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BBC:拯救中國珍稀金絲猴的戰鬥

BBC:拯救中國珍稀金絲猴的戰鬥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8-27 01:20:2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BBC:拯救中國珍稀金絲猴的戰鬥

神農架野生金絲猴的數量已從原本的500隻成長至超過1600隻,團隊希望在未來十年內突破2000隻。

直到1980年代,人們仍在中國中部的神農架山區四處獵捕猴子,以取得牠們的肉和毛皮。

貧困的農民持續砍伐大片森林,隨著環境逐漸惡化,當地的野生金絲猴族群急劇下降,數量一度低於500隻。

1991年,年僅20出頭的楊敬元剛畢業來到這裏,當時情況正是如此。

他說:“猴子的棲息地因伐木而遭到破壞,牠們的數量迅速減少。現在這裏受到保護,猴子的數量真的在改善。”

如今,楊敬元教授是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的院長,對這個物種的了解可能無人能及。



楊敬元教授帶著BBC記者深入森林,與珍稀金絲猴見麵。

楊教授今年55歲,將一生都投入在研究與保護這種瀕危的金絲猴亞種。這些猴子僅分布於湖北省的神農架山區,他親自帶我們深入森林與牠們見麵。

我問他是否真的能聽懂牠們衆多叫聲的意思。

他回答:“是的。‘伊......’(Yeeee)是在告訴其他猴子這個區域很安全,可以過來。‘烏-卡’(Wu-ka)則是表示有危險,要小心。”

果不其然,當猴子從樹上走下來時,他也發出各種聲音。牠們握著我們的手、觸碰我們,仔細觀察眼前的這些人類。



這些猴子生活在中國中部的神農架山區。

當我們坐在地上以讓猴子感到安心時,楊教授說,這些動物擁有非常複雜的社會結構。

當小猴子跳到我腿上、在我們身上爬來爬去好奇地觀察時,楊教授解釋了牠們群體的組成方式。

一個家庭群體通常由一隻雄性領頭,擁有三到五位雌性伴侶及子女。這些家庭聚集成更大的群體,有時可超過百隻猴子。

未婚雄性則會組成自己的群體,有時負責警戒。雌性猴子會在伴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情”,這不僅會引發緊張關係,也可能導致衝突。衝突不隻發生在雄性爭奪家庭主導權時,也會在整個“部落”爭奪地盤時爆發。

六歲的雌性猴子知道何時該離開原生家庭,加入其他群體,以避免近親繁殖。這些猴子平均壽命約為24歲,也知道何時該走向生命的終點。

據說,牠們在生命末期會獨自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離世。護林員表示,這些地點極為隱密,數十年來從未有人發現過猴子的遺體。

如今,這些獨特的動物能在約400平方公裏(155平方英裏)的範圍內自由生活,與過去的情況已大不相同。



野生金絲猴的移動速度很快,因此很難找到牠們。

雖然神農架國家公園早在1982年就已成立,但在當地長大、現年49歲的護林員方吉喜表示,苦苦掙紮的農民花了更多年才停止破壞這裏的環境。

他說:“山裏的人非常窮,飢餓是真正的問題。當時根本沒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概念。”

“即使伐木被禁止後,仍有人非法砍伐。若不砍樹,他們哪來錢?也有人偷偷獵捕野生動物以求生存。是經過長期的宣導與教育,才慢慢改變了當地農民的意識。”

其中一項關鍵,就是讓這些農民轉變角色,從破壞者變成森林的守護者。

方吉喜說:“當改變開始時,科學家告訴我們:你們其實可以來一起工作。你們可以在這裏有份工作,幫助保護動物。”

如今,他是巡邏隊的一員,負責監控盜獵行為,更重要的是追蹤猴子的行蹤,讓研究人員能了解牠們的睡眠、覓食與生育習性。

但要找到牠們並不容易,因為猴子能在樹冠間迅速移動,而人類要走同樣的距離可能得花上一小時。

此外,這些迷人的靈長類動物本來並不習慣與人類互動,尤其在過去人類對牠們構成威脅的情況下。

要改變這一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5年,楊教授與少數幾位成員成立了專門研究團隊,保育工作也正式展開。

為了與我們在森林中遇到的這群猴子建立聯係,團隊花了一整年時間慢慢接近牠們。

楊教授說:“牠們一開始非常害怕我們。遠遠看到我們就全部逃走。”

但隨著時間推移,800公尺的距離縮短為500公尺、再到200公尺,直到猴子願意讓團隊靠近。

他說:“我非常興奮,因為牠們終於成為我的朋友。我們每天都能在一起交流。”



