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3800點,完全戳不動這屆年輕人

3800點,完全戳不動這屆年輕人

文章來源: 吳曉波頻道 於 2025-08-23 02:02: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3800點,完全戳不動這屆年輕人

文 / 巴九靈

“不要慌!現在這是倒車接人,最佳買點,後麵還能漲!”

“哎,大勢已去……靠炒股是發不了財的,還是安心工作吧!”

8月22日,滬指終於站上3800點,創下10年新高,股市成交超過2.5萬億。然而狂歡之下,分化卻比我們想象中的嚴重:兩市2803隻股票上漲的同時,有2396隻股票下跌。

連知名網紅“峰哥亡命天涯”都忍不住瘋狂吐槽:“一睜眼睛虧5萬,昨天有點盲動了。”

這頭“慢牛”仍然隻是少數人的財富盛宴。

如果你是一位2020年之前入市的老股民,這兩天或許變成了在朋友圈狂曬收益的“股神”,但事實上可能還沒有解套。

截至8月21日,上證50指數距離2021年的高點,依然有28.95%的跌幅;滬深300指數距離前期高點,跌幅也達到26.17%。即便是表現最好的中證1000指數,距離其高點仍有8.66%的差距。



8月21日,股市行情

老股民盼望著解套,而嗅到牛市氣息的新股民,麵對不斷上升的指數也得皺一皺眉頭。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7月份個人投資者的A股開戶數為195.4萬戶,環比增長19.29%。這個數字看似不錯,但與去年10月份高達683.97萬戶的開戶數相比,隻能說新股民們相當謹慎。

“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朱自清的名言,恰如其分地描繪了許多年輕人的心態。然而,當媒體在渲染牛市狂歡時,這群嘴上喊著“與我無關”的00後們,正悄然轉向一種更接地氣、更具掌控感的理財方式——“小錢理財”。



每天一杯奶茶錢的“小錢理財”

長期以來,媒體喜歡將股市打造成一個“全自動提款機”,並熱衷報道民間股神的傳奇經曆,仿佛隻要抓住一輪牛市,就能實現階級躍遷。然而現實卻比股市骨感的多。

因為股票投資者首先得“有大額的閑錢”,當代年輕人絕大多數初入職場,收入扣除房租、通勤等生活開銷後往往捉襟見肘。就算去股市闖一闖,也很難改變生活現狀,更別提還需要承擔本金虧損的巨大風險。

在這個背景下,能帶來確定性幸福的“小錢理財”如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那麽,什麽是“小錢理財”?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以小額資金為起點,通過合理的規劃和穩健的投資,逐步實現財富增值的方式。它的門檻極低,天然適合資金有限的年輕人。核心理念是“積少成多”,通過持續小額投入,巧妙利用複利效應,讓財富的雪球慢慢滾大。

最常見的“小錢理財”方式,有大家熟知的零錢通、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還包括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儲蓄國債等。



圖源:小紅書

對很多囊中羞澀的年輕人而言,這種理財方式的每天的收益,可能隻是一杯奶茶錢,但卻能給理財者帶來幸福感、滿足感和理財知識,所以“小錢理財”,成為2024年年輕人投資的十大趨勢之一。

那麽,如何利用“小錢理財”進行投資?這裏給大家提供一些攻略。



流動性之王,穩健派首選

▶▷攻略一:如果你非常在意資金的靈活性,希望隨時可以取用,那麽貨幣基金無疑是“流動性王者”。

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於短期國債、高信用評級金融債等貨幣市場工具的開放式基金,1元起投,門檻極低,支持T+0或T+1贖回,流動性極強。

由於投資標的信用等級高,其違約風險微乎其微,本金幾乎沒有損失的可能。再加上其收益率普遍高於銀行活期存款,早已成為年輕人群體中最受歡迎的入門級投資品。

我們熟知的餘額寶和零錢通,就是貨幣基金的典型代表。從數據來看,貨幣基金是所有基金中當之無愧的冠軍品種。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4.39萬億元。其中貨幣基金規模14.2萬億元,占比最高。僅今年上半年,貨幣基金規模就增長6200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



