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強推“大而美”稅改法案,共和黨人一擁而上豪賭政治前途?巨額減稅惠及富豪,數千萬民眾卻麵臨醫保蒸發、福利銳減、能源賬單飆升。債務炸彈高懸,選民憤怒積聚,共和黨人正引爆一場危及自身的政治風暴。美媒《大西洋月刊》發表Jonathan Chait評論文章,原標題為《他們本不用這麽做(They Didn’t Have to Do This)》,以下為鳳凰網“天下事”摘編:
參議院共和黨人罔顧後果地通過一項使赤字激增的稅改法案,其規模之大以至於他們自己都幾乎難以理解,這讓人想起《黑道家族》中的一個場景——一群渴望加入黑幫的年輕混混決定搶劫一場黑手黨牌局,希望能贏得黑幫分子的尊重並被納入團夥。在最後一刻,他們短暫地重新考慮,其中一人卻提出了支持行動的決定性理由:“趁藥勁兒還沒過去,動手吧。”之後的事情,正如您可能預料的那樣發展。
如同那些黑幫模仿者一樣,國會共和黨人已經說服自己接受了一個如此令人費解、魯莽的計劃,以至於描述它就是在質疑其製定者的理智。隨著參議院50比50的投票結果(副總統J·D·萬斯打破了平局),眾議院和參議院都已通過了各自版本的該法案。雖然最終細節仍有待協商,但其基本要素已足夠清晰。
國會即將對數千萬美國人造成巨大傷害——剝奪他們的醫療保險、削減福利、提高能源成本等等,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惠及一小撮最不需要幫助的美國人。這項法案幾乎像是故意要引發政治反彈。鑒於特朗普和共和黨與《黑道家族》裏的蠢貨們不同,並非集體處於冰毒的迷幻影響之下,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浮現了: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
曆史上,共和黨人一直不願通過削減政府支出來為其減稅買單。這在短期內是政治理性的。削減政府項目影響的選民群體,遠比受益於共和黨減稅的富裕美國人群要大得多。為了避免這種反彈,國會共和黨人通常用增加借貸而非削減開支來為其減稅法案買單。目標是將成本推到遙遠的未來。這項“大而美”法案采用了這種手法,為國家債務增加了約3萬億美元。但由於減稅的成本過大,且預算赤字已經十分龐大,共和黨人這次無法將全部成本都記在信用卡(指借貸)上了。相反,他們計劃用預算削減來支付部分成本。
民意調查顯示,這項法案的支持率低於預期約20個百分點,這反映出其基本框架——累退性減稅(即富人獲益更多)加上削減醫療補助計劃開支——違背了公眾的道德直覺。無論選民在抽象層麵上多麽反對這項立法,一旦它生效,他們的厭惡感會強烈得多。
共和黨人大多用樂觀的空談來回避這一殘酷現實。在一次動員會上,特朗普試圖安撫緊張的議員們,聲稱選民不會在意。“我們在這項法案中削減了1.7萬億美元,你們不會感受到任何影響。”他解釋道。
特朗普是在回應一種說法,即削減醫療補貼和食品援助將僅限於欺詐受益者和其他浪費行為。這不僅遠非事實,而且在任何可想象的世界裏都不可能成立。即使真有價值1.7萬億美元的福利流向了無證移民或欺詐者,這些削減仍然會影響到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生和醫院、向他們出售食品的農民和雜貨商等等。
事實上,這項超級法案將使大約300萬美國人失去食品援助,同時導致1200萬人失去醫療保險。這就是省錢之道:從人們那裏拿走福利。國會並非找到了神奇的高效途徑。恰恰相反,該法案刻意引入了低效率。它讓民眾失去醫療保險的主要方式,是要求醫療補助計劃受益人提供就業證明。嚐試過此法的州發現文書工作如此繁重,以至於失去保險的大多數人實際上符合醫療補助資格,卻無法應付沒完沒了的官僚麻煩。最終結果將不僅是懲罰數百萬失去醫療補助的美國人,還會懲罰另外數百萬民眾——他們為了維持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將不得不經曆周期性的、繁瑣的審計。
這項超級法案最嚴峻的政治風險,或許是可能引發債務危機。不斷上升的赤字可能導致利率上升,迫使政府借更多錢來支付債務利息,進而給利率帶來更大的上行壓力,形成潛在的災難性螺旋。這種前景遠非必然,但一旦發生,將使該法案的其他危害相形見絀。
你也許會認為,即使純粹出於卑劣的自利之心,也會讓多數共和黨議員有所猶豫。然而,這些後果無一讓他們停下腳步。
一種解釋是他們並不真正理解法案生效後可能有多麽不受歡迎。許多共和黨人依賴黨派傾向的媒體獲取新聞,而這些媒體大多在為該法案歡呼,同時忽視其弊端。國會兩院都以最低限度的審查匆忙通過了該法案,使議員們免受擔憂情緒的影響。甚至連白宮似乎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施壓國會做什麽。
當15年前《平價醫療法案》(ACA)通過時,共和黨人抗議說該法是在國會匆忙通過的。這並非事實:《平價醫療法案》是經過長達一年的精心打磨才成型的。但那次攻擊似乎暴露了共和黨人的一種信念:速度和保密是精明的政黨會利用的政治優勢。他們利用這種方法脅迫國會議員,以最少的思考就實施了影響深遠的社會變革。
第二種解釋是,國會中的共和黨人,或者至少其中一部分人,確實理解他們行為的後果,並且願意承擔政治風險,因為他們真心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畢竟,共和黨人幾十年來一直在努力降低稅法的累進性(即讓富人稅負相對更輕),並阻止為無力自行購買醫療保險的人擴大有保障的醫療覆蓋範圍。
第三種解釋是,服從總統意誌的政治邏輯已經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勢頭。特朗普在法案的具體內容上一直很靈活。他對該法案不可或缺的要求是它必須“又大又美”。使用特朗普式的語言來命名該法案是一個聰明的決定,將其打上特朗普法案的烙印,而不是用其遠不受歡迎的內容來標識這項措施。
因此,特朗普無情地打壓了內部異議。當埃隆·馬斯克譴責該法案會推高債務並削減能源技術投入時,特朗普威脅要取消馬斯克的聯邦補貼。當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湯姆·蒂利斯批評法案中的醫療補助削減時,特朗普威脅要在明年中期選舉中支持他的初選挑戰者。蒂利斯隨即宣布不會尋求連任。
國會中的共和黨人雖有抱怨,偶爾也試圖施加影響力以迫使政策修改。但是,除了極少數例外,他們從未真正考慮過反對特朗普這項“大而美”法案的可能性。他們的批評始於一個前提:該法案的通過是必要的。參議員喬希·霍利曾在《紐約時報》發表專欄文章反對削減醫療補助,但隨後還是歸隊了。
或許,華盛頓的共和黨人隻是對特朗普時代關於災難的警告麻木了,這些警報已經持續響徹了十年,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更是愈演愈烈。特朗普已向全球經濟開戰,單方麵大幅削減政府機構,威脅監禁他的敵人等等,然而這些冒犯行為從未真正帶來廣泛破壞和公眾反抗。人們感覺當選的共和黨人已經停止傾聽這些警告了。
然而,他們選擇了一個鬆懈警惕的糟糕時機,因為這項法案不同以往。一方麵,立法不同於行政行動,法律一旦通過,特朗普就無法悄悄退縮。另一方麵,他們都將對法案投下讚成票。憤怒的公眾不會僅僅責怪特朗普。這場災難的恥辱將落在其製定者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