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無人機下的冤魂:我在赫爾鬆追蹤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無人機下的冤魂:我在赫爾鬆追蹤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文章來源: 日新說Copernicium 於 2025-07-02 20:42: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無人機下的冤魂:我在赫爾鬆追蹤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2025年1月12日,第聶伯河部隊無人機部隊的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執行作戰任務時集結

追蹤戰爭罪行

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平民蓄意發動的無人機襲擊,正揭示著未來戰爭罪行的某種可怕走向。

為更深入地剖析無人機戰爭對赫爾鬆平民的影響,以及其如何助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The Beet》編輯艾麗絲·哈特(Eilish Hart)專訪了人權觀察組織危機、衝突與武器部副主任貝爾基斯·威爾(Belkis Wille),試圖揭開這場新型戰爭罪行的麵紗。

 2022年3月,俄羅斯軍隊占領赫爾鬆市後,占領當局曾一度在街頭高調豎立起“俄羅斯永遠在這裏”的醒目標語。然而,僅僅八個月後的2022年11月,烏克蘭軍隊便成功解放該市,將俄軍驅逐至第聶伯河以東。時至今日,這條河流依然是該地區前線的分界線。然而,河對岸的俄羅斯軍隊,卻始終沒有停止恐嚇赫爾鬆居民的企圖,其手段之隱蔽與凶殘,令人發指。

在人權觀察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赫然記錄了俄羅斯在赫爾鬆地區利用無人機對平民發動的襲擊。報告明確指出,“顯然是故意或魯莽的襲擊構成了戰爭罪行”。據統計,2024年,此類襲擊已造成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通過對幸存者和目擊者的證詞進行詳細核實,並結合數十段視頻和照片證據,人權觀察組織認定,俄羅斯軍隊所使用的,竟是改裝了爆炸性武器的商用無人機,其中包括反人員地雷。更有甚者,大量的證據來源於襲擊者自己拍攝並上傳至與俄羅斯軍隊相關的電報頻道中的視頻,這無疑為這些罪行的定性提供了鐵證。

自去年春季以來,針對赫爾鬆的無人機襲擊活動顯著升級,其後果是殘酷而直接的:數千名赫爾鬆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導致該市第聶伯羅區及鄰近的安東尼夫卡郊區人口急劇銳減。據赫爾鬆市議會執行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僅在2024年5月至12月間,安東尼夫卡區的人口就從4570人驟降至2300人。盡管當地官員未能提供第聶伯羅區人口減少的具體數字,但人口流失的趨勢已不言而喻。

無獨有偶,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上周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亦印證了這一嚴峻現實:在過去一年中,短程無人機已成為烏克蘭平民傷亡的主要誘因。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動全麵入侵以來,聯合國監測人員已核實超過3000起由無人機襲擊導致的平民傷亡事件。其中絕大多數(89%)發生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政府控製區發動的襲擊中,而令人震驚的是,這其中的62%竟集中發生在赫爾鬆地區。

為更深入地剖析無人機戰爭對赫爾鬆平民的影響,以及其如何助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The Beet》編輯艾麗絲·哈特(Eilish Hart)專訪了人權觀察組織危機、衝突與武器部副主任貝爾基斯·威爾(Belkis Wille),試圖揭開這場新型戰爭罪行的麵紗。

以下是經過原編輯刪減的問答內容,以確保訪談的精煉與清晰:

人權觀察組織如何調查這些無人機襲擊並識別其模式?

“我們記錄襲擊的方法與所有類型襲擊一致。我們始終基於受害者和目擊者的直接證詞來獲取信息——這是最重要的。當我們能夠實際進入遭襲地區時,這對我們也至關重要,因為這使我們能夠真正理解襲擊動態,可能看到襲擊遺留物,最重要的是,確定該地區是否存在相關軍事目標。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在2024年11月,盡管襲擊仍在繼續,仍執意前往赫爾鬆。”貝爾基斯·威爾解釋道。

她進一步指出:“本次報告中,我們新增了一部分內容,即網上流傳的這些視頻——我們通常稱之為‘施暴者內容’。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施害者內容已成為調查戰爭罪行和反人類罪行等案件中越來越重要的證據。這主要得益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人們在線發布視頻的習慣。令人驚訝的是,許多施害者似乎並不擔心記錄並發布自己實施戰爭罪行的行為。”

