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讀過國際旅行指南的遊客都知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是必看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值得繞道前往參觀。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尋求擴大在教育課程內容、曆史文化遺產,甚至人工智能領域的影響力,UNESCO也成了其影響力運動的熱切目標。
特朗普總統周二讓美國退出該組織的決定,消除了對中國影響力運動的一個有力製約,這是美國從國際機構退出從而為中國創造軟實力提升契機的最新例證。
美國曾是UNESCO最大的支持者,為該組織提供了25%的資金。但多年來,華盛頓與該機構關係時好時壞,尤其是特朗普2017年第一次擔任總統之後。中國則已開始取代美國的地位。UNESCO的副總幹事目前由一名中國官員擔任。外交人士透露,該職位通常是用政治或資金恩惠換來的。
UNESCO對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一些重大優先事項一直持支持態度,其中包括名為“一帶一路”的全球基礎設施項目。北京還大力遊說,爭取把更多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力圖超過意大利,成為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國家。中國的一些文化遺產位於西藏和新疆等受壓迫的少數民族地區,許多當地居民將入遺視為政府挪用和控製少數民族文化和曆史的企圖。
UNESCO不僅在“何為曆史”方麵擁有巨大影響力,同時,該機構也是負責製定人工智能指導方針的聯合國機構。據中國官媒報道,UNESCO已與中國的一家人工智能巨頭科大訊飛達成了在亞洲和非洲開展高等教育合作的協議。(UNESCO稱其與全球各地的許多人工智能企業均有合作。)
“UNESCO是文化和智識力量與影響力交鋒的一個戰場,”戴維·基利昂說,他曾在奧巴馬政府任美國常駐UNESCO代表。“我們正在把軟實力領域拱手讓給一個擴張主義的威權大國。”
針對中國在UNESCO影響力的置評請求,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回應稱,國際組織“不是地緣政治博弈的競技場”。
“中國從未試圖挑戰或取代美國的地位。我們希望各方能夠客觀地看待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積極作用,”大使館說。
UNESCO表示,雖然中國很快將成為該機構的最大資助國,但中國人士在該機構工作人員中為數不多。“我們恐怕無法對這個或那個成員國的外交戰略發表評論,”UNESCO發言人在聲明中說。
雖然美國國務院沒有回複置評請求,但透過聲明表示,UNESCO推進“一種全球主義的、意識形態的國際發展議程,與我們‘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相悖”。
退出UNESCO反映了美國從國際機構更廣泛的撤退趨勢,以及特朗普對軟實力的輕視。軟實力指的是一個長期奉行的理念,即美國在海外的文化和經濟影響力能增強美國在外交事務上的地位。
特朗普已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關閉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白宮將在8月初發布對聯合國各機構的審查報告,專家們預計美國將停止對其他機構的資助。
“美國不再靠得住,”上海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說。“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影響力肯定會隨之上升。這一點是肯定的。”
UNESCO是習近平2012年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訪問的第一個聯合國機構。美國已根據20世紀90年代的一項立法停止了對UNESCO的資助,該立法要求美國停止向接受巴勒斯坦為正式成員的聯合國機構提供資金。
這就為中國提供了機會。
中國政府得以讓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被任命為該組織特使,並為這個總部設在巴黎的機構提供了指定用於中國外交政策目標的專項資金。
曾任UNESCO助理總幹事的中國官員唐虔在其2020年的回憶錄中寫道,中國政府將資助該機構視為擴大中國影響力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非洲。
雖然不再資助UNESCO,但美國政府並沒在那之後置身局外。奧巴馬政府仍讓基利昂等外交官留在巴黎,在UNESCO負責關於納粹大屠殺方麵教育的工作,以及在互聯網監管上對抗巴西和中國。
但2017年,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將徹底退出UNESCO,理由是該組織有反以色列的偏見。拜登2021年就任總統後,基利昂等人曾積極推動美國重返該組織。
“美國留下的空白正在被其他大國填補,比如中國,這些國家懂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蘊藏的巨大軟實力機會,”基利昂等人在一份供拜登政府內部傳閱的文件中寫道。
國會批準了一項資金豁免,美國重新加入了UNESCO。該豁免明確提出對中國影響力的擔憂。
美國新任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開始著手試圖恢複美國的影響力,為微軟和網飛等科技公司爭取到了與UNESCO合作的夥伴關係,並與加納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一起領導了一個小組,在非洲開展人工智能和數字學習方麵的工作,而中國企業早已在當地取得了進展。
特朗普無意助力中國擴大影響力。他已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限製向中國出口美國技術。但特朗普更看重經濟和軍事實力,而不是對外援助和文化項目。
中國把軟實力視為擴大全球影響力的關鍵所在,並把UNESCO視為在世界舞台上確立本國文化和曆史地位的核心平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項目世界領先,這些是人類最當之無愧的創造,如西班牙的弗拉門戈舞、泰國的冬陰功蝦湯,以及牙買加的雷鬼音樂。
世界遺址吸引著如此之多的遊客,以至於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能改變當地的經濟。曆史上,西方國家的遺產地曾在世界遺產名錄中占主導地位,近年來,亞洲國家也大力遊說,希望為自己的曆史文化爭取到認可。但遭受迫害的少數民族指出,在北京當局的掌控下,這些遺址變成了文化挪用的工具,而不是得到保護。
2020年,中國政府在拉薩的布達拉宮曆史建築群內建了兩座帶有明顯中式風格的亭子,該建築群裏的宮殿曾是藏人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幾百年來居住的地方。亭子環繞著在西藏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石柱而建。根據UNESCO的規定,各國在對遺址進行重大改變之前必須通知該組織。中國政府並沒有履行這一義務。
在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本月初的會議上,倡導團體曾呼籲將布達拉宮曆史建築群列為瀕危遺產,但委員會未予采納。
中國官員表示,推動本國的曆史文化遺址獲得UNESCO的認定是習近平“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倡議主張,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不應受到其他價值觀不同國家的壓力。批評人士認為,這其實是削弱人權與民主的一種手段。
總部位於柏林的非營利組織“世界遺產觀察”的主席斯蒂芬·東普克表示,美國從UNESCO退出意味著減少對世界遺產的監督。他說:“即使在現在,UNESCO也無法對約三分之一的世界遺產名錄進行有效監測。美國的退出隻會加速這種局麵。”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美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已在今年1月辭職。那之後不久,維吾爾語言學家阿卜都韋力·阿尤普(音)發現了在UNESCO冒犯中國的危險。
維吾爾族是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一直受中國政府的迫害,許多人被關進拘禁營,強迫勞動,並被禁止在學校使用母語。中國政府大力審查和壓製相關迫害的討論。
今年2月,阿尤普和家人來到巴黎,準備在UNESCO關於原住民語言的會議上發言。會議曾邀請他介紹智能手機如何加劇維族人使用母語的能力衰退問題。
在會議的第一天,阿尤普問了一名中國官媒主播一個批評中國政府的問題。第二天,在他原定發言時間的幾小時前,會議組織方突然取消了邀請。
據該會議學術委員會的三名成員表示,阿尤普提的提問是取消邀請的原因。由於擔心遭到報複,這三名成員均要求不具名。其中一位委員表示,中文學習公司——全球說是會議的主要讚助商,工作人員擔心冒犯公司高管。
UNESCO在聲明中說,其管理層沒有參與取消阿尤普發言的決定,UNESCO也沒有在這件事上收到來自中國的要求。
阿尤普在一張紙上憤怒地寫道:“UNESCO,我的發言被取消。為什麽?為什麽?”他把這張紙貼在會場後離開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