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文章來源: 加美財經 於 2025-07-30 13:04:5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本文刊發於彭博新聞大事件欄目。

胡佛水壩所用水泥的60倍、相當於116座帝國大廈所用鋼鐵的總量,以及足夠繞地球修建5圈雙車道公路的混凝土,將用於中國在西藏啟動的1670億美元水電工程。

本月,這項將成為史上最大基礎設施工程之一的項目正式動工。對於試圖以可持續方式重振中國放緩經濟、加強對動蕩地區控製、並在全球擴張影響力的習近平來說,是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豪賭。



工程建在雅魯藏布江上,是一次基於舊思路的高風險嚐試:通過大規模建設推動經濟增長,應對通縮、長期地產低迷、以及日益加劇的貿易與地緣政治壓力。同時,也為習近平提供了又一項國家控製工具,有助於他通過經濟融合將西藏進一步整合。

“對北京來說,建造一個新超級工程就能解答許多難題。”斯坦福大學胡佛曆史實驗室研究員、《極限:中國的工程未來之路》一書作者王丹表示,“而沒有什麽挑戰比建一座真正的大壩更令人興奮了。”

但工程所在的地理環境,使一切變得更加複雜。雅魯藏布江源自青藏高原融化的冰川,在林芝市最高峰南迦巴瓦峰附近急轉180度後,從50公裏的地段落差超過2000米,形成世界最深的峽穀之一,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水電資源地帶。

工程師計劃從這道急彎頂部向下鑽通隧道,引水穿過渦輪機後再引回自然河道。這套係統理論上盡可能減少上下遊的破壞,但實際上將耗幹雅魯藏布江生態最豐富的河段之一,並把大項目引入一個地震頻發的區域。

1950年,震級達8.6級的“阿薩姆—西藏大地震”——這是有記錄以來陸地上最強烈的地震之一,就發生在距離林芝僅246公裏的地方。

中國曾嚐試類似的超級水電開發。造價370億美元的三峽大壩,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發電站,也曾被視為野心的標杆。

而在專家看來,這一次的工程已完全超越當年。

“這個工程完全碾壓三峽。”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超級工程研究組負責人多米尼克·阿希阿加-達格布伊說。

像之前的三峽大壩一樣,這項新工程同樣是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開建。上世紀90年代,中國依靠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刺激經濟增長。阿希阿加-達格布伊認為,中國這次再次走上相同道路,借助這套老辦法來消化過剩的工業產能並創造就業。

早在2021年,基於開發青藏高原水電潛力戰略,北京就在五年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建設這座水壩,於去年12月獲得批準,但項目啟動過程相對低調也引發一些質疑。

對這樣規模的工程,公眾討論極少。如果有進行環境評估或搬遷計劃,很可能也是在閉門狀態下獲批。

項目將對經濟產生廣泛影響:需消耗水泥5000萬噸、鋼鐵600萬噸、砂石料2.5億噸、銅50萬噸,以及數十萬噸炸藥。青藏高原的嚴苛環境可能加快鑽頭等耗材的磨損,進一步推高材料成本。

這是一種刺激方式,旨在在消費信心和民間投資低迷時帶動需求。據中國券商華創證券估計,這個項目未來10到15年內或將帶動總投資達3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2%,超過了近年主要的財政刺激計劃,例如2023年中期罕見的預算修正案中新增的1萬億元。

花旗集團和澳新銀行等多家機構預測,這一項目每年可使GDP增速提高0.1到0.2個百分點。另一家券商浙商證券估計,項目每年可能創造約20萬個就業崗位,接近中國近年來年度新增就業目標的2%。

隨著工人的到來,周邊地區也將迎來道路、住房等更多開發項目。

工程的一部分位於林芝市偏遠的墨脫縣,直到2013年才首次實現公路通車。在7月19日宣布水電工程開工的行程中,國務院總理李強也考察了計劃連接成都與拉薩的新川藏鐵路工地。

社交媒體用戶紛紛猜測,為支持這個即將崛起的“新興城市”,當地還可能修建更多基礎設施,比如墨脫機場。

林芝一位姓楊的商店老板說,項目宣布後,他立刻就接到一些投資者的谘詢。他們認為,隨著大量工人進駐,必須新建住宿、餐飲和娛樂設施。

楊說,很多投資者其實已經太晚。兩三年前,林芝部分關鍵區域的租金就開始上漲,因為一些早期行動者早就預測到了這波建設熱潮,那些先知先覺的人,早就下注了。

市場也因對這個項目刺激作用的樂觀預期而大幅上漲。項目公布後一周,中國電建股價上漲超過42%,中國能源建設在上海上漲17%。華新水泥在香港股價上漲34%,摩根士丹利指出,其在西藏的工廠距離工地僅400公裏,可能受益最大。