更妙的是,餘額寶和零錢通這類產品早已深度融入日常支付場景,幾乎消除了理財與消費的界限和感知,完美契合了年輕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

▶▷攻略二:如果你在追求一定流動性的同時,更看重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穩定性,那麽債券基金和儲蓄國債等品種便是“穩健派”的首選。

它們能在有效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超越銀行存款的穩定回報。特別是債券型基金,在過去一年中備受追捧。

當然,投資債券型基金比貨幣基金要稍微複雜一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核心邏輯: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和市場利率是呈“負相關”。當市場利率下降,已發行債券的票麵利率相對更高,變得更具吸引力,其價格會上漲,導致債券基金持有的債券市值上升,收益率提高。利率上升則相反。

簡單來說,市場利率越低,那麽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就越高。而最近幾年,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和樓市一直秉承降息的貨幣政策,所以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很高。但和收益曲線穩定的貨幣基金不同,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內,債券型基金也坐了一次“過山車”。

2024年上半年,債券基金收益率很高,前10名的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均超過5%,2085隻債券型基金的年內平均收益率也高達2.33%。然而,隨著去年“9·24”行情爆發,再疊加近期A股的“慢牛”行情,債基行情發生了轉變。

部分資金開始擁抱權益類資產,去A股尋找更高的收益率,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呈現觸底回升的走勢。這導致去年憑借債基獲得不錯收益的投資者,在今年的回報受到了較大影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場純債基金的收益中位數僅為0.76%,表現確實不及前兩年。

盡管如此,隻要國內利率中樞長期下行的趨勢不變,債券型基金依然是“小錢理財”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小錢理財新玩法

除了傳統的貨基和債基,當代年輕人還開創了許多屬於自己的“小錢理財”新玩法,比如“攢金豆”。

所謂的金豆,是指重量在1克左右的黃金,沒有加工費,相比於幾千上萬的買金鏈子和金鐲子,幾百元一克的金豆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在“攢豆潮”的引領下,很多年輕人每個月發了工資,就去線上下單一顆1克重的“小金豆”,然後像鬆鼠屯糧一樣存進罐子裏,然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攢金豆”成果。



圖源:小紅書

相比於基金淨值或股票價格這些虛擬數字的跳動,將一顆顆沉甸甸的金豆攢在玻璃瓶裏,能夠有效對抗“月光”焦慮,摸著金豆帶來的物理滿足感和心理安全感是無可比擬的。

藝恩數據《2025年黃金飾品消費分析報告》指出:雖然中年消費者是金飾消費的中堅力量,但Z世代正加速崛起,逐漸成為黃金消費市場的新主力。18—34歲消費者在各年齡段金飾購買頻率中占比高達33%。

當然,除了實體黃金之外,部分年輕人也會嚐試通過黃金ETF、紙黃金、黃金主題基金等“無紙化”方式進行黃金投資。畢竟在有些人看來,金豆可能會不小心弄丟,但是賬戶上的黃金卻不會丟失。

可見,隨著投資理財觀念的深入,年輕人已不再滿足於單純地把錢存在銀行,而是主動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

於是,一套以“小錢理財”為指導思想、專屬於年輕人的理財係統正在形成:用貨幣基金保障日常流動性,用債券基金提供穩健收益,再用黃金類產品對抗通脹。



小錢理財之外的冒險一試

當“小錢理財”的習慣已經養成,理財知識的雪球越滾越大,不甘寂寞的年輕人並不會永遠停留在固定收益類的“舒適區”。

特別是媒體對牛市的渲染,必然會有一部分做小錢理財的年輕人,謹慎地朝著權益類資產,邁出自己“進階”的腳步。



年輕人在證券交易所辦理開戶業務

然而,牛市對新進投資者並非完全好事。因為熊市買股票被套住,很容易解套。但牛市高位買股票被套住了,少則3年解套,多則5年、10年甚至更長。

所以年輕人參與市場不能盲目“梭哈”,我們也需要用“小錢理財”的理念參與到市場中:小額、分散、長期、工具化。

▶▷這就是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攻略三:“小錢理財”投資者,該如何謹慎的參與權益類市場。

