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金融時報:上演發癲真人秀的美國,正給中國讓路

金融時報:上演發癲真人秀的美國,正給中國讓路

文章來源: 觀察者 於 2025-07-06 06:39: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當地時間7月4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刊發了一篇長篇評論文章,比較了特朗普領導下發癲(delirium)的美國政治和中國政策的堅定紮實。”文章強調,中國的技術官僚治理與美國的“後真相”真人秀般的鬧劇(pantomime)形成鮮明對比,令人難以忽視。美國正給中國讓出空間,世界格局正在進一步向中國傾斜。



作者亞當·圖茲(Adam Tooze)是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教授,同時他也是《金融時報》的特約編輯、《Chartbook》通訊撰稿人。“Alligator Alcatraz”(鱷魚惡魔島)本來指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非法移民拘留設施,在標題中被作者指代他眼中當下美國的執政風格:美國“暴鱷牢政”的政策為中國讓出了展示空間。

圖茲寫道,6月2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天津出席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正經曆“政治地震”——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在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中,爆冷擊敗前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

盡管致辭中未提及美國,但發言稿顯然是在當今全球動蕩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曆史背景下構思的。17年前,應中國政府邀請,夏季達沃斯首次在北京舉辦時,正是紐約傳來震動世界的消息:華爾街陷入崩盤。隨著危機的爆發,中國突然成為全球穩定的新支點。

圖茲認為,進入2010年代後,世界格局不可逆轉地向東方傾斜。而今天,我們很難不產生這樣的印象:世界格局正在進一步向中國傾斜。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混亂局麵,與北京所散發出的平和進取氛圍,在風格與內容層麵上都形成了強烈反差。

中方的致辭以冷靜的態度強調曆史邏輯與全球化不可阻擋的趨勢,引用精確到小數點的增長數據,並在講話中特意停下來澄清引用的中國出口記錄使用哪種貨幣單位。而在美國,政界卻陷入了發癲(delirium)狀態。

當特朗普將馬姆達尼稱為“徹頭徹尾的瘋子”時,維護中間派常識的“權威人士”更是火上澆油,一位民主黨資深評論員表示,凍結紐約約一百萬套受監管公寓一年租金的政策,無異於“扔下炸彈”。

圖茲諷刺道,這讓人不禁要問,德黑蘭、加沙或特拉維夫的居民對這樣的比喻會作何感想?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圍繞特朗普標誌性法案“大而美法案”的辯論更顯得荒唐可笑。對於特朗普的民族主義顧問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來說,為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追加數十億美元預算關乎西方文明的存亡。

當然,中國也麵臨著宏觀經濟挑戰。但不同尋常的是,與2008年的歐洲和美國不同,這場調整並未演變為係統性危機。如果中國的年均增長率穩定在5%左右,這將是經濟政策史上最成功的“軟著陸”之一。就算中國經濟需要進一步刺激,可以預計的是,中國的政策進程雖然緩慢,但最終仍會產生清晰的結果。

相較之下,把華盛頓的所謂“政策製定”稱作一個“過程”,都是替他們粉飾。麵對“大而美”法案帶來的宏觀經濟後果,白宮發言人甚至懶得修改統計數據或調整模型,他們的回應更像是複興黨式的否認:隻要特朗普說增長會上升、赤字會下降,那就一定會如此。

同樣,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威脅方麵,中國的氣候政策走向尚待觀察。目前存在一種希望,即中國的排放已達峰值,中歐兩方可能會在9月聯合國大會前提交雄心勃勃的“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而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全球變暖根本成了禁忌話題,共和黨人竭盡全力阻撓綠色能源轉型。

中美之間的對比異常鮮明。如今的美國,是後真相時代的真人秀政治。

作者最後感慨,僅僅複述這些對比,聽起來像是諷刺畫般的誇張。但正如中方所說,曆史有時會在奇怪的方式下產生共鳴。當現實的聲音變得刺耳而失調,“鱷魚惡魔島”竟然成了移民政策的代名詞時,我們也該誠實麵對這一切。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揭秘:中國正運作一場“史詩級供應鏈大遷徙”
金正恩"血統不純"超自卑!下令貼身974部隊:必須是嫡出
數千美國人簽請願書 要求驅逐特朗普夫人和小兒子
蒙娜麗莎讓大模型全軍覆沒 網友:原來AI不會眯眼睛
馬斯克開砲:貝森特是索羅斯走狗 他連數學都不會…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美國公開的秘密:很多行業全靠無證移民撐著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德州洪災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簽重大聲明…
北約秘書長稱“若習攻台會請俄牽製西方” 俄回應....
川普稱“從沒見過中國有風力發電場”網民紛曬照片…
“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習近平赴山西 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考察閥門廠(圖集)
德州洪災|DOGE裁國家氣象局人手種下致命禍根?
馬斯克建黨杠川普 特斯拉盤前大跌7% 各方怎麽說
德州洪災奪82命!姊妹手牽手罹難 道路7分鍾變汪洋
美國要把8個移民“丟”到南蘇丹 他們根本不是那裡人
美媒爆美國司法部與FBI達成結論:愛潑斯坦無"客戶名單"
山西掛牌“器官取得與分配中心” 網友直呼“不寒而慄”
誰該害怕馬斯克的美國黨:川普還是民主黨?
紐約時報:達賴喇嘛在流亡中構建的民主製度能否延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金融時報:上演發癲真人秀的美國,正給中國讓路

