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文章來源: 工勞小報 於 2025-07-12 18:12: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01 本期重點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6月16日,湖南省臨澧縣山洲村一煙花廠發生爆炸,造成9人遇難,26人受傷。事故發生後,有媒體披露,自2023至2025年,該廠多次因“改變工房用途”、“超核定藥量儲存”等問題被立案調查;又因“餘藥清理不及時”、“消防設施配備不規範”等隱患被責令整改。執法處理的罰款金額從5000元到5萬元不等。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

政府部門的監管流於形式,與地方產業發展的考量脫不了幹係。煙花爆竹產業是臨澧縣的支柱產業。2024年,臨澧縣煙花爆竹全產業鏈產值達60億元,連續2年翻倍增長,且提出了“2026年產值達到100億元“的目標。在經濟發展目標的導向下,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公開信息顯示,臨澧縣每年至少發生2起爆炸事故,隻因死傷人數較少未引發廣泛關注。

“有前科”的重大事故也並非孤例。例如,今年4月,湖南醴陵市一煙花鞭炮廠爆炸致3死2傷,該廠也曾因鞭炮藥物超量存放被處罰。就山洲煙花廠而言,幾千到數萬的罰款金額、責令整改的行政處罰,與其3000萬元的年產值相比形同撓癢。加之責令停產、頂格處罰等強力措施的長期缺位,實際上形成了“輕罰代管”的局麵,並造成了“不罰不管”的事實,未能構成有效約束。不僅如此,在山洲煙花廠的法定代表人徐合平名下還有多位股東,承包關係錯綜複雜,有著“廠中廠”的構造。這既為生產安全監管造成諸多不便,同時也是監管不力長期累積的後果。內地縣城的支柱產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的高危行業,如煙花爆竹、建築施工、煤礦開發等,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邏輯與問責追責的監管邏輯互相拉扯,在安全監管上,地方政府采取的往往是消極、被動的應對策略。如此形成的監管空轉與安全失守,遠非官媒一句“當地政績觀出現偏差”所能概括,而是官僚係統運轉張力的結構性結果。



此次事故反映的縣域勞動力結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據村民反映,該廠此前已發生過多次爆炸事故,也曾有過死傷,但均以廠方迅速賠償了事告終,沒有掀起任何水花。事故頻發、風險顯著,為何當地村民仍願意進入該工廠工作?原因很簡單:足夠低門檻、足夠靈活。山洲花炮廠“允許日結兼職、全職,不需要打卡,用工製度極為靈活,也不拖欠工資”,因此體力衰退或身體傷殘的中老年村民、需要照料家庭的婦女,即便提心吊膽,依然會選擇進入該廠。在廠內工作的,有曆經車禍、癌症,帶完孫子在廠裏掙“油鹽錢”的老年婦女;也有在趕工時進廠、每年為家裏增添2000元收入的家庭婦女。不少人都是臨時工,ta們每日不固定時間進廠,通常可能在淩晨兩三點,工作至次日12點下班,賺取一日三五十的日結工資。

據報道,此次事故9名遇難者中,除有一女性是46歲,其餘8人年齡均在54歲~62歲之間。這也是縣域常見的勞動力結構,留守或返鄉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家鄉從事的,往往是無保障的高危行業。以工事有料整理的內地打工路上的交通事故為例,女性工人、老年工人、臨時工是大部份遇難者的共同特征。諷刺的是,不少工人年輕時曾前往沿海地區打工,在沿海工地、流水線上忍受過長工時、高強度、低保障的勞動環境。如今,隨著產業轉移將低端產業“回流”內地,沿海勞動條件有所改善,而最能適應縣域產業高強度、無防護的勞動條件的,依然是這批低學曆、低技能,且失去了“年齡優勢”的返鄉工人。

02 工人動態

—— 工廠工地——

揚州兩塔吊工人高溫中暑被困,消防80分鍾成功救援



6月26日20時,江蘇揚州儀征市青山鎮中元路1號某工地發生一起塔吊工人被困事故。兩名維修工人在高空作業時因高溫天氣導致中暑,被困塔吊操作室內無法自行脫困。接警後,化工園區消防站立即出動登高雲梯車展開救援。整個救援持續80分鍾,兩名工人最終安全獲救並送醫。"當時氣溫超過35℃,他們在塔吊上連續工作近4小時。"現場目擊工人表示。 消防部門提醒,高溫天氣應調整作業時間,避免午後露天高強度勞動,並隨身攜帶防暑降溫用品。來源

