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高鐵服務再升級,旅客可按照乘車指南,用手機掃描座位上的二維碼調節空調溫度。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掃碼調溫”被誤讀了,旅客掃碼後是填寫本人對空調溫度的訴求,列車工作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再進行調整,並非旅客用手機直接控製空調。
24日,一位在高鐵上工作多年的列車長告訴記者,旅客掃的碼為座椅扶手上的“鐵路暢行”二維碼,使用微信掃碼後可進入鐵路12306小程序,點擊“問題反饋”,即可填寫本人對空調溫度的訴求。這位列車長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所持的手持終端可實時接收到旅客反饋的問題,他們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與旅客進行溝通,同時通知隨車機械師,查看涉事車廂的實時溫度。
“一般來說車廂內溫度我們設定在26℃-28℃,如果確實溫度超出這一範圍,其他旅客也普遍反映溫度不適,隨車機械師就會立即進行調整。”列車長表示,如果是個別旅客對溫度比較敏感,乘務員則會采取其他個性化的處理方式,比如為怕冷的旅客送上毛毯等。
“列車空調係統不同於家用空調,不可能讓每位旅客掃碼就能隨意調整。”另一位受訪列車長表示。據介紹,鐵路暢行碼的功能遠不隻反饋空調溫度,旅客還可以便捷地辦理補票升席、餐食預訂、遺失物品查找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