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軍日前空襲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圖為福爾多遇襲後空拍圖,被轟炸出6個巨坑。路透
路透報導,以色列與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導致聯合國核監督機構陷入困境,無法確定德黑蘭超過400公斤濃縮鈾去向,究竟已被秘密轉移或被埋在瓦礫廢墟下?現在,尋找接近武器級濃縮鈾成為西方國家與伊朗間的“貓捉老鼠遊戲”。但是,諸多跡象指出,伊朗已經轉移核材料,甚至有參與調查的外交官直言,伊朗“彷彿早就知道會遇襲”。
目前伊朗擁有超過400公斤60%濃縮鈾,距離製成90%純度濃縮鈾隻差一步,推估足以打造約9枚核彈。
路透訪問十多位參與遏製伊朗核計劃的前任和現任官員,他們表示,這次轟炸可能正好為伊朗提供掩護,讓濃縮鈾消失。另外,空襲後的設施空拍照片因瓦礫塵土而難以辨識。
至於國際原子能署(IAEA)的任何調查料將耗時費力。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專家海諾寧(Olli Heinonen)表示,調查工作可能涉及從受損建築中搜尋與複原材料,以及進行鑑識與環境採樣,這些都需要很長時間。他提到,“有些材料可能無法取得,埋藏在瓦礫下,或在轟炸中遺失”。他曾在2005年至2010年擔任IAEA首席核查官。
即便隻有一小部分濃縮鈾下落不明,也會讓西方國家深感憂慮,因為他們認為伊朗至少仍保留發展核武的選項。此外,已有跡象顯示,伊朗可能在設施遭攻擊前,將部分濃縮鈾轉移至其他地點。
一名參與伊朗核計劃調查的西方外交官不具名表示,福爾多設施內的大部分濃縮鈾似乎在攻擊發生前數日就已被轉移,“幾乎就像是伊朗事先知道會發生什麽一樣”。
另一名西方外交官則表示,驗證這批核材料的狀態將是一大難題,加上IAEA與伊朗曆來存在許多爭議,包括德黑蘭未能詳加說明在未申報地點發現鈾足跡。這名外交官直言,“這將會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
另一方麵,美國總統川普堅稱伊朗核設施被“徹底摧毀”,且德黑蘭不可能事先轉移濃縮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