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文章來源: 鳳凰WEEKLY 於 2025-08-14 19:50:0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外界的印象裏,互聯網大廠人一直屬於北漂生活方式的第一梯隊:“賺得多,懂生活。白天咖啡不離手,在5A寫字樓裏concall,下班擼鐵攀岩,再回到自己整租的ins風loft。”

但最近,隨著大廠向五環外搬遷,一些隨公司而居的大廠人,到公司所在的善各莊、崔各莊附近一看,開始慌了:“大廠的寫字樓附近,前麵是村,後麵也是村,住過來基本等於被精致白領圖鑒除名了。”

不想長距離通勤,又不甘於犧牲太多生活品質,一些不服輸的大廠人開始深入城中村尋找一片宜居地,“沒想到卻碰上了一片未被挖掘的租房富礦。”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第一名宏昌竣公寓和第三名善各莊周轉房都在城中村/圖源:新產業研究計劃

“2000塊租金在附近的小區很難租到次臥,卻能在善各莊城中村租到采光不錯的獨衛一居室。上下班步行就能到阿裏園區,出門10分鍾就是地鐵去哪都很方便。”



〓城中村2000塊的整租樹景房

“在市裏花4000塊不一定能租到合租獨衛,但在奶東村,4000塊錢可以租下一個大平層。有露台可以搭葡萄架,甚至還能在花園裏養魚種菜,提前在北京體驗退休生活。”

在北漂的租房史裏,城中村三個字一直是大家的知識盲區。“在租房軟件上,你幾乎看不到任何城中村的房子。由於產權問題,這些房子很難掛到網上,要想租的話,隻能靠中介之間的口口相傳,或者親自去村裏看租賃信息欄。”



一些大廠人初去城中村看房還覺得很沒麵子,“感覺又回到了北漂的新手村”。結果看到城中村的物價,才明白自己以前在城裏為了麵子,多花了多少錢。

“這裏2塊錢一個小蛋糕,10元一份快餐米飯無限續。洗剪吹統一30塊錢,再也不用因為剪不起頭,在理發店門口翻半天平台團購券了。”



曾經人們默認城中村是生活方式窪地,但住在草場地藝術村的大廠員工李慶說:“相傳許多明星、藝術家前幾年在草場地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晚上在這邊吃飯遛彎,甚至還能偶遇竇唯、王大治。”

實際上,在北京的城中村裏,聚集了越來越多高薪北漂,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為啥賺這麽多錢,還在這沒苦硬吃。對此李慶回答是:“月入過萬的時候,你隻想著在北京吃飽穿暖,活得體麵。”



“而月入兩三萬的時候,你會解鎖打工的遊戲副本:A,住進每月六七千的精裝整租,穿始祖鳥、吃wagas、定期出國遊,一旦失業就如大夢初醒。B,猛猛搞錢,猛猛存錢,提早結束打工生活。遊戲還是那個遊戲,隻是有人選擇了新的玩法。”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互聯網大廠人住進城中村其實並不稀奇,早在他們成為月入兩三萬的“城市新中產”以前,這裏就是不少大廠預備役打工人的落腳點。

北漂小A在望京某遊戲大廠實習時,一個月工資4000塊,“在望京附近租3000塊的次臥太過勉強。後沙峪倒是有很多便宜的單間,但通勤單程要1小時以上。”

在中介的推薦之下,他看了套馬泉營城中村的整租一居室,“月租2000,房子很新,而且樓下就是地鐵站。以前感覺在北京漂都快漂不起了,沒想到被城中村撐起了體麵。”



〓圖源:小A

一些靠城中村上岸的新手北漂,在升職加薪之後依舊選擇駐紮在這裏。在大廠工作了7年的北漂徐哥,見過2020年互聯網股價的高點,也見過這兩年的日益蕭條。

他選擇住城中村,是因為這裏普遍押一付一。“要是某天被裁了,月底就能直接跑路,加上大禮包和手裏的存款,可以回合肥買套大平層提前退休了。”



〓圖源:小李生長記

雖然大廠人住進了村裏,但為了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在如何挑好房這件事上,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由於城中村裏看房方式比較原始,所以要想盡快找房,一般要從村頭或者十字路口看起。

“這些地段是村裏生意最景氣的地方,房東大多也是村裏的人脈王。如果自家房子租完了,可以迅速在村民群裏吆喝一聲'誰家還有1500左右的陽光房',不至於看房跑空。”

