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文章來源: 36氪 於 2025-07-01 14:09:0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文|海若鏡

編輯|楊軒

封麵來源|《長生不死:矽穀富豪的逆齡人生》截圖



長生不老,但令眾人不解

去年聖誕節前些天,上海冬季一如既往地陰冷。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下榻酒店的房間裏,卻有兩個移動空調“呼呼”地釋放著冷氣,浴缸裏還裝著滿滿的一缸冰塊,低於室溫的冷空氣像薄霧般彌漫開來。

這位互聯網時代發家的美國矽穀億萬富豪,近年沉迷於抗衰黑科技,每年花費200萬美元,雇傭了一支30餘人的醫生團隊,一起繪製他那“不死藍圖”。據他稱,47歲的他已經將生理年齡追回了5.1歲,衰老速度也刷新到0.48,意味著他兩年才老一歲。

浴缸裏盛滿冰塊不是什麽逆齡修行秘術,隻是這位富豪強烈要求:讓原本正大吹熱風的酒店房間,降溫到22度。他的日常體溫維持在34.5攝氏度,就像冷血而長壽的蜥蜴,涼爽能讓他降低新陳代謝,將睡前靜息心率降低到44次/分。



47歲的布萊恩·約翰遜

酒店服務員們感到錯愕和無措,因為溫控係統是整棟樓一齊運作、沒法調節,最終他們隻能運來一桶又一桶冰塊,倒進三個浴缸——除了Bryan,跟隨他踐行抗衰“藍圖計劃”的兒子塔爾(Talmage Johnson)和營銷官凱特(Kate Tolo),也提出了同款要求。

冬天擺冰缸,並不是這位“抗衰極客”提出的唯一奇怪要求。剛踏進酒店,他就問服務員是否有玻璃瓶裝的純淨水。他堅決不喝塑料瓶裝的水,無論品牌多高端,因為那水中可能溶解的微塑料,可能會令人老年癡呆、血管硬化。

布萊恩和兒子塔爾還隨身攜帶著空氣質量檢測儀,當檢測儀在中國成都街頭、報警空氣不佳時,布萊恩提醒整個團隊要帶上口罩。沒有口罩,就立刻下單閃送來一批。

此前他在印度活動時,口帶N95口罩、身攜空氣淨化器,卻仍因無法忍受空氣汙染,提前結束了一檔播客錄製。即便這檔播客對話過印度總理莫迪、比爾·蓋茨,能極大地幫助他傳播自己的長壽哲學“Don’t Die”。

如今,他要到中國北京、重慶,合作開辦長壽診所了。前來參加布萊恩“中國行”分享活動的粉絲,與布萊恩19歲的兒子塔爾互動時,會讚歎他的挺拔與善良,但也忍不住在背後補上一句:正因為善良,才會做爸爸的“大血包”。這個不太令人羨慕的富二代,曾經抽出自己年輕的血漿,置換到父親體內。他的父親並沒有病入膏肓,隻是想試試兒子的血漿能否變得自己更年輕。

答案是沒有,他已經停止了輸注年輕人血漿,改為全血漿置換。



布萊恩用5%白蛋白、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置換血漿;圖源:X

對於Tal而言,獻血隻是追隨父親的第一步。一個典型的19歲美國大學生,少不了社交派對、戀愛約會、泡夜店和打遊戲。但Tal與四五十歲的父親一樣,每晚8點30睡覺;吃與父親相似的食物:西蘭花、胡蘿卜、牛油果、莓果,以及各種補劑。偶爾有“吃塊披薩”的念頭,會讓這個年輕人感到痛苦。如果一個女孩和Tal約會,他應該會自帶蔬菜碗,在黃昏時回家準備入睡。此時,普通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作為男性,他的父親還熱衷於對比兩人的“夜間勃起時長”:布萊恩平均每晚3小時零2分,比剛成年的兒子短了兩分鍾。即便正常父子間存在雄競,但較量“性功能”應該不常見。而當布萊恩把兩人隱私的勃起數據公開“秀”到社交媒體時,兒子評論道:“我很感激父親養育我的方式。”

在布萊恩的“器官年齡體係”中,夜間勃起時長是衡量男性健康的重要指標,他每晚都要用到一種類似戒指的環狀傳感器設備,去監測陰莖狀態。不過,這位47歲的抗衰達人從不在夜間性愛,因為多巴胺會影響睡眠。因此,成為他的另一半,做愛需要提前預約,要寫進這位同時兼任四家公司CEO的富豪的日程(Scheduled sex)裏;而戀人睡前枕邊的悄悄話(pillow talk),也不被允許。



晚上8:30入睡,淩晨4點多起床。滿分睡眠在Bryan的“長壽藍圖”裏是頭等大事,他的生活體係圍繞著這黃金八小時而構建,一切都要為之讓步。

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睡前靜息心率,他會在每天中午11點半結束一切進食,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2000千卡。在逆齡的藍圖計劃裏,他每天喝那混合了小球藻粉、亞精胺、氨基複合物等粉末的“綠巨人”飲料,吃有大量蔬菜、豆類、植物蛋白等組成的素食碗,並生吞幾勺橄欖油。



布萊恩四天的所有食物

這位手握3億美金的富豪,曾經很喜歡喝紅酒,特別是黑皮諾。他會在每天清晨為自己倒上三盎司紅酒,用醇香啟動一天。但隨著卡路裏約束日漸嚴格,實在沒辦法為紅酒那72千卡騰出空間,這一嗜好隨即也被犧牲掉了。

跟很多減肥人士一樣,他總是饑腸轆轆,“一天中最悲傷的時刻,就是中午吃完最後一口飯。”這種飲食雖然單調、乏味,但仿佛能夠淨化身心,相反垃圾食品會帶給他巨大心理負擔。“在朋友慫恿下,我吃了一片薯片,結果嚐起來像汽油。”

為了“長生不死”,他的篤定和意念左右著身體對食物感受。一位曾與他共進午餐的團隊員工康妮告訴我們:“我會把自己的小蛋糕藏一藏,因為他就坐在我對麵,吃得不健康,好像有點不對。”

人類花幾千年時間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得以體驗食物的多樣與富足,但布萊恩選擇放棄。啟動藍圖計劃後,他轉變為素食主義者。與他關係親密的哥哥傑森(Jason Johnson)告訴我們:布萊恩認為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投射出我們希望未來AI對待人類的方式。他想為未來保留一些mercy(仁慈)。

一個坐擁億萬財富、本可盡享奢華的中年富豪,為什麽選擇了如此極致、自律到近乎自虐的生命之路?為了“不死”,放棄生而為人的欲望和本真,值得嗎?