“當然,我們隻能在確認內容真實的情況下使用此類材料。為此,我們已建立一套流程:當發現疑似與調查相關的素材時,我們的開源調查團隊會先進行核實,隻有在核實無誤後,我才會將其納入我們正在調查的襲擊事件的證據庫。”威爾強調了證據的嚴謹性。

她補充說:“完成上述步驟後,我們會將所有調查結果匯總,然後致函我們所指認的責任方及其他可能掌握更多信息的相關方。在此案例中,這意味著與赫爾鬆當地當局(警方、地方行政部門等)展開溝通,他們正在獨立統計相關數據。”

關於模式的識別,威爾表示:“模式的形成主要源於研究的規模。本次報告的目的是不關注一兩起個別襲擊事件,而是全麵分析過去六個月內觀察到的襲擊規模。這是我們能夠開始識別襲擊模式的唯一途徑。最終,我們從數據中提煉出了這些模式。”

為期六個月的調查揭示了俄羅斯在赫爾鬆的無人機襲擊有何特點?對平民的影響有多嚴重?

“我們發現,從去年6月到12月,無人機投送的彈藥襲擊數量出現了大幅增長。當然,赫爾鬆自2022年11月俄羅斯軍隊撤離並向河以南地區推進以來,一直處於攻擊之下。因此,針對該市的攻擊並非新鮮事。但這些攻擊主要由無人機執行——這一點是新的。”威爾指出無人機使用的特點。

她進一步闡述:“我們對45起攻擊事件進行了深入分析,獲取了足以確信這些攻擊明確針對平民和民用目標的信息。我們觀察到,俄羅斯士兵正利用無人機在赫爾鬆沿河岸的兩個特定區域(第聶伯羅夫斯基區及相鄰的安東尼夫卡郊區)展開全麵攻勢,針對平民生活的方方麵麵。此舉不僅製造了平民恐慌,更實質上引發了這兩區域的大規模人口外流。”

“我們看到,遭到攻擊的對象涵蓋了平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商店、送貨貨車、醫院、救護車、應急隊伍、消防車、發電機、開車的人、騎自行車的人、步行的人——平民生活的方方麵麵。”威爾的描述觸目驚心。

報告指出,俄羅斯軍隊似乎在“故意或魯莽”地對平民和民用目標發動無人機襲擊。我們應如何區分故意襲擊與魯莽襲擊?

威爾解釋了法律上的界定:“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具體談到無人機時,故意意味著操作員看到平民,識別出此人[是平民],並明知對方是平民仍決定發動襲擊。魯莽則是指他們看到可能為軍事人員的人,但未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核實其軍事身份,或未履行國際人道法規定的義務——即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推定某人為平民。”

您能提供一個在赫爾鬆地區看似針對平民的故意襲擊的具體例子嗎?

“我們報告摘要中提到的安娜斯塔西婭[帕夫連科]的案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威爾詳細描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名女子騎著自行車,對無人機操作員來說,她穿著平民服裝,沒有攜帶任何看起來像武器的物品,隻是緩慢地沿著道路騎行。我們看到的是,無人機識別出她,跟隨她數百米,然後才決定投放彈藥。她受了重傷,但幸運地活了下來,並設法躲到橋下。我認為這是她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她指出這一案例的深遠影響:“這也是所有這些攻擊影響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安娜斯塔西婭]離開了赫爾鬆,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回去。這清楚地表明,這些襲擊的影響是人們離開且不再回來。據居民講述,他們說:‘在我所在的社區,2024年6月還有數千人,現在隻剩下幾十人。’”

您的報告證實俄羅斯正在使用商用無人機進行這些襲擊。這些無人機是如何改裝成武器的?

“改裝方式非常粗糙。他們基本上隻是製造一個能夠攜帶並投放物體的裝置,有時使用3D打印機或在任何DIY商店都能買到的零部件。”威爾揭示了改裝的簡易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投放了各種類型的彈藥。”

她進一步分析:“據我們所知,這些行動是在非常局部範圍內進行的。俄羅斯軍隊並未以集中方式采購並改裝無人機後再分配給各單位。相反,似乎是支持者或籌款者向這些單位發送少量無人機,隨後由他們自行改裝以實現投放功能。”

您將這些無人機追蹤到兩家外國製造商和一個俄羅斯“誌願者組織”。當你們向他們展示調查結果時,他們有何回應?

