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前女排隊長孫晉芳:66歲患血癌,靠換血續命

前女排隊長孫晉芳:66歲患血癌,靠換血續命

文章來源: 乾涼散人 於 2025-08-18 09:34: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個人的身體,究竟能裝下多少能量?

孫晉芳,曾經是我國,第一批女排的領軍人物,也曾帶領著女排斬獲第三屆世界杯冠軍。

不管是在熟悉的戰場成功而退,還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衝鋒陷陣,都能夠拿出自己比鋼鐵還硬的意誌去對待。

可惜命運不公,在退役後孫晉芳竟然患上了血癌,必須要靠換血才能維持生命,如今14年過去了,孫晉芳現在怎樣了?

前女排隊長孫晉芳:66歲患血癌,靠換血續命

信息來源:2014年9月7日 中國新聞網 孫晉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換血 一直靠藥物維持
信息來源:2014年9月7日 中國新聞網 孫晉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換血 一直靠藥物維持



柔弱外表下的不屈

1955年,江南水鄉的溫柔並未消弭那個年代的堅韌,但蘇州的孫晉芳,偏偏是個例外。

打小體弱多病,街坊鄰裏口中那個“小病娃”,風一吹就倒似的,誰能想到她日後會成為女排場上的靈魂人物?

她壓根兒沒往體育這條路上想過,滿心憧憬的是走進大學殿堂,過那種安穩的知識分子生活。

可命運這東西,總愛出其不意。



高中一場校運會,她奪得出了異於常人的成績,體育老師看出了孫晉芳的天賦,硬是把她送去了業餘體校。

在那個年代,搞體育被她看作是成績不好、另謀出路,多少有點丟麵子。

剛開始那陣子,她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每天應付兩個小時,心還牽掛著別落下功課。

枯燥的訓練讓她對體育的偏見一點沒少,甚至有幾次,萌生了退出的念頭。



然而,天賦哪是想藏就能藏住的?即便她帶著幾分敷衍,那身天賦也足以讓她通過省級選拔,從此踏上了排球之路。

讓她最終堅持下來的,除了父母望女鍛煉身體的支持,還有一個頗為實在的理由——每個月兩三塊錢的訓練補助。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筆錢,可真不是小數目。



汗水泡出的高手

慢慢的孫晉芳融入進了體育段,也對體育這一方麵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滿腔熱血的孫晉芳,決定全身心的投入體育的訓練中去,那股學霸的狠勁便傾注到了球場上,一發便不可收拾。

身體瘦弱?這是短板,那就用成倍的汗水來彌補。

別人做十遍的動作,她要做二十遍,甚至四十遍。

三伏天的宿舍走廊,悶熱得像個蒸籠,她和隊友張潔雲卻擠在裏麵練球。



她的邏輯,簡單粗暴得讓人咋舌:在如此逼仄的地方都能把球傳好,到了開闊的賽場上,還有什麽可怕的?

正是這種近乎自虐的磨礪,把她淬煉成了世界級的二傳手。

她的雙手仿佛擁有魔法,總能把球精確地送到攻手最稱心如意的位置。

她,也成了那支傳奇女排的隊長,也是名副其實的靈魂。

不過,隊長要麵對的,不隻是球網對麵的強敵,還有自己人。



郎平,這個日後和她一樣成為傳奇的“鐵榔頭”,剛進隊時就和她爆發過激烈的衝突。

孫晉芳是老資格,看不慣這個新人一來就當主攻,總覺得是走了後門。

而郎平性格同樣剛烈,半點不讓。

一次友誼賽,郎平一個球被攔死,孫晉芳當場指責她進攻節奏太慢,遠不如以前的搭檔楊希。

誰知郎平也毫不示弱,反嗆一句:麻煩下次傳快點!



