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醫院開設“不想上班”門診,被看見是治愈的第一步

醫院開設“不想上班”門診,被看見是治愈的第一步

文章來源: 大象新聞 於 2025-07-11 09:23:3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據上遊新聞報道,河北一醫院在患者建議下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當“學習困難門診”逐漸被社會接納,成年人職場倦怠的診療需求也同樣值得被正視——這並不是玩笑,而是對勞動者精神健康的關懷。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為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打工人總有不得不上班的理由,但是如果你因為上班而心生乏力、總是情緒不穩定、感覺上班很痛苦,其實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職場倦怠期。

網上很多人調侃 “進去發現沒大夫,因為大夫也不愛上班”,道出“工作痛苦”是普遍現象。正如醫生所說,各種職業都存在倦怠感。但現實中,該門診掛牌兩月問診患者不多,這說明多數人將“工作痛苦”視為常態,而非可幹預的醫學問題。

這反映出社會對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不足。人們往往將工作中的乏力、疲憊視為常態,即便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也因害怕被貼上“脆弱”“矯情”的標簽而不願就醫。同時,現代職場中人際關係壓力、績效焦慮、價值感缺失等係統性傷害,也讓職業倦怠成為普遍現象。

“不愛上班門診”的設立,是一個良好開端。它提醒我們,關注職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應加強宣傳引導,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企業也要重視員工心理健康,優化職場環境,給予員工更多關懷。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正視心理問題,勇敢尋求幫助,讓“不愛上班”不再成為難以言說的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紐約時報:令中國感到恐懼的一個新聞熱詞
特朗普聯合國演講:六年前聽眾大笑,但今年陷入沉默
郵輪上大批女遊客拿胸罩做這事 其他乘客受不了:請停止
大摩閉門會議:秋季或有萬億級托底政策,但王牌是?
16歲女孩被媽媽送進精神中心,孩子的求救家長看不到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學生均分創新低 華人父母震怒:就這教育水平?
放棄WTO特殊待遇,中國:充分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川普稱止痛藥增胎兒自閉症風險,世衛歐盟紛駁斥:無證據
馬克龍與特朗普談加沙衝突:解散哈馬斯行不通
“中國為何偏愛戰爭?”韓劇台詞激怒中國網友
前Meta工程師爆料:17人團隊15個H-1B 80%對手沒了?
川普與愛潑斯坦牽手跳舞雕塑現身美國家廣場 白宮回應
仇中越演越烈?首爾又反中遊行 與中國女激烈口角
保守革命:開除教授後,美國大學的新政治生態
川普提名華裔律師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黨炸鍋
他們把“假中餐”賣給美國人,然後買下NBA球隊
有人故意?川普夫婦搭聯合國扶梯突卡住 白宮控"暗算"
ICE又遇襲!德州辦公室3死1傷 子彈刻字曝光
張雪峰賬號被禁止關注,包括微博、抖音、小紅書等
川普45分鍾演說火力全開!脫稿狂酸聯合國,5大重點一次看
中國6名“特級象棋大師”被判刑 王天一當庭認罪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醫院開設“不想上班”門診,被看見是治愈的第一步

大象新聞 2025-07-11 09:23:35

近日,據上遊新聞報道,河北一醫院在患者建議下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當“學習困難門診”逐漸被社會接納,成年人職場倦怠的診療需求也同樣值得被正視——這並不是玩笑,而是對勞動者精神健康的關懷。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為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打工人總有不得不上班的理由,但是如果你因為上班而心生乏力、總是情緒不穩定、感覺上班很痛苦,其實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職場倦怠期。

網上很多人調侃 “進去發現沒大夫,因為大夫也不愛上班”,道出“工作痛苦”是普遍現象。正如醫生所說,各種職業都存在倦怠感。但現實中,該門診掛牌兩月問診患者不多,這說明多數人將“工作痛苦”視為常態,而非可幹預的醫學問題。

這反映出社會對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不足。人們往往將工作中的乏力、疲憊視為常態,即便出現了嚴重心理問題,也因害怕被貼上“脆弱”“矯情”的標簽而不願就醫。同時,現代職場中人際關係壓力、績效焦慮、價值感缺失等係統性傷害,也讓職業倦怠成為普遍現象。

“不愛上班門診”的設立,是一個良好開端。它提醒我們,關注職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應加強宣傳引導,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企業也要重視員工心理健康,優化職場環境,給予員工更多關懷。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正視心理問題,勇敢尋求幫助,讓“不愛上班”不再成為難以言說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