江陰化纖企業閃爆事故報告:6名責任人被追刑責



6月中旬,《無錫江陰市恒園彩纖有限公司“7·17”較大閃爆事故調查報告》公布。2024年7月17日12時56分,江蘇江陰市恒園彩纖有限公司發生重大閃爆事故。因員工違規操作關閉真空泵和氣相閥,導致混料提純釜內有機廢氣積聚爆炸。爆炸引發高溫導熱油噴濺火災,造成5人死亡、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28.3萬元。調查顯示,涉事企業存在嚴重安全管理漏洞:未製定操作規程、未設置緊急泄壓裝置、員工培訓缺失。廠房出租方第一化纖公司未履行安全告知義務,設計單位普立特公司設備不達標。目前,恒園公司廠長唐軍等6人已被追究刑事責任。該事故暴露出"廠中廠"模式監管盲區及化纖行業安全風險管控缺失等問題。來源1,來源2

開封祥符區磚廠涉嫌強迫殘障人員勞動,17名工人獲救



6月18日,河南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安平磚廠被曝涉嫌強迫殘障人員勞動。打拐誌願者上官正義接到線索後前往調查,發現多名言行異常的男子在搬運磚塊,工人稱其“全年無休,每天工作12小時,沒有工資”。現場工人透露,這些殘障工人由工頭看管,兩班倒作業,裝一車磚需兩小時,“磚塊燙手,粉塵大,正常人不會幹”。上官正義當日報警,警方到場帶走多名工頭及工人,並連夜追捕逃逸者。涉事磚廠成立於2008年,但營業執照已注銷,注銷原因未公開。當地正對用工企業展開排查。來源

——白領——

搬遷、裁員、解散:網絡公司勞動爭議敗訴後的反彈



6月27日,廣州多益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不滿廣州市黃埔區法院四起勞動爭議案件判決,公司聲明指責法院判決“損害企業自主經營權”,決定在“近幾年內”將總部搬離廣州,並裁減廣州團隊1000人以上。此次風波源於2025年初多益網絡向離職員工追討4.4萬元餐費事件,該公司要求一名前員工按每餐30元標準支付工作期間餐費,遭法院駁回後,公司宣布調整廣州員工餐費政策,由“可選”改為“強製預收”。類似的戲碼在2024年7月就曾上演過一次,彼時該公司在勞動爭議敗訴後直接關閉了成都公司。此類“巨嬰”式反彈被認為是該公司掩蓋經營問題的借口。而多益網絡創始人徐波也長期因爭議性管理方式備受關注,包括“自願降薪”測試、員工互刪微信等規定。來源1,來源2,來源3‌‌

——勞動保障——

山西蒲縣驚現"1歲工作22歲退休",當事人違規領取養老金69萬元



6月27日,審計署報告披露山西臨汾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檔案存在14處塗改,出現"1歲工作、22歲退休"的荒誕記錄。該人員不僅違規辦理退休手續,累計領取養老金69萬元,同時還在新單位任職領取工資。 蒲縣政府回應稱情況屬實,已組織疾控中心、人社、紀委等多部門聯合調查。此次審計發現25省2.83萬名職工通過篡改檔案等方式違規提前退休,涉及金額5.19億元,暴露出養老保險審核機製存在嚴重漏洞。來源

03 深度與評論

I. 工事有料|黑磚窯頻頻再現:湖南豔飛建材等磚廠控製智力障礙人員勞動



根據有料編輯,2025年6月4日,湖南省湖南省臨湘市豔飛建材有限公司被曝光使用智力障礙人士做工,從事高強度且缺乏保護的體力勞動,每天需工作12小時,現場的智力障礙人士並未穿戴任何防高溫、防塵的防護措施,有工人稱自己工作沒有錢,全年無休,遭遇工頭隨意打罵,生病時靠止痛藥度過。此外,河南和山西的磚廠在這個六月均曝出控製殘障人員從事搬磚苦力。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扶持明顯缺位,對殘障人士權益的社會監督機製也不完善的背景下,殘障人士就業和得到勞動報酬的權力被企業轉變成收割利益的空子,企業一方麵可以通過誘騙欺騙殘障人士,迫使ta們超時在沒有工作保障和安全的情況下工作,另一方麵可以靠殘疾人證避免繳納保障金和稅費基礎。閱讀原文

