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兼談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兼談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

文章來源: 往事和隨想 於 2025-08-10 18:02: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赫然發現,#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 成了微博熱搜第一,這個話題我肯定要參與一下。

說明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情緒了,很多人辛辛苦苦上班,還沒有退休老人拿得多,而且他們的退休金還靠自己交社保支付(現收現付),怎能沒有怨氣?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兼談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至少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差不多得了”,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求;二是“有些人的退休金太高了”,企業退休的老人,辛苦一輩子,一個月兩三千三四千,實在不算高,是他們應得的,但是體製內和央國企的,拿著大幾千甚至過萬的退休金,究其根本,不過是占了體製的便宜,這就太不應該了。

所以,表麵的社會情緒,背後很有道理,這不是仇富,也不是嫉妒,而是對社會公平合情合理的訴求。

正好前兩天我的朋友樸抱一提了一個方案,見下圖:



這個說法我完全同意,尤其是第四條,很有智慧。這兩天很多人在提對岸蔡英文砍軍公教的養老金,按道理大陸也應該砍,但在我們這裏難度太大,所以凍結漲幅是一個退而求其次,追求可行性的方案。

換句話說:在農民養老金漲到1000元/月之前,一萬元以上退休金的不要漲了。

前麵也提到,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並不高(目前平均3000多元/月,這還是把國企退休人員放進去拉高了平均數的結果),應該再提高。我之前也說過,企業退休的就不要出來反對提供農民養老金了,大家都是牛馬,沒必要在農民身上找存在感。

此外,大城市生活成本高,3000-5000可以小漲——這裏沒有提5000-10000區間,那就象征性漲一點吧。

也就是說,我們要達成一個基本共識:退休收入越低的,漲得越多;退休收入越高的,漲得越少,甚至不漲。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廢話嗎?理應如此。但是現實正好相反,我統計過,從2009年農民有基礎養老金到2023年,三種人增長情況如下:

體製內月退休金從2000多元增加到6000多元,增長了4000元左右,每年增長285元左右;

企業職工月退休金從1000多元增加到3000多元,增長了2000元左右,每年增長140元左右;

城鄉居民(農民)月基礎養老金從55元增加到了223元,增長了168元,每年增長12元,超過一半省份低於150元,每年增長6元左右。

很早之前就在說要盡量拉平不同群體的退休收入差距,所謂的“降高擴中拔低”,但現實完全是背道而馳。包括2014年所謂的養老金並軌,本意是拉平企業和體製內的差距,但並軌之後,差距迅速從不到40%增加到了接近70%,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倍了。



樸抱一說的第三點也很重要:“以後漲錢要按金額漲,不要按比例漲。”你要按比例漲,差距隻會越拉越大——這也是這些年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增大的原因。這種話術實在惡心透了,大家不是猴子,中國人大部分都上過小學好不好?

雖然城鎮職工的漲幅在逐年降低,從6%、5%、4%、3%一直降到今年的2%,但仍然無濟於事,第一不能縮小農民與城裏人的差距,第二不能縮小企業職工和體製內的差距。就算明年漲幅降到1%,也不解決問題,不要再玩比例的遊戲了,得回到絕對值,按數額來。

比如說,明年的養老金應該這樣漲:

農民漲300元;

3000元以下漲200元;

3000元-5000元漲100元;

5000元-10000元漲20元(農民曆年最大漲幅);

10000元以上不漲。

這才是公平合理清晰可見,也確實能真正縮小收入差距的做法。

可能還會有人拿“農民有地”“農民有宅基地”說事,我完全讚成把其他收入也納入在退休收入之中,包括土地租金、房租、工資收入、分紅等,達到相應額度的,就按相應額度漲,達到10000元/月,就停。

還有兩個未竟的疑問,我一一回答。

一、以上可以視為“老人老辦法”,那“新人”應該怎麽辦?

