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紐約大巴側翻 3中國公民遇難:或係司機分心 過度修正釀禍

紐約大巴側翻 3中國公民遇難:或係司機分心 過度修正釀禍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5-08-25 16:30:2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紐約州I-90高速公路旅遊大巴致命側翻事故的調查於近日取得進展,美國當局首次公布了全部5名遇難者的身份。

根據紐約州警方公布的名單,5名當場遇難的乘客分別是:來自中國北京的22歲哥倫比亞大學學生謝宏卓(音譯);來自新澤西州的55歲女子張曉蘭(音譯)和56歲女子簡明麗(音譯);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60歲女子平姬·昌格拉尼;以及來自印度的65歲男子尚卡爾·庫馬爾·賈。

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聲明稱,對中國留學生謝宏卓的不幸遇難感到“萬分悲痛”。

紐約大巴側翻 3中國公民遇難:或係司機分心 過度修正釀禍

▲巴士側翻現場

當地時間8月24日,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發布最新消息稱,經進一步核實,22日美國紐約州發生的大巴側翻事故已導致3名中國公民死亡,9名中國公民受傷,其中7人已出院,2人在院接受治療。駐紐約總領館已第一時間聯係死者家屬,全力協助善後。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車輛在行駛中突然“失控,衝入中間隔離帶,修正過度,最終衝入溝中”。據稱,55歲的司機尚在配合調查,目前未被起訴。

警方初步調查:

司機或分心後過度修正致車禍

38歲的乘客理查德·羅伯斯回憶,當他從巴士殘骸中爬出時,眼前的景象讓他震驚:長長的白色巴士側翻在草坡上,一些乘客被沉重的車身壓在地麵上。車外,一名女子半邊臉血肉模糊;車內,呼救聲此起彼伏。“我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下車。”羅伯斯說,“到處是血,到處是傷口。”

另一名幸存者,23歲的外國研究生阿麗婭(化名),經曆了被壓車底一小時的恐怖等待。她回憶,車輛失控隻在幾秒之間,當她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被完全壓在了車下,動彈不得。“我非常冷靜,因為我想自救。”她說。最終,她在眾多救援人員的合力下被從車底拖出。

關於事故原因,警方初步調查認為司機“可能分心、失控、過度修正,最終(令車輛)駛上了右側路肩”,目前已排除酒精、藥物影響及車輛機械故障因素。據稱,55歲的司機在事故中幸存並一直配合調查,目前未被起訴。為進行更權威的調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派遣專家組介入,將重點分析車輛的事件數據記錄器(類似“黑匣子”),在大約30天內發布初步報告。



▲車禍後,涉事旅遊巴士被拖走

涉事公司安全記錄被曝光:

車輛多次被查出重大違規問題

此次事故也讓美國旅遊業車輛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焦點。涉事的Mamp;Y Tour公司的安全記錄顯示,其車輛檢查不合格率為21%,但比行業內許多同行要好一些。根據美交通部的數據,行業平均水平為22.2%。

不過,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事故發生前的兩年裏,該部門對該公司的巴士進行了43次檢查。其中9次被查出製動、輪胎或轉向係統的重大違規問題,並一度被勒令停運整改,直到修複後才允許重新運營。在同一時期,檢查員還對Mamp;Y公司的司機進行了60次測試,其中一次判定一名司機需要被停職。美國交通部發現,在過去兩年中,全美巴士司機的不合格率為6.6%。

此外,美警方和專家指出,盡管巴士配有安全帶,但大多數乘客當時很可能並未使用。美國公路與汽車安全倡導者組織主席凱西·蔡斯稱,每當重大車禍發生,安全帶法規問題就會被重提,但很快又被遺忘,這種情況不斷重演。

目前,仍有數十名傷者在當地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大部分情況穩定。對於那些幸存下來的人來說,這場飛來橫禍留下的心理創傷難以磨滅。當被問及將如何返回紐約市時,幸存者羅伯斯毫不猶豫地回答:“火車或者飛機。”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終於出手!一紙命令 從根源上鏟除“零元購”
非法移民印裔卡車司機在美釀3死 220萬人請願求情
華人媽帶娃插隊 喊“沒有中國就沒有你們國家”引爭議
全球比特幣持有排行:第1名囤62萬枚 川普家族列第5…
河北孟村這件事,最“恐怖”3個問題不能不說!




