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柳葉刀驚曝:AI讓醫生6個月“廢功”20% 癌症檢出率崩盤

柳葉刀驚曝:AI讓醫生6個月“廢功”20% 癌症檢出率崩盤

文章來源: 新智元 於 2025-08-31 08:51: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新智元導讀】AI才是真正的人類殺手!最新研究爆出猛料:醫生用AI六個月後,癌症檢測能力下降20%。這波「技能退化」太過突然,連有2000+次經驗的資深醫生都中招了。

MIT曾曝出ChatGPT讓人降智之後,如今,醫生也被AI霍霍了。

最近,一篇柳葉刀期刊論文發現,過度依賴AI「操刀」的醫生,技能水平在短短幾個月直線下降。

柳葉刀驚曝:AI讓醫生6個月“廢功”20% 癌症檢出率崩盤

論文地址: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25)00133-5/abstract

當前有了AI的幫助,醫療專家能更準確地檢測出結腸中的癌前病變。

誰曾想,當撤掉AI工具的輔助後,他們發現病變的能力直接暴跌20%。



要知道,參與這項研究的19名醫生可不是新手,個個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曾做過2000+次結腸鏡檢查。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無法逃脫「AI讓大腦退化」的現實。



穀歌掌門人Demis Hassabis不止一次豪言,「未來十年,所有疾病都會被治愈」。

還有更多樂觀者預測,AI有朝一日將幫助找「攻克癌症的良方」。

若人類醫生都不如以往了,這個聖杯難道要被AI摘下?



這項令人驚掉下巴的研究,還挖出了什麽爆點?



AI讓人類醫生「上癮」

這項研究由歐洲多家機構合作完成,最新成果已於周三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期刊上。

團隊主要在波蘭的四個參與「結腸鏡檢查中應用人工智能預防癌症」(ACCEPT)試驗的內鏡中心進行。

為了開展實驗,他們收集了2021年9月-2022年3月期間,一共2177例結腸鏡檢查。

所有檢查,均由19名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執行。其中,有1433例非AI輔助檢查。



腺瘤屬於癌前病變,更高的腺瘤檢出率意味著更低的結直腸癌風險

這裏科普一下,結腸鏡檢查通常由內窺鏡醫師進行操作,可以檢測並切除腺瘤,從而預防腸癌的發生。

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證明,AI輔助結腸鏡檢查,可提高腺瘤檢出率。

為了check使用AI對人類醫生技能的影響,最新研究比較了AI在應用前三個月與應用後三個月,結腸鏡檢查的質量。

檢查在有或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隨機進行。

在未得到AI輔助的檢查中,有795例是在常規使用AI前進行的,648例則是在引入AI工具後進行的。



癌症檢測,能力退化20%

實驗結果表明,在引入AI前的三個月,腺瘤檢出率(ADR)約為28.4%(226/795)。

引入AI三個月後,當臨床醫生在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時,比率降至 22.4%(145/648)。



這一結果,相當於腺瘤檢出率相對下降 20%,絕對下降 6%。

研究發現,AI確實能幫人類醫師提高檢出率,但一旦撤除輔助,他們的技能反而下降了。

在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進行認知決策時,自身的積極性、專注度和責任感都有所減弱。





大腦退化,警惕AI依賴症

對此,作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人類天生對決策支持係統,如AI的建議有著過度依賴的傾向。

想象一下,你想去某個地方,卻不能用穀歌地圖,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會用傳統地圖了,就是這種感覺。

研究共同作者Marcin Romańczyk表示,我們將其稱之為「穀歌地圖效應」。



UCH的胃腸病學顧問醫生Omer Ahmad犀利地指出,「本質上,對AI檢測的依賴可能會鈍化人類的模式識別能力」。

常規使用AI還可能在撤除輔助時「降低診斷信心」,或者導致內鏡醫生操縱結腸鏡的手法退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參與研究的19名醫生都經驗豐富,這對實習醫生或新手的影響可能更加嚴峻。

在Reddit上,這項研究被吵的火熱,網友們紛紛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一位有經驗的醫生自述,自己帶的首個住院醫師,用一款臨床AI工具記錄所有病人症狀。

他表示,「這些AI還遠未達到替代人類思考的程度,如果讓其代勞,自己技能退化不說,耽誤患者治病可是大事兒」。



另一位網友在另一個領域,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一位年輕賽車工程師向ChatGPT求助,將輪轂從15英寸改為18英寸,能否提高圈速?

然而,ChatGPT卻給了一個荒謬的答案——快2.5秒,他卻相信了,簡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大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用進廢退」的器官。人類神經可塑性已在下降,AI恰恰加劇了這一問題。



還有一位網友表示,這就像臨床版的「自動駕駛」:軟件表現越出色,我們就越放鬆,直到自己的「模式識別」能力逐漸退化,錯過的息肉最終可能演變成錯過的性命。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11歲熊孩子按門鈴玩惡作劇,被鄰居槍擊身亡!
峨眉山帥哥陪爬 肉體接觸太多 陷軟色情爭議 領隊回應
“別再欺負我們了”,印尼正在發生什麽
芝加哥周末連32起槍擊!54人中彈,川普批州長:可悲軟弱
中共組織部長兒子赴美被拒絕入境 引出大瓜!