在大宗商品市場,鐵礦石價格升至2月以來最高,一些鋼鐵產品也錄得自去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這項工程點燃了外界期待,認為對中國可能陸續啟動更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大規模建設有望配合北京遏製工業領域價格戰的努力,最終使中國擺脫長期通縮的危險陷阱。

“這是為第十五個五年規劃期的大型基建熱潮做的前奏”,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策略師邢兆鵬表示,這個規劃期將從2026年持續至2030年。“基礎設施項目和‘反內卷’將成為支撐經濟再膨脹的兩大支柱。”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現在判斷這是否是北京真實意圖還為時尚早。經過多年舉債擴張後,中國已經麵臨不少低效投資問題,包括空曠高速公路和閑置機場。中國國家發改委尚未就此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在項目上的進展,很可能讓鄰國感到不安,尤其是印度。就在中印兩國試圖修複2020年邊境衝突後的關係之際,項目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再度升溫。

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這個地區被中國聲稱擁有主權,在印度境內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隨後流入孟加拉國。

印度官員長期對這座擬建水壩表示擔憂,指出這條河維係著數以百萬計的生計。外界還擔心,北京未來可能利用水壩控製水流,在衝突中獲取政治籌碼。

今年早些時候,孟加拉國已請求中方提供更多相關信息。

印度外交部呼籲中方提高透明度,並與下遊國家加強協商。盡管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主要水源來自降雨,但新德裏官員表示,如果水壩突然泄洪,仍可能淹沒阿魯納恰爾邦和阿薩姆邦部分地區。

由於討論內容屬私下性質,他們不願透露姓名。不過,這些官員也指出,中國在2018年依雙邊協議發布的洪水預警,說明雙方之間仍存在合作基礎。

協議幾年前已到期,雙方正努力續簽。中國外交部7月23日表示,中方已與周邊國家保持“必要溝通”,並持續共享水文資料。

這項水電工程的潛在裝機容量可達70吉瓦,每年發電量可能達到3000億千瓦時——大致相當於英國全年的用電量,並可大幅降低中國對煤炭的依賴,目前煤電仍占據全國電網的一半以上。由此也有助於推動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即到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

發電量將服務中國東部沿海工業區、南方地區如香港,以及像西藏這樣因地形惡劣和資源匱乏而長期發展受限的西部欠發達地區。

瑞穗證券亞洲高級中國經濟學家Serena Zhou表示,“如果中國能借助這個項目疏通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能源供應瓶頸,將極大拓展經濟增長空間。”



對習近平來說,這座大壩同樣關乎曆史地位。西藏長期以來是他國家統一願景的核心,這項工程可能有助於鞏固他自毛澤東以來最具權力領導人的地位。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是中共西藏政策的重要設計者之一。這一曆史,加上中國從蘇聯因民族問題解體中汲取的教訓,促使習近平推動黨的政策從地區自治,轉向更強的整合與中央集權。

中國在西藏的政策長期遭遇外界批評,當地與北方鄰近的新疆一樣,麵臨嚴格的社會、安保和宗教限製。隨著北京尋求主導達賴喇嘛繼承問題,摩擦可能進一步加劇。

這位流亡精神領袖已於7月6日迎來90歲生日。

《黨的利益優先:習仲勳傳》作者約瑟夫·托裏根表示,習近平將當前視為“徹底解決民族問題的時機”,“如今重心更加聚焦於整合——讓藏人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這座大壩如今由新成立的國有企業中國雅江集團負責監管,統一指揮建設和運營工作,必然有大量漢族工人將湧入西藏最偏遠的地區之一。發展重心和經濟活動也將向林芝轉移,進一步削弱拉薩作為西藏傳統權力中心的影響力。

就在幾年前,人們還認為中國在修建超級水壩方麵可能已經接近尾聲。到2022年為止的十年間,中國建成了全球十大水電站中的五座,很多人認為已經沒有合適的新建選址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雅魯藏布江。