II. 中國勞動趨勢|實證翻譯——流動的勞動與無法轉移的養老金:農民工受到威脅的養老金權益



盡管農民工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財政與行政體製的高度分權,ta們往往無法在跨省流動中攜帶和延續自己的養老保險權益。截至2012年,全國僅有不到15%的農民工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原因即在於擔心養老保險繳費難以跨地區轉移、繳費權益最終流失。省級政府在當前的養老製度中扮演著實際的政策製定者角色,既管理本地養老基金,又有權調整繳費比例、設定參保條件。雖然改革在政策層麵啟動,但地方政府,特別是農民工流入地(如廣東),在實際執行中出於維護本地養老金基金盈餘和地方經濟利益的目的,設置了各種“技術性障礙”來限製養老金轉出。由於養老基金成為地方財政重要資源,流入地政府普遍缺乏推動全國統籌改革的積極性,而輸出地則因人口流失與財政壓力陷入困境。閱讀原文

III.極晝Story|從12樓墜落幸存,一個縣漂女人的中年沉浮



本文還原了一個縣城打工家庭在風險麵前的結構性脆弱與勞工日常的真實質地。工廠工人與門窗安裝工人丈夫的幫工彭惠芳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從12樓高空墜落,僅靠一層電動車棚幸存,隨後陷入長期臥床、手術和康複的艱難過程。在城市邊緣的新房尚未安穩落腳,生活就被巨大的醫療開支、停工損失與家庭照料需求壓得喘不過氣。彭惠芳“奇跡生還”,但在社會結構未變、照護製度缺失的背景下,這一奇跡被折疊進了新的多重脆弱裏:房貸4600元/月、裝修貸每月再還2600元,生病借債十餘萬;婆婆本做舞鞋維生,因兒媳受傷留家照護,停下收入來源;丈夫在事故現場目睹妻子墜落後,成了全家的唯一勞動力;彭惠芳早年外出打工供哥哥讀書,事故後再次為向哥哥借錢將首套買下未入住的房產抵給哥哥。階層與性別的不公仍然在她的劫後餘生裏得以延續。閱讀原文

IV. 小籠包|小籠包的薩利亞經曆



圖為網友分享的薩莉亞打工經曆

以小籠包的親身敘述為起點,我們得以窺見薩莉亞“低價高效”背後真實而沉重的勞工現場。而正如文章所揭示,薩莉亞成功的商業模式,本質是一套高度流程化、標準化、壓縮人力成本的勞動體係——要求每一位員工無差別地完成預設動作,依靠手冊與時間表規範一切。從小籠包必須學會的“單手端三盤”到他在後廚高溫下暈厥,再到被迫忍受燙傷後仍需報以“微笑服務”,這些都不是個例,而是這套係統運行的“基本邏輯”。他的兼職工作被排入“嚴絲合縫”的工時表中,幾乎沒有喘息空間。雖得到了同事“哥姐”們的照應與善意,但這些溫情隻是製度縫隙中的人際補丁,無法真正對抗持續性的勞力壓榨。薩莉亞之所以能夠維持“西餐界蜜雪冰城”的低價奇跡,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小籠包一樣的青年勞工,用身體和情緒消化了標準化與降本提效的全部代價。閱讀原文

V. 中工網| 鐵皮宿舍裏的工地日記



胡瑞明是來自河南林州的農民工,目前在天津工地擔任庫管。他每天在工地高強度工作後,利用晚上的時間在今日頭條上堅持寫“工地日記”,記錄農民工真實的生活。宿舍簡陋,他住在鐵皮屋中,夏天沒有空調,隻能在蚊蟲環繞中對著手機語音輸入,或手寫文章。他多聚焦於打工日常,如34度高溫下喝完三瓶水、床上逮十幾隻臭蟲、工地飲水困難、日結工奔波。胡瑞明自小酷愛寫作,曾在工廠當兼職通訊員,發表過多篇報道。工廠關閉後,他輾轉多地打零工,文學夢想一度擱置。直到2023年重新提筆,他計劃一直寫到退休,用文字記錄底層工人的真實生活與尊嚴。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小紮開2億讓他跳槽 庫克連挽留的嚐試都沒有做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24小時討論排行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印度航空墜機事件:為何駕駛艙錄音讓事情更加撲朔迷離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川普重課30%關稅!歐盟警告反製,馮德萊恩:仍盼8/1前達協議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川普嗆開征30%關稅,墨西哥怒批:不公平協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工勞小報 2025-07-12 18:12:03

