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沈陽”女兒沈佳潤在韓國出道的消息刷爆網絡,今年才10歲的她正式成為練習生,她在單曲唱跳中的表現讓人又驚又喜,很多網友也對沈佳潤相當看好。
大量的星二代,開始選擇走演藝唱跳的道路,許多人也開始思考,所謂的明星夢是否真的像想象中那般光鮮。
黃奕與12歲女兒黃芊玲的一段母女對話走紅,道出了演藝圈最殘酷的現實。
“媽,我想出道當練習生”,女孩堅定的語氣,把她稚嫩單純的心思暴露無遺,在黃奕分享的視頻中,一個12歲的小女孩,直麵母親,表達著自己對未來的期待。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黃奕的回應道出光鮮背後有刀刃
今年春天,剛從英國回來的黃芊玲,有了更廣的眼界,更多的認知,比起母親規劃的學業,她也有了自己的追求。
這次回國,她主動聊起“想當練習生”,她想站在舞台上,有一段練習生的經曆,當黃奕表露猶豫時,12歲的她,眼裏閃爍著期盼與忐忑的光,再三提到站在舞台上能讓她有更大的成就感。
女孩想靠舞台填補內心缺口,也渴望獲得舞台賦予的自信。
她說自己不怕別人挑刺,可以麵對各種審判。
當黃奕出於關心和心疼,覺得韓國練習生這條路太苦時,12歲的小女孩始終覺得自己能吃這樣的苦,能接受這樣殘酷的選拔。
黃奕聽了女兒的話後,聲音柔和卻堅定:“你想好了嗎?別人會對你評頭論足,什麽那麽那麽吸引你呢”。
她特地提起韓庚,說韓庚之前在練習的時候肋骨斷裂又自己長好了,但他本人完全不知道。
比起普通的演員,練習生要麵對的是更嚴酷的選拔,200萬人競爭75個名額,光是靠努力和財富,都遠遠不夠。
歸國四子在韓國出道前就經曆了沒日沒夜的訓練,出道之後依舊高負荷工作,張藝興甚至在談好國內個人工作室之後,多次暈倒。
如今的宋雨琦等人,也在兩頭跑,高負荷地工作。
黃奕沒有完全否定女兒夢想,隻是清醒地告訴她,這條路有多麽難走。
“可怕的訓練量”“公開賽的殘酷選拔”“被指指點點的外貌、體形、舞台表現”。
舞台上的光鮮亮麗是假的,偶像背後的殘酷才是真的。
而芊玲,才12歲,她認為英國的教育理念很落後,但卻不知道小小年紀就出國留學本身就是很多人的奢望。
比起普通的孩子,黃奕其實已經把女兒托舉了很高的高度。
何況,她才12歲,這個年紀最應該做的其實是自己的學業,就算是想要走唱跳這條路,那必然是需要自己努力的。
如今的沈佳潤雖然成功在韓國出道,但是她一直都有在唱跳方麵努力,在小沈陽曬出的照片裏,沈佳潤身體柔韌度很強,體態身材也符合愛豆的標準。
但在黃奕的視頻裏,黃奕的女兒黃芊玲甚至還存在脖子前傾以及彎腰駝背的情況,目前的她雖然向往成為練習生,但僅僅是在向往的階段,她還沒有付出努力,也沒有做好準備。
年輕時候的黃奕,有驚鴻一瞥的美貌
當然,引發爭議的不僅僅是黃芊玲與黃奕之間對練習生的不同的看法。
當黃芊玲說出那句“你都當藝人了,為啥我不能”。
回到2002年,《上錯花轎嫁對郎》裏青衣黃奕,眉目如畫,英氣逼人。
她那中性英氣的特立形象曾讓人印象深刻,那種棱角分明的臉,以及“不拘一格”的感覺,就是她能成為銀幕明星的原因。
當時的黃奕家庭背景是書香門第,父母高知,祖父奶奶撐起她的學識與家教基礎。
但她選擇跑去影視中專,然後放棄體製化學習,踏上光影之路。
她一路從叛逆那批“入行女孩”中走出去,憑借美貌、才氣和反骨,闖出一片天地。
她有今天的成功絕對不僅僅是因為當年的一意孤行,而是因為她的靈性,她的美貌,但凡黃芊玲也有這樣的顏值和氣質,網友也絕不會攔著。
與母親相比,黃芊玲更像鄰家女孩,稚嫩、羞澀,還是帶著青春懵懂的普通麵孔。
她沒有母親當年的那種刀鋒利感,沒有含蓄如水的五官。
她說的是“我看你成功了,我也想”,但父母知道,“你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
現代娛樂圈,不是花瓶市場。孩子做練習生,必須忍受大眾的評頭論足。
粉絲要求,媒體問候,負麵言論無處可逃。
12歲的黃芊玲一旦出道,“顏值”“氣質”“道路選擇”都會被無限延展,今天的沈佳潤,也在麵對同樣的質疑。
而這還是在她身材管理在線,音色音質,舞蹈能力也很強的情況下。
從兩人麵對同樣的疑問,給出的不同回答,就看得出她們能否麵對輿論的高壓。
網友說沈佳潤形象不出眾,但沈佳潤說自己長得像爸爸“我很驕傲”,可12歲的黃芊玲給出的回答就很幼稚。
“我不在意啊”,這不是自己想不在意就不在意的。
試問一下現在演藝圈的明星,哪一個能真正做到毫不在意外界的評論,這樣的想法本身就很幼稚。
“你都當藝人了,為啥我不能?”這句話,不隻是12歲的夢想宣告,而是星二代們童話現實錯位的生動注腳。
不僅形象,條件不符合,在內核上,黃芊玲也還沒有修煉出站在大眾麵前,看舞蹈、靠容貌吸睛的準備。
在黃奕的評論區裏,也都是網友的現身說法,其中大量的評價,其實都是客觀的,如果黃芊玲能在網友的眾說紛紜下依舊覺得她可以不在意,再談能不能走韓國練習生這條路。
而對黃奕來說,做一個不掃興的媽媽,以及做一個能引導孩子走正確的人生道路的導師是兩難。
黃奕當然有實力讓如今的黃芊玲去韓國做練習生,但這樣的決定會不會讓孩子錯失另一種人生,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