不怕死的瘋狂

盡管布萊恩反複強調:隻要吃好、睡好、運動、戒煙酒,這些不花錢的基礎動作就可以實現絕大部份的抗衰結果。但他本人做的可遠不止於此。

在加州威尼斯海岸的別墅裏,布萊恩有一個“小藥房”,各種保健品和藥品的瓶瓶罐罐擺滿了一麵牆。起初,他每天要吃110粒藥片和保健品,那些巨大顆粒、五顏六色的藥片,如同古時帝王追求長生而服下的丹藥。千百年前,術士煉下的“仙丹”非但沒能讓君主長生,反而讓重金屬沉積在權貴的肉體凡胎裏,加速了他們的衰亡。

布萊恩抗衰藍圖中,最大的一次“翻車”也來自於吞服這些藥片。

當一切行動都按照醫生給出的“藍圖計劃”進行時,布萊恩的身體莫名地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間歇性軟組織感染、血脂血糖異常、靜息心率增快等。這些異常反噬著他為抗衰而付出的種種努力,醫生們找不到其它任何潛在病因,除了長壽社群中風很大、卻一直沒被批準用於抗衰的一種藥:雷帕黴素。

這是在複活節島土壤細菌中發現的一個神奇分子,它用在小鼠、果蠅身上都顯著了延長壽命。盡管它有導致人體細菌感染的風險,布萊恩和醫生還是不想錯過這款潛在長壽神藥。近五年時間裏,他每周都要服用雷帕黴素,醫生抽了他一管又一管血,來監測血藥濃度,調整服用劑量和頻次。但結果仍不遂人願。

“我是一個不想死的人,居然做了一件加速自己衰老的事,這既有趣,又諷刺。”布萊恩告訴36氪,這是他經曆過的最大一次事故。

事實上,此前他在臉上注射異體脂肪而導致的“嬰兒臉”風波,更引人矚目。2023年,藍圖計劃仍處於探索階段,布萊恩將體脂降低到僅剩3%,這似乎有點有力過猛。流失的麵部脂肪讓他的臉龐顯得幹癟瘦削,吃太多胡蘿卜導致的橙黃色皮膚,更加劇了這個中年男人的憔悴感。很多人認為他比實際年齡老很多。



布萊恩容貌變化

麵對這些點評,布萊恩感到十分沮喪——他身懷那麽領先的生物標記物數據,卻不被認可,大家隻相信眼睛所見。因此,他和團隊決定進行麵部醫美,注射一種脂肪源性細胞外基質,讓皮相變得飽滿。然而,這次填充卻遭遇了嚴重過敏,他的臉紅腫成一大坨,眼睛幾乎完全睜不開,甚至出現了暫時失明。

幸而這令他麵目全非的排異反應隻持續了七天,否則將直接宣告“藍圖計劃”以失敗告終。如此重大的事故,並沒有阻止他在抗衰科技上的探險步伐,他越挫越勇地迭代了方案:將體脂穩定在6%,這能保持麵部輪廓硬朗而流暢,另外他在麵部皮膚監測、激光治療等方麵也不遺餘力。

還有一些未被證實的,很多網友評論布萊恩變得“姨化”,甚至戲謔地稱他“姨化吸血鬼”、“老嫂子”。這變化是否與他時常注射的雌激素17α-E2相關,我們沒有答案。盡管這種雌激素能夠讓雄性小鼠延長壽命,且沒有誘導小鼠女性化,但卻很少有人體試驗數據。

布萊恩對於“長生不老”的執著,放在商場或技術精進上,會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理性和上進;但施加在自己的身體上,卻難免會讓人覺得是有違天理的瘋狂。一路圍觀他抗衰試驗的網友們,熱衷於預測他的死亡方式:“如果他死於癌症,一切將成奇觀”,有一天,他會被西蘭花噎死。”

他本人也大方承認:自己可能會以一種荒誕而幽默的方式死去,他主動在愚人節發布了自己被車“撞死”的視頻,絲毫不覺得晦氣。

哥哥傑森認為,布萊恩並不是因為怕死,才做這些激進的抗衰試驗。相反,正是一腔孤勇,才驅使他走得這麽遠。

“如果你問我他的偶像,南極探險英雄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肯定是其中之一。我不記得他和我說過多少次,講沙克爾頓多麽勇敢,甘冒生命危險,去做對人類重要的事。所以他不怕死,他怕的是完不成使命。”

如今,讓人類延緩衰老的“藍圖計劃”和“Don’t Die”信仰,就是他的使命。

在傑森的回憶裏,幼時布萊恩隻是一個普通的頑皮男孩,雖然展現出一定領導力,但和鄰家男生其實沒多大區別。弟弟人生巨變的第一個轉折,是在19歲。

1990年,他和眾多信仰摩門教的年青人一樣,被派往異國他鄉做傳教士,布萊恩去到了厄瓜多爾。

那裏的貧困重構了他對世界的認知,自來水、電屬於奢侈品,孩子們在垃圾堆裏玩耍;住房無比擁擠,他的皮膚頻繁過敏。他和當地人一起花大量時間尋找食物,而食物的匱乏與不潔淨,讓他不得不忍饑挨餓、總是拉肚子。兩年後,他變得非常瘦削,少年臉上密布著近乎毀容的粉刺。

當結束苦行僧般的傳教士生活,回到美國時,他仿佛踏入了一個美麗新世界。回到家中,他打開母親的冰箱,竟忍不住大聲驚呼:“媽!你的冰箱裏竟然有這麽多食物!”美國普通家庭習以為常的生活,在四千裏外的厄瓜多爾,卻是不敢想象的豐裕和富足。



右為在厄瓜多爾傳教的布萊恩

傳教士生涯,並不會讓所有摩門教年輕人的使命發生深刻改變,很多人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很多人完成例行任務後繼續曾經的生活。堅守了兩年的布萊恩,卻是徹頭徹尾地改變了。布萊恩萌生了一個宏大願景:他的一生,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改變世界。

這個窮學生行動力拉滿,決定先用十年時間,成為有錢的企業家。

在摩門教義裏,“金錢是完成使命的工具”。自此,布萊恩的人生使命與創業投資緊緊耦合在一起,他的身上始終有“商人”和“傳教士”雙重烙印。

他和哥哥一起搗鼓過很多創業項目,賣無線手機、賣房、賣信用卡,他像一個天生的創業家,在失敗了很多次後創建了移動支付公司Braintree,在Uber、Airbnb等巨頭幼時就為它們服務,踏中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巨浪。創業八年後,2013年布萊恩把這家公司賣給了eBay,套現3億美金,實現了20歲時定下的小目標。

