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兩位女子帶著一位小孩請24位帥哥陪爬一起登頂泰山,花費近3萬元一事登上微博熱搜。據了解,陪爬年齡最小19歲,最大不超過26歲。
陪爬團的一成員郭先生稱,一路上會給她們搧扇子,哄她們開心。他們還全程抱著20公斤的小朋友登山,孩子全程腳沒有落地,被接力抱到了山頂。

近年陪爬泰山職業突然爆紅,起因是2024年10月,有網民國慶期間雇傭兩名大學生陪自己登頂泰山的影片爆火。5分多鍾的記錄中,身材健碩的陪爬者無時無刻不在調動著孰可司的情緒:「從拉起橫幅到車站接站,到在山上徒手開西瓜、掰榴蓮,再到扛起體力不支的孰可司登上南天門……」。
消費者楊千語透露,陪爬者長期研究同一景區,能夠準確製定線路圖並提供景點講解,會讓爬山的過程不再枯燥。據記者觀察,這也是大部分年輕消費者的共鳴。
不過,作為新崛起的一片市場,陪爬行業也存在著諸多發展問題。內媒曾採訪幾位首次找人陪爬的遊客表示,他們都遭遇了騙局。

據悉,有遊客在出遊前10天通過社交平台與一位陪爬者建立聯繫並支付了100元定金。她本以為這是一段新奇的體驗,但當抵達景區後,卻發現已經無法聯繫上陪爬者。此外,即使在轉賬支付定金時曾受到過詐騙提醒,仍有部分消費者落入圈套。
此外,也有網友在社交媒體表示,部分陪爬人員存在服務態度消極的情況,甚至會催促登山、嘲笑消費者。
對此,上海九澤律師事務所芮歡月律師表示,陪爬行業作為一項新興的服務領域,目前尚缺乏相應明確的服務規則和標準。她指出,隨著陪爬山市場的持續升溫,被利好吸引的更多從業者可能紛紛湧入,而較低的市場準入門檻和當下的監管缺失會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可能滋生不法欺詐行為,進一步增加遊客安全風險及權益受損風險。
“當下陪爬服務提供者主要通過社交平台招攬顧客,且普遍採用口頭約定,雙方權責並不明確。因此一旦發生意外或糾紛,遊客權益亦難以獲得有效保障。” 芮歡月律師認為,有陪爬山服務需求的遊客應謹慎選擇陪爬人員,並盡可能通過簽訂書麵協議或其他形式的留痕記錄來明確雙方權責,降低潛在的法律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