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很少聽到“辱美”的概念,為什麽?

很少聽到“辱美”的概念,為什麽?

文章來源: 捉刀時間max 於 2025-06-29 18:39:3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辱華的言行經常引起大家的強烈憤慨,但辱美的言行卻很少成為美國的公共議題,難道美國人不愛國嗎?

體育比賽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美國人也會敬禮,自豪感也非常強烈。但當公共議題引發爭議時,美國人一言不合又會罵美國,正所謂美國反對美國。為什麽會這樣?

首先是曆史敘事。

1840年以來,百年近代史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集體創傷,讓我們對傳統文化、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譽等等異常的敏感,又因為家國同構、三位一體,集體榮譽高於個體尊嚴,所以任何輕慢或貶低的言行,自然會觸發我們集體性的傷痛記憶。

而美國的曆史敘事,建立在一個截然不同的維度上。從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銘刻的自治傳統,到1776年《獨立宣言》高揚的“人生而平等”,再到1787年《美國憲法》談出來的製衡體製。美國人把自己的繁榮歸功於自治傳統、自由觀念,以及法治體係,而非曆史的偶然。所以,麵對他國的批評或者諷刺,美國人更具有心理韌性,甚至還會幫著他國批評美國。這樣的心態之下,“辱美”自然很難引發公共熱議。

所以,長期的屈辱感,自然容易產生受害者敘事,而長期的自豪感,則會強化開拓者信心。

其次是公民意識。

國家這個詞,在英語中對應著三個詞匯,也蘊含著三種意義。第一種是地理意義。指的是國家的大好河山,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裏的愛國,是對故鄉母土的本能熱愛,這是最樸素的愛國。

第二種是民族意義。美國由多元族群組成,缺乏單一的民族根基。所以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是基於公民身份而非同一民族,他們更關注和化解種族之間的矛盾,而非整個美利堅民族的集體榮譽。

第三種是政府意義。啟蒙運動以來,對政府存在的意義,西方老百姓的共識就是一種社會契約。正如《獨立宣言》所說: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這是美國立國的根本原則,美國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讓渡的,這是一種契約關係,所以人民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去愛政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裏,政府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怪物。因為他太過強大,以至於強大到民眾難於駕馭。所以美國人罵美國,甚至會不惜代價揭露本國的黑暗麵,目的就是防止國家走向歧途。

正如美國總統小布什所說:人類千萬年的曆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大師們浩瀚的經典著作,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裏的夢想。

最後就是法治保護。

美國的核心精神在於對個人自由和有限政府的堅定信仰。正如托馬斯·潘恩所說:社會在任何狀態下都是福祉,而政府即使在最佳狀態下也不過是必要的惡。所以美國先賢製定權利法案,保護甚至鼓勵公民對政府、國家乃至主流價值觀進行批評。

比如著名的約翰遜焚燒美國國旗案。1984年,一個叫約翰遜的美國青年,為了表達對美國政府的不滿,當眾燒毀了一麵美國國旗,關鍵他還是蘇聯的信徒。這個案子一路打到了美國最高法院,美國最高法院最終判決約翰遜無罪。很多人被這個判決結果震撼,隻因判詞中的那一句:美國國旗保護那些蔑視她的人。美國國旗所保護的權利之一,正是允許民眾公開譴責國旗本身的權利。

這種對個體權利的保護,意味著批評國家不是道德汙點,而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世界上批評美國的段子,基本都來自美國本身,自己對自己下手比外國還要狠,自然就消解了他人“辱美”的空間。

總而言之,美國的繁榮曆史,喚不起辱美的曆史記憶;美國的個人主義,強調的是個人自由和尊嚴,又淡化了集體榮譽感;美國的公民意識,區分了國家和政府,將批評政府轉化為了公民責任;美國的權利法案,保護了民眾批評的權利,甚至是過激的言行,消解了辱美的概念。

查看評論(32)

24小時熱點排行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矽穀富豪的不死執念:AI接管身體 性生活都要預約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95歲“黑老大”惹關注 離休幹部認定勒索判刑 病床受審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又爆驚人語:在美國出生的壞人也應該趕出去
美國、越南關稅談好了 川普搶先發文曝稅率
特朗普斥責日本"一直在奪取美國財富",稱將加征高關稅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美國正式關閉USAID!盧比奧詳述理由 列4大失敗
柴靜: 從官媒的知名記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體人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馬斯克威脅成立“美國黨” 那是什麽黨?這次認真的?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疑似發表辱華言論,綠洲樂隊主唱道歉
貝佐斯辣妻以前長這樣!整形醫分析"外貌進化"過程
特斯拉股價恐再跌六成?華爾街最大空頭表態
美澳印日啟動礦產計劃,被視為在抗衡礦產主領導中國
財新的製造業數據已成絕唱,從此有九大數據不再公布
日本人組團去老撾嫖幼女,大使館都看不下去了
美國國際開發署正式關了,兩名前總統發聲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很少聽到“辱美”的概念,為什麽?