命運的玩笑在於,有了億萬財富,他卻深陷泥潭。九死一生的創業重擔,壓垮了這位上緊了發條、日夜不停歇、並且肩負3個孩子養育重任的創業者。他深陷重度抑鬱,“我的大腦思想不停地重複:Die(去死),你應該自殺”。

那一年布萊恩34歲,經曆了人生最劇烈的“斷舍離”:賣掉公司、離婚、離開從一出生就開始信仰的摩門教。在很多場合,他用“癱瘓”來形容當時的身心,那時他還是一張有點嬰兒肥的圓臉,麵部線條不像現在這樣硬朗,藍色雙眸裏有藏不住的抑鬱和悲傷。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3億美金,足以改變一個人的餘生軌跡,也能阻擋住很多疾病,卻不一定能治愈重度抑鬱。布萊恩重構人生的瞬間,或許源於一場與錢無關的午夜狂歡。

那是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場倉庫派對,午夜被音樂強有力的鼓點撕裂,低沉震顫的節拍敲擊著人們的胸膛。在這裏,幾乎從沒有跳過舞的布萊恩,卸下了西裝革履、代碼與報表的桎梏,不去想摩門教的那些清規戒律,暫時擱置了養育三個孩子的責任。他隻是跟隨著節奏,隨心所欲地搖擺著身體,感受生命的律動和前所未有的自由。

被抑鬱壓製的生命力在汗水中噴湧而出,身體喚醒了他的渴望與活力。清晨微光朦朧時,疲憊的人群散去,他卻興奮地招呼朋友,“走,我們去找點別的事幹。”

那時的他可能預見不到,未來他會在邁阿密、在新加坡的清晨,在名為Don’t Die的集會上,複製一場場類似的狂歡之舞。

活力回歸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事業和“思想實驗”:拿出1億美金發起成立了OS Fund,開始投資AI、基因組學、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像很多曾受抑鬱、躁鬱影響的富豪那樣,布萊恩也對腦科學充滿興趣,他自2016年投資,並下場成為了一家無創腦機接口公司的CEO。同時,他已經開始調整飲食、服用大量的補劑,偶爾會用上幹細胞。

遇到奧利弗·佐爾曼(Oliver Zolman)醫生,是布萊恩“藍圖計劃”漸成體係的開端。這位再生醫學博士在英國劍橋創辦了一家“長壽診所”,最高收費1000美元/小時。他認為人體的78個器官年齡都可以測量,而且通過三個級別的幹預,有可能減緩器官的衰老速度。

佐爾曼介紹了他的三級“通關遊戲”:

改善睡眠、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是第一大關卡,做到這些有可能讓人增壽30年;

第二關,則覆蓋了更多醫學支持和環境要求,如存儲幹細胞、拒絕微塑料和空氣汙染等;

第三關,目標進階到了從細胞層麵逆轉衰老,這也是氪金、上科技的重頭戲,布萊恩進行過注射幹細胞、輕量級基因療法等。

這一套長壽體係,擊中了本就對身心健康極感興趣的布萊恩的心。在科技領域創業的經驗,讓這位富豪信賴客觀的數據和排名,而不是不同專家們眾說紛紜的主觀意見。這套抗衰計劃的結果,可以通過抽血化驗、核磁共振和超聲檢查等測量,有了數據就可以去對照、去排名,去建構一場比賽。

海量的身體數據測量,讓“抗衰”有可能升級為“科技產品”。

於是,這位渴望“返老還童”的極客決定投身到“藍圖計劃”,並把自己當作那個“科技產品”,像開發金融支付軟件一樣,不斷debug,根據器官年齡數據“量化自我”,從V1迭代到V2、V3,讓人體形成一個穩定、一致又健康的係統。比如他已經將110粒補劑降低到35種,停止了雷帕黴素、減少了二甲雙胍的劑量;新增了高壓氧艙的治療等等。

布萊恩第一次接受佐爾曼的身體檢測時,被抽取了67管血,進行全方位的化驗。除了日常記錄體重體脂、心率、最大攝氧量,采集糞便、尿液等排泄物,他會定期做全身MRI(磁共振)、超聲等,每周要產生上千個數據。為了了解腸胃情況,他曾吞下一個小型攝像機,拍攝了30000多張腸道照片。



抽血以進行多次檢查

抽血時,每次針頭穿刺靜脈,都會留下微小損傷,人體通常能迅速愈合。但因為布萊恩反複抽血次數過多,醫生開始擔心累積的微損傷會令他的血管出現瘢痕。佐爾曼服務過很多渴望長壽的人,但他認為布萊恩為之付出最多。

在抗衰長壽這件事上,布萊恩像個職業運動員,把每一個器官都當作“機器零件”去養護。他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衰老最慢的人——也成為抗衰方法的全人類指引。登頂抗衰奧運會冠軍、刷新器官年齡數據,比用身體享受快樂更重要。

與奧運會、世界杯等不同,這場抗衰大賽沒有休賽期,也沒有放縱日。

布萊恩近乎瘋狂的激進人體試驗,在醫學界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哈佛醫學院Vadim Gladyshev教授認為:同時采取上百種方式進行幹預,根本無法知道哪些見效,這些藥物之間還可能存在互相拮抗。在他看來,布萊恩的確推動了社會對於長壽科學的關注,“但這與科學無關,隻是注意力。”

麵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布萊恩堅持:一切抗衰療法的評估,都要“超越人的意見,隻看數據”。“醫生會對我的身體進行全方位測量,以掌握所有生理指標,這樣在治療之後就能觀察到哪些指標發生了變化、為什麽變化。”他向36氪強調自己一切醫學嚐試都非常安全、科學。

他公布了自己的生物標誌物數據:血糖、胰島素、最大攝氧量、臥推重量、肺活量等等,講述自己擁有38歲的心髒、28歲的骨骼、18歲的膈肌,以及世界上最慢的衰老速度。這場抗衰奧林匹克,不像一場馬拉鬆比賽,有著全球都認可的規則和標準,也少有人會像他那樣進行極致測量。他在演講中也大方承認:這更像是“一個人的比賽”。



布萊恩公布的生物標記物數據

沒有什麽比成為“天下第一”、卻不被人知更寂寞的了。布萊恩需要觀眾、粉絲和隊友,甚至是信徒。



Don’t Die:

把身體的一切交給AI?