“俄羅斯實體從未回應,但兩家知名外國公司都向我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回複。”威爾透露了進展:“他們列出了一係列措施,稱已采取行動試圖執行其服務條款,禁止無人機用於作戰行動。他們提到了使用地理圍欄技術、實質上停止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銷售,以及審核客戶等措施。”

她隨即提出了質疑:“我認為,盡管列出了這些措施,但我們並未看到衝突雙方使用這些無人機的數量有所減少。這不禁讓人質疑這些措施的實際效果或其製定初衷。”

威爾也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一種潛在的替代解釋是,鑒於任何人都可以在亞馬遜或任何電子產品商店購買這些產品,公司實際上無法控製最終用途。這些無人機可以被輕鬆改裝成投擲彈藥的武器。所有這些操作都相當簡單,因此從理論上講,公司能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並不多。”

為什麽赫爾鬆會被選為無人機密集攻擊的目標?

“我認為赫爾鬆地區發生如此大量事件表明,那裏似乎有某種特定情況。”威爾表示,當地居民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我們采訪的居民認為,俄羅斯軍隊在赫爾鬆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即清空河岸地區的人口,以便建立一個更永久的緩衝區,或試圖建立一個橋頭堡以重新渡河奪回城市。當然,我們無法確定是其中一種情況還是其他情況。但這是當地人對這些特定社區發生此事的解讀。”

“我們對莫斯科方麵關於赫爾鬆軍事行動的所有聲明進行了詳細梳理,包括軍方和政府發布的聲明,但未能找到任何提及[俄羅斯目標]的表述。”威爾指出信息的不透明性。

這種襲擊行為如何違反國際人道法?

“需要明確的是,作為組織,我們在軍事行動背景下並不反對使用無人機。當無人機被用於對軍事目標實施高精度打擊並最大限度減少平民傷亡時,此類行為並不存在法律問題。”威爾首先澄清了人權觀察組織的立場。

她隨即擲地有聲地指出:“問題在於,當這些本質上是用於實施高精度攻擊的投送工具被故意用於針對平民時。我明確指出:故意針對平民的攻擊是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那些以犯罪意圖或疏忽實施此類行為的人可能因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受到起訴。”

“但我認為,我們目前關注的趨勢——即與一年前烏克蘭的情況相比,今天有如此之多平民被無人機傷亡——的關鍵在於,曆史上,高精度攻擊的實施成本極高。你需要昂貴的[高精度]彈藥、經過高度訓練的人員,以及發射這些彈藥的空間。因此,交戰各方通常隻會使用高精度彈藥來打擊高價值軍事目標,因為這些彈藥並非一次性消耗品。”威爾深刻剖析了無人機戰爭的“新常態”。

她最後總結道:“如今我們所麵臨的是一種轉變:交戰一方可以以極低成本實施高精度攻擊,這就是當前局勢的新特征。這就是為何如此多軍隊和其他武裝團體對使用無人機如此感興趣:因為無人機成本低廉、操作簡便且能實現精準打擊。而當這些攻擊實際上旨在違反國際人道法並針對平民時,這尤其危險,因為交戰一方實施起來非常容易。”

查看評論(8)

24小時熱點排行

已入籍也不保險!川普動手 這10類人恐失去美籍!
為什麽加拿大的豬肉總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人民日報紀念李克強冥誕發出了什麽信號
吹牛老爹判了 震動歐美圈 最重罪行全躲了 刑期僅…
印度小哥簡曆90%造假 身兼數職 幹翻矽穀AI創業公司