24小時討論排行

背後是她!官媒釋出金正恩抵京照 首次攜女訪華
習近平在世界舞台的重大時刻前夕,北京收緊市內管製
紐森宣布推出“川普腐敗幣”!諷刺其爭議行為
九三閱兵 進行時:殲20S震撼亮相閱兵現場!
華裔牙醫槍殺妻女後自盡 $170萬豪宅曝驚天慘案!
殲20S、DF61導彈,震撼亮相!三支兵種首次亮相
俄羅斯正淪為中國附庸國 北京正充分利用千載機遇
保護國家安全還是排外?德州限製華人擁有或租賃房產
吳京作了什麽惡,為什麽那麽多人對他口誅筆伐?
中國房地產市場無藥可救 百大城市舊屋價格連跌
川普稱對普京非常失望 但不擔心中俄形成反美軸心
川普為"開放60萬中國留學生"辯護:中國付給我們很多錢
"紅二代"留學生留置36小時被遣返:小粉紅感謝美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O文:川普麵臨"完全自找的災難"
饑荒研究報告:1959~1961年中國饑荒的回顧及啟示
川普:周三就關稅上訴最高法院 敗訴將淪第三世界國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柳葉刀驚曝:AI讓醫生6個月“廢功”20% 癌症檢出率崩盤

新智元 2025-08-31 08:51:36

【新智元導讀】AI才是真正的人類殺手!最新研究爆出猛料:醫生用AI六個月後,癌症檢測能力下降20%。這波「技能退化」太過突然,連有2000+次經驗的資深醫生都中招了。

MIT曾曝出ChatGPT讓人降智之後,如今,醫生也被AI霍霍了。

最近,一篇柳葉刀期刊論文發現,過度依賴AI「操刀」的醫生,技能水平在短短幾個月直線下降。

柳葉刀驚曝:AI讓醫生6個月“廢功”20% 癌症檢出率崩盤

論文地址: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25)00133-5/abstract

當前有了AI的幫助,醫療專家能更準確地檢測出結腸中的癌前病變。

誰曾想,當撤掉AI工具的輔助後,他們發現病變的能力直接暴跌20%。



要知道,參與這項研究的19名醫生可不是新手,個個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曾做過2000+次結腸鏡檢查。

即便如此,他們依舊無法逃脫「AI讓大腦退化」的現實。



穀歌掌門人Demis Hassabis不止一次豪言,「未來十年,所有疾病都會被治愈」。

還有更多樂觀者預測,AI有朝一日將幫助找「攻克癌症的良方」。

若人類醫生都不如以往了,這個聖杯難道要被AI摘下?



這項令人驚掉下巴的研究,還挖出了什麽爆點?



AI讓人類醫生「上癮」

這項研究由歐洲多家機構合作完成,最新成果已於周三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期刊上。

團隊主要在波蘭的四個參與「結腸鏡檢查中應用人工智能預防癌症」(ACCEPT)試驗的內鏡中心進行。

為了開展實驗,他們收集了2021年9月-2022年3月期間,一共2177例結腸鏡檢查。

所有檢查,均由19名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執行。其中,有1433例非AI輔助檢查。



腺瘤屬於癌前病變,更高的腺瘤檢出率意味著更低的結直腸癌風險

這裏科普一下,結腸鏡檢查通常由內窺鏡醫師進行操作,可以檢測並切除腺瘤,從而預防腸癌的發生。

此前,已有多項研究證明,AI輔助結腸鏡檢查,可提高腺瘤檢出率。

為了check使用AI對人類醫生技能的影響,最新研究比較了AI在應用前三個月與應用後三個月,結腸鏡檢查的質量。

檢查在有或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隨機進行。

在未得到AI輔助的檢查中,有795例是在常規使用AI前進行的,648例則是在引入AI工具後進行的。



癌症檢測,能力退化20%

實驗結果表明,在引入AI前的三個月,腺瘤檢出率(ADR)約為28.4%(226/795)。

引入AI三個月後,當臨床醫生在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時,比率降至 22.4%(145/648)。



這一結果,相當於腺瘤檢出率相對下降 20%,絕對下降 6%。

研究發現,AI確實能幫人類醫師提高檢出率,但一旦撤除輔助,他們的技能反而下降了。

在沒有AI輔助的情況下進行認知決策時,自身的積極性、專注度和責任感都有所減弱。





大腦退化,警惕AI依賴症

對此,作者認為最關鍵的原因在於——人類天生對決策支持係統,如AI的建議有著過度依賴的傾向。

想象一下,你想去某個地方,卻不能用穀歌地圖,卻發現自己已經不會用傳統地圖了,就是這種感覺。

研究共同作者Marcin Romańczyk表示,我們將其稱之為「穀歌地圖效應」。



UCH的胃腸病學顧問醫生Omer Ahmad犀利地指出,「本質上,對AI檢測的依賴可能會鈍化人類的模式識別能力」。

常規使用AI還可能在撤除輔助時「降低診斷信心」,或者導致內鏡醫生操縱結腸鏡的手法退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參與研究的19名醫生都經驗豐富,這對實習醫生或新手的影響可能更加嚴峻。

在Reddit上,這項研究被吵的火熱,網友們紛紛發表了不同的看法。

一位有經驗的醫生自述,自己帶的首個住院醫師,用一款臨床AI工具記錄所有病人症狀。

他表示,「這些AI還遠未達到替代人類思考的程度,如果讓其代勞,自己技能退化不說,耽誤患者治病可是大事兒」。



另一位網友在另一個領域,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一位年輕賽車工程師向ChatGPT求助,將輪轂從15英寸改為18英寸,能否提高圈速?

然而,ChatGPT卻給了一個荒謬的答案——快2.5秒,他卻相信了,簡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大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用進廢退」的器官。人類神經可塑性已在下降,AI恰恰加劇了這一問題。



還有一位網友表示,這就像臨床版的「自動駕駛」:軟件表現越出色,我們就越放鬆,直到自己的「模式識別」能力逐漸退化,錯過的息肉最終可能演變成錯過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