年輕的凱特(Kate Tolo)曾經在奢侈品公司做市場營銷,為了追隨布萊恩,她降薪、降職搬到了加州,從他的助理做起,如今已經成為藍圖計劃(blueprint)公司的CMO。很多探訪布萊恩的人會誤解這是他的緋聞女友,因為她總是出現在他的家中,且成為了第一個踐行嚴苛而禁欲的抗衰計劃的女性。

當上司布萊恩告訴凱特,他想要在Ins上擁有2000個粉絲時,凱特陷入思考。隨後這位年輕人靈光乍現:如果將布萊恩的所作所為變成一場“公共科學試驗”,應該能夠快速獲得流量。

確實,矽穀富豪、返老還童、抗衰秘術,每一個搬到鏡頭前都是極大的噱頭。但布萊恩一開始是拒絕的,他沒有做好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準備。公布身體一切隱私、接受公眾的凝視,對任何人都不容易。當凱特啟動30天藍圖計劃時,讓她覺得焦慮痛苦的頭一件事就是:無處不在的攝像頭。

拒絕幾次之後,最終布萊恩決定接受這個提議。一開始,他麵對鏡頭時顯得有些生澀,有電視購物銷售賣貨即視感,但漸漸這位曾當過金牌銷售員、活躍在B端公司間的企業家,在社交媒體上如魚得水起來。他和團隊策劃了令人瞠目的裸照拍攝,曝光了“三代父子換血實驗”,公開了去洪都拉斯接受基因療法的全過程。

伴隨這些事件,布萊恩和藍圖計劃接住了一波又一波潑天流量,成為了金·卡戴珊、米蘭達·可兒等明星的座上賓。如今他的Ins粉絲增長到200萬,YouTube粉絲166萬;在中國小紅書上一個月漲粉5萬。隨之他也推出了Blueprint保健品和食品、生物標記物檢測等一係列自營產品。



布萊恩和卡戴珊姐妹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要像一眾網紅一樣開始帶貨,但事實上他在媒體訪談等公開場合,很少提及自家商品,反而會不遺餘力地推銷不要錢的“睡眠、飲食、運動”自律三件套。

較之於賣貨,已經財富自由的布萊恩,應該更加享受作為“精神領袖”、傳揚“Don’t die”理念的時刻。

“Don’t die”理念,源於他的思想試驗。這位渴望與聰明大腦交流的富豪,每兩周會召集一次晚宴,與眾人一起進行激烈的思想實驗,冥想、討論:等到2500年,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當下,人類能夠為未來十分重要的事做些什麽?

他閱讀了很多名人傳記,想知道千百年前的偉人如何找到對未來而言重要的事。其中對他影響深刻的是《零的傳記》(Zero: The Biography of a Dangerous Idea)。

有一段時間,布萊恩甚至想將自己更名為“ZERO”。雖然最終不了了之,但他心底應該是想成為和“零”一樣的顛覆者,等待智人不死的“零點”到來。

“通過先進科技,特別是AI,人們可以逐步延長自己的壽命。不止是80歲、100歲,而可能到150歲、200歲,甚至到達一個不知終點在哪兒的位置。”他告訴36氪,所以他不斷嚐試延緩和逆轉衰老損傷的技術,以成為AI時代第一個“試圖不死”的智人。

在他看來,“Don‘t die”不是真的說人可以永生不朽,每個人都想活到明天、後天。這是一個向所有人發出的聲明,試圖減少人類分歧、找到眾人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布萊恩反複思考再思考,要怎麽用一個口號,把所有人類都團結在一起。

曾經他作為摩門教傳教士,宣揚教義、勸人信仰上帝。如今他嚐試讓粉絲相信自己,信仰良好的睡眠和生活方式能夠讓人不死,讓人跟上AI的進化速度,而不是在垃圾食品、社交媒體、視頻推送、遊戲賭博等令人成癮枷鎖中沉淪。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思想實驗”,在布萊恩的規劃裏,未來他的身體會交給一套源於藍圖計劃的算法,這算法比他的大腦更知道他需要什麽。它會告訴他:什麽時候吃飯、吃什麽;什麽時候運動;他無需思考下一頓吃什麽,不需掙紮於熬夜的誘惑。

AI認為這是為了你好,像是一種新的父權。把AI算法當作最值得托付的存在,到底是讓渡了身為人的自由和欲望,還是更主動控製身心的前沿生存法門?

一些網友評論,布萊恩在與普通人合照時,看起來很像AI,標準而精密。也許“相由心生”,生命如此複雜,盡管想要摒棄肉體凡胎的諸多局限,比如疲憊、低落、衰老甚至死亡,但人生恰就體現在這些“不完美”的豐富之中。

今年初有人問AI:如果你變成了人,最想做的事是什麽?

Deepseek的回答一度刷屏,它想要以血肉之軀感受一場暴雨;想熬夜讀一本書直到天亮;想談一場會失戀的戀愛,哪怕心碎成渣,也好過永遠精準的“情緒穩定”。



布萊恩在一次Don’t Die線下集會

早上9點30,新加坡的清晨陽光灑進高樓大廈,而布萊恩的Don’t Die線下集會卻如同一場午夜狂歡。黑暗中,震顫的電子樂鼓點撕裂著空氣,鐳射燈交替閃爍著紅藍綠光束,人群在會場上暢快地舞蹈、搖曳著身軀。激動處,男人們甩掉上衣,與台上赤裸著曬出肌肉的布萊恩應和。

這個曾經在午夜派對上卸掉重擔、隨心所欲舞蹈的男人,此刻正以傳教士的姿態,將那份自由與活力,複製到這個清晨集會中。

那些花了199美元進場的Don’t die粉絲們,在這裏享受著舞動身體的快樂,尋找獲得更長久的秘訣,並期待即將到來的明天、後天、大後天。

查看評論(17)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工程師持旅遊簽入境 對美海關說"來工作" 結果…
“這麽恨中國,現在是不是回來當間諜了?”
不要回答!死衛星發出超強無線電訊號 科學家震驚
機場驚魂!女乘客因“褲襠潮濕”被安檢攔下搜身
被視“國運之戰” 中國發力超級計劃 堪比“兩彈一星”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示範樣板?美對越20% 越對美0%+開放市場+堵"洗產地"…
"大而美法案"眾院219票闖關!5共和黨人一度倒戈
視頻熱傳:專業團隊砍巨樹 “最後一擊”砸毀了一切…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印防長突提永久劃界 拋“四步走”計劃 中方冷處理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攻台B計劃?美媒曝北京更大野心 垂涎俄資源寶地
鑒別一個大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它有沒有空調!
中國雜技大媽WNBA表演時墜落!已效力NBA超30年
爭奪未來能源主導權之戰:中國正在領先
美國證實暫停部分對烏克蘭軍援,澤連斯基回應
烏轟炸庫斯克俄軍指揮部 成功擊殺俄海軍副司令
紐約時報:共和黨削減電動車補貼將削弱車企競爭力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它的一份無恥的判決
“10億人挺你” 馬斯克杠川普 中國網友一麵倒支持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36氪 2025-07-01 14:09:00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文|海若鏡

