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沒有壘起的七星灶,更沒有銅壺煮三江,但8月18日,白宮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智鬥。
但也不得不說,在歐洲人麵前,特朗普威風凜凜,果然大殺四方。
這次英法德意等國領導人,陪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去白宮,用意不外乎兩個:
1,防止澤連斯基再受羞辱,接受無法接受的條件;
2,歐洲想上桌,這樣關係歐洲重大利益的牌桌,不能沒有歐洲。
但棋局之上,落子者才有資格言得失;旁觀者再焦慮,也不過是他人棋譜中的注腳罷了。
歐洲人不請自來,特朗普自有妙計。
本來大家以為,歐洲七大佬和澤連斯基,應該是一起麵見特朗普;但白宮卻安排,特朗普先見澤連斯基,然後再與七大佬見麵。
畢竟在人家地盤上,七大佬哪怕已經抵達美國,也隻能在白宮幹等。
主場之利,向來是談判桌上最無聲卻最沉重的砝碼。
沒了歐洲大佬的護持,更有6個月前被趕走的教訓,澤連斯基明顯謹慎靦腆了許多。
甚至他主動換了套服裝,雖然不是西裝領帶,但多穿了一件外套,感覺更正式了一點。
唉,外交場合的著裝,往往是弱國無聲的宣言,包裹著尊嚴的脆弱與求生的渴望。
有記者誇獎澤連斯基:你穿這套服裝真很棒!
特朗普立刻“挑撥”:他就是上次攻擊你(沒穿西裝)的那位記者。
澤連斯基回應:我記得的,哦,你穿的還是上次同一套西裝。我換了,但你沒有……

全場哄堂大笑。
幽默是一門藝術。但在強者的遊戲中,幽默有時更是弱者唯一能披上的鎧甲,笑聲背後,卻是多少無法言說的苦澀和無奈。
但總算,與上次相比,這次白宮見麵,氣氛明顯好了許多。在白宮門口迎接澤連斯基的時候,特朗普甚至勾起了澤連斯基的脖子。
應該也是吸取了上次教訓,澤連斯基各種角度感謝特朗普。
特朗普很高興,拍板:如果今天一切順利,我們將進行(美俄烏)三方會晤,我認為當我們這樣做時,結束戰爭的機會將很大!
具體條件呢?
特朗普沒有說。
但人們看到,白宮房間裏,豎起了一個巨大的烏克蘭形勢圖,上麵標明了俄羅斯占領區,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駐足觀看。
我相信,看到這幅地圖,澤連斯基肯定是五味雜陳。
曾經這都是烏克蘭土地,但現在,很多已經無法挽回。

地圖上的線條,是凝固的血淚和逝去的生命;每一次邊界的重劃,都銘刻著民族的創傷與曆史的冷酷裁決。
按照目前的信息,普京堅持,克裏米亞沒商量,完全屬於俄羅斯;其他烏東四州,烏克蘭必須交出剩餘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土地,換取俄羅斯在紮哈羅熱和赫爾鬆的停火;俄羅斯則交還占領的其他州零星土地。
特朗普傾向於同意普京意見,正壓烏克蘭接受。
這次白宮會晤前,特朗普就施壓說,“澤連斯基如果願意的話,幾乎可以立即結束與俄羅斯的衝突。他(澤連斯基)也可以繼續戰鬥。
特朗普還聲稱,烏克蘭“收不回”克裏米亞,也無法加入北約。
“有些事情永遠不會改變!!!”
歐洲和烏克蘭卻大吃一驚,打了三年,特朗普出手,烏克蘭居然還要拱手讓出更多土地。
這也是歐洲七大佬齊赴白宮為澤連斯基的重要原因。

(二)
這個世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要知道,三天前的阿拉斯加會晤,美國大兵鋪上紅地毯,特朗普親自在機場迎接普京;三天的白宮會晤,歐洲七大佬聯袂而來,特朗普卻連門口都沒迎接一下。
七大佬的心,估計也是哇涼哇涼的。
但來都來了,見總是要見的。
這可謂“擺開長條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看長條桌座次,特朗普居中,左邊是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右邊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再邊上,則是德國總理默茨和英國首相斯塔默。
德國好歹是歐洲第一大國,但德國總理,真不受特朗普待見啊。
隻是默茨還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當眾告誡特朗普:我想強調的是,在澤連斯基和普京會麵之前,應該達成停火,“我無法想象下一次會議,會在沒有停火的情況下舉行。讓我們試著對俄羅斯施加壓力......因為這些努力的可信度取決於停火。”
特朗普一句話就打回去了:“在我平息的六場戰爭中,從未有過停火。”
默茨啊默茨,你算老幾?

