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五,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宣布,聯邦政府已收購陷入困境的芯片巨頭英特爾10%的股份,這是特朗普政府在強化對美國企業控製方麵邁出的最新一步。
英特爾在新聞稿中表示,美國政府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購入4.333億股普通股,總投資額約89億美元,對應10%的股權。英特爾指出,這一價格低於當時市場價。
據悉,在資金來源方麵,其中57億美元來自《芯片與科學法案》已批準但尚未撥付的補助資金,另外32億美元來自一項用於開發安全芯片的獨立政府項目。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稱:“美國政府沒有花任何成本就獲得了這些股份,目前市值約為110億美元。這是對美國來說一筆偉大的交易,對英特爾來說同樣如此。”
此外,美國政府還獲得了一項權證,如果未來英特爾不再是其晶圓代工業務的控股股東,政府可以再購買英特爾額外5%的股份。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全球唯一在美國同時進行尖端邏輯芯片研發和製造的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始終致力於確保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由美國製造。”
當天稍早,特朗普在白宮對記者透露,政府應獲得英特爾約10%股份,“他們已經同意,我認為這對他們來說非常劃算”。
白宮表示,特朗普將於周五下午與陳立武會麵;盧特尼克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與陳立武的合照。
這標誌著美國產業政策發生明顯轉向,政府開始在私營部門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盧特尼克本周直言:“我們理應因資金而獲得股權。我們會兌現拜登政府已承諾的補貼,但要以股權作為回報。”
軟銀本周也宣布向英特爾注資20億美元,占股約2%,成為其又一重量級投資者。
與台積電相比,英特爾的技術被普遍認為存在差距。台積電是蘋果、英偉達、高通、AMD甚至英特爾本身的重要芯片供應商。
為追趕差距,英特爾正斥資數百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設芯片工廠,計劃2026年起量產最先進AI芯片。但7月陳立武在內部備忘錄中強調不再“無限製燒錢”,並宣布將根據市場情況放緩俄亥俄工廠建設,投產時間推遲至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