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全網熱議!3600元能不能解決不生孩子的問題?

全網熱議!3600元能不能解決不生孩子的問題?

文章來源: 不嚴肅問題研究室 於 2025-08-03 14:41: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這兩天全網都在討論育兒補貼這件事兒,3600元說多不多,說少確實少了點,放在偏遠山區那是一年的收入,放在一二線城市也就是幾個月的奶粉錢。

但這件事兒至少表明了一個態度,國家要用直接發錢的方式,硬剛未來的人口問題了。

那咱們現在的人口問題有多嚴重呢?

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中國的總人口就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每年減少100多萬,2023年的出生人口隻有900萬,比起十年前已經算腰斬。

如果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用不了十年,中國可能就要麵臨日本、韓國那樣的人口危機,也就是勞動力極度短缺,社會保障係統幾乎崩潰,經濟增長常年按龜速爬行。

就這麽說吧,咱們的人口問題已經到了沒辦法假裝看不見的地步。

那發錢,到底管不管用呢?

咱們先看東亞絕育圈。

韓國的生育率全球墊底,於是早在2013年,他們就開始給年輕家庭發錢,每個新生兒出生一次性發放1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5000多。孩子出生後的頭兩年,每月還能領取2900元人民幣的補助。

但尷尬的是,韓國的生育率不但沒有回升,反而在2024年創造了曆史新低,隻有0.72,也就是,一對兒年輕夫婦平均下來還造不出一個孩子。他們的普遍想法是,生孩子結婚的成本太高,還不如盡情體驗生活,窮人根本不配擁有下一代。

而日本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

他們長期推行兒童津貼,從出生到初中畢業,日本小孩每個月都能領到錢,18年算下來能領640萬日元,也就是10.5萬人民幣,三孩及以上還會補貼加倍,粗略估算津貼總額達到了29萬。這在全球範圍也屬於中等偏高的發錢水平。

但日本的出生率是多少呢?2024是1.15,出生人口首次跌破了70萬人大關,逼得日本政府要考慮征收單身稅,也就是不生孩子的年輕人要反向補貼生孩子的人。

這麽一看,韓國、日本的補貼力度不小,但還是沒辦法解決年輕人不生孩子的趨勢性問題。

那北歐是不是好點?

也不行!

要知道,北歐可是出了名的高福利地區,比如瑞典、挪威、芬蘭這幾個國家,每個家庭的孩子不但能領到現金補貼,還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夫妻雙方還能獲得一年以上的超長產假。

就這麽說吧,北歐政府除了公務員的崗位不能給,已經把能給福利的全給了。

但福利政策執行了幾十年,這些國家的生育率還是不太理想。挪威、瑞典跌到1.4、1.5,芬蘭甚至跌到了1.3以下,遠遠低於保持人口穩定所需要的2.1。

唯一靠發錢取得正反饋的,也隻有法國。

他們的生育率長期保持在1.8左右,是歐洲國家裏既有錢又能生的一個,但關鍵原因不是法國人拿到的錢更多,而是整個社會都對養孩子這件事非常友好。

法國不僅有現金補貼,還有政策對職場環境的靈活支持,比如彈性工作製、完善的托育服務,甚至企業對帶孩子的員工也很照顧。

咱們舉幾個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比如法國允許父母在孩子年幼階段,主動申請減少工作時長,每周隻要不少於24小時,就能保留原來的薪資崗位。

政府的托兒所,可以接收兩個月的嬰幼兒,工作日全天托管,還要按照家庭收入階梯收費,最低隻要幾歐元(一天)。如果家庭請來私人保姆或者親戚朋友帶娃,國家還會給予一定的現金補償。

不過大家注意哈,法國土著對生孩子這件事並不積極,瘋狂薅政府羊毛的是中東、北非跑過來的穆斯林,他們一家子十幾口人,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生孩子拿補貼,也撐起了法國的人口基數。

但不管怎麽樣,從數據上看,法國的政策是成功的,年輕人不光能得到經濟支持,更重要的是職場和社會的相對寬容,他們的經驗也告訴了我們,發錢很重要,但光靠發錢還遠遠不夠。

咱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的這次新政,3600元的年度托育補貼,平均到每個月也就是300塊。從實際的成本上來算,育兒期間的奶粉、尿不濕、看病開銷、托管費用,這錢確實不夠。

