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印度總理莫迪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時的合影,照片由莫迪辦公室發布。
習近平幾乎不可能挑到比這更有利的時刻了。上周末,印度和俄羅斯的領導人與他一同出席了在中國舉行的安全峰會——他們一位因特朗普的關稅而與美國漸行漸遠,另一位則因特朗普的示好而走出孤立。
對於印度總理莫迪來說,美國對印度商品征收的關稅引發了過度依賴華盛頓的疑慮。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給予他的紅毯禮遇削弱了西方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試圖懲罰他的努力。
處於中心位置的是習近平,他把美國對印度的疏遠轉化為契機,同時也證明了自己與普京的長期結盟是正確的。
共有20多位領導人參加了這場峰會,其中大多來自中亞,北京隨後將舉行閱兵式,展示中國的最新導彈和戰機,這將不僅僅是一場盛大儀式。它展示了習近平如何試圖把曆史、外交和軍事力量轉化為重塑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的工具。

“習近平外交戰略的成功體現在各國領導人接連訪華,”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曾在中情局負責中國政治分析的席恩(Jonathan Czin)說。“事實上,如今的習近平可能感受到的更多是被來訪的國家元首‘簇擁’,而不是被美國及其盟友‘包圍’。”
習近平、普京和莫迪於周日和周一在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一個由中俄主導的歐亞安全組織。

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女兵在北京排練,為即將舉行的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閱兵式做準備。
周三,習近平將在北京主持一場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的閱兵式——這場戰爭被描繪成共產黨領導的勝利。(然而許多曆史學家認為,真正承擔主要作戰任務的是中國國民黨。)
在演講中,習近平試圖將“二戰”重塑為一場以中國和蘇聯為決定性主戰場的鬥爭。普京對此表示讚同,試圖將勝利的功勞從西方轉移到中國和俄羅斯,特別是因為這兩個國家有數千萬民眾在戰爭中喪生。中國官員還聲稱,西方盟國無視了戰時及戰後達成的那些協議,而它們本可以支持中國對台灣的領土主張。
這一背景解釋了閱兵對北京和莫斯科的重要性。
“除了展示軍威和對兩國戰爭貢獻的視覺提醒外,閱兵還是一場持續不斷的‘記憶之戰’的一部分,”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們最近寫道。“中俄兩國正在針對盟軍勝利的西方敘事提供一套更符合自身立場的替代性曆史版本。”

北京與莫斯科的親密關係此前一直引發來自華盛頓的施壓。但這種緊張局勢似乎有所緩和,部分原因是美俄關係升溫。特朗普本人8月在阿拉斯加對普京大加讚賞,隨後還附和克裏姆林宮的立場,認為烏克蘭需要割讓領土才能結束戰爭。
習近平堅持與普京站在一起的立場如今似乎被證明是正確的,分析人士稱,兩位領導人將利用天津峰會推動一個不再由美國主導的世界願景。

莫斯科一家紀念品商店裏擺放著普京和習近平的紙板像。
習近平還要感謝特朗普政府加速了中印關係的緩和。中印關係在2020年一係列血腥的邊境衝突後陷入低穀。美國將對印度商品的關稅翻了一倍,高達50%,這讓新德裏感到不滿,並引發了重新調整與中國的關係尋求平衡的呼聲。
莫迪在拜登政府時期曾向美國靠攏以抗衡北京,但如今時隔七年他再次訪華,參加此次峰會。(不過他不會出席閱兵式,普京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則會出席。)
在周日與莫迪的會晤中,習近平表示,中印應成為“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應“互為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這可以被解讀為對特朗普的含蓄諷刺。習近平還重申,北京的立場是,兩國不應讓邊界爭端定義雙邊關係。
“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習近平這樣說。他借用了象征兩國的動物意象。

據印度外交部發布的通稿,莫迪呼應了習近平的講話,稱兩國不應成為“對手”,並強調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對雙邊關係至關重要。
普京和莫迪訪華,以及土耳其、埃及、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等數十個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到來,與美國痛歐洲和亞洲盟友見日益加劇的不和形成了鮮明對比。
本月,當歐洲領導人被排除在俄烏和談之外,不得不匆忙飛往華盛頓,勸說特朗普不要在烏克蘭和談條件上向俄羅斯讓步時,這種裂痕顯露了出來。特朗普還在上周再次令一位盟友感到不安,他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會晤時對金正恩大加讚揚。
歐洲和亞洲的許多美國盟友認為,中國對公平貿易、民主和地區穩定構成嚴重威脅。最後一點將在閱兵中得到凸顯——預計北京將在閱兵中展示可能在台海戰爭中部署的新型反艦導彈。
中國試圖利用華盛頓的混亂說服印度等國家重新評估與美國的關係。與此同時,北京還擔心,在中國經濟因房地產低迷和價格戰而嚴重受損之際,華盛頓會向其他國家施壓,限製與中國的貿易。

北京為紀念“二戰”結束和日本投降80周年而立起的雕塑。
“給惡霸一寸,他就會要一尺。”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在X上就美國關稅問題發文稱。
在最近於新德裏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徐飛洪表示,中印有責任在全球領導力中發揮更大作用,以反擊美國的“霸權與強權政治”。他稱兩國是亞洲經濟增長的“雙引擎”,用了一個莫迪在國內政治中常用的說法。

至於俄羅斯,這個堅定站在北京陣營的國家幾乎不需要說服。自2022年俄軍入侵烏克蘭以來,莫斯科一直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等組織加深與中國、印度及其他國家的聯係,這些國家對遭受製裁的俄羅斯經濟變得愈發重要。
在普京、習近平和莫迪的會談中,俄羅斯石油問題肯定會被提及。分析報告顯示,特朗普政府對印度購買俄羅斯原油征收關稅,這使得中國成為比以往更大的俄羅斯石油買家,卻不麵臨印度那樣類似的後果。

今年2月,莫迪和特朗普在白宮會麵。
更重要的是,這次峰會和閱兵將讓普京和習近平再次重申他們的親密關係——一種西方試圖打破卻基本未能成功的夥伴關係。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很可能會繼續保持‘良好’。”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上校、現就職於清華大學的周波說。他補充道,西方試圖離間這種關係不過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