兩個核心公開鬧僵,教練袁偉民不得不介入,勒令孫晉芳寫檢討。

那場比賽,她們也輸了。

但這場爭吵,卻意外成了她們關係的轉折點。

不打不相識,兩個強者在碰撞中找到了彼此的節奏,她們的配合愈發默契,最終共同開啟了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時代。

《人民畫報》的封麵上,兩人緊緊相擁、笑靨如花的照片,徹底擊碎了外界關於她們不合的傳言。



愛啃硬骨頭

28歲,本該是運動員的黃金年齡,可嚴重的腰傷,讓孫晉芳不得不提前告別賽場。

賽場生涯雖然結束了,但她骨子裏那份“執著”與“創新”卻找到了新的舞台。

她沒有選擇留在熟悉的排球領域,而是轉身投向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體育彩票。

2000年,孫晉芳出任中國體彩中心主任,官至正廳級。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崗位,體彩在當時還是個新生事物,前路未卜。

可孫晉芳拿出了球場上那股子勁頭:有條件要幹,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幹。

在她接手後的一年裏,江蘇作為試點省份的體彩銷售額飆升至570億元,相當於過去七年的總和。

她似乎總是在尋找最硬的骨頭來啃,也總能啃得有聲有色。



金牌說客

體彩事業步入正軌後,她再次調轉方向,於2004年出任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說服當時已經退役,正在華中科技大學讀新聞學的李娜。

彼時的李娜,個性十足,因與體製的矛盾而心灰意冷,決心告別賽場。

不少人去勸過,都被她幾句話頂了回去。

孫晉芳不一樣,她做了充足的功課,專程飛到武漢,和李娜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談話。

她沒有空談國家榮譽,而是敏銳地捕捉到了李娜對未來的迷茫。



她問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你還有興趣打網球嗎?”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孫晉芳立刻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給予李娜單飛的自由,允許她自己選擇教練,甚至動用資源為她提供參賽外卡。

後來,當李娜因代表地方隊參賽感到個人價值被消耗而再度萌生退意時,孫晉芳的勸說方式更加坦誠。

她告訴李娜,職業網球可以帶來聲譽和豐厚的物質回報,讓她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必跟錢過不去。

正是這種運動員之間才懂的、拋開空洞口號的務實溝通,徹底解開了李娜的心結,也才有了後來中國網球曆史性的突破。



信息來源:2011年7月7日 中國新聞網 李娜:我取得的成績得益於孫晉芳主任的大膽改革
信息來源:2011年7月7日 中國新聞網 李娜:我取得的成績得益於孫晉芳主任的大膽改革



與死神的較量

很少有人知道,在為李娜四處奔走時,孫晉芳的身體,警鍾已然敲響。2011年,她被確診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症,一種凶險的血癌,像隻沉默的猛獸,慢慢侵蝕著她。

記者采訪時,發現她整個上午都在不停地喝水,隻為了促進體內本已遲緩的血液循環。

但她依舊堅持工作,直到在一場會議後徹底垮掉,被醫生強製要求休養三個月。

那時她的血色素隻有幾克,身體已極度虛弱。



治療過程更是痛苦,藥物作用越來越小,她不得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全身換血來延續生命。