權益類市場可以參與的產品有很多,但最適合普通投資者,是ETF。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作為一種跟蹤特定指數的投資工具,具有費用低廉、持倉透明、交易便捷等顯著優勢。投資ETF,相當於購買了“一籃子”股票,能夠極大地分散個股“爆雷”的風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

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滬深300、科創50、創業板指等核心寬基指數ETF,來分享中國經濟和特定行業發展的整體紅利。

買指數ETF而不選擇個股,其實體現了一種更為理性和成熟的投資觀。我們不用執著於挑選能夠戰勝市場的“牛股”,而是選擇相信國運,相信專業的投資機構。

這種“賺市場的平均收益”的策略,雖然看似不夠“刺激”,但從長期來看,被證明是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最有效的盈利路徑之一。

更何況,我們還可以利用“基金定投”這種投資策略進一步平滑市場波動。我們可以每周或者每個月投入固定的金額到選定的基金中,通過長期積累攤薄成本,利用“微笑曲線”效應在低位積累份額,最終在高位獲利。

對於風險,“小錢理財”投資者也看得比較開:既然市場是“慢牛”,那麽總能賺到錢。如果行情變差怎麽辦?隻要A股不“關門”,指數在價值回歸之下,總有出頭的一天。

年輕人也非常聽勸。西部證券數據顯示,普通居民本次更傾向於通過固收+基金等理財產品間接參與股市,而非直接開戶炒股。



年輕人了解股市行情

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30日,全市場ETF資產淨值比去年增長5802.86億元,增幅為15.57%,其中寬基ETF(指數基金)的上半年最新規模為2.23萬億元,占了全市場ETF規模4.31萬億元的半壁江山。

所以在投資偏好方麵,這屆的年輕人,用真金白銀來表達他們對於指數型ETF的追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ETF本身的投資門檻就非常低,不到兩塊錢就能買一份滬深300的ETF。相比於創業板、科創板、滬港通(需要交易經驗和動輒十到五十萬的資金門檻),ETF才是年輕人“小錢理財”的版本答案。



掌控財富,管理欲望

盡管我們給大家提供了一係列小錢理財的攻略,但是“小錢理財”的本質並不是單純獲取收益的投資技巧,而是一種年輕人對待財富和生活的智慧與態度。

從宏觀經濟複雜多變的2020年起,不管是利率的不斷降低,金融市場的震蕩偏弱,還是去年“9·24”那波行情,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金融不確定性的時代,加之社交媒體對“投資暴富”的鼓吹,極易讓年輕人陷入一種財富焦慮和“錯失恐懼”之中。

仿佛隻要停止刷手機,就錯過了讓自己一夜暴富的機會。

而“小錢理財”,倡導一種更穩健、更可持續的投資和生活哲學:

我們不求一夜暴富,但求穩步前行;不被市場情緒裹挾,但求堅守自己的節奏。

這意味著麵對“理財”這個課題,年輕人不僅是在管理自己的金錢,更是在管理自己的欲望與未來。這或許才是“小錢理財”在當今的最大意義。

查看評論(7)