“因為城中村大多是村民自建房,所以看房子也等於看房東。如果樓梯是鐵皮的,屋裏連窗戶都沒有,說明這套房子建的時候造價太低。但如果樓梯是混凝土的,房間采光通透,說明房東應該很大方,建房子的時候舍得花錢,屋裏也符合四梁八柱的建造要求,停電漏水不至於找不到人。”



〓圖源:Jonah 看世界

剛來城中村駐紮的大廠人,會擔心自己在這待久了就“變土了”,結果沒想到反而離生活方式更近了。

住在馬泉營城中村附近的大廠北漂,已經把村後頭的王府井奧萊逛成了公園,“周末沒事去遛遛,偶爾撿漏幾件一二百的大牌T恤,別人以為我消費升級了,其實隻是住得近,吃到地理紅利了。”



〓圖源:momo

住在草場地的北漂曉曉,步行就能看展,家附近還有不少咖啡廳,古著店。“別人周末打車來city walk的地方,不過是我出租屋的後花園。”

“而且草場地這邊緊鄰著黑橋公園,有北京市內最長的騎行綠道,住久了還養成了騎行的愛好。雖然自建房沒有電梯,但家家戶戶都有門禁,自行車停在一樓比小區車棚還安心。”



不少大廠人住進城中村之後,甚至感覺自己睡眠質量都變好了,“搬到董各莊這片之後,離樹林和田地很近,晚上睡覺特別靜。白天精神緊繃,晚上自然療愈,每天早晨,還能被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晨間喚醒。”



〓圖源:小李生長記



住進城中村的大廠人,懂生活了

在城裏工作久了的大廠人,原本已經習慣了寫字樓附近28塊錢一個麵包,88元一份的輕食碗。

但住進城中村之後,生活才算落了地,“5毛錢的大饅頭,4塊錢的裏脊肉餅,雞蛋灌餅隻要5塊錢。”



月入三萬的北漂xixi告訴我:“在村裏,錢不是故意存下來的,而是真的花不完。”

“以前和朋友聚餐去商場,人均兩百塊都吃不到什麽,但在村裏烤魚火鍋,喝酒吃串,人均100頂天了。在城裏家裏堵了漏了,找個上門維修張口就兩三百,在村裏去五金店找師傅問一句,幾十塊錢就給你修好了。”



〓圖源:爾羽小日記

村裏不僅氛圍讓大廠人感到踏實,住這裏的房子,也讓打工人多了不少自由度。比如房東們對自家房子“基建”的粗糙心知肚明,所以每當有人問他們能不能改造一番,他們都會大手一揮:“行吧,你悠著點造吧。”

於是開局隻有簡陋床、桌、櫃的大廠年輕人,開始發揮想象力進行DIY軟裝,“鋪個地毯,掛個紗簾,再換上一套ins風四件套,哪怕住在村裏也能打造出宜居的氛圍感。”



〓圖源:小李生長記

比起城裏有邊界感的租房氛圍,城中村有種熟悉的社區感,“每棟自建房裏有二三十戶,像個大雜院。出門點個頭大家都互相認識,之前還收到過隔壁阿姨鹵的鹹鴨蛋。”

“這裏的人形形色色,住在你旁邊的有可能是公交司機、保潔阿姨,也可能是月入十幾萬的包工頭大哥。以前以為在大城市會過日子,就是體驗中產生活,每天喝咖啡、看展覽、citywalk。現在發現跟著這些叔叔阿姨學看電表水表,在柴米油鹽裏學會精打細算,才是真正的會生活。”



住在城中村的大廠人,後悔嗎?

對於剛上岸的新手北漂來說,住在城中村屬實是無奈之舉,但對月入兩三萬的白領北漂來說,住在城中村是一個求仁得仁的決定。

“既改變不了通勤距離,也改變不了租金價格,不如住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安心攢錢,早日結束打工生活。”



〓善各莊某城中村公寓樓

有人覺得住在城中村最大的bug是房子太破,但在大廠工作的徐哥覺得:“對我這種本身出身農村的小鎮做題家來說,住進村裏和回老家沒啥區別。白天在高檔寫字樓總有種漂浮感,回到村裏踩著坑坑窪窪的石板路,才感覺腳踏實地。”

對徐哥而言,城中村更大的問題其實是快遞不能送上門,“村裏的門牌號和小區的不一樣,很難定位,一般要自己到快遞集散點去拿。有時候因為懶得去取快遞,買的東西都變少了開始極簡了。”