01 本期重點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6月16日,湖南省臨澧縣山洲村一煙花廠發生爆炸,造成9人遇難,26人受傷。事故發生後,有媒體披露,自2023至2025年,該廠多次因“改變工房用途”、“超核定藥量儲存”等問題被立案調查;又因“餘藥清理不及時”、“消防設施配備不規範”等隱患被責令整改。執法處理的罰款金額從5000元到5萬元不等。

煙花易爆,工人難逃

​​​​​​​

政府部門的監管流於形式,與地方產業發展的考量脫不了幹係。煙花爆竹產業是臨澧縣的支柱產業。2024年,臨澧縣煙花爆竹全產業鏈產值達60億元,連續2年翻倍增長,且提出了“2026年產值達到100億元“的目標。在經濟發展目標的導向下,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公開信息顯示,臨澧縣每年至少發生2起爆炸事故,隻因死傷人數較少未引發廣泛關注。

“有前科”的重大事故也並非孤例。例如,今年4月,湖南醴陵市一煙花鞭炮廠爆炸致3死2傷,該廠也曾因鞭炮藥物超量存放被處罰。就山洲煙花廠而言,幾千到數萬的罰款金額、責令整改的行政處罰,與其3000萬元的年產值相比形同撓癢。加之責令停產、頂格處罰等強力措施的長期缺位,實際上形成了“輕罰代管”的局麵,並造成了“不罰不管”的事實,未能構成有效約束。不僅如此,在山洲煙花廠的法定代表人徐合平名下還有多位股東,承包關係錯綜複雜,有著“廠中廠”的構造。這既為生產安全監管造成諸多不便,同時也是監管不力長期累積的後果。內地縣城的支柱產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的高危行業,如煙花爆竹、建築施工、煤礦開發等,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邏輯與問責追責的監管邏輯互相拉扯,在安全監管上,地方政府采取的往往是消極、被動的應對策略。如此形成的監管空轉與安全失守,遠非官媒一句“當地政績觀出現偏差”所能概括,而是官僚係統運轉張力的結構性結果。



此次事故反映的縣域勞動力結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據村民反映,該廠此前已發生過多次爆炸事故,也曾有過死傷,但均以廠方迅速賠償了事告終,沒有掀起任何水花。事故頻發、風險顯著,為何當地村民仍願意進入該工廠工作?原因很簡單:足夠低門檻、足夠靈活。山洲花炮廠“允許日結兼職、全職,不需要打卡,用工製度極為靈活,也不拖欠工資”,因此體力衰退或身體傷殘的中老年村民、需要照料家庭的婦女,即便提心吊膽,依然會選擇進入該廠。在廠內工作的,有曆經車禍、癌症,帶完孫子在廠裏掙“油鹽錢”的老年婦女;也有在趕工時進廠、每年為家裏增添2000元收入的家庭婦女。不少人都是臨時工,ta們每日不固定時間進廠,通常可能在淩晨兩三點,工作至次日12點下班,賺取一日三五十的日結工資。

據報道,此次事故9名遇難者中,除有一女性是46歲,其餘8人年齡均在54歲~62歲之間。這也是縣域常見的勞動力結構,留守或返鄉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家鄉從事的,往往是無保障的高危行業。以工事有料整理的內地打工路上的交通事故為例,女性工人、老年工人、臨時工是大部份遇難者的共同特征。諷刺的是,不少工人年輕時曾前往沿海地區打工,在沿海工地、流水線上忍受過長工時、高強度、低保障的勞動環境。如今,隨著產業轉移將低端產業“回流”內地,沿海勞動條件有所改善,而最能適應縣域產業高強度、無防護的勞動條件的,依然是這批低學曆、低技能,且失去了“年齡優勢”的返鄉工人。

02 工人動態

—— 工廠工地——

揚州兩塔吊工人高溫中暑被困,消防80分鍾成功救援



6月26日20時,江蘇揚州儀征市青山鎮中元路1號某工地發生一起塔吊工人被困事故。兩名維修工人在高空作業時因高溫天氣導致中暑,被困塔吊操作室內無法自行脫困。接警後,化工園區消防站立即出動登高雲梯車展開救援。整個救援持續80分鍾,兩名工人最終安全獲救並送醫。"當時氣溫超過35℃,他們在塔吊上連續工作近4小時。"現場目擊工人表示。 消防部門提醒,高溫天氣應調整作業時間,避免午後露天高強度勞動,並隨身攜帶防暑降溫用品。來源