24小時熱點排行

演員黃渤自曝心裏多年的恐懼:我大概率將患病
知名主持人陳銘公開傷痛:哥哥因父親遭報複成弱智
特朗普發布與普京合影對比曆史照 展現強硬姿態
美國防長和國務卿都感覺自己被手下的人“坑”了
強化舞台效果 政治表演?特朗普被金發女助手包圍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喊話:農民不應為貿易戰埋單
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項針對美國商品的報複性關稅
川普關稅可望在未來十年減少4兆美元的國家赤字
中國各航司分配500架空巴大單 傳三大航各取百架
金正恩親自迎靈!朝鮮公開出兵庫爾斯克詳情
是誰在企圖掩蓋武大圖書館事件的真相?
美駐華使館稱中國"敵對國家",批輸出"非法電子煙"
“秦始皇講的可能是潮汕話”,知名學者再次回應
長江全麵禁漁將延續?拯救瀕臨滅絕的中國長江江豚
九三閱兵典禮在即 總指揮卻沒公布 傳這些上將“出事”
歐爾班曬特朗普回信:他對烏襲擊輸油管道“憤怒”
“北溪”管道被毀細節曝光 遭至少4枚定時炸彈引爆
黃仁勳:想對華銷售新型特供芯片,正與美國磋商
逃離歧視、壓迫和無解的民族矛盾,少數族裔突破重圍出國
李在明首次外訪選擇日本,為何不是中國?
焚燒塑像,印度人狠狠羞辱了特朗普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3800點,完全戳不動這屆年輕人

吳曉波頻道 2025-08-23 02:02:25
3800點,完全戳不動這屆年輕人

文 / 巴九靈

“不要慌!現在這是倒車接人,最佳買點,後麵還能漲!”

“哎,大勢已去……靠炒股是發不了財的,還是安心工作吧!”

8月22日,滬指終於站上3800點,創下10年新高,股市成交超過2.5萬億。然而狂歡之下,分化卻比我們想象中的嚴重:兩市2803隻股票上漲的同時,有2396隻股票下跌。

連知名網紅“峰哥亡命天涯”都忍不住瘋狂吐槽:“一睜眼睛虧5萬,昨天有點盲動了。”

這頭“慢牛”仍然隻是少數人的財富盛宴。

如果你是一位2020年之前入市的老股民,這兩天或許變成了在朋友圈狂曬收益的“股神”,但事實上可能還沒有解套。

截至8月21日,上證50指數距離2021年的高點,依然有28.95%的跌幅;滬深300指數距離前期高點,跌幅也達到26.17%。即便是表現最好的中證1000指數,距離其高點仍有8.66%的差距。



8月21日,股市行情

老股民盼望著解套,而嗅到牛市氣息的新股民,麵對不斷上升的指數也得皺一皺眉頭。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7月份個人投資者的A股開戶數為195.4萬戶,環比增長19.29%。這個數字看似不錯,但與去年10月份高達683.97萬戶的開戶數相比,隻能說新股民們相當謹慎。

“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

朱自清的名言,恰如其分地描繪了許多年輕人的心態。然而,當媒體在渲染牛市狂歡時,這群嘴上喊著“與我無關”的00後們,正悄然轉向一種更接地氣、更具掌控感的理財方式——“小錢理財”。



每天一杯奶茶錢的“小錢理財”

長期以來,媒體喜歡將股市打造成一個“全自動提款機”,並熱衷報道民間股神的傳奇經曆,仿佛隻要抓住一輪牛市,就能實現階級躍遷。然而現實卻比股市骨感的多。

因為股票投資者首先得“有大額的閑錢”,當代年輕人絕大多數初入職場,收入扣除房租、通勤等生活開銷後往往捉襟見肘。就算去股市闖一闖,也很難改變生活現狀,更別提還需要承擔本金虧損的巨大風險。

在這個背景下,能帶來確定性幸福的“小錢理財”如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追捧。

那麽,什麽是“小錢理財”?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以小額資金為起點,通過合理的規劃和穩健的投資,逐步實現財富增值的方式。它的門檻極低,天然適合資金有限的年輕人。核心理念是“積少成多”,通過持續小額投入,巧妙利用複利效應,讓財富的雪球慢慢滾大。

最常見的“小錢理財”方式,有大家熟知的零錢通、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還包括低風險的債券基金、儲蓄國債等。



圖源:小紅書

對很多囊中羞澀的年輕人而言,這種理財方式的每天的收益,可能隻是一杯奶茶錢,但卻能給理財者帶來幸福感、滿足感和理財知識,所以“小錢理財”,成為2024年年輕人投資的十大趨勢之一。

