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06-30 12:32: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七個歐洲國家中,已有六個宣布退出禁止地雷的國際公約,以便在邊境布設地雷,阻止俄羅斯對北約東翼進犯。該計劃引發了極大爭議。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烏克蘭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的地雷警示禁區圖像來源: iacheslav Madiievskyi/Ukrinform/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繼波羅的海國家後,烏克蘭也將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6月29日)簽署了相關行政令。

烏克蘭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克斯藤科(Roman Kostenko)表示,此舉是對俄羅斯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殺傷性地雷的回應。“當敵人毫無底線的時候,我們不能束縛自己的手腳,”他強調,俄羅斯根本沒有簽署《渥太華公約》,而且“針對軍隊和平民大規模使用地雷”。

此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本月27日分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文件。按照公約規定,三個國家將在6個月後正式退出。另外,芬蘭和波蘭也已啟動退出這一公約的程序。



拉脫維亞與俄羅斯邊境的界牆圖像來源: GINTS IVUSKANS/AFP/Getty Images

至此,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7個歐洲國家中,已有6個將退出禁雷公約,計劃在邊境布設地雷,以保護北約東翼免受可能的襲擊。隻有與俄羅斯擁有近200公裏邊界的挪威希望繼續遵守該條約。

歐洲國家重拾地雷

1997年簽訂、1999年生效的《渥太華公約》旨在禁止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

此類地雷極具爭議,因為它們對士兵和平民都可能構成危險。未清除的地雷在衝突結束後仍構成長期威脅:2023年,全球近6000人因地雷傷亡。約80%的受害者是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兒童。

清除地雷昂貴且極其耗時。據非政府組織“國際助殘”(Handicap International)稱,即使一些潛在的衝突幾十年前就已結束,全球仍有58個國家及地區的地雷尚未清除。

全球已有164個國家簽署了《渥太華公約》,但還有33個國家尚未簽署。除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之外,還有俄羅斯。俄羅斯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殺傷性地雷庫存,估計有2600萬枚。其中許多已經在烏克蘭使用。

  新的“鐵幕”

從北端芬蘭的拉普蘭到南端波蘭的盧布林省,北約東部五個國家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長約3500公裏。這些地區大多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因此很難進行監控。

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們仍然非常擔心俄羅斯可能襲擊北約領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北約專家已經在分析哪些地區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北約國家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威懾力:地雷將與其他邊境安全措施相結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推進的敵人造成重大損失,從而阻止莫斯科開啟一場長期戰爭。

為了有效保護漫長的邊界,可能需要數百萬枚地雷和其他隱蔽炸藥。大片地區將在數十年內無法居住,對人員和環境的潛在損害幾乎無法預測。

《每日電訊報》記者戴維·布萊爾將該計劃描述為一道新的、爆炸性的“鐵幕”,暗指冷戰時期北約與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之間戒備森嚴的邊境。除了埋設地雷外,北約東部成員國已經采取了許多其他措施,包括修建或加固邊境圍欄和圍牆,安裝現代化的監視和預警係統,以及加強部隊規模。

“國際助殘”德國分部的菲舍爾(Eva Maria Fischer)認為,地雷計劃是一個危險且令人擔憂的進展。“當然,在當前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下,東歐國家的安全擔憂或許是有道理的,”菲舍爾在今年3月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首次宣布退出該條約計劃時說道。

“然而,持久的安全不可能建立在那些濫殺無辜、衝突結束後仍長期埋在地下、持續使平民致殘、摧毀生存基礎的武器之上,”她補充道。“保衛國家還有其他選擇。這些選擇可能看起來更昂貴,但考慮到使用殺傷地雷的巨大後續成本,就並非如此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最低工資漲 油價漲 員工保險漲…加州多項法規今生效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這麽恨中國,現在是不是回來當間諜了?”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特朗普:奧巴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被視“國運之戰” 中國發力超級計劃 堪比“兩彈一星”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德國之聲 2025-06-30 12:32:07

