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周末相關消息,海外“留學熱”已持續多年,但赴海外“考公熱”,或許才剛剛開始。
2025年4月起,日本茨城縣正式取消公務員考試的國籍限製。這意味著,該地公務員向日本以外考生放開。此舉一方麵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公務員考試“遇冷”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另一方麵是希望利用外籍人員的語言能力及國際背景,來幫助地方政府處理對外相關業務,促進文旅產業發展。
公職麵向外籍人員開放,並非日本獨有。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有人選擇在當地工作,成功“上岸”地方公共服務部門。
和國內相同的是,“上岸”之路需要麵臨層層考核、激烈競爭。不同的是,相對寬鬆、靈活的職場要求,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新加坡不少公共服務部門具有優惠購買組屋、居家辦公、醫療保障等福利,成為中國留學生在新求職的熱門選擇。”新加坡普利國際集團創始人王秋粟告訴南方周末。
海外“上岸”看似存在地理分隔,但公務員的穩定性、福利保障,使其成為國內眾多家庭眼中的“理想職業”。當這一邏輯被遷移到海外語境,公共服務部門自然成為一大熱門就業方向,受到留學生的廣泛關注。
比如相關文章中,就職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政府的陳先生,就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就職經曆。
據悉,陳子驍是通過昆士蘭州政府的管培生項目(Graduate
program)入職,該項目主要麵向應屆畢業生群體。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通過管培生項目招聘工作人員的職能部門還有醫療、警衛、教育、財政等。
“相較於其他方式入職州政府,管培生項目有著更全麵且完善的培養計劃,晉升渠道相對通暢。”陳子驍打了個比方,兩名同期入職的員工,非管培生職級若為P1,那麽管培生職級可以達到P2或P3,起點會高一些。
“據我觀察,不少國內朋友畢業後會考慮在澳大利亞‘闖一闖’。然而,這邊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國內完成本科學業,碩士在澳大利亞攻讀環境相關學科,能留下來從事專業對口工作,陳子驍認為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他向南方周末分析,州政府、大企業的熱門崗位,普遍存在數百人競爭、多輪筆麵試的情況。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會優先考慮本地居民。“入職當年,昆士蘭州政府管培生項目錄用了約80名新人,華人或中國留學生目測隻有2-3名。”陳子驍說,非白人在澳大利亞不具備求職的天然優勢。
因此,融入集體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辦公室內的亞洲麵孔並不多見,讓陳子驍曾心生疏離感。好在同事友善且耐心,譬如解釋方言、俚語等特殊表達,協助解決棘手問題等。而他也積極利用各種場合互動,展示自己在集體中的獨特性。
據悉,入職管培生項目的頭兩年是“考察期”,如無重大工作失誤,州政府將同員工確定長期聘用關係。
而根據陳先生的描述,他目前的職務是利用遙感監測工具,了解州內植被保護、違規用地等相關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工作采用“十二小時彈性工作製”,上班時間設置在上午六點至晚上六點之間,每天於此期間任選七個小時即可。
員工可以根據個人安排展開工作,除非當日有需集體參加的必要性會議(Compulsory meeting)。
“我就職於昆士蘭州政府,所在部門名為‘植被政策和立法’(Vegetation policy and
legislation)。”陳子驍告訴南方周末,自己日常工作內容是利用遙感監測工具,了解州內植被保護、違規用地等相關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
從墨爾本大學畢業後,陳子驍入職昆士蘭州政府已有半年多時間。他介紹,單位目前采取“十二小時彈性工作製”,上班時間設置在上午六點至晚上六點之間,每天於此期間任選七個小時即可。員工可以根據個人安排展開工作,除非當日有需集體參加的必要性會議(Compulsorymeeting)。
“上午九點半開始工作,十二點後進入午飯、午休時間;下午兩點多繼續工作,四點半準時下班。”這樣的時間安排,是陳子驍比較滿意的工作節奏。
並且,雖然各國針對外國外籍務工人員所設立的一定的工作簽證(即“工簽”)要求。但對於有本國留學背景,或就職於公共服務部門的外籍務工人員,限製門檻會弱化不少。
“不太想回國卷,目前已適應在澳大利亞的工作及生活節奏。”談及職業規劃,陳子驍笑了笑。
據澳大利亞教育部門相關規定,海外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完成碩士學業後,可申請2-3年的工簽。找到穩定的工作崗位後,還可以進一步申領綠卡(即“永久居留”)。
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各職能部門的管培生項目具有一係列福利保障,包括永久職位承諾、12個月後自動加薪、每周限定工作時長、遠程辦公、各類休假安排等。入職第一年,陳子驍的薪酬標準為7.5萬澳元/年(約合人民幣35萬餘元)。
澳大利亞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全職工作者的中位數年薪約為6.5萬澳元。受工齡增長、崗位調整等因素影響,管培生項目崗位年薪將有進一步提高。“未來不排除申請在澳洲永久居留。”陳子驍說。
這裏也把原文鏈接放在這裏,大家如果對這件事有興趣可以看看。
不過有網友指出,從“上岸”難度來看,海外國家與國內的區別其實並沒有那麽大,而且從職業認同、薪資酬勞以及社會地位來看,海外公務員和國內公務員是有些差距的。總的來說其實就是相比國內公務員,海外的公務員其實也沒有多少優勢。
還有人認為海外是沒有體製內外這種說法的,對於大部分海外國家來說,這種政府雇員本質上仍然隻是個職位罷了,社會地位並不高。