那麽,如何利用“小錢理財”進行投資?這裏給大家提供一些攻略。



流動性之王,穩健派首選

▶▷攻略一:如果你非常在意資金的靈活性,希望隨時可以取用,那麽貨幣基金無疑是“流動性王者”。

貨幣基金是一種主要投資於短期國債、高信用評級金融債等貨幣市場工具的開放式基金,1元起投,門檻極低,支持T+0或T+1贖回,流動性極強。

由於投資標的信用等級高,其違約風險微乎其微,本金幾乎沒有損失的可能。再加上其收益率普遍高於銀行活期存款,早已成為年輕人群體中最受歡迎的入門級投資品。

我們熟知的餘額寶和零錢通,就是貨幣基金的典型代表。從數據來看,貨幣基金是所有基金中當之無愧的冠軍品種。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4.39萬億元。其中貨幣基金規模14.2萬億元,占比最高。僅今年上半年,貨幣基金規模就增長6200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



更妙的是,餘額寶和零錢通這類產品早已深度融入日常支付場景,幾乎消除了理財與消費的界限和感知,完美契合了年輕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

▶▷攻略二:如果你在追求一定流動性的同時,更看重資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穩定性,那麽債券基金和儲蓄國債等品種便是“穩健派”的首選。

它們能在有效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供超越銀行存款的穩定回報。特別是債券型基金,在過去一年中備受追捧。

當然,投資債券型基金比貨幣基金要稍微複雜一些。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核心邏輯: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和市場利率是呈“負相關”。當市場利率下降,已發行債券的票麵利率相對更高,變得更具吸引力,其價格會上漲,導致債券基金持有的債券市值上升,收益率提高。利率上升則相反。

簡單來說,市場利率越低,那麽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就越高。而最近幾年,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和樓市一直秉承降息的貨幣政策,所以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很高。但和收益曲線穩定的貨幣基金不同,最近一年多的時間內,債券型基金也坐了一次“過山車”。

2024年上半年,債券基金收益率很高,前10名的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均超過5%,2085隻債券型基金的年內平均收益率也高達2.33%。然而,隨著去年“9·24”行情爆發,再疊加近期A股的“慢牛”行情,債基行情發生了轉變。

部分資金開始擁抱權益類資產,去A股尋找更高的收益率,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呈現觸底回升的走勢。這導致去年憑借債基獲得不錯收益的投資者,在今年的回報受到了較大影響。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場純債基金的收益中位數僅為0.76%,表現確實不及前兩年。

盡管如此,隻要國內利率中樞長期下行的趨勢不變,債券型基金依然是“小錢理財”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小錢理財新玩法

除了傳統的貨基和債基,當代年輕人還開創了許多屬於自己的“小錢理財”新玩法,比如“攢金豆”。

所謂的金豆,是指重量在1克左右的黃金,沒有加工費,相比於幾千上萬的買金鏈子和金鐲子,幾百元一克的金豆極大降低了投資門檻。

在“攢豆潮”的引領下,很多年輕人每個月發了工資,就去線上下單一顆1克重的“小金豆”,然後像鬆鼠屯糧一樣存進罐子裏,然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攢金豆”成果。



圖源:小紅書

相比於基金淨值或股票價格這些虛擬數字的跳動,將一顆顆沉甸甸的金豆攢在玻璃瓶裏,能夠有效對抗“月光”焦慮,摸著金豆帶來的物理滿足感和心理安全感是無可比擬的。

藝恩數據《2025年黃金飾品消費分析報告》指出:雖然中年消費者是金飾消費的中堅力量,但Z世代正加速崛起,逐漸成為黃金消費市場的新主力。18—34歲消費者在各年齡段金飾購買頻率中占比高達33%。

當然,除了實體黃金之外,部分年輕人也會嚐試通過黃金ETF、紙黃金、黃金主題基金等“無紙化”方式進行黃金投資。畢竟在有些人看來,金豆可能會不小心弄丟,但是賬戶上的黃金卻不會丟失。

可見,隨著投資理財觀念的深入,年輕人已不再滿足於單純地把錢存在銀行,而是主動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