她骨子裏的要強從未改變。

她從不願對外公開自己的病情,不願讓外界看到她的脆弱。

現實往往給人重錘一擊,在2020年的時候孫晉芳被確診為白血病,並且這麽多年過去了依然是定期換血治療。

2025年據報道顯示,孫晉芳已與病魔抗爭14年,在70歲的時候成功完成換血治療,盡管身體變瘦了,但是精神狀態良好。

公開場合中,她總是展現出堅強和樂觀的一麵,臉上常掛著微笑,激勵著身邊的人。



結語

曾經,她的戰場是排球場,對手是球網對麵的強敵。

後來,她的戰場是辦公室,對手是僵化的體製和人心的壁壘。

而今,她的戰場變成了病床,對手是自己身體裏無聲的崩壞。

一個用盡一生與各種對手纏鬥的人,最終迎來了最頑固的對手。

這場比賽沒有終場哨,也沒有退的役選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歐洲7領導不願看的照片,中國官媒酸“恥辱啊!”
白宮版智鬥,特朗普果然大殺四方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走過咖啡屋》成絕響 歌手千百惠去世 生前摔了一跤…
一台3萬元,中國的打工人要連小電驢都騎不起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地鐵安檢,到底有沒有設立的必要?
入境時無人機被扣 中國遊客"腦子一熱"簽證作廢 全家遣返
貿戰衝擊!中國不買美國大豆,美農民致函川普求救
川普:我死後想上天堂,如果我辦到了…
川普批光電是“世紀騙局” 美國愚蠢的日子結束了!
震動學界!前眾議員:讓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回家
澤倫斯基頻頻致謝 歐洲領袖齊聲讚揚 一場感恩大合唱!
印度稱未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重申台印關係不變
華人家庭周末出遊遇劫難 探親老人一死一傷 兒子失蹤
特朗普再談見普京:我們之間有一種“溫暖”感覺
BBC:特朗普究竟終結了多少場戰爭?
白宮裏的馬克思主義者 共產黨員特朗普
普丁隻在"烏克蘭投降"前提下,答應會晤澤倫斯基
中國人驚呼“強製社保”要來了!人們擔心什麽?
普京提議在莫斯科舉行和平峰會,澤連斯基回答說"不"
川普孫女慶6歲生日"長大也要當總統",披薩店開趴好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前女排隊長孫晉芳:66歲患血癌,靠換血續命

乾涼散人 2025-08-18 09:34:25

一個人的身體,究竟能裝下多少能量?

孫晉芳,曾經是我國,第一批女排的領軍人物,也曾帶領著女排斬獲第三屆世界杯冠軍。

不管是在熟悉的戰場成功而退,還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衝鋒陷陣,都能夠拿出自己比鋼鐵還硬的意誌去對待。

可惜命運不公,在退役後孫晉芳竟然患上了血癌,必須要靠換血才能維持生命,如今14年過去了,孫晉芳現在怎樣了?

前女排隊長孫晉芳:66歲患血癌,靠換血續命

信息來源:2014年9月7日 中國新聞網 孫晉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換血 一直靠藥物維持
信息來源:2014年9月7日 中國新聞網 孫晉芳因病卸任:多次全身換血 一直靠藥物維持



柔弱外表下的不屈

1955年,江南水鄉的溫柔並未消弭那個年代的堅韌,但蘇州的孫晉芳,偏偏是個例外。

打小體弱多病,街坊鄰裏口中那個“小病娃”,風一吹就倒似的,誰能想到她日後會成為女排場上的靈魂人物?

她壓根兒沒往體育這條路上想過,滿心憧憬的是走進大學殿堂,過那種安穩的知識分子生活。

可命運這東西,總愛出其不意。



高中一場校運會,她奪得出了異於常人的成績,體育老師看出了孫晉芳的天賦,硬是把她送去了業餘體校。

在那個年代,搞體育被她看作是成績不好、另謀出路,多少有點丟麵子。

剛開始那陣子,她不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每天應付兩個小時,心還牽掛著別落下功課。

枯燥的訓練讓她對體育的偏見一點沒少,甚至有幾次,萌生了退出的念頭。



然而,天賦哪是想藏就能藏住的?即便她帶著幾分敷衍,那身天賦也足以讓她通過省級選拔,從此踏上了排球之路。

讓她最終堅持下來的,除了父母望女鍛煉身體的支持,還有一個頗為實在的理由——每個月兩三塊錢的訓練補助。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這筆錢,可真不是小數目。



汗水泡出的高手

慢慢的孫晉芳融入進了體育段,也對體育這一方麵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滿腔熱血的孫晉芳,決定全身心的投入體育的訓練中去,那股學霸的狠勁便傾注到了球場上,一發便不可收拾。

身體瘦弱?這是短板,那就用成倍的汗水來彌補。

別人做十遍的動作,她要做二十遍,甚至四十遍。

三伏天的宿舍走廊,悶熱得像個蒸籠,她和隊友張潔雲卻擠在裏麵練球。



她的邏輯,簡單粗暴得讓人咋舌:在如此逼仄的地方都能把球傳好,到了開闊的賽場上,還有什麽可怕的?

正是這種近乎自虐的磨礪,把她淬煉成了世界級的二傳手。

她的雙手仿佛擁有魔法,總能把球精確地送到攻手最稱心如意的位置。

她,也成了那支傳奇女排的隊長,也是名副其實的靈魂。

不過,隊長要麵對的,不隻是球網對麵的強敵,還有自己人。



郎平,這個日後和她一樣成為傳奇的“鐵榔頭”,剛進隊時就和她爆發過激烈的衝突。

孫晉芳是老資格,看不慣這個新人一來就當主攻,總覺得是走了後門。

而郎平性格同樣剛烈,半點不讓。

一次友誼賽,郎平一個球被攔死,孫晉芳當場指責她進攻節奏太慢,遠不如以前的搭檔楊希。

誰知郎平也毫不示弱,反嗆一句:麻煩下次傳快點!



