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湖南“湘潭大學宿舍投毒案”在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該案一審於2025年4月7日宣判,被告人周立人因投毒致室友死亡,被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周立人不服判決提出上訴。此次二審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周立人的作案動機、是否蓄謀殺人、是否具有坦白情節等展開激烈辯論。法院宣布將擇期宣判。
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新京報記者 趙露 攝
2024年4月,湘潭大學研究生張某某在宿舍食用“發苦的麥片”後中毒,經搶救無效去世。經鑒定,張某某係秋水仙堿中毒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公安機關偵查發現,同寢室室友周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並於4月17日將其抓獲歸案。
2025年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周立人因日常瑣事對室友不滿,利用所學專業知識,趁機投毒,意圖殺害兩名室友。室友周某某因未食用而幸免;在張某某毒發搶救期間,周立人刻意隱瞞事實,延誤救治,終致張某某多器官係統功能衰竭身亡。案發後,周立人試圖隱匿和銷毀重要物證以掩蓋罪行、逃避懲罰。其犯罪動機卑劣,主觀惡性極深,社會影響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懲處。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周立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周立人不服判決提出上訴。此次二審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周立人的作案動機、是否蓄謀殺人、是否具有坦白情節等展開激烈辯論。
7月11日,新京報記者在庭審現場獲悉,周立人曾使用與受害人張某某姓名相似的網名購買秋水仙堿,除將藥物投至室友的麥片罐中,還將部分秋水仙堿製成藥物膠囊。公安機關在周立人的出租屋和下水道中共發現10個膠囊,部分膠囊中秋水仙堿含量可致人死亡。
周立人辯護律師表示,周因生活方式與三名舍友存在矛盾,進而被三人組成的“小團隊”排斥,遭校園霸淩,因此將秋水仙堿投入舍友麥片中,目的是“教訓”舍友,並無殺人故意。辯護律師認為一審“死刑立即執行”的量刑過重,主張改判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公訴機關稱,周立人與舍友之間的矛盾僅屬生活瑣事,不存在故意排斥和校園霸淩情節。周立人在宿舍行為異常,例如長時間盯人看、攜刀入寢並在寢室磨刀。此外,周立人投入的秋水仙堿劑量較高,完全足以致人死亡。
公訴機關還稱,投毒前,周立人曾在本子上寫下“某某行動”“低劣基因必須清除”等文字,內容指向與其存在矛盾的兩名室友。
對於“某某行動”一詞,辯方解釋稱模仿一款戰爭遊戲的設定,僅是因宿舍矛盾而發泄情緒的表達。
公訴機關表示,受害人家屬已放棄民事賠償,並要求從重判處周立人。法院審理後宣布,將擇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