多年來,這條河因地處偏遠、成本高昂而遲遲未被開發。如今,隨著經濟亟需提振,這些障礙已被忽視。盡管風能和太陽能成本更低、可擴展性更強、增長迅速,但中國官員也明確表示,過度依賴這些在無風或日落時停止發電的能源形式存在問題。

按水電標準來看,這座大壩的電價可能不便宜,特別是考慮到遠距離輸電線路的建設成本以及潛在的能量損耗。但相比化石燃料仍具有競爭力,並能為工業部門提供更清潔、更穩定的電力。

然而,工程建設可能帶來一係列環境後果。青藏高原被稱為“第三極”,是除南極和北極之外地球上最大的冰雪儲藏地,對全球急流氣流和南亞氣候的穩定起著關鍵作用。

大壩所在的流域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棲息著超過150種本土魚類——其中一些瀕臨滅絕,以及難以捕捉的雪豹和小熊貓等物種。

習近平在2021年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西藏時,強調要保護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主張在不擾動脆弱生態的前提下謹慎利用水資源。他當時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是無價的財富。”

但這種“財富”的概念,也反映出更深層次的政治目標。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美亞關係講席教授拉納·米特表示:“習近平希望打造一個消除身份與民族差異的中國,而更強的自上而下控製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將能源,特別是水電,視為其科技驅動未來戰略的關鍵。

“這座大壩將這些敘事融合在了一起。”米特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聯航波音787引擎故障 喊Mayday求救!緊急泄油折返
大佬接連墜樓 孫立平:他們為什麽撐不下去了?
少林新住持印樂法師 習近平2個月前親自“考核”過
8月2日全球將陷6分鍾黑暗?專家說“真正日期”是...
一份讓世界震驚的名單,被美媒公布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宣布台灣關稅20% 高於日韓的15% 和越南等國並列
美國最慘"沉默一代" 81歲周工作17小時 照顧90歲老伴
北京養老院31人慘死:暴雨近一周為何不轉移?
川普致信17製藥巨頭:60天拿出方案降價 否則後果自負
諸神的黃昏:香港四大家族集體謝幕
川普投下震撼彈:印度和俄羅斯一起完蛋
韓國網紅長白山揮國旗唱國歌 遭公安帶走6小時
中國海軍赴海參崴與俄聯演 官媒稱“符拉迪沃斯托克”
日經:解放軍重新開始強調“集體領導” 風向似乎有變
英法計劃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代表什麽?
川普簽行政令:對加拿大關稅從25%提高至35%
川普對中國態度大軟化 傳擬不再推新AI出口法規
打五折也賣!李嘉誠加速拋售內地資產 香港老宅在內
白宮宣布:將建大型宴會廳 斥資2億 占地9萬尺…
又一日本海島被中國人買下土地 鄰近美軍自衛隊
武漢大學校長:正處理“學生性騷擾指控被駁回”事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加美財經 2025-07-30 13:04:52



彭博:習近平將政治遺產和中國經濟 和大壩捆在一起

本文刊發於彭博新聞大事件欄目。

胡佛水壩所用水泥的60倍、相當於116座帝國大廈所用鋼鐵的總量,以及足夠繞地球修建5圈雙車道公路的混凝土,將用於中國在西藏啟動的1670億美元水電工程。

本月,這項將成為史上最大基礎設施工程之一的項目正式動工。對於試圖以可持續方式重振中國放緩經濟、加強對動蕩地區控製、並在全球擴張影響力的習近平來說,是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豪賭。



工程建在雅魯藏布江上,是一次基於舊思路的高風險嚐試:通過大規模建設推動經濟增長,應對通縮、長期地產低迷、以及日益加劇的貿易與地緣政治壓力。同時,也為習近平提供了又一項國家控製工具,有助於他通過經濟融合將西藏進一步整合。

“對北京來說,建造一個新超級工程就能解答許多難題。”斯坦福大學胡佛曆史實驗室研究員、《極限:中國的工程未來之路》一書作者王丹表示,“而沒有什麽挑戰比建一座真正的大壩更令人興奮了。”

但工程所在的地理環境,使一切變得更加複雜。雅魯藏布江源自青藏高原融化的冰川,在林芝市最高峰南迦巴瓦峰附近急轉180度後,從50公裏的地段落差超過2000米,形成世界最深的峽穀之一,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水電資源地帶。

