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44歲阿嬌北京獨居:200平豪宅配700元外賣

44歲阿嬌北京獨居:200平豪宅配700元外賣

文章來源: 代軍哥哥 於 2025-07-14 09:40:1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刷到阿嬌(鍾欣潼)的生活 vlog,忽然發現這個唱著 “莫斯科沒有眼淚” 的女孩,已經悄悄走到了 44 歲。鏡頭裏的她站在北京 200 平的房子裏,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地板上,身後是空曠的客廳,手裏卻舉著剛到的外賣 —— 三個菜加一份甜品,賬單赫然顯示 700 多元。

“一個人吃飯也要有儀式感呀。” 她對著鏡頭笑,梨渦依舊像二十年前那樣甜,可眼角的細紋藏不住時光的痕跡。點開她的生活日常,才發現這位曾經站在華語樂壇頂端的女星,如今過著一種矛盾又真實的生活:住著能俯瞰半個京城的大 house,卻總在深夜點一大桌吃不完的外賣;把家裏塞滿粉色玩偶和香薰蠟燭,卻在采訪裏坦言 “想有個孩子,好像越來越難了”。

阿嬌的北京住所曝光時,很多人驚訝於它的 “不明星”。沒有誇張的水晶燈,沒有擺滿奢侈品的衣帽間,客廳裏最顯眼的是鋪著卡通地毯的懶人沙發,陽台上擺著十幾盆綠植,連冰箱上都貼滿了粉絲送的便利貼。

“其實我很宅的,” 她在視頻裏展示廚房,開放式設計的操作台上擺著嶄新的咖啡機,烤箱裏卻落了層薄灰,“工作忙的時候,一天隻能睡四五個小時,回家就想躺平。” 點外賣成了她的日常,有時是北京老字號的烤鴨,有時是粵式茶餐廳的燒臘,偶爾也會嘴饞點份四川火鍋,一個人對著咕嘟冒泡的鍋底慢慢涮菜。

有次她曬出外賣訂單,728 元的消費單裏,光是一份佛跳牆就占了大半。評論區有人說 “明星真有錢”,可熟悉她的粉絲都知道,這不過是獨居者的小倔強 —— 總覺得多點幾個菜,家裏能熱鬧點。就像她會在玄關擺兩雙拖鞋,沙發上放兩個抱枕,好像這樣就有人隨時會來做客。

“我以前總覺得,30 歲前一定要結婚。” 阿嬌在一檔訪談裏輕聲說。鏡頭切到十年前,她穿著婚紗的樣子還曆曆在目,可兩段婚姻最終都沒能走到最後。如今 44 歲的她,把人生目標悄悄改成了 “希望能有個孩子”。

去年她去做體檢,醫生說 “自然受孕的概率在降低”,她對著鏡頭紅了眼眶:“有時候看到阿 Sa 帶侄子玩,就特別羨慕。” 她開始早睡早起,堅持每天健身,甚至跟著營養師調理身體,手機備忘錄裏記滿了 “排卵期計算”“葉酸補充量”。

粉絲總勸她 “順其自然”,可誰都知道,這個在舞台上唱著 “戀愛大過天” 的女孩,骨子裏始終渴望一個家。她會在 vlog 裏學做嬰兒輔食,會對著玩具店的小衣服傻笑,甚至在朋友的孩子生日時,包的紅包比孩子父母還厚。

有人說阿嬌的生活太孤獨,可走近了才發現,她把獨居過成了自己的節奏。早上七點準時起床,喝杯溫水後去陽台練瑜伽,陽光穿過她的發梢,落在瑜伽墊上的投影像朵盛開的花;下午會泡在書房看劇本,累了就逗逗寄養在她家的布偶貓;晚上偶爾開直播和粉絲聊天,教大家怎麽用最少的化妝品畫出偽素顏。

她的家裏藏著很多孩子氣的細節:衣帽間掛著 Twins 時期的打歌服,書架上擺著全套的《哈利波特》,連廁所的香薰都是草莓味的。有次阿 Sa 來做客,對著滿牆的玩偶笑她 “還是個小女孩”,她卻認真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家人呀。”

看阿嬌的 vlog 時,總會想起身邊那些 40 + 的姐姐們。她們有的在寫字樓裏做高管,有的在菜市場為家人挑菜,有的像阿嬌一樣獨居,卻都在認真地和生活過招。曾經以為 40 歲是道坎,後來才明白,這不過是人生換了種活法 —— 不再執著於別人的眼光,更在意自己舒不舒服。

阿嬌依然會在深夜點 700 元的外賣,也會在體檢單出來後偷偷掉眼淚,但她學會了在鏡頭前笑著說:“沒關係呀,慢慢來。” 就像她在歌裏唱的:“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但總會有彩虹。”

或許我們都該學著和她一樣,接受生活的不完美。200 平的房子也好,出租屋的小單間也罷,能把日子過得有盼頭,就是最好的人生。願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 無論是一頓熱乎的家常菜,還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該來的總會來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女勒索美國公民結婚索要綠卡?引極大關注
國會推"尊嚴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請永久身份
華裔夫婦瘋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緝
駭人聽聞!華裔夫婦涉虐童醜聞 受害者包括20餘幼兒
馬斯克開高薪征才 “AI伴侶”情色暴力 12歲也能用挨轟




