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周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會晤中表示,新德裏致力於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在兩國領導人討論如何在美國關稅背景下擴大貿易和投資關係時,莫迪作出了上述表態。莫迪向習近平示好承諾改善對華關係 習近平呼應實現“龍象共舞”是正確選擇 https://t.co/mOctcOKNsp pic.twitter.com/R5azfNI1J1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ugust 31, 2025
這是莫迪七年來的首次訪華,他將出席為期兩天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並與其他來自中亞、南亞、東南亞以及中東的領導人,共同展現“全球南方”的團結。
路透社指出,此次雙邊會晤舉行前五天,華盛頓因新德裏購買俄羅斯石油而對印度商品征收高達 50% 的懲罰性關稅。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和莫迪正尋求共同對抗西方的壓力。
路透社續指,據印度外交部發布的會談紀要,莫迪表示,印度和中國都在奉行戰略自主,兩國關係不應被視為受到第三國影響。
印度外交部稱,莫迪和習近平討論了如何從“政治和戰略方向”出發,擴大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並減少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印度方麵還表示,兩國領導人討論了在雙邊、區域和全球問題上擴大共識,以及在多邊平台中應對恐怖主義和公平貿易等挑戰。
根據莫迪官方社交平台 X 上發布的一段視頻,他在峰會期間對習近平表示:“我們致力於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敏感的基礎上推進兩國關係。”
邊界問題
莫迪提到,在兩國存在爭議的喜馬拉雅邊境地區,一個“和平與穩定”的氛圍已經形成。2020 年,該地區曾發生致命的部隊衝突,導致長期軍事對峙,兩國作為擁有核武器的戰略對手,大部分合作領域因此陷入停滯。
他補充說,兩國已就邊境管理達成協議,但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中印兩國共享 3,800 公裏(約 2,400 英裏)的邊境線,但界線劃分不清晰,自上世紀 50 年代以來一直存在爭議。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援引習近平的話報道,他表示“我們必須……不能讓邊界問題定義中印關係的全局”。習近平還補充說,如果雙方都將對方視為夥伴而非對手,中印關係將可能“穩定和深遠”。
去年,兩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舉行了一次突破性會晤,並就邊境巡邏達成協議,這標誌著兩國關係開始出現試探性緩和。隨著新德裏尋求應對華盛頓重新提出的關稅威脅,近幾周這種緩和進程正在加速。
莫迪補充說,自 2020 年以來暫停的兩國直航正在恢複,但他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
本月早些時候,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對印度進行關鍵訪問期間,中方已同意解除對稀土、化肥和隧道掘進機等商品的出口限製。
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本月表示,中國反對華盛頓對印度征收高額關稅,並將“堅定地與印度站在一起”。
最近幾個月,中國允許印度朝聖者訪問西藏的印度教和佛教聖地,兩國也相互解除了旅遊簽證限製。
班加羅爾塔克沙什拉研究所的中印關係專家馬諾伊·科瓦拉馬尼(Manoj Kewalramani)對路透社表示:“印度和中國都正在經曆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以重新界定兩國關係的新平衡點。”
兩國關係中其他長期症結
中國是印度最大的雙邊貿易夥伴,但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一直是困擾印度官員的問題,今年已達到創紀錄的 992 億美元。
同時,印度政府估計,中國計劃在西藏修建的特大水壩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在枯水季節,大規模引水可能導致主要河流雅魯藏布江的水流量減少多達 85%。
此外,印度還收容了達賴喇嘛,這位流亡的藏傳佛教精神領袖被北京視為危險的分裂主義影響者。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也受益於中國堅定的經濟、外交和軍事支持。
習近平: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兩國正確選擇
另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會見莫迪時說,中國和印度是兩大東方文明古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肩負著造福兩國人民、促進發展中國家團結振興、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強調,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雙方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通過天津會晤再提升,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