工程師計劃從這道急彎頂部向下鑽通隧道,引水穿過渦輪機後再引回自然河道。這套係統理論上盡可能減少上下遊的破壞,但實際上將耗幹雅魯藏布江生態最豐富的河段之一,並把大項目引入一個地震頻發的區域。

1950年,震級達8.6級的“阿薩姆—西藏大地震”——這是有記錄以來陸地上最強烈的地震之一,就發生在距離林芝僅246公裏的地方。

中國曾嚐試類似的超級水電開發。造價370億美元的三峽大壩,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發電站,也曾被視為野心的標杆。

而在專家看來,這一次的工程已完全超越當年。

“這個工程完全碾壓三峽。”澳大利亞迪肯大學超級工程研究組負責人多米尼克·阿希阿加-達格布伊說。

像之前的三峽大壩一樣,這項新工程同樣是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開建。上世紀90年代,中國依靠大規模基礎設施項目刺激經濟增長。阿希阿加-達格布伊認為,中國這次再次走上相同道路,借助這套老辦法來消化過剩的工業產能並創造就業。

早在2021年,基於開發青藏高原水電潛力戰略,北京就在五年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建設這座水壩,於去年12月獲得批準,但項目啟動過程相對低調也引發一些質疑。

對這樣規模的工程,公眾討論極少。如果有進行環境評估或搬遷計劃,很可能也是在閉門狀態下獲批。

項目將對經濟產生廣泛影響:需消耗水泥5000萬噸、鋼鐵600萬噸、砂石料2.5億噸、銅50萬噸,以及數十萬噸炸藥。青藏高原的嚴苛環境可能加快鑽頭等耗材的磨損,進一步推高材料成本。

這是一種刺激方式,旨在在消費信心和民間投資低迷時帶動需求。據中國券商華創證券估計,這個項目未來10到15年內或將帶動總投資達3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2%,超過了近年主要的財政刺激計劃,例如2023年中期罕見的預算修正案中新增的1萬億元。

花旗集團和澳新銀行等多家機構預測,這一項目每年可使GDP增速提高0.1到0.2個百分點。另一家券商浙商證券估計,項目每年可能創造約20萬個就業崗位,接近中國近年來年度新增就業目標的2%。

隨著工人的到來,周邊地區也將迎來道路、住房等更多開發項目。

工程的一部分位於林芝市偏遠的墨脫縣,直到2013年才首次實現公路通車。在7月19日宣布水電工程開工的行程中,國務院總理李強也考察了計劃連接成都與拉薩的新川藏鐵路工地。

社交媒體用戶紛紛猜測,為支持這個即將崛起的“新興城市”,當地還可能修建更多基礎設施,比如墨脫機場。

林芝一位姓楊的商店老板說,項目宣布後,他立刻就接到一些投資者的谘詢。他們認為,隨著大量工人進駐,必須新建住宿、餐飲和娛樂設施。

楊說,很多投資者其實已經太晚。兩三年前,林芝部分關鍵區域的租金就開始上漲,因為一些早期行動者早就預測到了這波建設熱潮,那些先知先覺的人,早就下注了。

市場也因對這個項目刺激作用的樂觀預期而大幅上漲。項目公布後一周,中國電建股價上漲超過42%,中國能源建設在上海上漲17%。華新水泥在香港股價上漲34%,摩根士丹利指出,其在西藏的工廠距離工地僅400公裏,可能受益最大。

在大宗商品市場,鐵礦石價格升至2月以來最高,一些鋼鐵產品也錄得自去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這項工程點燃了外界期待,認為對中國可能陸續啟動更多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大規模建設有望配合北京遏製工業領域價格戰的努力,最終使中國擺脫長期通縮的危險陷阱。

“這是為第十五個五年規劃期的大型基建熱潮做的前奏”,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策略師邢兆鵬表示,這個規劃期將從2026年持續至2030年。“基礎設施項目和‘反內卷’將成為支撐經濟再膨脹的兩大支柱。”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現在判斷這是否是北京真實意圖還為時尚早。經過多年舉債擴張後,中國已經麵臨不少低效投資問題,包括空曠高速公路和閑置機場。中國國家發改委尚未就此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在項目上的進展,很可能讓鄰國感到不安,尤其是印度。就在中印兩國試圖修複2020年邊境衝突後的關係之際,項目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再度升溫。

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阿魯納恰爾邦——這個地區被中國聲稱擁有主權,在印度境內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隨後流入孟加拉國。