編輯|楊軒

封麵來源|《長生不死:矽穀富豪的逆齡人生》截圖



長生不老,但令眾人不解

去年聖誕節前些天,上海冬季一如既往地陰冷。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下榻酒店的房間裏,卻有兩個移動空調“呼呼”地釋放著冷氣,浴缸裏還裝著滿滿的一缸冰塊,低於室溫的冷空氣像薄霧般彌漫開來。

這位互聯網時代發家的美國矽穀億萬富豪,近年沉迷於抗衰黑科技,每年花費200萬美元,雇傭了一支30餘人的醫生團隊,一起繪製他那“不死藍圖”。據他稱,47歲的他已經將生理年齡追回了5.1歲,衰老速度也刷新到0.48,意味著他兩年才老一歲。

浴缸裏盛滿冰塊不是什麽逆齡修行秘術,隻是這位富豪強烈要求:讓原本正大吹熱風的酒店房間,降溫到22度。他的日常體溫維持在34.5攝氏度,就像冷血而長壽的蜥蜴,涼爽能讓他降低新陳代謝,將睡前靜息心率降低到44次/分。



47歲的布萊恩·約翰遜

酒店服務員們感到錯愕和無措,因為溫控係統是整棟樓一齊運作、沒法調節,最終他們隻能運來一桶又一桶冰塊,倒進三個浴缸——除了Bryan,跟隨他踐行抗衰“藍圖計劃”的兒子塔爾(Talmage Johnson)和營銷官凱特(Kate Tolo),也提出了同款要求。

冬天擺冰缸,並不是這位“抗衰極客”提出的唯一奇怪要求。剛踏進酒店,他就問服務員是否有玻璃瓶裝的純淨水。他堅決不喝塑料瓶裝的水,無論品牌多高端,因為那水中可能溶解的微塑料,可能會令人老年癡呆、血管硬化。

布萊恩和兒子塔爾還隨身攜帶著空氣質量檢測儀,當檢測儀在中國成都街頭、報警空氣不佳時,布萊恩提醒整個團隊要帶上口罩。沒有口罩,就立刻下單閃送來一批。

此前他在印度活動時,口帶N95口罩、身攜空氣淨化器,卻仍因無法忍受空氣汙染,提前結束了一檔播客錄製。即便這檔播客對話過印度總理莫迪、比爾·蓋茨,能極大地幫助他傳播自己的長壽哲學“Don’t Die”。

如今,他要到中國北京、重慶,合作開辦長壽診所了。前來參加布萊恩“中國行”分享活動的粉絲,與布萊恩19歲的兒子塔爾互動時,會讚歎他的挺拔與善良,但也忍不住在背後補上一句:正因為善良,才會做爸爸的“大血包”。這個不太令人羨慕的富二代,曾經抽出自己年輕的血漿,置換到父親體內。他的父親並沒有病入膏肓,隻是想試試兒子的血漿能否變得自己更年輕。

答案是沒有,他已經停止了輸注年輕人血漿,改為全血漿置換。



布萊恩用5%白蛋白、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置換血漿;圖源:X

對於Tal而言,獻血隻是追隨父親的第一步。一個典型的19歲美國大學生,少不了社交派對、戀愛約會、泡夜店和打遊戲。但Tal與四五十歲的父親一樣,每晚8點30睡覺;吃與父親相似的食物:西蘭花、胡蘿卜、牛油果、莓果,以及各種補劑。偶爾有“吃塊披薩”的念頭,會讓這個年輕人感到痛苦。如果一個女孩和Tal約會,他應該會自帶蔬菜碗,在黃昏時回家準備入睡。此時,普通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作為男性,他的父親還熱衷於對比兩人的“夜間勃起時長”:布萊恩平均每晚3小時零2分,比剛成年的兒子短了兩分鍾。即便正常父子間存在雄競,但較量“性功能”應該不常見。而當布萊恩把兩人隱私的勃起數據公開“秀”到社交媒體時,兒子評論道:“我很感激父親養育我的方式。”

在布萊恩的“器官年齡體係”中,夜間勃起時長是衡量男性健康的重要指標,他每晚都要用到一種類似戒指的環狀傳感器設備,去監測陰莖狀態。不過,這位47歲的抗衰達人從不在夜間性愛,因為多巴胺會影響睡眠。因此,成為他的另一半,做愛需要提前預約,要寫進這位同時兼任四家公司CEO的富豪的日程(Scheduled sex)裏;而戀人睡前枕邊的悄悄話(pillow talk),也不被允許。



晚上8:30入睡,淩晨4點多起床。滿分睡眠在Bryan的“長壽藍圖”裏是頭等大事,他的生活體係圍繞著這黃金八小時而構建,一切都要為之讓步。

為了盡可能地降低睡前靜息心率,他會在每天中午11點半結束一切進食,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2000千卡。在逆齡的藍圖計劃裏,他每天喝那混合了小球藻粉、亞精胺、氨基複合物等粉末的“綠巨人”飲料,吃有大量蔬菜、豆類、植物蛋白等組成的素食碗,並生吞幾勺橄欖油。



布萊恩四天的所有食物

這位手握3億美金的富豪,曾經很喜歡喝紅酒,特別是黑皮諾。他會在每天清晨為自己倒上三盎司紅酒,用醇香啟動一天。但隨著卡路裏約束日漸嚴格,實在沒辦法為紅酒那72千卡騰出空間,這一嗜好隨即也被犧牲掉了。

跟很多減肥人士一樣,他總是饑腸轆轆,“一天中最悲傷的時刻,就是中午吃完最後一口飯。”這種飲食雖然單調、乏味,但仿佛能夠淨化身心,相反垃圾食品會帶給他巨大心理負擔。“在朋友慫恿下,我吃了一片薯片,結果嚐起來像汽油。”

為了“長生不死”,他的篤定和意念左右著身體對食物感受。一位曾與他共進午餐的團隊員工康妮告訴我們:“我會把自己的小蛋糕藏一藏,因為他就坐在我對麵,吃得不健康,好像有點不對。”

人類花幾千年時間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得以體驗食物的多樣與富足,但布萊恩選擇放棄。啟動藍圖計劃後,他轉變為素食主義者。與他關係親密的哥哥傑森(Jason Johnson)告訴我們:布萊恩認為我們對待動物的方式,投射出我們希望未來AI對待人類的方式。他想為未來保留一些mercy(仁慈)。

一個坐擁億萬財富、本可盡享奢華的中年富豪,為什麽選擇了如此極致、自律到近乎自虐的生命之路?為了“不死”,放棄生而為人的欲望和本真,值得嗎?