還有一些城中村,周邊的配套並不那麽理想,“馬泉營這邊外賣店家很少,而且經常要加配送費,自己做飯房間太小又很難散味,所以大多以蒸煮為主,一來二去變相減肥了。”



〓在城中村遙望望京寫字樓

在生活更為落地的城中村裏,大廠黑話是行不通的。

“這裏的生活更加原始,你能得到鄰裏鄰居極為淳樸的關照,也能感受到江湖的叢林法則。租房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屋子有沒有暗病,裝的是不是二手水表,這些生存智慧都是在寫字樓和課本裏學不來的,隻有體驗生活過的人才懂。”

ENDING:

當別人還在關心住在城中村的北漂精神狀態好不好的時候,這些人已經實實在在存到錢了。

北漂xixi住進城中村後,每個月加上房租生活成本還不到4000塊,“按照現在的攢錢速度,32歲之前存夠100萬不是夢。在物欲橫流的北京,花錢比賺錢容易得多,想要早日結束打工生活,隻能有所取舍。”

“剛住進城中村的時候,總覺得上一秒在望京寫字樓裏聞著香水味,下一秒在城中村裏踩泥坑非常魔幻。後來逐漸發現,來大城市打拚,不隻有看過高樓大廈才叫見世麵。認清人有各種各樣的活法,日子可以過成想象的任何樣子也很重要,可能見世麵的真正含義,是認清生活不是隻有一麵。”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國女挖到2.3克拉鑽石 這公園今年發現第三大鑽石!
特朗普內閣的“秘密戀情” 國安部頭兩號人物互相出軌?
傳說成真?美驚見“長角殭屍兔” 官員警告:別碰(慎入)
金建希收過的奢侈品曝光 把自己當王妃 被捕成必然
華盛頓鬧市突現聯邦檢查站 點燃民眾怒火 百人圍堵




24小時討論排行

證實!川普關稅推升美國物價 迄今最明顯證據浮現
在英國的香港少女一覺醒來 發現自己被中國懸賞通緝
經濟學人:習近平稀土戰術成迴力鏢 恐失壟斷王座
川普:我將竭盡所能拯救黎智英 盡管習近平不滿意…
中國女子苦熬15年拿到綠卡 卻因這個當場注銷!
通縮壓力下:中國五星級酒店開始擺攤…
全美最大的“非法移民學區”,在驚慌中開學…
美國的關稅政策讓多國受夠,"不買F-35了"
美財長怒懟佩洛西“通過股票交易發橫財”
文駁斥十個反對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借口
挪威媒體:特朗普“突然”打電話稱想獲得諾獎
劍拔弩張!紐森在LA發布會 被大批聯邦特工"包圍"
川普同意給向烏克蘭安全保障 周五不與普京談領土劃分
誰是羔羊? 90後維吾爾人談以前從沒想過的未來
加州:亞裔尼姑控方丈多次性侵 人口販運 百人涉案
憂“震網” 中國建超級大壩棄用西方芯片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鳳凰WEEKLY 2025-08-14 19:50:08

在外界的印象裏,互聯網大廠人一直屬於北漂生活方式的第一梯隊:“賺得多,懂生活。白天咖啡不離手,在5A寫字樓裏concall,下班擼鐵攀岩,再回到自己整租的ins風loft。”

但最近,隨著大廠向五環外搬遷,一些隨公司而居的大廠人,到公司所在的善各莊、崔各莊附近一看,開始慌了:“大廠的寫字樓附近,前麵是村,後麵也是村,住過來基本等於被精致白領圖鑒除名了。”

不想長距離通勤,又不甘於犧牲太多生活品質,一些不服輸的大廠人開始深入城中村尋找一片宜居地,“沒想到卻碰上了一片未被挖掘的租房富礦。”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第一名宏昌竣公寓和第三名善各莊周轉房都在城中村/圖源:新產業研究計劃

“2000塊租金在附近的小區很難租到次臥,卻能在善各莊城中村租到采光不錯的獨衛一居室。上下班步行就能到阿裏園區,出門10分鍾就是地鐵去哪都很方便。”



〓城中村2000塊的整租樹景房

“在市裏花4000塊不一定能租到合租獨衛,但在奶東村,4000塊錢可以租下一個大平層。有露台可以搭葡萄架,甚至還能在花園裏養魚種菜,提前在北京體驗退休生活。”