24小時討論排行

有損國格!一切西方偽史論 本質都是辱華的高級黑
宗慶後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動又熱情 看對方眼神…
印度空難後"東航慘案"被提,"可能危及國安"會被塵封嗎?
馬斯克密集發文猛烈抨擊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是騙局”
川普:中國很快會處死芬太尼製造者 北京:責任在美國自身
全美炸鍋!華裔夫婦找代孕瘋狂生21娃 被剝奪監護權
別被川普“臨陣軟腳”騙了 他要的就是關稅!越高越好…
宗馥莉的媽媽 才是狠人 以柔克剛 有容乃大
苦吞50%關稅!巴西總統魯拉"強硬杠上川普"民調反漲
中國好感度反超,美國全球民調出現“逆轉”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麽多錢幹麽 天堂又不能用
移民這局贏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綠卡"法院2理由推翻"
卡爾森率領憂心忡忡的MAGA鬥士們 質疑特朗普
美女議員AOC稱川普是“強奸犯” 白宮官員:可悲可憐
《竹林女兒》:離散和跨國收養,一對雙胞胎的命運回響
川普宣布可口可樂"改配方",喊:就是比較好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44歲阿嬌北京獨居:200平豪宅配700元外賣

代軍哥哥 2025-07-14 09:40:13

最近刷到阿嬌(鍾欣潼)的生活 vlog,忽然發現這個唱著 “莫斯科沒有眼淚” 的女孩,已經悄悄走到了 44 歲。鏡頭裏的她站在北京 200 平的房子裏,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地板上,身後是空曠的客廳,手裏卻舉著剛到的外賣 —— 三個菜加一份甜品,賬單赫然顯示 700 多元。

“一個人吃飯也要有儀式感呀。” 她對著鏡頭笑,梨渦依舊像二十年前那樣甜,可眼角的細紋藏不住時光的痕跡。點開她的生活日常,才發現這位曾經站在華語樂壇頂端的女星,如今過著一種矛盾又真實的生活:住著能俯瞰半個京城的大 house,卻總在深夜點一大桌吃不完的外賣;把家裏塞滿粉色玩偶和香薰蠟燭,卻在采訪裏坦言 “想有個孩子,好像越來越難了”。

阿嬌的北京住所曝光時,很多人驚訝於它的 “不明星”。沒有誇張的水晶燈,沒有擺滿奢侈品的衣帽間,客廳裏最顯眼的是鋪著卡通地毯的懶人沙發,陽台上擺著十幾盆綠植,連冰箱上都貼滿了粉絲送的便利貼。

“其實我很宅的,” 她在視頻裏展示廚房,開放式設計的操作台上擺著嶄新的咖啡機,烤箱裏卻落了層薄灰,“工作忙的時候,一天隻能睡四五個小時,回家就想躺平。” 點外賣成了她的日常,有時是北京老字號的烤鴨,有時是粵式茶餐廳的燒臘,偶爾也會嘴饞點份四川火鍋,一個人對著咕嘟冒泡的鍋底慢慢涮菜。

有次她曬出外賣訂單,728 元的消費單裏,光是一份佛跳牆就占了大半。評論區有人說 “明星真有錢”,可熟悉她的粉絲都知道,這不過是獨居者的小倔強 —— 總覺得多點幾個菜,家裏能熱鬧點。就像她會在玄關擺兩雙拖鞋,沙發上放兩個抱枕,好像這樣就有人隨時會來做客。

“我以前總覺得,30 歲前一定要結婚。” 阿嬌在一檔訪談裏輕聲說。鏡頭切到十年前,她穿著婚紗的樣子還曆曆在目,可兩段婚姻最終都沒能走到最後。如今 44 歲的她,把人生目標悄悄改成了 “希望能有個孩子”。

去年她去做體檢,醫生說 “自然受孕的概率在降低”,她對著鏡頭紅了眼眶:“有時候看到阿 Sa 帶侄子玩,就特別羨慕。” 她開始早睡早起,堅持每天健身,甚至跟著營養師調理身體,手機備忘錄裏記滿了 “排卵期計算”“葉酸補充量”。

粉絲總勸她 “順其自然”,可誰都知道,這個在舞台上唱著 “戀愛大過天” 的女孩,骨子裏始終渴望一個家。她會在 vlog 裏學做嬰兒輔食,會對著玩具店的小衣服傻笑,甚至在朋友的孩子生日時,包的紅包比孩子父母還厚。

有人說阿嬌的生活太孤獨,可走近了才發現,她把獨居過成了自己的節奏。早上七點準時起床,喝杯溫水後去陽台練瑜伽,陽光穿過她的發梢,落在瑜伽墊上的投影像朵盛開的花;下午會泡在書房看劇本,累了就逗逗寄養在她家的布偶貓;晚上偶爾開直播和粉絲聊天,教大家怎麽用最少的化妝品畫出偽素顏。

她的家裏藏著很多孩子氣的細節:衣帽間掛著 Twins 時期的打歌服,書架上擺著全套的《哈利波特》,連廁所的香薰都是草莓味的。有次阿 Sa 來做客,對著滿牆的玩偶笑她 “還是個小女孩”,她卻認真地說:“這些都是我的家人呀。”

看阿嬌的 vlog 時,總會想起身邊那些 40 + 的姐姐們。她們有的在寫字樓裏做高管,有的在菜市場為家人挑菜,有的像阿嬌一樣獨居,卻都在認真地和生活過招。曾經以為 40 歲是道坎,後來才明白,這不過是人生換了種活法 —— 不再執著於別人的眼光,更在意自己舒不舒服。

阿嬌依然會在深夜點 700 元的外賣,也會在體檢單出來後偷偷掉眼淚,但她學會了在鏡頭前笑著說:“沒關係呀,慢慢來。” 就像她在歌裏唱的:“風雨過後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但總會有彩虹。”

或許我們都該學著和她一樣,接受生活的不完美。200 平的房子也好,出租屋的小單間也罷,能把日子過得有盼頭,就是最好的人生。願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 無論是一頓熱乎的家常菜,還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該來的總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