我的意見是,應該整體降低繳存比例。這就是我在《中國社保高存繳比的五宗罪》中談過的,高存繳比對體製內是優厚的福利,對體製外是沉重的負擔,它讓中國企業和員工背上沉重的負擔,扭曲了勞動力市場,造成了代際不公,阻礙了養老製度的改革。目前體製內光是養老保險(24%)、職業年金(12%)和公積金(24%)加起來就達到了60%,這是一個高得令人咂舌的數字,是納稅人難以承受之重。

具體建議是:取消臭名昭著的公積金製度,它從一開始就是體製內(包括國企)的避稅工具和民企的沉重負擔;把養老保險整體降到單位和員工各8%,把職業年金降低到各3%,目前體製內退休金替代率超過80%甚至100%,這是極不正常的,應該降到50~60%左右。

二、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未來要一直漲下去嗎?

我的意見是:漲到1000元/月為止。本質上,它不是專門為農民設計的,而應該作為一個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養老金製度,中國所有老人隻要收入低於一定水平,都有資格領取,最高可領取1000元/月。我之前測算過,以中國目前對於養老的財政補貼金額,就可以支撐這樣的基本養老金製度。

很多人說“沒交社保就沒有養老金”,且不談農民交公糧三提五統的貢獻,也不談視同繳費年限,也不談他們的子女有繳社保……這也是缺乏現代社會常識的井底之蛙才能說出來的話,要知道,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提供非繳費的社會養老金,這裏麵中國是最低的之一。



上表可以點擊放大觀看,裏麵都是窮國,沒有拿發達國家比。所以別再嚷嚷“沒交社保就沒有養老金”了,顯得特別土。研究表明,普惠的非繳費社會養老金對於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包括促進經濟發展都大有好處。

再說一遍,它不是為農民專門設計的,而是為所有人設計,隻不過大多數中國農民正好符合它的標準。所以,那些說“城裏沒有養老金的人更苦”的,也請支持這一政策建議。

按理說,到這裏就應該結束了,最後我再疊個甲吧,免得有人說我挑撥離間,打胡亂說。下麵這段內容來自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去年的一份研究報告。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名義繳費率是單位16%+個人8%,職業年金名義繳費率是單位8%+個人4%,兩者合計達到了36%的畸高狀態,不僅國家財政無力承受,更使其作為特權群體的利益更加固化,因此,必須在做實費基的條件下降低費率。三是同步下調替代率。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整到與企業職工相同的水準即50%左右。四是確定縮小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金與企業職工、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差距的時間表路線圖,讓人民群眾對養老金製度的公平取向有清晰的預期,進而增強其對製度的信任。

鄭功成等,公眾號: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社會保險法實施評估”課題組|中國社會保險製度:改革實踐、路徑偏差與製度優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評估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還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替代率高達80%以上,其與企業職工養老金相差懸殊,更非城鄉居民養老金可以比擬,從而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養老金製度下的特權階層並走向固化……這種現象既與中國式現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標相悖,也與資本主義國家公共養老金製度追求公平的製度實踐以及由此形成的客觀規律不符,而前蘇聯的崩潰、智利將公共養老金全麵私有化背後都有和公職人員養老金異常豐厚導致廣大勞動者不滿有關的影子。”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是中國社保領域最頂級的學會,無論是官方背景、專家陣容還是政策話語權,在中國都不作第二人想。中國目前的養老製度是不可能長久的,往輕了說,是以後大家都不交養老保險了,像智利那樣搞私有化,自己養父母和買商業保險,往重了說,前蘇聯殷鑒不遠。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為什麽可以上微博熱搜第一,恐怕也有這方麵的考慮。而我們能做的,就多了解一些常識,形成一定的共識,人人發聲,以強有力的民意去推動改變。

還記得我前麵說的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嗎?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楊蘭蘭"2700億澳元存款"掀輿論狂潮 胡錫進:肯定假
一周五場會,“沒人敢缺席,也沒人真投入”
川普:她打敗華爾街超級天才!“沒人查一查嗎”
黃仁勳女兒於英偉達任職數年,已晉升至資深總監
新美國騙局:特朗普正重新定義美國的腐敗?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緊握勒索全世界的武器 代價怵目驚心
普京與特朗普即將見麵,烏克蘭陷入困境
天安門閱兵畫麵曝光:2.2萬人舉行首次綜合演練
澤連斯基:不會為了換取和平向俄羅斯割讓領土
紐約地鐵:亞裔男遭人推下軌道 最後成功逃回月台
街頭驚見“殭屍漫步” 居民痛批:這政策摧毀波士頓
爆萬斯生日劃獨木舟 令調整湖泊水位 引耍特權質疑
華裔從圖書館盜走中國國寶古籍:冒充日本人引三國熱議
美防長赫格塞斯轉發驚人言論:女性不該有投票權
“不再當好好先生” 川普突預告:將趕走華府所有街友!
英偉達AMD:上繳中國高端芯片營收15%給川普政府
川普15日晤普京 烏克蘭用領土換停火勢在必行?
美國副總統萬斯:俄烏不會滿意任何和解協議
普京提議烏克蘭交出頓巴斯地區以換取停戰
英偉達H20惹禍上身?官媒列3大罪狀 高呼“不要買”
強製社保,飲鴆止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兼談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

