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青島的董女士帶著五歲的兒子牛牛在當地麗達購物中心頂層的麗嗨星空公園玩耍,這處免費的配套遊樂設施有一處攀岩壁。當牛牛攀至頂端後,許久不見他降下來,董女士上前詢問時,發現孩子說話吃力疑似窒息,頸脖處被背帶前的卡扣勒住,保護繩索也處於鎖死狀態無法放下。危急關頭一位男士和多位路人接力上前托舉住孩子的臀部,防止他發生窒息。在眾人努力下,近20分鍾後孩子才被營救到地麵上。“現場沒有專業人員在,整個過程中也沒有一位商場工作人員前來幫忙,事後檢查發現孩子脖子、手等多處擦傷。”女士告訴記者,事發後商場一直沒有領導出麵解決。記者調查發現,該設施被網友曝出多次發生類似事故,而目前仍在開放使用中。
孩子吊在岩壁頂端呼吸困難
多位好心人合力托舉救下
“我看孩子在岩壁頂上好久不降下來,就上去問他怎麽樣,他非常吃力地說,媽媽我喘不上氣了。”董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孩子麵朝岩壁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許久沒有說話讓她覺得不對勁。上前查看後,董女士發現保護用的頂繩出現故障,繩子和卡扣鎖死,孩子胸前的金屬扣勒住了他的脖子,掛在岩壁頂端動彈不得。
攀岩場所
董女士趕忙呼救,在身邊尋求幫助。“那天是個工作日,我身邊也沒有別人,隻有一個孩子媽媽趕忙去幫我找工作人員去了,但是整個區域沒有找到任何工作人員。”董女士說,好在這時有一位大叔托舉住孩子的臀部,讓孩子能喘上氣。“幸虧身邊有這位大哥,不過沒幾分鍾他也撐不住了。”
據了解,這塊岩壁約3米左右高的高度,孩子卡住的高度在2米多,成年男子踮腳舉手剛好能托住孩子。董女士一時間找不到工作人員,隻得用手機在網上找到商場的客服電話,說明了情況危急,她要求對方帶至少兩位男同誌來。“然而來的還是兩位女同誌,站在原地給設備科打電話報備,整個過程中她們沒有作出任何救援動作。”董女士說,幸好遇到五六個結伴而行的男同誌,有小夥子也有中年人,我們一起差不多10個人接力托舉,才把孩子弄下來
多位好心人托舉孩子
事發後,董女士連忙檢查牛牛的身體,發現他頸部、手部多處擦傷。“他真的很懂事,被托在空中還說媽媽你別擔心,會有人來救我們的,雖然全程沒有哭,但是身上都汗濕了,汗水不停往下淌。”董女士說。
孩子脖頸受損
網友爆料此處發生多起類似事故
商場處理態度引發母親不滿
“我發了視頻之後,已經有至少5個家長反映過有類似的遭遇,當時他們都不清楚,以為是自己孩子的操作問題。”董女士告訴記者。記者在社交平台的留言中看到,確實有不少家長反映這處免費遊樂設施存在隱患。一位網友留言:“上周我們孩子也被卡住了,臉都勒紫了,我手忙腳亂好一陣才弄下來,確實有安全隱患。”
“我認為,即便是免費的設施,商場也有義務保證孩子的安全,我沒有在現場看到有安全員或者教練,很多孩子都是自己穿了就往上攀爬,而大部分家長並不了解如何操作,甚至不少孩子都不在大人視線內,如果出了類似的問題,後果不堪設想。”董女士說。
“事發後我問現場的兩位女同誌,要求他們領導出麵解釋這個情況,並處理事故,對方說領導今天不上班,留下電話後會和我聯係。”由於孩子被吊了近20分鍾時間,受傷之餘也受到驚嚇,我就帶孩子回去休息了。“我們家都是從事醫療行業的,也迅速檢查了一下,判斷都是皮外傷,並沒有大礙,所以也沒有去醫院。”董女士說,但是之後商場方麵的處理一直無法讓她滿意。
