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德雲社崛起之後,“家產由誰繼承”的話題,就從來沒有斷過。
現年29歲的郭麒麟,這幾年忙著拍戲,貌似離德雲社“越來越遠”了。
很多人質疑,他是不是受到了繼母王惠的排擠?
王惠與郭德綱1997年相識,2003年結婚。
次年,德雲社正式成立,且發展勢頭迅猛,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
當時,很多人都說“王惠旺夫”,說她才是德雲社的定海神針。
那時大家並未想到,她竟然成了郭麒麟繼承家業最大的絆腳石。
王惠嫁給郭德綱之後,因為身體原因多年無子,對待郭麒麟還算不錯。
可自打2015年她自己的親生子郭汾瑒出生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郭麒麟13歲和王惠、郭德綱一起生活。
生活在所謂的“自己家”,卻沒有自己的房間、毛巾和牙刷。
就連吃飯都戰戰兢兢,沒有父親的允許,他都不敢動筷子。
郭德綱信奉“打壓式教育”,他覺得孩子在家被罵夠了,出門就不會挨罵了。
如果家裏來了師兄弟,郭麒麟更是連個座位都沒有
每次他隻能端個小碗坐在樓梯上,等待父母給他夾一點菜。
後來郭麒麟學成,第一次登台與師哥閻鶴祥搭檔表演《陰陽五行》。
原本他表現的不錯,但郭德綱卻不滿意,還逼著他公開道歉。
現今回看2012年的道歉文案,依然可以感受到郭麒麟的委屈。
郭汾瑒出生後,郭麒麟在家裏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郭德綱、王惠和郭汾瑒一起吃飯,郭麒麟卻連個座位都沒有,隻能尷尬的站在她們身後,仿佛一個客人。
郭麒麟成年以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從家裏搬出去。
因為在那個家裏,他仿佛一個局外人,隻能旁觀別人的幸福。
郭德綱看他也不順眼,動不動就訓斥,且越說越來勁。
反觀郭汾瑒,他出生時德雲社已經崛起。
除了父母寵愛,整個德雲社都拿他當小少爺哄著。
從幼兒園時期,郭汾瑒每年的學費就要十幾萬。
學成什麽樣不重要,玩得開心才最重要。
為了方便他上下學,王惠還專門在學校旁邊買了豪宅。
等到郭汾瑒會說話了,郭德綱時不時就帶他去德雲社登台。
不用他說段子,隻要在台上揮一揮小手,就能讓老爸笑到合不攏嘴。
從郭麒麟的角度看,他們才是幸福的一家人,自己就是多餘的那一個。
因此離開家,遠離德雲社,一直是他的願望,且一直在為此努力。
王惠除了能拿捏住郭德綱的心,還拿捏住了家裏的經濟大權。
從天眼查數據上看,“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99%的股份屬於王惠,郭麒麟屁都沒有。
最近,郭德綱和王偉忠搞了一檔訪談節目,被問及德雲社的繼承問題。
郭德綱當場表示“德雲社早晚都是郭麒麟的”,看起來十分大氣。
可股份都不在他手裏,未來如果做股權轉讓,他能說了算嗎?
不得不說,王惠是有些手段的。
郭德綱早年與胡中惠成婚後,1996年生下郭麒麟,2000年離婚。
而王惠和郭德綱則相識於1997年。
這兩者之間的“時間差”非常微妙,若說沒有貓膩,估計誰都不信。
他倆2003年結婚後,德雲社的發展和人事安排,都是王惠在打理。
為了在徒弟們麵前刷存在感,王惠早年還時不時登台,以此來暗示自己的身份。
從掌權到輿論,王惠都拿捏的很到位。
2010年,曹雲金作為德雲社的台柱子名聲鵲起,但卻一直沒漲工資。
在郭德綱的生日宴上,他要求師父加工資,但卻遭到反對。
王惠作為師娘,當眾給曹雲金下跪,聲淚俱下地說:“你們不能這麽欺負你們師父。”
一句話就將曹雲金打成了“欺負師父的叛徒”。
曹雲金走後,王惠把自家的親人招進德雲社,生怕再出現徒弟出走的情況。
“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剩餘1%的股份,屬於一個叫王俁欽的人。
他實則是王惠的堂弟,現今也是嶽雲鵬的經紀人。
德雲社下屬的關聯企業中,還有多家是王俁欽在管理。
他還利用德雲社出版了一本叫《欽口說:我眼中的德雲社》的書,大賣特賣。
王惠對於王俁欽的人事安排,簡直太高明了。
一邊利用他掌控德雲社的關聯企業,一邊利用他監管德雲社最紅的嶽雲鵬。
德雲社還有三家分社,均有北京德雲社掌控。
他們的負責人也全部是王惠的親戚,一個是張雲雷的父親,另外兩個也是“王姓”親屬,沒有一個外人。
還有德雲社旗下的紅酒公司、化妝品公司,在王惠的安排下,也由其表弟在打理。
德雲社的幕後由王惠的家人幫忙,台前她也安排了很多“自己人”。
張雲雷是王惠三姨家的兒子,也就是他的表弟,早已是德雲社的台柱子。
陶陽是王惠的義子,早年是學京劇出身,嗓子倒了之後,在王惠的引薦下拜師郭德綱。
其他不紅的,沒有走到台前的,還有許多許多。
毫不誇張的說,王惠如果要出走,完全可以另起爐灶,因為她的班底太成熟了。
郭麒麟想從這樣的繼母手中奪權,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看看娃哈哈集團就可以知道。
分公司很多,基本都有元老掌權,宗馥莉就算成為總部負責人,想要一家家收服這些元老,也需要很大一番功夫。
郭德綱在節目中說,一切早晚都是郭麒麟的。
但話題一轉,又說郭麒麟的心思都在演戲上,根本不願意接這一攤子事兒,他嫌麻煩。
郭德綱的高明之處就在此處:不是我不把企業給你,是你自己不願意要。
郭麒麟也不是傻子,估計早就用16年的時間認清了人心。
從2009進入德雲社,在家無地位,在德雲社不如師兄弟,隻能自己出來打拚。
他利用5年的時間在相聲舞台上打出自己的名聲。
隨後快速轉身,開始上綜藝、拍電影電視劇,其真誠幽默的性格,也快速吸粉。
尤其是2018年後,《慶餘年》《贅婿》和《邊水往事》播出後,郭麒麟真正在影視圈站穩了自己的腳跟。
他用16年的時間證明,自己就算沒有父愛母愛也一定能戰勝弟弟,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定位。
郭麒麟能走到今天,無疑也是聰明的。
早期借父親的光,早早在相聲圈站穩了自己的腳跟。
眼看著家裏沒有自己的地位,他又快速轉行,並取得了成功。
未來就算拿不到德雲社,僅靠自己的實力,郭麒麟也照樣能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