於是,一套以“小錢理財”為指導思想、專屬於年輕人的理財係統正在形成:用貨幣基金保障日常流動性,用債券基金提供穩健收益,再用黃金類產品對抗通脹。



小錢理財之外的冒險一試

當“小錢理財”的習慣已經養成,理財知識的雪球越滾越大,不甘寂寞的年輕人並不會永遠停留在固定收益類的“舒適區”。

特別是媒體對牛市的渲染,必然會有一部分做小錢理財的年輕人,謹慎地朝著權益類資產,邁出自己“進階”的腳步。



年輕人在證券交易所辦理開戶業務

然而,牛市對新進投資者並非完全好事。因為熊市買股票被套住,很容易解套。但牛市高位買股票被套住了,少則3年解套,多則5年、10年甚至更長。

所以年輕人參與市場不能盲目“梭哈”,我們也需要用“小錢理財”的理念參與到市場中:小額、分散、長期、工具化。

▶▷這就是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攻略三:“小錢理財”投資者,該如何謹慎的參與權益類市場。

權益類市場可以參與的產品有很多,但最適合普通投資者,是ETF。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作為一種跟蹤特定指數的投資工具,具有費用低廉、持倉透明、交易便捷等顯著優勢。投資ETF,相當於購買了“一籃子”股票,能夠極大地分散個股“爆雷”的風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

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滬深300、科創50、創業板指等核心寬基指數ETF,來分享中國經濟和特定行業發展的整體紅利。

買指數ETF而不選擇個股,其實體現了一種更為理性和成熟的投資觀。我們不用執著於挑選能夠戰勝市場的“牛股”,而是選擇相信國運,相信專業的投資機構。

這種“賺市場的平均收益”的策略,雖然看似不夠“刺激”,但從長期來看,被證明是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最有效的盈利路徑之一。

更何況,我們還可以利用“基金定投”這種投資策略進一步平滑市場波動。我們可以每周或者每個月投入固定的金額到選定的基金中,通過長期積累攤薄成本,利用“微笑曲線”效應在低位積累份額,最終在高位獲利。

對於風險,“小錢理財”投資者也看得比較開:既然市場是“慢牛”,那麽總能賺到錢。如果行情變差怎麽辦?隻要A股不“關門”,指數在價值回歸之下,總有出頭的一天。

年輕人也非常聽勸。西部證券數據顯示,普通居民本次更傾向於通過固收+基金等理財產品間接參與股市,而非直接開戶炒股。



年輕人了解股市行情

根據wind數據,截至6月30日,全市場ETF資產淨值比去年增長5802.86億元,增幅為15.57%,其中寬基ETF(指數基金)的上半年最新規模為2.23萬億元,占了全市場ETF規模4.31萬億元的半壁江山。

所以在投資偏好方麵,這屆的年輕人,用真金白銀來表達他們對於指數型ETF的追捧。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ETF本身的投資門檻就非常低,不到兩塊錢就能買一份滬深300的ETF。相比於創業板、科創板、滬港通(需要交易經驗和動輒十到五十萬的資金門檻),ETF才是年輕人“小錢理財”的版本答案。



掌控財富,管理欲望

盡管我們給大家提供了一係列小錢理財的攻略,但是“小錢理財”的本質並不是單純獲取收益的投資技巧,而是一種年輕人對待財富和生活的智慧與態度。

從宏觀經濟複雜多變的2020年起,不管是利率的不斷降低,金融市場的震蕩偏弱,還是去年“9·24”那波行情,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金融不確定性的時代,加之社交媒體對“投資暴富”的鼓吹,極易讓年輕人陷入一種財富焦慮和“錯失恐懼”之中。

仿佛隻要停止刷手機,就錯過了讓自己一夜暴富的機會。

而“小錢理財”,倡導一種更穩健、更可持續的投資和生活哲學:

我們不求一夜暴富,但求穩步前行;不被市場情緒裹挾,但求堅守自己的節奏。

這意味著麵對“理財”這個課題,年輕人不僅是在管理自己的金錢,更是在管理自己的欲望與未來。這或許才是“小錢理財”在當今的最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