兩個核心公開鬧僵,教練袁偉民不得不介入,勒令孫晉芳寫檢討。

那場比賽,她們也輸了。

但這場爭吵,卻意外成了她們關係的轉折點。

不打不相識,兩個強者在碰撞中找到了彼此的節奏,她們的配合愈發默契,最終共同開啟了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時代。

《人民畫報》的封麵上,兩人緊緊相擁、笑靨如花的照片,徹底擊碎了外界關於她們不合的傳言。



愛啃硬骨頭

28歲,本該是運動員的黃金年齡,可嚴重的腰傷,讓孫晉芳不得不提前告別賽場。

賽場生涯雖然結束了,但她骨子裏那份“執著”與“創新”卻找到了新的舞台。

她沒有選擇留在熟悉的排球領域,而是轉身投向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體育彩票。

2000年,孫晉芳出任中國體彩中心主任,官至正廳級。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崗位,體彩在當時還是個新生事物,前路未卜。

可孫晉芳拿出了球場上那股子勁頭:有條件要幹,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幹。

在她接手後的一年裏,江蘇作為試點省份的體彩銷售額飆升至570億元,相當於過去七年的總和。

她似乎總是在尋找最硬的骨頭來啃,也總能啃得有聲有色。



金牌說客

體彩事業步入正軌後,她再次調轉方向,於2004年出任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

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去說服當時已經退役,正在華中科技大學讀新聞學的李娜。

彼時的李娜,個性十足,因與體製的矛盾而心灰意冷,決心告別賽場。

不少人去勸過,都被她幾句話頂了回去。

孫晉芳不一樣,她做了充足的功課,專程飛到武漢,和李娜進行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談話。

她沒有空談國家榮譽,而是敏銳地捕捉到了李娜對未來的迷茫。



她問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你還有興趣打網球嗎?”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孫晉芳立刻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條件:給予李娜單飛的自由,允許她自己選擇教練,甚至動用資源為她提供參賽外卡。

後來,當李娜因代表地方隊參賽感到個人價值被消耗而再度萌生退意時,孫晉芳的勸說方式更加坦誠。

她告訴李娜,職業網球可以帶來聲譽和豐厚的物質回報,讓她過上更好的生活,不必跟錢過不去。

正是這種運動員之間才懂的、拋開空洞口號的務實溝通,徹底解開了李娜的心結,也才有了後來中國網球曆史性的突破。



信息來源:2011年7月7日 中國新聞網 李娜:我取得的成績得益於孫晉芳主任的大膽改革
信息來源:2011年7月7日 中國新聞網 李娜:我取得的成績得益於孫晉芳主任的大膽改革



與死神的較量

很少有人知道,在為李娜四處奔走時,孫晉芳的身體,警鍾已然敲響。2011年,她被確診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症,一種凶險的血癌,像隻沉默的猛獸,慢慢侵蝕著她。

記者采訪時,發現她整個上午都在不停地喝水,隻為了促進體內本已遲緩的血液循環。

但她依舊堅持工作,直到在一場會議後徹底垮掉,被醫生強製要求休養三個月。

那時她的血色素隻有幾克,身體已極度虛弱。



治療過程更是痛苦,藥物作用越來越小,她不得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全身換血來延續生命。

她骨子裏的要強從未改變。

她從不願對外公開自己的病情,不願讓外界看到她的脆弱。

現實往往給人重錘一擊,在2020年的時候孫晉芳被確診為白血病,並且這麽多年過去了依然是定期換血治療。

2025年據報道顯示,孫晉芳已與病魔抗爭14年,在70歲的時候成功完成換血治療,盡管身體變瘦了,但是精神狀態良好。

公開場合中,她總是展現出堅強和樂觀的一麵,臉上常掛著微笑,激勵著身邊的人。



結語

曾經,她的戰場是排球場,對手是球網對麵的強敵。

後來,她的戰場是辦公室,對手是僵化的體製和人心的壁壘。

而今,她的戰場變成了病床,對手是自己身體裏無聲的崩壞。

一個用盡一生與各種對手纏鬥的人,最終迎來了最頑固的對手。

這場比賽沒有終場哨,也沒有退的役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