觀察者 2025-07-06 06:39:06

當地時間7月4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刊發了一篇長篇評論文章,比較了特朗普領導下發癲(delirium)的美國政治和中國政策的堅定紮實。”文章強調,中國的技術官僚治理與美國的“後真相”真人秀般的鬧劇(pantomime)形成鮮明對比,令人難以忽視。美國正給中國讓出空間,世界格局正在進一步向中國傾斜。



作者亞當·圖茲(Adam Tooze)是哥倫比亞大學曆史學教授,同時他也是《金融時報》的特約編輯、《Chartbook》通訊撰稿人。“Alligator Alcatraz”(鱷魚惡魔島)本來指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非法移民拘留設施,在標題中被作者指代他眼中當下美國的執政風格:美國“暴鱷牢政”的政策為中國讓出了展示空間。

圖茲寫道,6月25日上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天津出席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致辭。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正經曆“政治地震”——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在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中,爆冷擊敗前紐約州州長科莫(Andrew Cuomo)。

盡管致辭中未提及美國,但發言稿顯然是在當今全球動蕩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曆史背景下構思的。17年前,應中國政府邀請,夏季達沃斯首次在北京舉辦時,正是紐約傳來震動世界的消息:華爾街陷入崩盤。隨著危機的爆發,中國突然成為全球穩定的新支點。

圖茲認為,進入2010年代後,世界格局不可逆轉地向東方傾斜。而今天,我們很難不產生這樣的印象:世界格局正在進一步向中國傾斜。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混亂局麵,與北京所散發出的平和進取氛圍,在風格與內容層麵上都形成了強烈反差。

中方的致辭以冷靜的態度強調曆史邏輯與全球化不可阻擋的趨勢,引用精確到小數點的增長數據,並在講話中特意停下來澄清引用的中國出口記錄使用哪種貨幣單位。而在美國,政界卻陷入了發癲(delirium)狀態。

當特朗普將馬姆達尼稱為“徹頭徹尾的瘋子”時,維護中間派常識的“權威人士”更是火上澆油,一位民主黨資深評論員表示,凍結紐約約一百萬套受監管公寓一年租金的政策,無異於“扔下炸彈”。

圖茲諷刺道,這讓人不禁要問,德黑蘭、加沙或特拉維夫的居民對這樣的比喻會作何感想?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圍繞特朗普標誌性法案“大而美法案”的辯論更顯得荒唐可笑。對於特朗普的民族主義顧問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來說,為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追加數十億美元預算關乎西方文明的存亡。

當然,中國也麵臨著宏觀經濟挑戰。但不同尋常的是,與2008年的歐洲和美國不同,這場調整並未演變為係統性危機。如果中國的年均增長率穩定在5%左右,這將是經濟政策史上最成功的“軟著陸”之一。就算中國經濟需要進一步刺激,可以預計的是,中國的政策進程雖然緩慢,但最終仍會產生清晰的結果。

相較之下,把華盛頓的所謂“政策製定”稱作一個“過程”,都是替他們粉飾。麵對“大而美”法案帶來的宏觀經濟後果,白宮發言人甚至懶得修改統計數據或調整模型,他們的回應更像是複興黨式的否認:隻要特朗普說增長會上升、赤字會下降,那就一定會如此。

同樣,在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威脅方麵,中國的氣候政策走向尚待觀察。目前存在一種希望,即中國的排放已達峰值,中歐兩方可能會在9月聯合國大會前提交雄心勃勃的“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而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全球變暖根本成了禁忌話題,共和黨人竭盡全力阻撓綠色能源轉型。

中美之間的對比異常鮮明。如今的美國,是後真相時代的真人秀政治。

作者最後感慨,僅僅複述這些對比,聽起來像是諷刺畫般的誇張。但正如中方所說,曆史有時會在奇怪的方式下產生共鳴。當現實的聲音變得刺耳而失調,“鱷魚惡魔島”竟然成了移民政策的代名詞時,我們也該誠實麵對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