而且一旦選擇走這條路之後,你可能會同時遇到職場上,以及語言文化差異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據南方周末相關消息,海外“留學熱”已持續多年,但赴海外“考公熱”,或許才剛剛開始。
2025年4月起,日本茨城縣正式取消公務員考試的國籍限製。這意味著,該地公務員向日本以外考生放開。此舉一方麵是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公務員考試“遇冷”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另一方麵是希望利用外籍人員的語言能力及國際背景,來幫助地方政府處理對外相關業務,促進文旅產業發展。
公職麵向外籍人員開放,並非日本獨有。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後有人選擇在當地工作,成功“上岸”地方公共服務部門。
和國內相同的是,“上岸”之路需要麵臨層層考核、激烈競爭。不同的是,相對寬鬆、靈活的職場要求,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新加坡不少公共服務部門具有優惠購買組屋、居家辦公、醫療保障等福利,成為中國留學生在新求職的熱門選擇。”新加坡普利國際集團創始人王秋粟告訴南方周末。
海外“上岸”看似存在地理分隔,但公務員的穩定性、福利保障,使其成為國內眾多家庭眼中的“理想職業”。當這一邏輯被遷移到海外語境,公共服務部門自然成為一大熱門就業方向,受到留學生的廣泛關注。
比如相關文章中,就職於澳大利亞昆士蘭政府的陳先生,就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就職經曆。
據悉,陳子驍是通過昆士蘭州政府的管培生項目(Graduate
program)入職,該項目主要麵向應屆畢業生群體。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通過管培生項目招聘工作人員的職能部門還有醫療、警衛、教育、財政等。
“相較於其他方式入職州政府,管培生項目有著更全麵且完善的培養計劃,晉升渠道相對通暢。”陳子驍打了個比方,兩名同期入職的員工,非管培生職級若為P1,那麽管培生職級可以達到P2或P3,起點會高一些。
“據我觀察,不少國內朋友畢業後會考慮在澳大利亞‘闖一闖’。然而,這邊的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國內完成本科學業,碩士在澳大利亞攻讀環境相關學科,能留下來從事專業對口工作,陳子驍認為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他向南方周末分析,州政府、大企業的熱門崗位,普遍存在數百人競爭、多輪筆麵試的情況。同等條件下,用人單位會優先考慮本地居民。“入職當年,昆士蘭州政府管培生項目錄用了約80名新人,華人或中國留學生目測隻有2-3名。”陳子驍說,非白人在澳大利亞不具備求職的天然優勢。
因此,融入集體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辦公室內的亞洲麵孔並不多見,讓陳子驍曾心生疏離感。好在同事友善且耐心,譬如解釋方言、俚語等特殊表達,協助解決棘手問題等。而他也積極利用各種場合互動,展示自己在集體中的獨特性。
據悉,入職管培生項目的頭兩年是“考察期”,如無重大工作失誤,州政府將同員工確定長期聘用關係。
而根據陳先生的描述,他目前的職務是利用遙感監測工具,了解州內植被保護、違規用地等相關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工作采用“十二小時彈性工作製”,上班時間設置在上午六點至晚上六點之間,每天於此期間任選七個小時即可。
員工可以根據個人安排展開工作,除非當日有需集體參加的必要性會議(Compulsory meeting)。
“我就職於昆士蘭州政府,所在部門名為‘植被政策和立法’(Vegetation policy and
legislation)。”陳子驍告訴南方周末,自己日常工作內容是利用遙感監測工具,了解州內植被保護、違規用地等相關問題,並及時進行反饋。
從墨爾本大學畢業後,陳子驍入職昆士蘭州政府已有半年多時間。他介紹,單位目前采取“十二小時彈性工作製”,上班時間設置在上午六點至晚上六點之間,每天於此期間任選七個小時即可。員工可以根據個人安排展開工作,除非當日有需集體參加的必要性會議(Compulsory
meeting)。
“上午九點半開始工作,十二點後進入午飯、午休時間;下午兩點多繼續工作,四點半準時下班。”這樣的時間安排,是陳子驍比較滿意的工作節奏。
並且,雖然各國針對外國外籍務工人員所設立的一定的工作簽證(即“工簽”)要求。但對於有本國留學背景,或就職於公共服務部門的外籍務工人員,限製門檻會弱化不少。
“不太想回國卷,目前已適應在澳大利亞的工作及生活節奏。”談及職業規劃,陳子驍笑了笑。
據澳大利亞教育部門相關規定,海外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完成碩士學業後,可申請2-3年的工簽。找到穩定的工作崗位後,還可以進一步申領綠卡(即“永久居留”)。
南方周末在昆士蘭州政府官網主頁注意到,各職能部門的管培生項目具有一係列福利保障,包括永久職位承諾、12個月後自動加薪、每周限定工作時長、遠程辦公、各類休假安排等。入職第一年,陳子驍的薪酬標準為7.5萬澳元/年(約合人民幣35萬餘元)。
澳大利亞統計部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全職工作者的中位數年薪約為6.5萬澳元。受工齡增長、崗位調整等因素影響,管培生項目崗位年薪將有進一步提高。“未來不排除申請在澳洲永久居留。”陳子驍說。
這裏也把原文鏈接放在這裏,大家如果對這件事有興趣可以看看。
相關鏈接:《》
不過有網友指出,從“上岸”難度來看,海外國家與國內的區別其實並沒有那麽大,而且從職業認同、薪資酬勞以及社會地位來看,海外公務員和國內公務員是有些差距的。總的來說其實就是相比國內公務員,海外的公務員其實也沒有多少優勢。
還有人認為海外是沒有體製內外這種說法的,對於大部分海外國家來說,這種政府雇員本質上仍然隻是個職位罷了,社會地位並不高。
而且一旦選擇走這條路之後,你可能會同時遇到職場上,以及語言文化差異等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