圖像加注文字,楊教授畢生致力於保護猴子。

楊教授團隊早期的老照片顯示,當時的山丘幾乎光禿禿,森林覆蓋率僅約60%。但當我們在山頂放飛無人機時,眼前景象證實目前報導所稱的約96%森林覆蓋率相當準確。

這片美麗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近年已有數百萬人造訪。

不過,雖然遊客可以在國家公園的許多區域自由活動,專門保護猴子的區域則僅限獲準的工作人員進入。

我們被帶進其中一個保護區,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

沿途我們經過了架設好的攝影機與傳輸設備,不僅用來觀察金絲猴,也用來監測黑熊、野豬及神農架其他野生物種的活動。

從一個令人屏息的製高點望去,我們看到一個曾經住著農民的山穀,如今他們已被遷至其他地區,以協助保護當地生態係統。

稍後我們訪問了一位曾住在此地的男子,他表示自己很高興離開這個偏遠且貧困的生活環境。透過政府的搬遷補助,他與家人如今經營民宿,生活也更加幸福。

對楊教授的團隊而言,這一切努力都是艱辛的過程,尤其是金絲猴的繁殖速度極慢——雌猴每兩年才生育一次,每胎僅一隻,而且並非所有幼猴都能存活。

然而,野生金絲猴的數量已從原本的500隻成長至超過1600隻,團隊希望在未來十年內突破2000隻。

楊教授說:“我非常樂觀。牠們的家現在受到良好保護,有食物和水,不必擔心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牠們的數量正在穩定成長。”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被驅逐中國留學生自述在休斯頓機場“關押36小時”
疑慮再起 網瘋傳川普與英女王過世前照片驚人相似
南大女教師離世 23年從美歸國 網傳“個人原因輕生”
混血華裔女18歲生日當天進軍成人網 日賺百萬破紀錄
中媒曝趙一曼被審訊日文檔案:被捕時受致命傷




24小時討論排行

先進芯片99%在台灣 貝森特:空前國安危機 必須"去風險"
陸媒:誰尊重曆史?誰背叛曆史?觀禮名單一目了然
黃仁勳:若能賣中國願讓川普抽成 AI將推“周休三日”
黎智英審訊落幕 恐判無期!紐時:或成川習外交牌
“北溪”案7嫌犯均為烏公民:船長 爆破手 女深潛者...
美國CDC主任遭免職 白宮:總統下令開除
美防長:中國工程師不再為五角大樓雲端環境服務
“普習金”三巨頭破天荒同台 專家解析金正恩盤算
加州盜竊集團橫掃71間Home Depot 600次 損失過千萬
公衛體係大地震!CDC主任被拔官 領導層爆出走潮
特朗普威脅將向芝加哥紐約派兵 奧巴馬公開發警告
美情報總監撤銷37人安全許可 竟讓CIA資深臥底曝光
黎智英等待判決,命運取決於北京和特朗普
中國留英博士強奸案 鄒鎮豪或在24小時內侵害兩人
她外型亮麗 遭老公磚砸車撞 亂刀砍死 生前轉殺妻新聞
從被美製裁到超越茅台,這對江西兄弟逆襲登頂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BBC:拯救中國珍稀金絲猴的戰鬥

BBC中文 2025-08-27 01:20:20
BBC:拯救中國珍稀金絲猴的戰鬥

神農架野生金絲猴的數量已從原本的500隻成長至超過1600隻,團隊希望在未來十年內突破2000隻。

直到1980年代,人們仍在中國中部的神農架山區四處獵捕猴子,以取得牠們的肉和毛皮。

貧困的農民持續砍伐大片森林,隨著環境逐漸惡化,當地的野生金絲猴族群急劇下降,數量一度低於500隻。

1991年,年僅20出頭的楊敬元剛畢業來到這裏,當時情況正是如此。

他說:“猴子的棲息地因伐木而遭到破壞,牠們的數量迅速減少。現在這裏受到保護,猴子的數量真的在改善。”

如今,楊敬元教授是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的院長,對這個物種的了解可能無人能及。



楊敬元教授帶著BBC記者深入森林,與珍稀金絲猴見麵。

楊教授今年55歲,將一生都投入在研究與保護這種瀕危的金絲猴亞種。這些猴子僅分布於湖北省的神農架山區,他親自帶我們深入森林與牠們見麵。

我問他是否真的能聽懂牠們衆多叫聲的意思。

他回答:“是的。‘伊......’(Yeeee)是在告訴其他猴子這個區域很安全,可以過來。‘烏-卡’(Wu-ka)則是表示有危險,要小心。”