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七個歐洲國家中,已有六個宣布退出禁止地雷的國際公約,以便在邊境布設地雷,阻止俄羅斯對北約東翼進犯。該計劃引發了極大爭議。



21世紀鐵幕:俄羅斯鄰國重新在邊境部署地雷

烏克蘭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的地雷警示禁區圖像來源: iacheslav Madiievskyi/Ukrinform/Photoshot/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 繼波羅的海國家後,烏克蘭也將退出禁止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日(6月29日)簽署了相關行政令。

烏克蘭議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克斯藤科(Roman Kostenko)表示,此舉是對俄羅斯在戰爭中大量使用殺傷性地雷的回應。“當敵人毫無底線的時候,我們不能束縛自己的手腳,”他強調,俄羅斯根本沒有簽署《渥太華公約》,而且“針對軍隊和平民大規模使用地雷”。

此前,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本月27日分別向聯合國提交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文件。按照公約規定,三個國家將在6個月後正式退出。另外,芬蘭和波蘭也已啟動退出這一公約的程序。



拉脫維亞與俄羅斯邊境的界牆圖像來源: GINTS IVUSKANS/AFP/Getty Images

至此,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的7個歐洲國家中,已有6個將退出禁雷公約,計劃在邊境布設地雷,以保護北約東翼免受可能的襲擊。隻有與俄羅斯擁有近200公裏邊界的挪威希望繼續遵守該條約。

歐洲國家重拾地雷

1997年簽訂、1999年生效的《渥太華公約》旨在禁止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

此類地雷極具爭議,因為它們對士兵和平民都可能構成危險。未清除的地雷在衝突結束後仍構成長期威脅:2023年,全球近6000人因地雷傷亡。約80%的受害者是平民,其中包括許多兒童。

清除地雷昂貴且極其耗時。據非政府組織“國際助殘”(Handicap International)稱,即使一些潛在的衝突幾十年前就已結束,全球仍有58個國家及地區的地雷尚未清除。

全球已有164個國家簽署了《渥太華公約》,但還有33個國家尚未簽署。除了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大國之外,還有俄羅斯。俄羅斯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殺傷性地雷庫存,估計有2600萬枚。其中許多已經在烏克蘭使用。

  新的“鐵幕”

從北端芬蘭的拉普蘭到南端波蘭的盧布林省,北約東部五個國家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邊界長約3500公裏。這些地區大多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因此很難進行監控。

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們仍然非常擔心俄羅斯可能襲擊北約領土。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北約專家已經在分析哪些地區可能成為攻擊目標。北約國家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威懾力:地雷將與其他邊境安全措施相結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推進的敵人造成重大損失,從而阻止莫斯科開啟一場長期戰爭。

為了有效保護漫長的邊界,可能需要數百萬枚地雷和其他隱蔽炸藥。大片地區將在數十年內無法居住,對人員和環境的潛在損害幾乎無法預測。

《每日電訊報》記者戴維·布萊爾將該計劃描述為一道新的、爆炸性的“鐵幕”,暗指冷戰時期北約與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之間戒備森嚴的邊境。除了埋設地雷外,北約東部成員國已經采取了許多其他措施,包括修建或加固邊境圍欄和圍牆,安裝現代化的監視和預警係統,以及加強部隊規模。

“國際助殘”德國分部的菲舍爾(Eva Maria Fischer)認為,地雷計劃是一個危險且令人擔憂的進展。“當然,在當前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下,東歐國家的安全擔憂或許是有道理的,”菲舍爾在今年3月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首次宣布退出該條約計劃時說道。

“然而,持久的安全不可能建立在那些濫殺無辜、衝突結束後仍長期埋在地下、持續使平民致殘、摧毀生存基礎的武器之上,”她補充道。“保衛國家還有其他選擇。這些選擇可能看起來更昂貴,但考慮到使用殺傷地雷的巨大後續成本,就並非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