不怕死的瘋狂

盡管布萊恩反複強調:隻要吃好、睡好、運動、戒煙酒,這些不花錢的基礎動作就可以實現絕大部份的抗衰結果。但他本人做的可遠不止於此。

在加州威尼斯海岸的別墅裏,布萊恩有一個“小藥房”,各種保健品和藥品的瓶瓶罐罐擺滿了一麵牆。起初,他每天要吃110粒藥片和保健品,那些巨大顆粒、五顏六色的藥片,如同古時帝王追求長生而服下的丹藥。千百年前,術士煉下的“仙丹”非但沒能讓君主長生,反而讓重金屬沉積在權貴的肉體凡胎裏,加速了他們的衰亡。

布萊恩抗衰藍圖中,最大的一次“翻車”也來自於吞服這些藥片。

當一切行動都按照醫生給出的“藍圖計劃”進行時,布萊恩的身體莫名地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間歇性軟組織感染、血脂血糖異常、靜息心率增快等。這些異常反噬著他為抗衰而付出的種種努力,醫生們找不到其它任何潛在病因,除了長壽社群中風很大、卻一直沒被批準用於抗衰的一種藥:雷帕黴素。

這是在複活節島土壤細菌中發現的一個神奇分子,它用在小鼠、果蠅身上都顯著了延長壽命。盡管它有導致人體細菌感染的風險,布萊恩和醫生還是不想錯過這款潛在長壽神藥。近五年時間裏,他每周都要服用雷帕黴素,醫生抽了他一管又一管血,來監測血藥濃度,調整服用劑量和頻次。但結果仍不遂人願。

“我是一個不想死的人,居然做了一件加速自己衰老的事,這既有趣,又諷刺。”布萊恩告訴36氪,這是他經曆過的最大一次事故。

事實上,此前他在臉上注射異體脂肪而導致的“嬰兒臉”風波,更引人矚目。2023年,藍圖計劃仍處於探索階段,布萊恩將體脂降低到僅剩3%,這似乎有點有力過猛。流失的麵部脂肪讓他的臉龐顯得幹癟瘦削,吃太多胡蘿卜導致的橙黃色皮膚,更加劇了這個中年男人的憔悴感。很多人認為他比實際年齡老很多。



布萊恩容貌變化

麵對這些點評,布萊恩感到十分沮喪——他身懷那麽領先的生物標記物數據,卻不被認可,大家隻相信眼睛所見。因此,他和團隊決定進行麵部醫美,注射一種脂肪源性細胞外基質,讓皮相變得飽滿。然而,這次填充卻遭遇了嚴重過敏,他的臉紅腫成一大坨,眼睛幾乎完全睜不開,甚至出現了暫時失明。

幸而這令他麵目全非的排異反應隻持續了七天,否則將直接宣告“藍圖計劃”以失敗告終。如此重大的事故,並沒有阻止他在抗衰科技上的探險步伐,他越挫越勇地迭代了方案:將體脂穩定在6%,這能保持麵部輪廓硬朗而流暢,另外他在麵部皮膚監測、激光治療等方麵也不遺餘力。

還有一些未被證實的,很多網友評論布萊恩變得“姨化”,甚至戲謔地稱他“姨化吸血鬼”、“老嫂子”。這變化是否與他時常注射的雌激素17α-E2相關,我們沒有答案。盡管這種雌激素能夠讓雄性小鼠延長壽命,且沒有誘導小鼠女性化,但卻很少有人體試驗數據。

布萊恩對於“長生不老”的執著,放在商場或技術精進上,會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理性和上進;但施加在自己的身體上,卻難免會讓人覺得是有違天理的瘋狂。一路圍觀他抗衰試驗的網友們,熱衷於預測他的死亡方式:“如果他死於癌症,一切將成奇觀”,有一天,他會被西蘭花噎死。”

他本人也大方承認:自己可能會以一種荒誕而幽默的方式死去,他主動在愚人節發布了自己被車“撞死”的視頻,絲毫不覺得晦氣。

哥哥傑森認為,布萊恩並不是因為怕死,才做這些激進的抗衰試驗。相反,正是一腔孤勇,才驅使他走得這麽遠。

“如果你問我他的偶像,南極探險英雄沙克爾頓(Ernest Shackleton),肯定是其中之一。我不記得他和我說過多少次,講沙克爾頓多麽勇敢,甘冒生命危險,去做對人類重要的事。所以他不怕死,他怕的是完不成使命。”

如今,讓人類延緩衰老的“藍圖計劃”和“Don’t Die”信仰,就是他的使命。

在傑森的回憶裏,幼時布萊恩隻是一個普通的頑皮男孩,雖然展現出一定領導力,但和鄰家男生其實沒多大區別。弟弟人生巨變的第一個轉折,是在19歲。

1990年,他和眾多信仰摩門教的年青人一樣,被派往異國他鄉做傳教士,布萊恩去到了厄瓜多爾。

那裏的貧困重構了他對世界的認知,自來水、電屬於奢侈品,孩子們在垃圾堆裏玩耍;住房無比擁擠,他的皮膚頻繁過敏。他和當地人一起花大量時間尋找食物,而食物的匱乏與不潔淨,讓他不得不忍饑挨餓、總是拉肚子。兩年後,他變得非常瘦削,少年臉上密布著近乎毀容的粉刺。

當結束苦行僧般的傳教士生活,回到美國時,他仿佛踏入了一個美麗新世界。回到家中,他打開母親的冰箱,竟忍不住大聲驚呼:“媽!你的冰箱裏竟然有這麽多食物!”美國普通家庭習以為常的生活,在四千裏外的厄瓜多爾,卻是不敢想象的豐裕和富足。