果不其然,當猴子從樹上走下來時,他也發出各種聲音。牠們握著我們的手、觸碰我們,仔細觀察眼前的這些人類。



這些猴子生活在中國中部的神農架山區。

當我們坐在地上以讓猴子感到安心時,楊教授說,這些動物擁有非常複雜的社會結構。

當小猴子跳到我腿上、在我們身上爬來爬去好奇地觀察時,楊教授解釋了牠們群體的組成方式。

一個家庭群體通常由一隻雄性領頭,擁有三到五位雌性伴侶及子女。這些家庭聚集成更大的群體,有時可超過百隻猴子。

未婚雄性則會組成自己的群體,有時負責警戒。雌性猴子會在伴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情”,這不僅會引發緊張關係,也可能導致衝突。衝突不隻發生在雄性爭奪家庭主導權時,也會在整個“部落”爭奪地盤時爆發。

六歲的雌性猴子知道何時該離開原生家庭,加入其他群體,以避免近親繁殖。這些猴子平均壽命約為24歲,也知道何時該走向生命的終點。

據說,牠們在生命末期會獨自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離世。護林員表示,這些地點極為隱密,數十年來從未有人發現過猴子的遺體。

如今,這些獨特的動物能在約400平方公裏(155平方英裏)的範圍內自由生活,與過去的情況已大不相同。



野生金絲猴的移動速度很快,因此很難找到牠們。

雖然神農架國家公園早在1982年就已成立,但在當地長大、現年49歲的護林員方吉喜表示,苦苦掙紮的農民花了更多年才停止破壞這裏的環境。

他說:“山裏的人非常窮,飢餓是真正的問題。當時根本沒有保護野生動物的概念。”

“即使伐木被禁止後,仍有人非法砍伐。若不砍樹,他們哪來錢?也有人偷偷獵捕野生動物以求生存。是經過長期的宣導與教育,才慢慢改變了當地農民的意識。”

其中一項關鍵,就是讓這些農民轉變角色,從破壞者變成森林的守護者。

方吉喜說:“當改變開始時,科學家告訴我們:你們其實可以來一起工作。你們可以在這裏有份工作,幫助保護動物。”

如今,他是巡邏隊的一員,負責監控盜獵行為,更重要的是追蹤猴子的行蹤,讓研究人員能了解牠們的睡眠、覓食與生育習性。

但要找到牠們並不容易,因為猴子能在樹冠間迅速移動,而人類要走同樣的距離可能得花上一小時。

此外,這些迷人的靈長類動物本來並不習慣與人類互動,尤其在過去人類對牠們構成威脅的情況下。

要改變這一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05年,楊教授與少數幾位成員成立了專門研究團隊,保育工作也正式展開。

為了與我們在森林中遇到的這群猴子建立聯係,團隊花了一整年時間慢慢接近牠們。

楊教授說:“牠們一開始非常害怕我們。遠遠看到我們就全部逃走。”

但隨著時間推移,800公尺的距離縮短為500公尺、再到200公尺,直到猴子願意讓團隊靠近。

他說:“我非常興奮,因為牠們終於成為我的朋友。我們每天都能在一起交流。”



圖像加注文字,楊教授畢生致力於保護猴子。

楊教授團隊早期的老照片顯示,當時的山丘幾乎光禿禿,森林覆蓋率僅約60%。但當我們在山頂放飛無人機時,眼前景象證實目前報導所稱的約96%森林覆蓋率相當準確。

這片美麗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近年已有數百萬人造訪。

不過,雖然遊客可以在國家公園的許多區域自由活動,專門保護猴子的區域則僅限獲準的工作人員進入。

我們被帶進其中一個保護區,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

沿途我們經過了架設好的攝影機與傳輸設備,不僅用來觀察金絲猴,也用來監測黑熊、野豬及神農架其他野生物種的活動。

從一個令人屏息的製高點望去,我們看到一個曾經住著農民的山穀,如今他們已被遷至其他地區,以協助保護當地生態係統。

稍後我們訪問了一位曾住在此地的男子,他表示自己很高興離開這個偏遠且貧困的生活環境。透過政府的搬遷補助,他與家人如今經營民宿,生活也更加幸福。

對楊教授的團隊而言,這一切努力都是艱辛的過程,尤其是金絲猴的繁殖速度極慢——雌猴每兩年才生育一次,每胎僅一隻,而且並非所有幼猴都能存活。

然而,野生金絲猴的數量已從原本的500隻成長至超過1600隻,團隊希望在未來十年內突破2000隻。

楊教授說:“我非常樂觀。牠們的家現在受到良好保護,有食物和水,不必擔心生活所需,最重要的是,牠們的數量正在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