捉刀時間max 2025-06-29 18:39:31



辱華的言行經常引起大家的強烈憤慨,但辱美的言行卻很少成為美國的公共議題,難道美國人不愛國嗎?

體育比賽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美國人也會敬禮,自豪感也非常強烈。但當公共議題引發爭議時,美國人一言不合又會罵美國,正所謂美國反對美國。為什麽會這樣?

首先是曆史敘事。

1840年以來,百年近代史給我們帶來了嚴重的集體創傷,讓我們對傳統文化、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譽等等異常的敏感,又因為家國同構、三位一體,集體榮譽高於個體尊嚴,所以任何輕慢或貶低的言行,自然會觸發我們集體性的傷痛記憶。

而美國的曆史敘事,建立在一個截然不同的維度上。從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銘刻的自治傳統,到1776年《獨立宣言》高揚的“人生而平等”,再到1787年《美國憲法》談出來的製衡體製。美國人把自己的繁榮歸功於自治傳統、自由觀念,以及法治體係,而非曆史的偶然。所以,麵對他國的批評或者諷刺,美國人更具有心理韌性,甚至還會幫著他國批評美國。這樣的心態之下,“辱美”自然很難引發公共熱議。

所以,長期的屈辱感,自然容易產生受害者敘事,而長期的自豪感,則會強化開拓者信心。

其次是公民意識。

國家這個詞,在英語中對應著三個詞匯,也蘊含著三種意義。第一種是地理意義。指的是國家的大好河山,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裏的愛國,是對故鄉母土的本能熱愛,這是最樸素的愛國。

第二種是民族意義。美國由多元族群組成,缺乏單一的民族根基。所以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是基於公民身份而非同一民族,他們更關注和化解種族之間的矛盾,而非整個美利堅民族的集體榮譽。

第三種是政府意義。啟蒙運動以來,對政府存在的意義,西方老百姓的共識就是一種社會契約。正如《獨立宣言》所說: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這是美國立國的根本原則,美國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讓渡的,這是一種契約關係,所以人民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去愛政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裏,政府是一個十分危險的怪物。因為他太過強大,以至於強大到民眾難於駕馭。所以美國人罵美國,甚至會不惜代價揭露本國的黑暗麵,目的就是防止國家走向歧途。

正如美國總統小布什所說:人類千萬年的曆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大師們浩瀚的經典著作,而是實現了對統治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裏的夢想。

最後就是法治保護。

美國的核心精神在於對個人自由和有限政府的堅定信仰。正如托馬斯·潘恩所說:社會在任何狀態下都是福祉,而政府即使在最佳狀態下也不過是必要的惡。所以美國先賢製定權利法案,保護甚至鼓勵公民對政府、國家乃至主流價值觀進行批評。

比如著名的約翰遜焚燒美國國旗案。1984年,一個叫約翰遜的美國青年,為了表達對美國政府的不滿,當眾燒毀了一麵美國國旗,關鍵他還是蘇聯的信徒。這個案子一路打到了美國最高法院,美國最高法院最終判決約翰遜無罪。很多人被這個判決結果震撼,隻因判詞中的那一句:美國國旗保護那些蔑視她的人。美國國旗所保護的權利之一,正是允許民眾公開譴責國旗本身的權利。

這種對個體權利的保護,意味著批評國家不是道德汙點,而是公民的基本責任、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世界上批評美國的段子,基本都來自美國本身,自己對自己下手比外國還要狠,自然就消解了他人“辱美”的空間。

總而言之,美國的繁榮曆史,喚不起辱美的曆史記憶;美國的個人主義,強調的是個人自由和尊嚴,又淡化了集體榮譽感;美國的公民意識,區分了國家和政府,將批評政府轉化為了公民責任;美國的權利法案,保護了民眾批評的權利,甚至是過激的言行,消解了辱美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