先停火,還是先和平協議,歐美存在重大分歧。
歐洲和烏克蘭強烈主張,必須先停火,再談和平協議。
特朗普原來也堅持這一點,阿拉斯加會晤前,他甚至公開威脅,如果普京拒絕停火,後果很嚴重。
但和普京一見麵,特朗普的原則,又變成沒有原則了,而且,他還說歐洲和烏克蘭都“一致認為”:最佳途徑,直接和平協議,因為“停火協議往往難以奏效”。
歐洲人的鼻子都氣歪了,又被特朗普代表了。
以至於西方媒體評論,特朗普送給普京最大的禮物,就是“更多欺負烏克蘭的時間”。

默茨的當麵告誡,碰了一個釘子。
輪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上。
她告訴特朗普:必須確保每個(烏克蘭)孩子回家,這應該是我們主要目標之一……
特朗普回複:“我們來這裏是為了不同的目的,但幾周前我們達成了曆史上最大的貿易協議。謝謝。”
感覺有點答非所問。
但顯然,特朗普根本不喜歡馮德萊恩這樣發揮,故意提了美歐達成的貿易協議——要知道,那個協議,馮德萊恩被普遍認為接受了不平等條約,遭受了特朗普的羞辱。
不得不說,對付馮德萊恩,特朗普真有一套。
兩場白宮會晤,結果怎麽樣?
反正,特朗普宣布,我又贏了。
按照他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披露的信息:他和來賓們進行了“友好會晤”,“每個人都對俄烏有望實現和平感到非常高興”,接下來,將舉行美俄烏三方會談。
每個人都“非常高興”?
反正,這都是特朗普說的。
這裏麵還有一個小插曲。
按照西方媒體的披露,在談到一半時,特朗普突然拋下客人,去和普京打電話了,應該是通報相關情況,籌劃三方會晤。

(三)
最後,怎麽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在歐洲人麵前,特朗普遊刃有餘。
默茨碰了一鼻子灰,馮德萊恩討了個沒趣。
馬克龍更是很尷尬。
在白宮,他提醒特朗普,“作為後續行動,我們可能需要一次四邊會議。因為當我們談論安全保障時,我們談論的是歐洲大陸的整個安全。”
什麽意思?
不能你們美俄或美俄烏談,應該是美俄歐烏三方談判,歐洲應該上談判桌。
但從最後特朗普宣布,仍舊是三方談。
馬克龍的話,果然根本不起作用。
第二,俄烏衝突,確實到了轉折關頭。
特朗普信心滿滿。
因為麥克風沒有關,人們聽到特朗普小聲告訴馬克龍,“我認為他(普京)想達成協議,我認為他想為我做一筆交易,你明白嗎?聽起來很瘋狂。”
但條件呢?
特朗普沒有說,不外乎的一個結果,那就是:土地屬於俄羅斯,資源屬於美國,債務屬於歐盟,榮耀屬於烏克蘭!
讓歐洲人略鬆一口氣的是,特朗普暗示,會和歐洲一起,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能接受嗎?
接受割讓土地,他就是民族罪人;不接受妥協,肯定特朗普會收拾他。
小國領導人的命運,常常在民族大義與生存現實的兩極間,承受著撕裂的痛苦。

第三,澤連斯基也提醒了特朗普。
當然,特朗普還很委屈。
在這次白宮會晤前,他連發多條推文,其中一條說:我完全相信,如果俄羅斯舉起手說:我們放棄,我們讓步,我們投降,我們將把莫斯科、聖彼得堡以及方圓千裏的一切,都交給烏克蘭和偉大的美國——所有國家中最受尊敬、最受尊重、最強大的國家——那麽假新聞媒體和他們的民主黨同夥就會說,這對特朗普來說是糟糕又屈辱的一天,是我們國家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什麽意思?
在特朗普看來,他斡旋達成了和平,這是天大的好事;但美國媒體太勢利,居然批評他太軟弱,向普京低頭。
特朗普很不甘心,忍不住破口大罵。
還有一個細節,有記者現場詢問澤連斯基:你為什麽不舉行選舉?
澤連斯基回答,因為現在是戰時,沒辦法舉行公正的選舉……
特朗普插話:在三年半內,“如果我們碰巧與某人發生戰爭,就不再舉行選舉?哦,這很好!”
全場哄堂大笑。
因為三年半後,特朗普四年任期就要結束了,按照美國憲法,他將不能再次參選。但如果戰爭爆發,是不是一個新思路呢?
我們不知道。
但這個世界,權力的邊界與規則的韌性,總在危機時刻受到最嚴苛的考驗;一句玩笑,有時也折射出製度深處潛藏的幽暗可能。
很多事情,隻有我們想不到,沒有某些人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