在北漂的租房史裏,城中村三個字一直是大家的知識盲區。“在租房軟件上,你幾乎看不到任何城中村的房子。由於產權問題,這些房子很難掛到網上,要想租的話,隻能靠中介之間的口口相傳,或者親自去村裏看租賃信息欄。”



一些大廠人初去城中村看房還覺得很沒麵子,“感覺又回到了北漂的新手村”。結果看到城中村的物價,才明白自己以前在城裏為了麵子,多花了多少錢。

“這裏2塊錢一個小蛋糕,10元一份快餐米飯無限續。洗剪吹統一30塊錢,再也不用因為剪不起頭,在理發店門口翻半天平台團購券了。”



曾經人們默認城中村是生活方式窪地,但住在草場地藝術村的大廠員工李慶說:“相傳許多明星、藝術家前幾年在草場地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晚上在這邊吃飯遛彎,甚至還能偶遇竇唯、王大治。”

實際上,在北京的城中村裏,聚集了越來越多高薪北漂,很多人不理解他們為啥賺這麽多錢,還在這沒苦硬吃。對此李慶回答是:“月入過萬的時候,你隻想著在北京吃飽穿暖,活得體麵。”



“而月入兩三萬的時候,你會解鎖打工的遊戲副本:A,住進每月六七千的精裝整租,穿始祖鳥、吃wagas、定期出國遊,一旦失業就如大夢初醒。B,猛猛搞錢,猛猛存錢,提早結束打工生活。遊戲還是那個遊戲,隻是有人選擇了新的玩法。”



月入3萬的大廠人,住進北京城中村

互聯網大廠人住進城中村其實並不稀奇,早在他們成為月入兩三萬的“城市新中產”以前,這裏就是不少大廠預備役打工人的落腳點。

北漂小A在望京某遊戲大廠實習時,一個月工資4000塊,“在望京附近租3000塊的次臥太過勉強。後沙峪倒是有很多便宜的單間,但通勤單程要1小時以上。”

在中介的推薦之下,他看了套馬泉營城中村的整租一居室,“月租2000,房子很新,而且樓下就是地鐵站。以前感覺在北京漂都快漂不起了,沒想到被城中村撐起了體麵。”



〓圖源:小A

一些靠城中村上岸的新手北漂,在升職加薪之後依舊選擇駐紮在這裏。在大廠工作了7年的北漂徐哥,見過2020年互聯網股價的高點,也見過這兩年的日益蕭條。

他選擇住城中村,是因為這裏普遍押一付一。“要是某天被裁了,月底就能直接跑路,加上大禮包和手裏的存款,可以回合肥買套大平層提前退休了。”



〓圖源:小李生長記

雖然大廠人住進了村裏,但為了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在如何挑好房這件事上,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由於城中村裏看房方式比較原始,所以要想盡快找房,一般要從村頭或者十字路口看起。

“這些地段是村裏生意最景氣的地方,房東大多也是村裏的人脈王。如果自家房子租完了,可以迅速在村民群裏吆喝一聲'誰家還有1500左右的陽光房',不至於看房跑空。”

“因為城中村大多是村民自建房,所以看房子也等於看房東。如果樓梯是鐵皮的,屋裏連窗戶都沒有,說明這套房子建的時候造價太低。但如果樓梯是混凝土的,房間采光通透,說明房東應該很大方,建房子的時候舍得花錢,屋裏也符合四梁八柱的建造要求,停電漏水不至於找不到人。”



〓圖源:Jonah 看世界

剛來城中村駐紮的大廠人,會擔心自己在這待久了就“變土了”,結果沒想到反而離生活方式更近了。

住在馬泉營城中村附近的大廠北漂,已經把村後頭的王府井奧萊逛成了公園,“周末沒事去遛遛,偶爾撿漏幾件一二百的大牌T恤,別人以為我消費升級了,其實隻是住得近,吃到地理紅利了。”



〓圖源:momo

住在草場地的北漂曉曉,步行就能看展,家附近還有不少咖啡廳,古著店。“別人周末打車來city walk的地方,不過是我出租屋的後花園。”

“而且草場地這邊緊鄰著黑橋公園,有北京市內最長的騎行綠道,住久了還養成了騎行的愛好。雖然自建房沒有電梯,但家家戶戶都有門禁,自行車停在一樓比小區車棚還安心。”



不少大廠人住進城中村之後,甚至感覺自己睡眠質量都變好了,“搬到董各莊這片之後,離樹林和田地很近,晚上睡覺特別靜。白天精神緊繃,晚上自然療愈,每天早晨,還能被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晨間喚醒。”