但大家也應該能看到,錢雖少,卻也反映了國家的一個清晰態度:要努力降低年輕人的育兒壓力,讓生育變成一件經濟上有支持的事。

3600元是起步,經濟好的地方可以提高這個基礎上加碼,一線城市還可能補貼加倍甚至更多。

實際上,不僅是發錢,最近幾年,各地政府也在嚐試更多元的政策,比如延長產假、擴大托育資源建設、輔助生育也納入醫療保險等等。

尤其是湖北天門市,2024年通過住房優惠、產前補貼和育兒津貼等措施,讓當地的生育人數同比增加了17%。天門政府給的不僅僅是錢,還有生活和住房環境的改善。

所以,問題就很明顯了,補貼很重要,但真正影響年輕人要不要生孩子的,除了經濟成本,還有職場環境、住房條件、托育服務等綜合因素。

其實說到底,現在的年輕人是在生活和生育之間做選擇。一個人養家太辛苦,兩個人養娃,又擔心被職場優化。

如果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支持員工的家庭需求,比如提供更長的產假和陪產假、建立托兒設施或者實施彈性工作製度,那麽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支持,可能比直接給錢更有說服力。

另外,孩子的教育成本也是年輕家庭不得不去考慮的一項重要支出。

雖然國家已經在推進“雙減”,降低課外培訓負擔,但中國父母習慣性雞娃,國家減的越多,他們反而卷的越狠,真正要實現教育減負,那還得增加公立教育資源,保障每個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高質量教育服務。

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公平和資源分配的問題。

當然,關於生孩子這件事,全世界的政府都很頭疼,就連印度人也不怎麽生了,說到底,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良藥,經濟越是發達,生育率也就越低。

當然,這次補貼政策的出台本身,也給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國家越來越關注年輕家庭的實際需求,未來一定會從經濟、托育、住房、醫療等多個角度為他們提供支持。

3600元是方向、是態度,也代表了未來的一種趨勢。

不管怎麽樣,發錢是好事兒,也是促進生育的第一步,但它還遠遠不夠。

畢竟,生娃這事,不僅關乎錢,更關乎未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網瘋傳王鶴棣27分鍾私人通話錄音!法律怎麽說?
沙利文:4年白幹 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
網友偶遇劉強東:在夜市用塑料碗和鄉親們喝酒
莫迪抵天津 印僑民熱烈歡迎 觀賞中國藝術家歌舞
售價55500元 LV龍蝦造型手袋引發熱議 網友吐槽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專訪痛批日本恢複軍國主義,強調中俄"合作抗日"
官方披露珍貴檔案 蘇聯援華抗日絕密行動曝光
澤連斯基最新發聲:俄軍集結多達10萬人,準備進攻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團”,在白宮內構建了一個權力網絡
日媒揭談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買大米
中資老板毒死富士山樹木案宣判:獲刑1年
美新國防戰略草案 萬斯言論扮關鍵 點名台灣戰略要角
哈瑪斯證實:軍事領導人慘遭以軍擊斃,痛批以色列"暴君"
普京訪華前夕,莫斯科隨處可見中國影響力的印記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反對川普!芝加哥非裔市長"簽行政命命":抵製鎮壓移民
盧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為白俄羅斯的“中國人”了
再見林瘋狂!37歲林書豪正式宣布退役
可怕!華裔妻子在離婚聽證會前夜硫酸潑向白人丈夫
美印交惡!川普宣布"取消出席"印度主辦QUAD峰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網熱議!3600元能不能解決不生孩子的問題?

不嚴肅問題研究室 2025-08-03 14:41:30



這兩天全網都在討論育兒補貼這件事兒,3600元說多不多,說少確實少了點,放在偏遠山區那是一年的收入,放在一二線城市也就是幾個月的奶粉錢。

但這件事兒至少表明了一個態度,國家要用直接發錢的方式,硬剛未來的人口問題了。

那咱們現在的人口問題有多嚴重呢?

實際上從2022年開始,中國的總人口就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每年減少100多萬,2023年的出生人口隻有900萬,比起十年前已經算腰斬。

如果按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用不了十年,中國可能就要麵臨日本、韓國那樣的人口危機,也就是勞動力極度短缺,社會保障係統幾乎崩潰,經濟增長常年按龜速爬行。

就這麽說吧,咱們的人口問題已經到了沒辦法假裝看不見的地步。

那發錢,到底管不管用呢?

咱們先看東亞絕育圈。

韓國的生育率全球墊底,於是早在2013年,他們就開始給年輕家庭發錢,每個新生兒出生一次性發放1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5000多。孩子出生後的頭兩年,每月還能領取2900元人民幣的補助。

但尷尬的是,韓國的生育率不但沒有回升,反而在2024年創造了曆史新低,隻有0.72,也就是,一對兒年輕夫婦平均下來還造不出一個孩子。他們的普遍想法是,生孩子結婚的成本太高,還不如盡情體驗生活,窮人根本不配擁有下一代。

而日本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

他們長期推行兒童津貼,從出生到初中畢業,日本小孩每個月都能領到錢,18年算下來能領640萬日元,也就是10.5萬人民幣,三孩及以上還會補貼加倍,粗略估算津貼總額達到了29萬。這在全球範圍也屬於中等偏高的發錢水平。

但日本的出生率是多少呢?2024是1.15,出生人口首次跌破了70萬人大關,逼得日本政府要考慮征收單身稅,也就是不生孩子的年輕人要反向補貼生孩子的人。

這麽一看,韓國、日本的補貼力度不小,但還是沒辦法解決年輕人不生孩子的趨勢性問題。

那北歐是不是好點?