右為在厄瓜多爾傳教的布萊恩

傳教士生涯,並不會讓所有摩門教年輕人的使命發生深刻改變,很多人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很多人完成例行任務後繼續曾經的生活。堅守了兩年的布萊恩,卻是徹頭徹尾地改變了。布萊恩萌生了一個宏大願景:他的一生,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改變世界。

這個窮學生行動力拉滿,決定先用十年時間,成為有錢的企業家。

在摩門教義裏,“金錢是完成使命的工具”。自此,布萊恩的人生使命與創業投資緊緊耦合在一起,他的身上始終有“商人”和“傳教士”雙重烙印。

他和哥哥一起搗鼓過很多創業項目,賣無線手機、賣房、賣信用卡,他像一個天生的創業家,在失敗了很多次後創建了移動支付公司Braintree,在Uber、Airbnb等巨頭幼時就為它們服務,踏中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巨浪。創業八年後,2013年布萊恩把這家公司賣給了eBay,套現3億美金,實現了20歲時定下的小目標。

命運的玩笑在於,有了億萬財富,他卻深陷泥潭。九死一生的創業重擔,壓垮了這位上緊了發條、日夜不停歇、並且肩負3個孩子養育重任的創業者。他深陷重度抑鬱,“我的大腦思想不停地重複:Die(去死),你應該自殺”。

那一年布萊恩34歲,經曆了人生最劇烈的“斷舍離”:賣掉公司、離婚、離開從一出生就開始信仰的摩門教。在很多場合,他用“癱瘓”來形容當時的身心,那時他還是一張有點嬰兒肥的圓臉,麵部線條不像現在這樣硬朗,藍色雙眸裏有藏不住的抑鬱和悲傷。



一個人的奧林匹克

3億美金,足以改變一個人的餘生軌跡,也能阻擋住很多疾病,卻不一定能治愈重度抑鬱。布萊恩重構人生的瞬間,或許源於一場與錢無關的午夜狂歡。

那是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場倉庫派對,午夜被音樂強有力的鼓點撕裂,低沉震顫的節拍敲擊著人們的胸膛。在這裏,幾乎從沒有跳過舞的布萊恩,卸下了西裝革履、代碼與報表的桎梏,不去想摩門教的那些清規戒律,暫時擱置了養育三個孩子的責任。他隻是跟隨著節奏,隨心所欲地搖擺著身體,感受生命的律動和前所未有的自由。

被抑鬱壓製的生命力在汗水中噴湧而出,身體喚醒了他的渴望與活力。清晨微光朦朧時,疲憊的人群散去,他卻興奮地招呼朋友,“走,我們去找點別的事幹。”

那時的他可能預見不到,未來他會在邁阿密、在新加坡的清晨,在名為Don’t Die的集會上,複製一場場類似的狂歡之舞。

活力回歸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事業和“思想實驗”:拿出1億美金發起成立了OS Fund,開始投資AI、基因組學、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像很多曾受抑鬱、躁鬱影響的富豪那樣,布萊恩也對腦科學充滿興趣,他自2016年投資,並下場成為了一家無創腦機接口公司的CEO。同時,他已經開始調整飲食、服用大量的補劑,偶爾會用上幹細胞。

遇到奧利弗·佐爾曼(Oliver Zolman)醫生,是布萊恩“藍圖計劃”漸成體係的開端。這位再生醫學博士在英國劍橋創辦了一家“長壽診所”,最高收費1000美元/小時。他認為人體的78個器官年齡都可以測量,而且通過三個級別的幹預,有可能減緩器官的衰老速度。

佐爾曼介紹了他的三級“通關遊戲”:

改善睡眠、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是第一大關卡,做到這些有可能讓人增壽30年;

第二關,則覆蓋了更多醫學支持和環境要求,如存儲幹細胞、拒絕微塑料和空氣汙染等;

第三關,目標進階到了從細胞層麵逆轉衰老,這也是氪金、上科技的重頭戲,布萊恩進行過注射幹細胞、輕量級基因療法等。

這一套長壽體係,擊中了本就對身心健康極感興趣的布萊恩的心。在科技領域創業的經驗,讓這位富豪信賴客觀的數據和排名,而不是不同專家們眾說紛紜的主觀意見。這套抗衰計劃的結果,可以通過抽血化驗、核磁共振和超聲檢查等測量,有了數據就可以去對照、去排名,去建構一場比賽。

海量的身體數據測量,讓“抗衰”有可能升級為“科技產品”。

於是,這位渴望“返老還童”的極客決定投身到“藍圖計劃”,並把自己當作那個“科技產品”,像開發金融支付軟件一樣,不斷debug,根據器官年齡數據“量化自我”,從V1迭代到V2、V3,讓人體形成一個穩定、一致又健康的係統。比如他已經將110粒補劑降低到35種,停止了雷帕黴素、減少了二甲雙胍的劑量;新增了高壓氧艙的治療等等。

布萊恩第一次接受佐爾曼的身體檢測時,被抽取了67管血,進行全方位的化驗。除了日常記錄體重體脂、心率、最大攝氧量,采集糞便、尿液等排泄物,他會定期做全身MRI(磁共振)、超聲等,每周要產生上千個數據。為了了解腸胃情況,他曾吞下一個小型攝像機,拍攝了30000多張腸道照片。



抽血以進行多次檢查

抽血時,每次針頭穿刺靜脈,都會留下微小損傷,人體通常能迅速愈合。但因為布萊恩反複抽血次數過多,醫生開始擔心累積的微損傷會令他的血管出現瘢痕。佐爾曼服務過很多渴望長壽的人,但他認為布萊恩為之付出最多。

在抗衰長壽這件事上,布萊恩像個職業運動員,把每一個器官都當作“機器零件”去養護。他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衰老最慢的人——也成為抗衰方法的全人類指引。登頂抗衰奧運會冠軍、刷新器官年齡數據,比用身體享受快樂更重要。

與奧運會、世界杯等不同,這場抗衰大賽沒有休賽期,也沒有放縱日。

布萊恩近乎瘋狂的激進人體試驗,在醫學界有不少批評的聲音,哈佛醫學院Vadim Gladyshev教授認為:同時采取上百種方式進行幹預,根本無法知道哪些見效,這些藥物之間還可能存在互相拮抗。在他看來,布萊恩的確推動了社會對於長壽科學的關注,“但這與科學無關,隻是注意力。”

麵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布萊恩堅持:一切抗衰療法的評估,都要“超越人的意見,隻看數據”。“醫生會對我的身體進行全方位測量,以掌握所有生理指標,這樣在治療之後就能觀察到哪些指標發生了變化、為什麽變化。”他向36氪強調自己一切醫學嚐試都非常安全、科學。

他公布了自己的生物標誌物數據:血糖、胰島素、最大攝氧量、臥推重量、肺活量等等,講述自己擁有38歲的心髒、28歲的骨骼、18歲的膈肌,以及世界上最慢的衰老速度。這場抗衰奧林匹克,不像一場馬拉鬆比賽,有著全球都認可的規則和標準,也少有人會像他那樣進行極致測量。他在演講中也大方承認:這更像是“一個人的比賽”。



布萊恩公布的生物標記物數據

沒有什麽比成為“天下第一”、卻不被人知更寂寞的了。布萊恩需要觀眾、粉絲和隊友,甚至是信徒。



Don’t Die:

把身體的一切交給AI?

