複雜:胡塞的真空誰來填補?伊朗會否加大投入?以色列是否會進一步擴大斬首行動?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中東下一階段的火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