〓圖源:小李生長記



住進城中村的大廠人,懂生活了

在城裏工作久了的大廠人,原本已經習慣了寫字樓附近28塊錢一個麵包,88元一份的輕食碗。

但住進城中村之後,生活才算落了地,“5毛錢的大饅頭,4塊錢的裏脊肉餅,雞蛋灌餅隻要5塊錢。”



月入三萬的北漂xixi告訴我:“在村裏,錢不是故意存下來的,而是真的花不完。”

“以前和朋友聚餐去商場,人均兩百塊都吃不到什麽,但在村裏烤魚火鍋,喝酒吃串,人均100頂天了。在城裏家裏堵了漏了,找個上門維修張口就兩三百,在村裏去五金店找師傅問一句,幾十塊錢就給你修好了。”



〓圖源:爾羽小日記

村裏不僅氛圍讓大廠人感到踏實,住這裏的房子,也讓打工人多了不少自由度。比如房東們對自家房子“基建”的粗糙心知肚明,所以每當有人問他們能不能改造一番,他們都會大手一揮:“行吧,你悠著點造吧。”

於是開局隻有簡陋床、桌、櫃的大廠年輕人,開始發揮想象力進行DIY軟裝,“鋪個地毯,掛個紗簾,再換上一套ins風四件套,哪怕住在村裏也能打造出宜居的氛圍感。”



〓圖源:小李生長記

比起城裏有邊界感的租房氛圍,城中村有種熟悉的社區感,“每棟自建房裏有二三十戶,像個大雜院。出門點個頭大家都互相認識,之前還收到過隔壁阿姨鹵的鹹鴨蛋。”

“這裏的人形形色色,住在你旁邊的有可能是公交司機、保潔阿姨,也可能是月入十幾萬的包工頭大哥。以前以為在大城市會過日子,就是體驗中產生活,每天喝咖啡、看展覽、citywalk。現在發現跟著這些叔叔阿姨學看電表水表,在柴米油鹽裏學會精打細算,才是真正的會生活。”



住在城中村的大廠人,後悔嗎?

對於剛上岸的新手北漂來說,住在城中村屬實是無奈之舉,但對月入兩三萬的白領北漂來說,住在城中村是一個求仁得仁的決定。

“既改變不了通勤距離,也改變不了租金價格,不如住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安心攢錢,早日結束打工生活。”



〓善各莊某城中村公寓樓

有人覺得住在城中村最大的bug是房子太破,但在大廠工作的徐哥覺得:“對我這種本身出身農村的小鎮做題家來說,住進村裏和回老家沒啥區別。白天在高檔寫字樓總有種漂浮感,回到村裏踩著坑坑窪窪的石板路,才感覺腳踏實地。”

對徐哥而言,城中村更大的問題其實是快遞不能送上門,“村裏的門牌號和小區的不一樣,很難定位,一般要自己到快遞集散點去拿。有時候因為懶得去取快遞,買的東西都變少了開始極簡了。”

還有一些城中村,周邊的配套並不那麽理想,“馬泉營這邊外賣店家很少,而且經常要加配送費,自己做飯房間太小又很難散味,所以大多以蒸煮為主,一來二去變相減肥了。”



〓在城中村遙望望京寫字樓

在生活更為落地的城中村裏,大廠黑話是行不通的。

“這裏的生活更加原始,你能得到鄰裏鄰居極為淳樸的關照,也能感受到江湖的叢林法則。租房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屋子有沒有暗病,裝的是不是二手水表,這些生存智慧都是在寫字樓和課本裏學不來的,隻有體驗生活過的人才懂。”

ENDING:

當別人還在關心住在城中村的北漂精神狀態好不好的時候,這些人已經實實在在存到錢了。

北漂xixi住進城中村後,每個月加上房租生活成本還不到4000塊,“按照現在的攢錢速度,32歲之前存夠100萬不是夢。在物欲橫流的北京,花錢比賺錢容易得多,想要早日結束打工生活,隻能有所取舍。”

“剛住進城中村的時候,總覺得上一秒在望京寫字樓裏聞著香水味,下一秒在城中村裏踩泥坑非常魔幻。後來逐漸發現,來大城市打拚,不隻有看過高樓大廈才叫見世麵。認清人有各種各樣的活法,日子可以過成想象的任何樣子也很重要,可能見世麵的真正含義,是認清生活不是隻有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