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防治人員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記錄與追蹤鼠蹤,規劃滅鼠行動。(示意圖/Pixabay)
美國紐約市街頭與地鐵中幾乎隨處可見的老鼠長年困擾居民,甚至有民眾擔心讓孩子走在人行道上都不安全。市府近期宣布全麵升級“滅鼠戰爭”,從傳統的煙霧封洞,到利用高科技地圖追蹤、甚至嚐試“絕育滅鼠”,多管齊下要壓製鼠患。
據《法新社》(AFP)報導,對擁有850萬人口的大城市來說,老鼠的食物來源幾乎無窮無盡:人行道、滿溢的垃圾桶、公園裡的碎屑,甚至回收桶裡的飲料罐殘渣。為了有效滅鼠,紐約市衛生局病媒防治處鄰裏幹預主任布拉格登(Caroline Bragdon)表示,減少食物來源會讓老鼠群“壓力增加”,繁殖率下降,活動自然減少。市府目前鎖定哈林區作為實驗場,測試各種新式工具與方法。
布拉格登指出,一隻老鼠每天隻需約28公克食物即可存活,一胎可生多達12隻,一年可生5至7胎,壽命不到一年。另外,市府防治小組主管艾伯特(Alexa Albert)強調,“移除牠們的食物來源,是最有效的對策。”目前全市70名檢查員會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記錄街道鼠蹤、回報情況並規劃防治行動,同時挨家挨戶要求住戶與商家清理建築與騎樓。
自2022年10月推行的“垃圾革命”計劃,將黑色垃圾袋改為密封垃圾桶,部分社區鼠口數量曾降至疫情前的九成以下。哈林區居民德爾阿吉拉(Karen Del Aguila)說,以前倒垃圾時要在垃圾堆間“躲老鼠”,現在有了密封垃圾桶後,情況已改善許多;另一位居民桑切斯(Jessica Sanchez)則說:“以前倒垃圾會衝出5隻老鼠,現在我比較不怕讓兒子在地上活動了。”
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市民關於鼠患的投訴比前一年減少25%,但目前僅曼哈頓華埠(Chinatown)算是成功將鼠口控製住。市府也在蒐集不同季節老鼠偏好的食物樣本,找出最佳誘餌,以期進一步降低鼠口。布拉格登表示,希望2025年能成為鼠患的“轉折年”。

紐約市哈林區街頭設置密封垃圾桶,市府希望藉此切斷老鼠食物來源,降低鼠患。(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