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ullish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募資規模最高可達9.9億美元,估值逼近48億美元。BlackRock、CathieWood等華爾街大佬紛紛押注,疊加美國監管環境轉暖,這場上市被視為今年加密資本市場的又一風向標。
幣圈迎來一場重磅IPO——加密貨幣交易平台Bullish將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募資規模最高可達9.9億美元,估值逼近48億美元。
BlackRock、CathieWood等華爾街大佬紛紛押注,疊加美國監管環境轉暖,這場上市被視為今年加密資本市場的又一風向標。
大幅提價提量,機構熱情高漲
見聞稍早前文章提及,根據最新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Bullish將發行3000萬股股票,並授予承銷商30天內額外發行450萬股的選擇權,發行價區間定在每股32至33美元。
相比此前計劃的2030萬股、每股28至31美元的發行區間,發行規模與價格均大幅提升。這也使得Bullish此次IPO潛在募資額從約6.29億美元激增至9.9億美元,增幅近60%。
此次IPO吸引了眾多重量級機構的參與。
BlackRock和CathieWood旗下ARKInvestmentManagement的投資賬戶已表示有意以發行價認購最高2億美元股份,為IPO提供了堅實的基石投資。
承銷陣容也頗為豪華,由摩根大通、Jefferies和花旗集團聯合牽頭。
從EOS到Bullish,曆史與重塑
Bullish的故事並非從零開始。
它的背後是加密行業老牌公司Block.one——曾在2017-2018年間通過EOS項目籌集逾40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ICO紀錄。彼時,EOS代幣一度飆至近19美元,如今卻僅剩0.54美元,折射出幣圈項目生命周期的殘酷現實。
在最新文件中,Bullish披露Block.one已將其剩餘股份轉讓給與其CEO Brendan
Blumer關聯的公司,並將5億美元貸款轉移給開曼群島的一家公司。
Bullish在文件中承認,這段曆史可能在部分市場的牌照和審批上帶來複雜性。不過,在當前美國政府對加密行業轉向支持的背景下,這種“包袱”更像是一麵提醒,而非阻礙。
Bullish主營麵向機構客戶的數字資產交易與流動性服務,業務覆蓋50多個司法轄區(不包括美國市場)。2023年11月,公司斥資7260萬美元收購加密媒體CoinDesk,後者是全球第二大加密媒體,2024年平均月獨立訪客數接近490萬。
招股書顯示,公司計劃將部分IPO資金轉換為美元計價的穩定幣,用於增強交易流動性與平台發展。
Bullish曾在2021年宣布通過SPAC合並上市,估值一度達90億美元,但在2022年取消交易。如今,它以傳統IPO方式重返資本市場。
加密IPO潮洶湧而至,加密賽道越來越擁擠
Bullish並非孤軍奮戰。2024年以來,加密企業IPO和上市熱情顯著升溫:
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今年6月成功上市,募資近9億美元,市值大幅增長;
MikeNovogratz的GalaxyDigital5月在納斯達克掛牌;
交易與投資平台eToro開放公眾交易;
BitGo、Gemini也已遞交美國上市申請;
Kraken、OKX等頭部交易所正籌備赴美IPO。
市場熱度背後是美國政策利好。今年7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國會在休會前還通過了涉及市場結構與反央行數字貨幣的兩項法案,為加密金融機構的發展掃清了部分監管障礙。
盡管募資順利,Bullish登陸二級市場麵臨的競爭卻極為激烈。Coinbase、Binance等行業巨頭,以及一批低費率、高流動性的新興交易所,正在瓜分市場份額。
Bullish的招股書中,“競爭”一詞出現了32次,凸顯管理層對生存壓力的清醒認識。
對於Bullish而言,甩掉曆史包袱隻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在於能否在擁擠且價格戰頻發的交易平台市場中,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