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班加羅爾富士康蘋果項目工地。富士康作為蘋果的主要代工製造商,已成為印度的“中國+1”戰略的試金石。
特朗普總統對印度征收50%的關稅做法仿佛是在向印度宣戰,並且削弱了美國公司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而進行的巨額投資。
印度一直在奮力向世界展示自己是中國工廠的最佳替代——企業高管和大型金融機構將該國視為“中國+1”戰略的一部分——如今這一努力遭受了重創。
關稅全麵生效還不到一周,新德裏的官員和商界領袖,以及他們的美國合作夥伴仍在努力理解突然改變的局麵。
莫迪總理上周末前往中國與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會麵,足以見得局勢變化之劇烈。印度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和政治關係一直很緊張,有時陷入嚴重僵局,這是莫迪七年來首次訪問中國。

“中國+1”戰略對印度成為工業強國的雄心壯誌至關重要。在印度看來,製造業的增長,尤其是科技等高端行業的增長,可以解決大量年輕工人就業不足等長期問題。現在,如果沒有華盛頓的支持,以及與中國可能展開的更密切的合作,這條路肯定會變得更加困難。
特朗普的關稅已經造成供應鏈混亂。印度對美國進口商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各個公司可以轉向其他關稅更低的地方,比如越南或墨西哥。上周五,美國法院的一項裁決宣布關稅無效,但允許在特朗普上訴期間繼續征收關稅,這無助於修複美印之間的裂痕。
“特朗普衝擊將降低製造業出口增長,甚至扼殺與‘中國+1’相關的私營投資的微弱萌芽,”包括前莫迪首席經濟顧問在內的四名印度經濟學家上周在一份印度報紙上撰文稱。
印度仍然渴望成為世界三大經濟體之一。該國目前排名第五,很快將超過日本。如果美國不提供幫助,甚至阻礙它的發展,印度別無選擇,隻能向北京靠攏,盡管它的目標始終是成為中國這個龐大鄰國的一個更強大的製造業競爭對手。
“中國+1,再減去中國,這太難了,”新德裏律師事務所Dentons Link Legal的桑托什·派伊諷刺地說。帕伊正處於一個中心的位置:他成立了一家為中美印三國公司提供谘詢的公司。“人們必須接受中國仍是供應鏈的組成部分,”他說。
但印中關係複雜得不能再複雜了。兩國軍隊在喜馬拉雅山脈有爭議的邊界上相互對抗。持續十年的越境侵犯在2020年6月達到高潮,肉搏戰導致至少24名士兵喪生。而經濟衝突早已暗流湧動。
在新冠大流行初期,隨著本國股市暴跌,印度震驚地發現,中國央行悄悄收購了印度最大私營銀行之一1%的股份。印度的回應是阻止來自中國的多種形式的投資。最終,它將大多數中國風險資本趕出了其科技創業中心,並禁止了200多個中國應用程序,包括TikTok在內。
中國擁有更大的經濟武器庫,它限製了印度獲得稀土和其他幾十種印度工廠維持運轉所需的技術。
“過去五年裏,由於這種相持不下,中國逐步將所有東西變成武器,”派伊說。他統計了中國控製的134個工業類別,這些都成了印度的薄弱環節。

在莫迪對習近平進行外交訪問之前,印度和中國就已開始討論恢複兩國間直飛航班以及在邊境開設貿易站等事宜。
但特朗普將經濟政策變成武器的做法對印度企業造成了更為殘酷的打擊。距離新德裏不到160公裏的莫拉達巴德是手工藝品和輕工業中心。這裏的商人說,他們感覺遭到了背叛。
“大多數人仍然感到震驚,”家族企業Shree-Krishna的經理薩米什·賈恩說。該公司生產各種各樣的家庭用品,其中40%銷往美國市場。他說,在8月27日最後期限到來之前,“每個人都在說,‘不,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賈恩正在與他公司的許多印度供應商和美國客戶,以及其他數以千計的公司一起尋找出路。印度政府宣布了一些在財政上幫助企業的計劃,但是賈恩說,這些計劃不足以讓Shree-Krishna避免艱難的選擇。
“有些員工在我父親30年前創辦工廠時就已經入職,”賈恩說。“我們不能就這麽讓他們走。”他試圖在中東、歐洲或印度本土為他們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但其他陷入困境的同行也是如此。
莫迪是在巨大壓力下來到中國的。印度將自身包裝成跨國企業轉移中國產地的替代選項,這一點中國領導層也看在眼裏。
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坦維·馬丹說,“我認為雙方都將陷入兩難境地,因為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競爭關係。”
印度和中國在莫迪訪華前就已經在討論恢複兩國之間的直航,並在邊境沿線開設貿易站。上周日在中國天津舉行的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印度外交部表示,莫迪和習近平計劃“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
中國曾屢次阻撓台灣巨頭富士康將中國工程師派往印度。富士康是蘋果的主要代工製造商,而蘋果已成為印度“中國+1”計劃的試金石。大部分iPhone仍在中國生產,但近年來蘋果已將更多業務轉移到印度。
與此同時,印度也拒絕向部分中國投資者簽發商務簽證。
中國渴望在印度投資。現在,盡管存在國家安全方麵的擔憂,隨著印度與美國之間1290億美元的商品貿易破裂,印度將更加渴望新的外匯流入。
富士康既體現了莫迪麵臨的棘手處境,也揭示了印度如何能從與中國關係升溫中獲益。
今年6月,在印度城市班加羅爾附近的一座最新的iPhone工廠,為工廠的東亞外籍員工供餐的中餐館“大廚房”門可羅雀。一名來自越南的富士康員工吃著一盤回鍋肉,抱怨說他的中國同事被困在國外,隻剩他和少數非中國工程師培訓數以千計新的印度工人。

布裏格德果園購物中心的顧客包括許多在印度班加羅爾工業區工作的外籍人士。
若印度為中國投資印度企業提供更多便利,中國則可能相應為印度向中方靠攏創造更多條件。
“我們希望中國人進來,”新德裏的商業律師派伊說。他還說,印度會“感激”中國的某些投資,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因為這會給印度帶來就業機會。
中國和美國一直是印度最重要的兩個貿易夥伴,各自在某些方麵都不可或缺。但就進口和出口而言,印度對這兩個國家來說都相對較小。
如果這是一場三角戀,印度將是被拋棄的一方。特朗普已經用50%的關稅和他的顧問的敵對言論拋棄了它。莫迪所采取的對華新姿態,籠罩在這一陰影之下。
方向是明確的,但重要的細節還不清楚。“中國還沒有亮出底牌,”派伊說。相比之下,“印度在進口方麵嚴重依賴中國。印度的訴求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