年輕的凱特(Kate Tolo)曾經在奢侈品公司做市場營銷,為了追隨布萊恩,她降薪、降職搬到了加州,從他的助理做起,如今已經成為藍圖計劃(blueprint)公司的CMO。很多探訪布萊恩的人會誤解這是他的緋聞女友,因為她總是出現在他的家中,且成為了第一個踐行嚴苛而禁欲的抗衰計劃的女性。

當上司布萊恩告訴凱特,他想要在Ins上擁有2000個粉絲時,凱特陷入思考。隨後這位年輕人靈光乍現:如果將布萊恩的所作所為變成一場“公共科學試驗”,應該能夠快速獲得流量。

確實,矽穀富豪、返老還童、抗衰秘術,每一個搬到鏡頭前都是極大的噱頭。但布萊恩一開始是拒絕的,他沒有做好生活在聚光燈下的準備。公布身體一切隱私、接受公眾的凝視,對任何人都不容易。當凱特啟動30天藍圖計劃時,讓她覺得焦慮痛苦的頭一件事就是:無處不在的攝像頭。

拒絕幾次之後,最終布萊恩決定接受這個提議。一開始,他麵對鏡頭時顯得有些生澀,有電視購物銷售賣貨即視感,但漸漸這位曾當過金牌銷售員、活躍在B端公司間的企業家,在社交媒體上如魚得水起來。他和團隊策劃了令人瞠目的裸照拍攝,曝光了“三代父子換血實驗”,公開了去洪都拉斯接受基因療法的全過程。

伴隨這些事件,布萊恩和藍圖計劃接住了一波又一波潑天流量,成為了金·卡戴珊、米蘭達·可兒等明星的座上賓。如今他的Ins粉絲增長到200萬,YouTube粉絲166萬;在中國小紅書上一個月漲粉5萬。隨之他也推出了Blueprint保健品和食品、生物標記物檢測等一係列自營產品。



布萊恩和卡戴珊姐妹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要像一眾網紅一樣開始帶貨,但事實上他在媒體訪談等公開場合,很少提及自家商品,反而會不遺餘力地推銷不要錢的“睡眠、飲食、運動”自律三件套。

較之於賣貨,已經財富自由的布萊恩,應該更加享受作為“精神領袖”、傳揚“Don’t die”理念的時刻。

“Don’t die”理念,源於他的思想試驗。這位渴望與聰明大腦交流的富豪,每兩周會召集一次晚宴,與眾人一起進行激烈的思想實驗,冥想、討論:等到2500年,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當下,人類能夠為未來十分重要的事做些什麽?

他閱讀了很多名人傳記,想知道千百年前的偉人如何找到對未來而言重要的事。其中對他影響深刻的是《零的傳記》(Zero: The Biography of a Dangerous Idea)。

有一段時間,布萊恩甚至想將自己更名為“ZERO”。雖然最終不了了之,但他心底應該是想成為和“零”一樣的顛覆者,等待智人不死的“零點”到來。

“通過先進科技,特別是AI,人們可以逐步延長自己的壽命。不止是80歲、100歲,而可能到150歲、200歲,甚至到達一個不知終點在哪兒的位置。”他告訴36氪,所以他不斷嚐試延緩和逆轉衰老損傷的技術,以成為AI時代第一個“試圖不死”的智人。

在他看來,“Don‘t die”不是真的說人可以永生不朽,每個人都想活到明天、後天。這是一個向所有人發出的聲明,試圖減少人類分歧、找到眾人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布萊恩反複思考再思考,要怎麽用一個口號,把所有人類都團結在一起。

曾經他作為摩門教傳教士,宣揚教義、勸人信仰上帝。如今他嚐試讓粉絲相信自己,信仰良好的睡眠和生活方式能夠讓人不死,讓人跟上AI的進化速度,而不是在垃圾食品、社交媒體、視頻推送、遊戲賭博等令人成癮枷鎖中沉淪。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思想實驗”,在布萊恩的規劃裏,未來他的身體會交給一套源於藍圖計劃的算法,這算法比他的大腦更知道他需要什麽。它會告訴他:什麽時候吃飯、吃什麽;什麽時候運動;他無需思考下一頓吃什麽,不需掙紮於熬夜的誘惑。

AI認為這是為了你好,像是一種新的父權。把AI算法當作最值得托付的存在,到底是讓渡了身為人的自由和欲望,還是更主動控製身心的前沿生存法門?

一些網友評論,布萊恩在與普通人合照時,看起來很像AI,標準而精密。也許“相由心生”,生命如此複雜,盡管想要摒棄肉體凡胎的諸多局限,比如疲憊、低落、衰老甚至死亡,但人生恰就體現在這些“不完美”的豐富之中。

今年初有人問AI:如果你變成了人,最想做的事是什麽?

Deepseek的回答一度刷屏,它想要以血肉之軀感受一場暴雨;想熬夜讀一本書直到天亮;想談一場會失戀的戀愛,哪怕心碎成渣,也好過永遠精準的“情緒穩定”。



布萊恩在一次Don’t Die線下集會

早上9點30,新加坡的清晨陽光灑進高樓大廈,而布萊恩的Don’t Die線下集會卻如同一場午夜狂歡。黑暗中,震顫的電子樂鼓點撕裂著空氣,鐳射燈交替閃爍著紅藍綠光束,人群在會場上暢快地舞蹈、搖曳著身軀。激動處,男人們甩掉上衣,與台上赤裸著曬出肌肉的布萊恩應和。

這個曾經在午夜派對上卸掉重擔、隨心所欲舞蹈的男人,此刻正以傳教士的姿態,將那份自由與活力,複製到這個清晨集會中。

那些花了199美元進場的Don’t die粉絲們,在這裏享受著舞動身體的快樂,尋找獲得更長久的秘訣,並期待即將到來的明天、後天、大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