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7月,各地迎來持續高溫天氣,內地網上近日流傳“抱冬瓜睡覺”,據稱可以有效防暑降溫,且保質期長,但也有很多人質疑,“外麵熱成這樣,一根冬瓜真能管用?”
《中新網》報道,其實抱冬瓜睡覺這種方法在古代已經出現。曾有《夏夜抱瓜眠》一詩為證,其清涼助眠的效果結合了物理屬性和中醫理論。
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類似“天然水枕”。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熱量。從中醫理論上看,冬瓜皮作為一種中藥材水煎內服,它還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與作用等。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媽媽們分享自己買冬瓜給小朋友抱著睡覺降溫。(小紅書)

有飼主買冬瓜給寵物抱著睡覺。(小紅書)
《人民日報》報道,中國康覆研究中心中醫康覆科主任楊祖福提醒,一般推薦不便開冷氣、風扇的長者、幼兒、孕婦可以嚐試抱冬瓜睡覺。但對於脾胃虛寒、陽虛體質的人而言,冬瓜的物理降溫可能加重腹痛、腹瀉;體弱畏寒的長者、兒童可以用薄棉布包裹間接接觸,或放在枕邊局部降溫。

有網民稱,抱冬瓜睡覺“真的很涼快”。(小紅書)
據介紹,冬瓜升溫後可以浸冷水擦乾,再重覆使用。不過,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不小心會刺傷皮膚,因此使用前需要洗乾淨冬瓜表麵的白毛,保留冬瓜外皮。睡覺時,採用抱著或摟著的方式,著重為四肢降溫,避免腹部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