24小時討論排行

曝殲20纏鬥F35 央視強調“犧牲準備”令小粉紅洩氣
遙祝薄熙來生日快樂 薄瓜瓜發文:最偉大的父親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讓14億中國人笑話我們”
什麽才是加州矽穀清華學霸殺妻案的真相?
“大而美”法案通過了,特朗普大勝,美國大敗
亞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對的 他為美國好
承認當年赴美簽證有問題,但馬斯克永遠是馬斯克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國,與越南的貿易協議很重要
金正恩看在俄作戰士兵影片時落淚 俄朝合作換回什麽?
美解禁大飛機發動機對華出口 能換來中方稀土讓步?
美國最高法院:允許將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蘇丹
一個自由主義的烏托邦:“它”或許是民主黨最後的希望
網紅女總理一聲“叔叔”引爆政壇!對方直播爆黑料
默克爾吐槽特朗普:鏡頭前拒絕握手 攝影機關了才握
美國邁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問,你是哪種MAGA人?
俄海軍副總司令在指揮所陣亡,烏方襲擊細節披露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無人機下的冤魂:我在赫爾鬆追蹤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日新說Copernicium 2025-07-02 20:42:25
無人機下的冤魂:我在赫爾鬆追蹤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2025年1月12日,第聶伯河部隊無人機部隊的俄羅斯士兵在烏克蘭執行作戰任務時集結

追蹤戰爭罪行

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平民蓄意發動的無人機襲擊,正揭示著未來戰爭罪行的某種可怕走向。

為更深入地剖析無人機戰爭對赫爾鬆平民的影響,以及其如何助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The Beet》編輯艾麗絲·哈特(Eilish Hart)專訪了人權觀察組織危機、衝突與武器部副主任貝爾基斯·威爾(Belkis Wille),試圖揭開這場新型戰爭罪行的麵紗。

 2022年3月,俄羅斯軍隊占領赫爾鬆市後,占領當局曾一度在街頭高調豎立起“俄羅斯永遠在這裏”的醒目標語。然而,僅僅八個月後的2022年11月,烏克蘭軍隊便成功解放該市,將俄軍驅逐至第聶伯河以東。時至今日,這條河流依然是該地區前線的分界線。然而,河對岸的俄羅斯軍隊,卻始終沒有停止恐嚇赫爾鬆居民的企圖,其手段之隱蔽與凶殘,令人發指。

在人權觀察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赫然記錄了俄羅斯在赫爾鬆地區利用無人機對平民發動的襲擊。報告明確指出,“顯然是故意或魯莽的襲擊構成了戰爭罪行”。據統計,2024年,此類襲擊已造成數十人死亡、數百人受傷。通過對幸存者和目擊者的證詞進行詳細核實,並結合數十段視頻和照片證據,人權觀察組織認定,俄羅斯軍隊所使用的,竟是改裝了爆炸性武器的商用無人機,其中包括反人員地雷。更有甚者,大量的證據來源於襲擊者自己拍攝並上傳至與俄羅斯軍隊相關的電報頻道中的視頻,這無疑為這些罪行的定性提供了鐵證。

自去年春季以來,針對赫爾鬆的無人機襲擊活動顯著升級,其後果是殘酷而直接的:數千名赫爾鬆居民被迫背井離鄉,導致該市第聶伯羅區及鄰近的安東尼夫卡郊區人口急劇銳減。據赫爾鬆市議會執行委員會的統計數據,僅在2024年5月至12月間,安東尼夫卡區的人口就從4570人驟降至2300人。盡管當地官員未能提供第聶伯羅區人口減少的具體數字,但人口流失的趨勢已不言而喻。

無獨有偶,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上周發布的另一份報告亦印證了這一嚴峻現實:在過去一年中,短程無人機已成為烏克蘭平民傷亡的主要誘因。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發動全麵入侵以來,聯合國監測人員已核實超過3000起由無人機襲擊導致的平民傷亡事件。其中絕大多數(89%)發生在俄羅斯對烏克蘭政府控製區發動的襲擊中,而令人震驚的是,這其中的62%竟集中發生在赫爾鬆地區。

為更深入地剖析無人機戰爭對赫爾鬆平民的影響,以及其如何助長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罪行,《The Beet》編輯艾麗絲·哈特(Eilish Hart)專訪了人權觀察組織危機、衝突與武器部副主任貝爾基斯·威爾(Belkis Wille),試圖揭開這場新型戰爭罪行的麵紗。

以下是經過原編輯刪減的問答內容,以確保訪談的精煉與清晰:

人權觀察組織如何調查這些無人機襲擊並識別其模式?