往事和隨想 2025-08-10 18:02:24



赫然發現,#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 成了微博熱搜第一,這個話題我肯定要參與一下。

說明這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情緒了,很多人辛辛苦苦上班,還沒有退休老人拿得多,而且他們的退休金還靠自己交社保支付(現收現付),怎能沒有怨氣?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兼談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至少包含兩個意思:一是“差不多得了”,帶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求;二是“有些人的退休金太高了”,企業退休的老人,辛苦一輩子,一個月兩三千三四千,實在不算高,是他們應得的,但是體製內和央國企的,拿著大幾千甚至過萬的退休金,究其根本,不過是占了體製的便宜,這就太不應該了。

所以,表麵的社會情緒,背後很有道理,這不是仇富,也不是嫉妒,而是對社會公平合情合理的訴求。

正好前兩天我的朋友樸抱一提了一個方案,見下圖:



這個說法我完全同意,尤其是第四條,很有智慧。這兩天很多人在提對岸蔡英文砍軍公教的養老金,按道理大陸也應該砍,但在我們這裏難度太大,所以凍結漲幅是一個退而求其次,追求可行性的方案。

換句話說:在農民養老金漲到1000元/月之前,一萬元以上退休金的不要漲了。

前麵也提到,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並不高(目前平均3000多元/月,這還是把國企退休人員放進去拉高了平均數的結果),應該再提高。我之前也說過,企業退休的就不要出來反對提供農民養老金了,大家都是牛馬,沒必要在農民身上找存在感。

此外,大城市生活成本高,3000-5000可以小漲——這裏沒有提5000-10000區間,那就象征性漲一點吧。

也就是說,我們要達成一個基本共識:退休收入越低的,漲得越多;退休收入越高的,漲得越少,甚至不漲。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廢話嗎?理應如此。但是現實正好相反,我統計過,從2009年農民有基礎養老金到2023年,三種人增長情況如下:

體製內月退休金從2000多元增加到6000多元,增長了4000元左右,每年增長285元左右;

企業職工月退休金從1000多元增加到3000多元,增長了2000元左右,每年增長140元左右;

城鄉居民(農民)月基礎養老金從55元增加到了223元,增長了168元,每年增長12元,超過一半省份低於150元,每年增長6元左右。

很早之前就在說要盡量拉平不同群體的退休收入差距,所謂的“降高擴中拔低”,但現實完全是背道而馳。包括2014年所謂的養老金並軌,本意是拉平企業和體製內的差距,但並軌之後,差距迅速從不到40%增加到了接近70%,現在已經差不多一倍了。



樸抱一說的第三點也很重要:“以後漲錢要按金額漲,不要按比例漲。”你要按比例漲,差距隻會越拉越大——這也是這些年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增大的原因。這種話術實在惡心透了,大家不是猴子,中國人大部分都上過小學好不好?

雖然城鎮職工的漲幅在逐年降低,從6%、5%、4%、3%一直降到今年的2%,但仍然無濟於事,第一不能縮小農民與城裏人的差距,第二不能縮小企業職工和體製內的差距。就算明年漲幅降到1%,也不解決問題,不要再玩比例的遊戲了,得回到絕對值,按數額來。

比如說,明年的養老金應該這樣漲:

農民漲300元;

3000元以下漲200元;

3000元-5000元漲100元;

5000元-10000元漲20元(農民曆年最大漲幅);

10000元以上不漲。

這才是公平合理清晰可見,也確實能真正縮小收入差距的做法。

可能還會有人拿“農民有地”“農民有宅基地”說事,我完全讚成把其他收入也納入在退休收入之中,包括土地租金、房租、工資收入、分紅等,達到相應額度的,就按相應額度漲,達到10000元/月,就停。

還有兩個未竟的疑問,我一一回答。

一、以上可以視為“老人老辦法”,那“新人”應該怎麽辦?