24小時討論排行

外交事務:中國模式 並不是美國議員說的“隻會偷”
川普暗示:未來幾天或將美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
川普派兵涉種族歧視?遭痛批“專挑非裔市長下手”
魯迅的煩惱:最近吃飽了撐的人太多了
川普讓“美國變得像中國”?為什麽說無法做到
川普自爆"手中握有王牌"足以毀滅中國!考慮出訪北京
萬斯稱俄羅斯已做出重大讓步,拉夫羅夫:仍有分歧
川普開除聯準會理事"創111年來首例"!庫克本人回應了
以色列空襲加薩醫院導致5名記者喪命,國際發聲譴責
日本男子在台北舉五星紅旗被台當局驅逐出境
還不起學貸,美國年輕人跑路?
沒想到...特朗普對韓國提了一個非分要求
普京一句話操弄川普?“取消郵寄投票”惹外界震驚
關稅戰總體檢:塵埃落定,川普大獲全勝
如何應對以色列?歐洲爆外交內政爭端 反以浪潮蔓延
留學生關小黑屋80多小時後遣返 中國大使館提醒…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紐約大巴側翻 3中國公民遇難:或係司機分心 過度修正釀禍

紅星新聞 2025-08-25 16:30:29

美國紐約州I-90高速公路旅遊大巴致命側翻事故的調查於近日取得進展,美國當局首次公布了全部5名遇難者的身份。

根據紐約州警方公布的名單,5名當場遇難的乘客分別是:來自中國北京的22歲哥倫比亞大學學生謝宏卓(音譯);來自新澤西州的55歲女子張曉蘭(音譯)和56歲女子簡明麗(音譯);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60歲女子平姬·昌格拉尼;以及來自印度的65歲男子尚卡爾·庫馬爾·賈。

哥倫比亞大學發表聲明稱,對中國留學生謝宏卓的不幸遇難感到“萬分悲痛”。

紐約大巴側翻 3中國公民遇難:或係司機分心 過度修正釀禍

▲巴士側翻現場

當地時間8月24日,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發布最新消息稱,經進一步核實,22日美國紐約州發生的大巴側翻事故已導致3名中國公民死亡,9名中國公民受傷,其中7人已出院,2人在院接受治療。駐紐約總領館已第一時間聯係死者家屬,全力協助善後。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車輛在行駛中突然“失控,衝入中間隔離帶,修正過度,最終衝入溝中”。據稱,55歲的司機尚在配合調查,目前未被起訴。

警方初步調查:

司機或分心後過度修正致車禍

38歲的乘客理查德·羅伯斯回憶,當他從巴士殘骸中爬出時,眼前的景象讓他震驚:長長的白色巴士側翻在草坡上,一些乘客被沉重的車身壓在地麵上。車外,一名女子半邊臉血肉模糊;車內,呼救聲此起彼伏。“我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下車。”羅伯斯說,“到處是血,到處是傷口。”

另一名幸存者,23歲的外國研究生阿麗婭(化名),經曆了被壓車底一小時的恐怖等待。她回憶,車輛失控隻在幾秒之間,當她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被完全壓在了車下,動彈不得。“我非常冷靜,因為我想自救。”她說。最終,她在眾多救援人員的合力下被從車底拖出。

關於事故原因,警方初步調查認為司機“可能分心、失控、過度修正,最終(令車輛)駛上了右側路肩”,目前已排除酒精、藥物影響及車輛機械故障因素。據稱,55歲的司機在事故中幸存並一直配合調查,目前未被起訴。為進行更權威的調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已派遣專家組介入,將重點分析車輛的事件數據記錄器(類似“黑匣子”),在大約30天內發布初步報告。



▲車禍後,涉事旅遊巴士被拖走

涉事公司安全記錄被曝光:

車輛多次被查出重大違規問題

此次事故也讓美國旅遊業車輛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焦點。涉事的Mamp;Y Tour公司的安全記錄顯示,其車輛檢查不合格率為21%,但比行業內許多同行要好一些。根據美交通部的數據,行業平均水平為22.2%。

不過,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監管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事故發生前的兩年裏,該部門對該公司的巴士進行了43次檢查。其中9次被查出製動、輪胎或轉向係統的重大違規問題,並一度被勒令停運整改,直到修複後才允許重新運營。在同一時期,檢查員還對Mamp;Y公司的司機進行了60次測試,其中一次判定一名司機需要被停職。美國交通部發現,在過去兩年中,全美巴士司機的不合格率為6.6%。

此外,美警方和專家指出,盡管巴士配有安全帶,但大多數乘客當時很可能並未使用。美國公路與汽車安全倡導者組織主席凱西·蔡斯稱,每當重大車禍發生,安全帶法規問題就會被重提,但很快又被遺忘,這種情況不斷重演。

目前,仍有數十名傷者在當地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大部分情況穩定。對於那些幸存下來的人來說,這場飛來橫禍留下的心理創傷難以磨滅。當被問及將如何返回紐約市時,幸存者羅伯斯毫不猶豫地回答:“火車或者飛機。”

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