“當天下午5點,一位客服經理給我打電話,說他們已經檢修過設備了,沒有問題。他們沒有作出合理解釋,反而問我想怎麽處理。”在董女士看來,她需要商場領導詳細解釋事情發生的原因,積極道歉。“我們家有三個孩子,不差一點所謂的賠償,就是要一個處理這個事情的態度。”隨後,兩位商場工作人員拎著慰問品上門想尋求和解,也被董女士婉拒。“這個事故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這幾天下午和晚上睡覺都做噩夢並且啼哭,孩子以後會對遊樂場產生心理陰影。對於這個事故,商城自始至終沒有領導出麵解釋和解決,對反複出現危及兒童安全和生命的遊樂設施不做出合法合規的整改。”
商場回應:正在積極處理
設施仍然開放
6月7日下午,紫牛新聞記者致電麗達購物中心麗嗨星空公園,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了事情的經過,“這個情況我們已經對接了相關部門,孩子沒有事情。”
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大體看了一下,個人感覺是孩子比較小,四肢偏瘦,緊急製動的時候‘套’不住孩子。大家可以放心,我們肯定會保障顧客的安全。”記者問及設施是否停止使用的時候,對方表示暫時還沒有,同時介紹說:“專業人員已經看過了。”但是對於設備具體出故障的原因以及設施是否具有相關資質,對方表示並不清楚,會轉交專業人員聯係記者進行回複,不過截至發稿時,記者並沒有得到商場方麵的正式回複和解釋。在事件處理上,他說:“我們盡力去調節了,每天都有聯係孩子家長,但暫時還沒有達成一致。”對商場的這一說法,董女士並不認可。
6月7日,記者在一位商場顧客提供的圖片上看到,這處遊樂設施設置了一塊提示牌,表示設施僅限6至15歲兒童使用,6歲以下及成人禁止使用,現場也安排了一位保安,坐在一旁維持秩序。該遊樂設施的過往用戶評價返圖中,並沒有看到有類似醒目的提醒。
記者了解到,經營高危性體育項目需向區級行政部門申請經營許可證,材料需要有設施符合GB
19079.4-2014的檢測報告,同時要求現場必須配備持證社會體育指導員(攀岩)和建立安全保障製度。在該標準中,對結構強度、裝備和防護點作出了詳細要求。另外,在我國《攀岩運動設施建設驗收規範》中也要求,兒童岩壁高度須小於5米,並設置“兒童須監護人陪同”警示牌,同時在入口處公示年齡限製。配備兒童專用安全帶及頭盔,每名保護員最多監護3名兒童。
業內人士:該項目存在多個安全隱患
一位戶外運動專家告訴記者,這類高空項目,正常都需要專業的安全裝備和安全員來保障的。“裝備需要符合兩個基本的國際認證,第一個是CE歐盟檢測認證,第二個是UIAA
國際登山聯合會認證,最低標準也要有CE認證。如果是正規的安全裝備,在裝備的銘牌上都可以看到這兩個認證,如果一個都看不到,那肯定不符合標準。”
他還表示,除了裝備之外,安全員也很重要,要有基本的安全操作規範和安全操作知識,最好具有戶外指導員或攀岩指導員等資質。“據我了解,國內的遊樂場很少有這樣的專業人員,大多數是聘請的大學生。”他指出,通過視頻可以看到,孩子穿的全身式安全帶,尺碼是不符合孩子身高的,另外也沒有佩戴安全頭盔,這些都是安全隱患。“這事故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其實屬於運氣非常好了。”
6月8日,董女士告訴記者,商場仍然沒有更進一步的處理態度,對現場的整改措施也讓人覺得敷衍,“人員是否經過培訓,設施有沒有資質,我覺得都有必要向所有顧客解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