我的意見是,應該整體降低繳存比例。這就是我在《中國社保高存繳比的五宗罪》中談過的,高存繳比對體製內是優厚的福利,對體製外是沉重的負擔,它讓中國企業和員工背上沉重的負擔,扭曲了勞動力市場,造成了代際不公,阻礙了養老製度的改革。目前體製內光是養老保險(24%)、職業年金(12%)和公積金(24%)加起來就達到了60%,這是一個高得令人咂舌的數字,是納稅人難以承受之重。

具體建議是:取消臭名昭著的公積金製度,它從一開始就是體製內(包括國企)的避稅工具和民企的沉重負擔;把養老保險整體降到單位和員工各8%,把職業年金降低到各3%,目前體製內退休金替代率超過80%甚至100%,這是極不正常的,應該降到50~60%左右。

二、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未來要一直漲下去嗎?

我的意見是:漲到1000元/月為止。本質上,它不是專門為農民設計的,而應該作為一個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養老金製度,中國所有老人隻要收入低於一定水平,都有資格領取,最高可領取1000元/月。我之前測算過,以中國目前對於養老的財政補貼金額,就可以支撐這樣的基本養老金製度。

很多人說“沒交社保就沒有養老金”,且不談農民交公糧三提五統的貢獻,也不談視同繳費年限,也不談他們的子女有繳社保……這也是缺乏現代社會常識的井底之蛙才能說出來的話,要知道,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提供非繳費的社會養老金,這裏麵中國是最低的之一。



上表可以點擊放大觀看,裏麵都是窮國,沒有拿發達國家比。所以別再嚷嚷“沒交社保就沒有養老金”了,顯得特別土。研究表明,普惠的非繳費社會養老金對於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包括促進經濟發展都大有好處。

再說一遍,它不是為農民專門設計的,而是為所有人設計,隻不過大多數中國農民正好符合它的標準。所以,那些說“城裏沒有養老金的人更苦”的,也請支持這一政策建議。

按理說,到這裏就應該結束了,最後我再疊個甲吧,免得有人說我挑撥離間,打胡亂說。下麵這段內容來自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去年的一份研究報告。

目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名義繳費率是單位16%+個人8%,職業年金名義繳費率是單位8%+個人4%,兩者合計達到了36%的畸高狀態,不僅國家財政無力承受,更使其作為特權群體的利益更加固化,因此,必須在做實費基的條件下降低費率。三是同步下調替代率。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調整到與企業職工相同的水準即50%左右。四是確定縮小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金與企業職工、城鄉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差距的時間表路線圖,讓人民群眾對養老金製度的公平取向有清晰的預期,進而增強其對製度的信任。

鄭功成等,公眾號: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網“社會保險法實施評估”課題組|中國社會保險製度:改革實踐、路徑偏差與製度優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評估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還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替代率高達80%以上,其與企業職工養老金相差懸殊,更非城鄉居民養老金可以比擬,從而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養老金製度下的特權階層並走向固化……這種現象既與中國式現代化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標相悖,也與資本主義國家公共養老金製度追求公平的製度實踐以及由此形成的客觀規律不符,而前蘇聯的崩潰、智利將公共養老金全麵私有化背後都有和公職人員養老金異常豐厚導致廣大勞動者不滿有關的影子。”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是中國社保領域最頂級的學會,無論是官方背景、專家陣容還是政策話語權,在中國都不作第二人想。中國目前的養老製度是不可能長久的,往輕了說,是以後大家都不交養老保險了,像智利那樣搞私有化,自己養父母和買商業保險,往重了說,前蘇聯殷鑒不遠。

“退休金要有一個額度”為什麽可以上微博熱搜第一,恐怕也有這方麵的考慮。而我們能做的,就多了解一些常識,形成一定的共識,人人發聲,以強有力的民意去推動改變。

還記得我前麵說的明年養老金應該怎麽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