印度官員長期對這座擬建水壩表示擔憂,指出這條河維係著數以百萬計的生計。外界還擔心,北京未來可能利用水壩控製水流,在衝突中獲取政治籌碼。

今年早些時候,孟加拉國已請求中方提供更多相關信息。

印度外交部呼籲中方提高透明度,並與下遊國家加強協商。盡管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主要水源來自降雨,但新德裏官員表示,如果水壩突然泄洪,仍可能淹沒阿魯納恰爾邦和阿薩姆邦部分地區。

由於討論內容屬私下性質,他們不願透露姓名。不過,這些官員也指出,中國在2018年依雙邊協議發布的洪水預警,說明雙方之間仍存在合作基礎。

協議幾年前已到期,雙方正努力續簽。中國外交部7月23日表示,中方已與周邊國家保持“必要溝通”,並持續共享水文資料。

這項水電工程的潛在裝機容量可達70吉瓦,每年發電量可能達到3000億千瓦時——大致相當於英國全年的用電量,並可大幅降低中國對煤炭的依賴,目前煤電仍占據全國電網的一半以上。由此也有助於推動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即到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

發電量將服務中國東部沿海工業區、南方地區如香港,以及像西藏這樣因地形惡劣和資源匱乏而長期發展受限的西部欠發達地區。

瑞穗證券亞洲高級中國經濟學家Serena Zhou表示,“如果中國能借助這個項目疏通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能源供應瓶頸,將極大拓展經濟增長空間。”



對習近平來說,這座大壩同樣關乎曆史地位。西藏長期以來是他國家統一願景的核心,這項工程可能有助於鞏固他自毛澤東以來最具權力領導人的地位。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是中共西藏政策的重要設計者之一。這一曆史,加上中國從蘇聯因民族問題解體中汲取的教訓,促使習近平推動黨的政策從地區自治,轉向更強的整合與中央集權。

中國在西藏的政策長期遭遇外界批評,當地與北方鄰近的新疆一樣,麵臨嚴格的社會、安保和宗教限製。隨著北京尋求主導達賴喇嘛繼承問題,摩擦可能進一步加劇。

這位流亡精神領袖已於7月6日迎來90歲生日。

《黨的利益優先:習仲勳傳》作者約瑟夫·托裏根表示,習近平將當前視為“徹底解決民族問題的時機”,“如今重心更加聚焦於整合——讓藏人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這座大壩如今由新成立的國有企業中國雅江集團負責監管,統一指揮建設和運營工作,必然有大量漢族工人將湧入西藏最偏遠的地區之一。發展重心和經濟活動也將向林芝轉移,進一步削弱拉薩作為西藏傳統權力中心的影響力。

就在幾年前,人們還認為中國在修建超級水壩方麵可能已經接近尾聲。到2022年為止的十年間,中國建成了全球十大水電站中的五座,很多人認為已經沒有合適的新建選址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雅魯藏布江。

多年來,這條河因地處偏遠、成本高昂而遲遲未被開發。如今,隨著經濟亟需提振,這些障礙已被忽視。盡管風能和太陽能成本更低、可擴展性更強、增長迅速,但中國官員也明確表示,過度依賴這些在無風或日落時停止發電的能源形式存在問題。

按水電標準來看,這座大壩的電價可能不便宜,特別是考慮到遠距離輸電線路的建設成本以及潛在的能量損耗。但相比化石燃料仍具有競爭力,並能為工業部門提供更清潔、更穩定的電力。

然而,工程建設可能帶來一係列環境後果。青藏高原被稱為“第三極”,是除南極和北極之外地球上最大的冰雪儲藏地,對全球急流氣流和南亞氣候的穩定起著關鍵作用。

大壩所在的流域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棲息著超過150種本土魚類——其中一些瀕臨滅絕,以及難以捕捉的雪豹和小熊貓等物種。

習近平在2021年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西藏時,強調要保護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主張在不擾動脆弱生態的前提下謹慎利用水資源。他當時說:“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是無價的財富。”

但這種“財富”的概念,也反映出更深層次的政治目標。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美亞關係講席教授拉納·米特表示:“習近平希望打造一個消除身份與民族差異的中國,而更強的自上而下控製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將能源,特別是水電,視為其科技驅動未來戰略的關鍵。

“這座大壩將這些敘事融合在了一起。”米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