“我們記錄襲擊的方法與所有類型襲擊一致。我們始終基於受害者和目擊者的直接證詞來獲取信息——這是最重要的。當我們能夠實際進入遭襲地區時,這對我們也至關重要,因為這使我們能夠真正理解襲擊動態,可能看到襲擊遺留物,最重要的是,確定該地區是否存在相關軍事目標。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在2024年11月,盡管襲擊仍在繼續,仍執意前往赫爾鬆。”貝爾基斯·威爾解釋道。

她進一步指出:“本次報告中,我們新增了一部分內容,即網上流傳的這些視頻——我們通常稱之為‘施暴者內容’。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裏,施害者內容已成為調查戰爭罪行和反人類罪行等案件中越來越重要的證據。這主要得益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人們在線發布視頻的習慣。令人驚訝的是,許多施害者似乎並不擔心記錄並發布自己實施戰爭罪行的行為。”

“當然,我們隻能在確認內容真實的情況下使用此類材料。為此,我們已建立一套流程:當發現疑似與調查相關的素材時,我們的開源調查團隊會先進行核實,隻有在核實無誤後,我才會將其納入我們正在調查的襲擊事件的證據庫。”威爾強調了證據的嚴謹性。

她補充說:“完成上述步驟後,我們會將所有調查結果匯總,然後致函我們所指認的責任方及其他可能掌握更多信息的相關方。在此案例中,這意味著與赫爾鬆當地當局(警方、地方行政部門等)展開溝通,他們正在獨立統計相關數據。”

關於模式的識別,威爾表示:“模式的形成主要源於研究的規模。本次報告的目的是不關注一兩起個別襲擊事件,而是全麵分析過去六個月內觀察到的襲擊規模。這是我們能夠開始識別襲擊模式的唯一途徑。最終,我們從數據中提煉出了這些模式。”

為期六個月的調查揭示了俄羅斯在赫爾鬆的無人機襲擊有何特點?對平民的影響有多嚴重?

“我們發現,從去年6月到12月,無人機投送的彈藥襲擊數量出現了大幅增長。當然,赫爾鬆自2022年11月俄羅斯軍隊撤離並向河以南地區推進以來,一直處於攻擊之下。因此,針對該市的攻擊並非新鮮事。但這些攻擊主要由無人機執行——這一點是新的。”威爾指出無人機使用的特點。

她進一步闡述:“我們對45起攻擊事件進行了深入分析,獲取了足以確信這些攻擊明確針對平民和民用目標的信息。我們觀察到,俄羅斯士兵正利用無人機在赫爾鬆沿河岸的兩個特定區域(第聶伯羅夫斯基區及相鄰的安東尼夫卡郊區)展開全麵攻勢,針對平民生活的方方麵麵。此舉不僅製造了平民恐慌,更實質上引發了這兩區域的大規模人口外流。”

“我們看到,遭到攻擊的對象涵蓋了平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商店、送貨貨車、醫院、救護車、應急隊伍、消防車、發電機、開車的人、騎自行車的人、步行的人——平民生活的方方麵麵。”威爾的描述觸目驚心。

報告指出,俄羅斯軍隊似乎在“故意或魯莽”地對平民和民用目標發動無人機襲擊。我們應如何區分故意襲擊與魯莽襲擊?

威爾解釋了法律上的界定:“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具體談到無人機時,故意意味著操作員看到平民,識別出此人[是平民],並明知對方是平民仍決定發動襲擊。魯莽則是指他們看到可能為軍事人員的人,但未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核實其軍事身份,或未履行國際人道法規定的義務——即在沒有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推定某人為平民。”

您能提供一個在赫爾鬆地區看似針對平民的故意襲擊的具體例子嗎?

“我們報告摘要中提到的安娜斯塔西婭[帕夫連科]的案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威爾詳細描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一名女子騎著自行車,對無人機操作員來說,她穿著平民服裝,沒有攜帶任何看起來像武器的物品,隻是緩慢地沿著道路騎行。我們看到的是,無人機識別出她,跟隨她數百米,然後才決定投放彈藥。她受了重傷,但幸運地活了下來,並設法躲到橋下。我認為這是她活下來的原因之一。”

她指出這一案例的深遠影響:“這也是所有這些攻擊影響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因為[安娜斯塔西婭]離開了赫爾鬆,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回去。這清楚地表明,這些襲擊的影響是人們離開且不再回來。據居民講述,他們說:‘在我所在的社區,2024年6月還有數千人,現在隻剩下幾十人。’”

您的報告證實俄羅斯正在使用商用無人機進行這些襲擊。這些無人機是如何改裝成武器的?