江陰化纖企業閃爆事故報告:6名責任人被追刑責



6月中旬,《無錫江陰市恒園彩纖有限公司“7·17”較大閃爆事故調查報告》公布。2024年7月17日12時56分,江蘇江陰市恒園彩纖有限公司發生重大閃爆事故。因員工違規操作關閉真空泵和氣相閥,導致混料提純釜內有機廢氣積聚爆炸。爆炸引發高溫導熱油噴濺火災,造成5人死亡、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28.3萬元。調查顯示,涉事企業存在嚴重安全管理漏洞:未製定操作規程、未設置緊急泄壓裝置、員工培訓缺失。廠房出租方第一化纖公司未履行安全告知義務,設計單位普立特公司設備不達標。目前,恒園公司廠長唐軍等6人已被追究刑事責任。該事故暴露出"廠中廠"模式監管盲區及化纖行業安全風險管控缺失等問題。來源1,來源2

開封祥符區磚廠涉嫌強迫殘障人員勞動,17名工人獲救



6月18日,河南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安平磚廠被曝涉嫌強迫殘障人員勞動。打拐誌願者上官正義接到線索後前往調查,發現多名言行異常的男子在搬運磚塊,工人稱其“全年無休,每天工作12小時,沒有工資”。現場工人透露,這些殘障工人由工頭看管,兩班倒作業,裝一車磚需兩小時,“磚塊燙手,粉塵大,正常人不會幹”。上官正義當日報警,警方到場帶走多名工頭及工人,並連夜追捕逃逸者。涉事磚廠成立於2008年,但營業執照已注銷,注銷原因未公開。當地正對用工企業展開排查。來源

——白領——

搬遷、裁員、解散:網絡公司勞動爭議敗訴後的反彈



6月27日,廣州多益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不滿廣州市黃埔區法院四起勞動爭議案件判決,公司聲明指責法院判決“損害企業自主經營權”,決定在“近幾年內”將總部搬離廣州,並裁減廣州團隊1000人以上。此次風波源於2025年初多益網絡向離職員工追討4.4萬元餐費事件,該公司要求一名前員工按每餐30元標準支付工作期間餐費,遭法院駁回後,公司宣布調整廣州員工餐費政策,由“可選”改為“強製預收”。類似的戲碼在2024年7月就曾上演過一次,彼時該公司在勞動爭議敗訴後直接關閉了成都公司。此類“巨嬰”式反彈被認為是該公司掩蓋經營問題的借口。而多益網絡創始人徐波也長期因爭議性管理方式備受關注,包括“自願降薪”測試、員工互刪微信等規定。來源1,來源2,來源3‌‌

——勞動保障——

山西蒲縣驚現"1歲工作22歲退休",當事人違規領取養老金69萬元



6月27日,審計署報告披露山西臨汾蒲縣疾控中心一職工檔案存在14處塗改,出現"1歲工作、22歲退休"的荒誕記錄。該人員不僅違規辦理退休手續,累計領取養老金69萬元,同時還在新單位任職領取工資。 蒲縣政府回應稱情況屬實,已組織疾控中心、人社、紀委等多部門聯合調查。此次審計發現25省2.83萬名職工通過篡改檔案等方式違規提前退休,涉及金額5.19億元,暴露出養老保險審核機製存在嚴重漏洞。來源

03 深度與評論

I. 工事有料|黑磚窯頻頻再現:湖南豔飛建材等磚廠控製智力障礙人員勞動



根據有料編輯,2025年6月4日,湖南省湖南省臨湘市豔飛建材有限公司被曝光使用智力障礙人士做工,從事高強度且缺乏保護的體力勞動,每天需工作12小時,現場的智力障礙人士並未穿戴任何防高溫、防塵的防護措施,有工人稱自己工作沒有錢,全年無休,遭遇工頭隨意打罵,生病時靠止痛藥度過。此外,河南和山西的磚廠在這個六月均曝出控製殘障人員從事搬磚苦力。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扶持明顯缺位,對殘障人士權益的社會監督機製也不完善的背景下,殘障人士就業和得到勞動報酬的權力被企業轉變成收割利益的空子,企業一方麵可以通過誘騙欺騙殘障人士,迫使ta們超時在沒有工作保障和安全的情況下工作,另一方麵可以靠殘疾人證避免繳納保障金和稅費基礎。閱讀原文

