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籍醫生在美國德州休斯頓的機場被逮捕,涉嫌企圖將美國國會資助的癌症研究資料走私回國。該名醫生名為李雲海(Yunhai
Li),35歲,自2022年起任職於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專注於研究預防乳腺癌擴散的疫苗。李雲海於7月9日被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及國土安全調查局(HSI)聯合調查發現,攜帶機密醫學資料準備搭乘飛往中國的航班。
據德州哈裏斯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Harris County 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公布的消息,李雲海在接受機場安檢時,海關官員發現他所攜帶的數位設備中,包含大量尚未公開的癌症研究資料,這些資料包括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與國防部(DoD)資助的敏感醫學信息。
根據調查,李雲海的行為符合“盜竊商業機密”的定義,而這些機密資料與抗乳腺癌疫苗的研究相關,對於全球癌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檢察官表示,李雲海的行為涉嫌盜竊商業機密與篡改政府紀錄,若罪名成立,他將麵臨長達10年的刑期,與高達10,000美元的罰款。
哈裏斯縣地方檢察官特雷(Sean
Tear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知識產權必須保留在美國,這樣我們才能繼續拯救生命。”
根據法庭文件,李雲海曾將未公開的研究資料上傳至自己的穀歌雲端帳戶,但在癌症中心發現後,他刪除了相關文件。然而,調查人員發現,他還將相同的資料上傳到中國伺服器上的百度雲盤,其中包含了大量敏感的研究資料、圖表和設計模型,這些資料屬於美國的商業機密。李雲海於2023年7月1日突然辭去工作。
根據法庭文件,李雲海在加入MD安德森癌症中心後,除了從美國的機構獲得資金支持外,還在秘密進行與中國重慶醫科大學合作的研究。李雲海未向美方報告其在中國的研究項目,這違反了他在美國簽署的保密協議。據報導,李雲海在未告知雇主的情況下,仍繼續為中國機構提供研究服務,這引發了利益衝突的問題。
李雲海在法庭文件中表示:“我認為我有權擁有並保留這些資料。”但他的行為引發了美國當局對中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學術機構中的活動的高度關注。
哈裏斯縣地方檢察官特雷強調:“休斯頓是全球一些最具突破性醫學機構的所在地,這些公共資金支持的研究機構每天都在挽救生命。我們對任何破壞我們國家與社區推動醫學創新的行為零容忍。”
李雲海在被捕後,已經繳納5,100美元保釋金並獲釋,並需繼續留在休斯頓地區。此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當局對李雲海的涉嫌行為持高度關注,並警告此類跨國知識產權盜竊行為將對美國的科研領域造成嚴重損害。
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科研人員的監管日益嚴格,美國聯邦政府與地方檢察機關,已開始加大對中國國籍科研人員的調查力度,特別是那些與中國學術機構存在合作關係的研究人員。今年早些時候,來自密西根大學的兩名中國研究員,也因涉嫌走私有毒生物材料入境美國而被逮捕,這一案件引發了對中國在美學術機構影響力的關注。
目前,美國當局正在加強對國際研究合作的監控,特別是在涉及國家安全與機密研究領域的合作。專家警告,來自中國的科研人員與機構的活動,可能對美國的學術自由與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