也不行!

要知道,北歐可是出了名的高福利地區,比如瑞典、挪威、芬蘭這幾個國家,每個家庭的孩子不但能領到現金補貼,還享受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夫妻雙方還能獲得一年以上的超長產假。

就這麽說吧,北歐政府除了公務員的崗位不能給,已經把能給福利的全給了。

但福利政策執行了幾十年,這些國家的生育率還是不太理想。挪威、瑞典跌到1.4、1.5,芬蘭甚至跌到了1.3以下,遠遠低於保持人口穩定所需要的2.1。

唯一靠發錢取得正反饋的,也隻有法國。

他們的生育率長期保持在1.8左右,是歐洲國家裏既有錢又能生的一個,但關鍵原因不是法國人拿到的錢更多,而是整個社會都對養孩子這件事非常友好。

法國不僅有現金補貼,還有政策對職場環境的靈活支持,比如彈性工作製、完善的托育服務,甚至企業對帶孩子的員工也很照顧。

咱們舉幾個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比如法國允許父母在孩子年幼階段,主動申請減少工作時長,每周隻要不少於24小時,就能保留原來的薪資崗位。

政府的托兒所,可以接收兩個月的嬰幼兒,工作日全天托管,還要按照家庭收入階梯收費,最低隻要幾歐元(一天)。如果家庭請來私人保姆或者親戚朋友帶娃,國家還會給予一定的現金補償。

不過大家注意哈,法國土著對生孩子這件事並不積極,瘋狂薅政府羊毛的是中東、北非跑過來的穆斯林,他們一家子十幾口人,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生孩子拿補貼,也撐起了法國的人口基數。

但不管怎麽樣,從數據上看,法國的政策是成功的,年輕人不光能得到經濟支持,更重要的是職場和社會的相對寬容,他們的經驗也告訴了我們,發錢很重要,但光靠發錢還遠遠不夠。

咱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的這次新政,3600元的年度托育補貼,平均到每個月也就是300塊。從實際的成本上來算,育兒期間的奶粉、尿不濕、看病開銷、托管費用,這錢確實不夠。

但大家也應該能看到,錢雖少,卻也反映了國家的一個清晰態度:要努力降低年輕人的育兒壓力,讓生育變成一件經濟上有支持的事。

3600元是起步,經濟好的地方可以提高這個基礎上加碼,一線城市還可能補貼加倍甚至更多。

實際上,不僅是發錢,最近幾年,各地政府也在嚐試更多元的政策,比如延長產假、擴大托育資源建設、輔助生育也納入醫療保險等等。

尤其是湖北天門市,2024年通過住房優惠、產前補貼和育兒津貼等措施,讓當地的生育人數同比增加了17%。天門政府給的不僅僅是錢,還有生活和住房環境的改善。

所以,問題就很明顯了,補貼很重要,但真正影響年輕人要不要生孩子的,除了經濟成本,還有職場環境、住房條件、托育服務等綜合因素。

其實說到底,現在的年輕人是在生活和生育之間做選擇。一個人養家太辛苦,兩個人養娃,又擔心被職場優化。

如果企業能夠更靈活地支持員工的家庭需求,比如提供更長的產假和陪產假、建立托兒設施或者實施彈性工作製度,那麽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支持,可能比直接給錢更有說服力。

另外,孩子的教育成本也是年輕家庭不得不去考慮的一項重要支出。

雖然國家已經在推進“雙減”,降低課外培訓負擔,但中國父母習慣性雞娃,國家減的越多,他們反而卷的越狠,真正要實現教育減負,那還得增加公立教育資源,保障每個孩子都能公平地享受到高質量教育服務。

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公平和資源分配的問題。

當然,關於生孩子這件事,全世界的政府都很頭疼,就連印度人也不怎麽生了,說到底,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良藥,經濟越是發達,生育率也就越低。

當然,這次補貼政策的出台本身,也給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國家越來越關注年輕家庭的實際需求,未來一定會從經濟、托育、住房、醫療等多個角度為他們提供支持。

3600元是方向、是態度,也代表了未來的一種趨勢。

不管怎麽樣,發錢是好事兒,也是促進生育的第一步,但它還遠遠不夠。

畢竟,生娃這事,不僅關乎錢,更關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