“改裝方式非常粗糙。他們基本上隻是製造一個能夠攜帶並投放物體的裝置,有時使用3D打印機或在任何DIY商店都能買到的零部件。”威爾揭示了改裝的簡易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投放了各種類型的彈藥。”

她進一步分析:“據我們所知,這些行動是在非常局部範圍內進行的。俄羅斯軍隊並未以集中方式采購並改裝無人機後再分配給各單位。相反,似乎是支持者或籌款者向這些單位發送少量無人機,隨後由他們自行改裝以實現投放功能。”

您將這些無人機追蹤到兩家外國製造商和一個俄羅斯“誌願者組織”。當你們向他們展示調查結果時,他們有何回應?

“俄羅斯實體從未回應,但兩家知名外國公司都向我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回複。”威爾透露了進展:“他們列出了一係列措施,稱已采取行動試圖執行其服務條款,禁止無人機用於作戰行動。他們提到了使用地理圍欄技術、實質上停止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銷售,以及審核客戶等措施。”

她隨即提出了質疑:“我認為,盡管列出了這些措施,但我們並未看到衝突雙方使用這些無人機的數量有所減少。這不禁讓人質疑這些措施的實際效果或其製定初衷。”

威爾也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一種潛在的替代解釋是,鑒於任何人都可以在亞馬遜或任何電子產品商店購買這些產品,公司實際上無法控製最終用途。這些無人機可以被輕鬆改裝成投擲彈藥的武器。所有這些操作都相當簡單,因此從理論上講,公司能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並不多。”

為什麽赫爾鬆會被選為無人機密集攻擊的目標?

“我認為赫爾鬆地區發生如此大量事件表明,那裏似乎有某種特定情況。”威爾表示,當地居民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我們采訪的居民認為,俄羅斯軍隊在赫爾鬆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即清空河岸地區的人口,以便建立一個更永久的緩衝區,或試圖建立一個橋頭堡以重新渡河奪回城市。當然,我們無法確定是其中一種情況還是其他情況。但這是當地人對這些特定社區發生此事的解讀。”

“我們對莫斯科方麵關於赫爾鬆軍事行動的所有聲明進行了詳細梳理,包括軍方和政府發布的聲明,但未能找到任何提及[俄羅斯目標]的表述。”威爾指出信息的不透明性。

這種襲擊行為如何違反國際人道法?

“需要明確的是,作為組織,我們在軍事行動背景下並不反對使用無人機。當無人機被用於對軍事目標實施高精度打擊並最大限度減少平民傷亡時,此類行為並不存在法律問題。”威爾首先澄清了人權觀察組織的立場。

她隨即擲地有聲地指出:“問題在於,當這些本質上是用於實施高精度攻擊的投送工具被故意用於針對平民時。我明確指出:故意針對平民的攻擊是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那些以犯罪意圖或疏忽實施此類行為的人可能因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受到起訴。”

“但我認為,我們目前關注的趨勢——即與一年前烏克蘭的情況相比,今天有如此之多平民被無人機傷亡——的關鍵在於,曆史上,高精度攻擊的實施成本極高。你需要昂貴的[高精度]彈藥、經過高度訓練的人員,以及發射這些彈藥的空間。因此,交戰各方通常隻會使用高精度彈藥來打擊高價值軍事目標,因為這些彈藥並非一次性消耗品。”威爾深刻剖析了無人機戰爭的“新常態”。

她最後總結道:“如今我們所麵臨的是一種轉變:交戰一方可以以極低成本實施高精度攻擊,這就是當前局勢的新特征。這就是為何如此多軍隊和其他武裝團體對使用無人機如此感興趣:因為無人機成本低廉、操作簡便且能實現精準打擊。而當這些攻擊實際上旨在違反國際人道法並針對平民時,這尤其危險,因為交戰一方實施起來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