II. 中國勞動趨勢|實證翻譯——流動的勞動與無法轉移的養老金:農民工受到威脅的養老金權益



盡管農民工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財政與行政體製的高度分權,ta們往往無法在跨省流動中攜帶和延續自己的養老保險權益。截至2012年,全國僅有不到15%的農民工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原因即在於擔心養老保險繳費難以跨地區轉移、繳費權益最終流失。省級政府在當前的養老製度中扮演著實際的政策製定者角色,既管理本地養老基金,又有權調整繳費比例、設定參保條件。雖然改革在政策層麵啟動,但地方政府,特別是農民工流入地(如廣東),在實際執行中出於維護本地養老金基金盈餘和地方經濟利益的目的,設置了各種“技術性障礙”來限製養老金轉出。由於養老基金成為地方財政重要資源,流入地政府普遍缺乏推動全國統籌改革的積極性,而輸出地則因人口流失與財政壓力陷入困境。閱讀原文

III.極晝Story|從12樓墜落幸存,一個縣漂女人的中年沉浮



本文還原了一個縣城打工家庭在風險麵前的結構性脆弱與勞工日常的真實質地。工廠工人與門窗安裝工人丈夫的幫工彭惠芳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的情況下,從12樓高空墜落,僅靠一層電動車棚幸存,隨後陷入長期臥床、手術和康複的艱難過程。在城市邊緣的新房尚未安穩落腳,生活就被巨大的醫療開支、停工損失與家庭照料需求壓得喘不過氣。彭惠芳“奇跡生還”,但在社會結構未變、照護製度缺失的背景下,這一奇跡被折疊進了新的多重脆弱裏:房貸4600元/月、裝修貸每月再還2600元,生病借債十餘萬;婆婆本做舞鞋維生,因兒媳受傷留家照護,停下收入來源;丈夫在事故現場目睹妻子墜落後,成了全家的唯一勞動力;彭惠芳早年外出打工供哥哥讀書,事故後再次為向哥哥借錢將首套買下未入住的房產抵給哥哥。階層與性別的不公仍然在她的劫後餘生裏得以延續。閱讀原文

IV. 小籠包|小籠包的薩利亞經曆



圖為網友分享的薩莉亞打工經曆

以小籠包的親身敘述為起點,我們得以窺見薩莉亞“低價高效”背後真實而沉重的勞工現場。而正如文章所揭示,薩莉亞成功的商業模式,本質是一套高度流程化、標準化、壓縮人力成本的勞動體係——要求每一位員工無差別地完成預設動作,依靠手冊與時間表規範一切。從小籠包必須學會的“單手端三盤”到他在後廚高溫下暈厥,再到被迫忍受燙傷後仍需報以“微笑服務”,這些都不是個例,而是這套係統運行的“基本邏輯”。他的兼職工作被排入“嚴絲合縫”的工時表中,幾乎沒有喘息空間。雖得到了同事“哥姐”們的照應與善意,但這些溫情隻是製度縫隙中的人際補丁,無法真正對抗持續性的勞力壓榨。薩莉亞之所以能夠維持“西餐界蜜雪冰城”的低價奇跡,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小籠包一樣的青年勞工,用身體和情緒消化了標準化與降本提效的全部代價。閱讀原文

V. 中工網| 鐵皮宿舍裏的工地日記



胡瑞明是來自河南林州的農民工,目前在天津工地擔任庫管。他每天在工地高強度工作後,利用晚上的時間在今日頭條上堅持寫“工地日記”,記錄農民工真實的生活。宿舍簡陋,他住在鐵皮屋中,夏天沒有空調,隻能在蚊蟲環繞中對著手機語音輸入,或手寫文章。他多聚焦於打工日常,如34度高溫下喝完三瓶水、床上逮十幾隻臭蟲、工地飲水困難、日結工奔波。胡瑞明自小酷愛寫作,曾在工廠當兼職通訊員,發表過多篇報道。工廠關閉後,他輾轉多地打零工,文學夢想一度擱置。直到2023年重新提筆,他計劃一直寫到退休,用文字記錄底層工人的真實生活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