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美未來難完全脫鉤?“雙核驅動”成世界經濟新常態

中美未來難完全脫鉤?“雙核驅動”成世界經濟新常態

文章來源: 中時電子報 於 2025-06-08 14:05: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7日的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多位大陸與會專家表示,短期內川普關稅麵臨挑戰,中長期來看,世界經濟較大幾率會形成中美雙核驅動,讓更多國家參與其中形成大循環格局,且未來一段時間內,中美之間在部分領域的脫鉤可能會繼續,但經濟結構互補決定了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

稍早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初步經貿協議,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關稅水準,並建立磋商和會談機製,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同時預計9日也將在英國召開進一步中美貿易談判。

觀察未來局勢,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現在預測中美貿易走向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原因之一在於川普將關稅作為一種談判籌碼,讓談判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就導致美國關稅政策已超越了傳統的政策框架和博弈框架,認為現在需要更多關注一些周邊因素,如金融市場、兩黨衝突等。

劉元春進一步表示,從過去幾個月的情況來看,金融市場動蕩、通膨、以及稀土等關鍵要素供應製約,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貿易談判進程和美國態度,加上美國內部政治分化加劇,很可能是影響下一步談判進程的關鍵變數,甚至可能超越上述前三種力量,需要予以高度關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更提出全球經濟“兩驅化”的假設,也就是中美雙方在部分領域自主獨立,兩者之間會互通有無,而歐盟、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中堅力量會同時與中美保持經濟和政治上的聯係。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也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未來的世界貿易和經濟可能是雙頭驅動,中美之間的貿易聯係很可能從直接聯係,轉向一種更擴散化的間接聯係。他說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發生了,過去幾年,通過第三方廠商中轉,中美之間的互相依賴還在提高,未來“連接國”的地位或會越來越高,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更多國家地區參與到中美之間的經濟大循環中。

查看評論(16)

24小時熱點排行

傳27歲美國球星台北約變性網紅開房 網民猜是他

24小時討論排行

“殺死”那個錯付910元車費男孩的不僅僅是司機
特朗普稱“要讓藥價降低1500%”,被批數學邏輯混亂
特斯拉是贏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特朗普抵達蘇格蘭,當地媒體:美國重刑犯來了
矽穀的C位都是華人?!華人或統治AI時代
美國退出停火談判,特朗普:哈馬斯不想談判,想死
6名大學生掉入浮選槽,救援為何38分鍾後才到場?
特朗普開懟:“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沒去過”
特朗普試圖向馬斯克示好求和?馬斯克不買賬!
台州富二代28輪激戰,以超20萬/米摘全國單價“地王”
6名大學生選礦廠遇難 高工分析“為何救援時間長”
馬克龍稱法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駐以大使公開嘲笑
深陷反腐危機,澤連斯基位置恐不保?
印度稱將全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 競爭對手有這幾國
山西人愛午睡這事兒,全網還沒說清楚
花大錢的山姆會員,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美未來難完全脫鉤?“雙核驅動”成世界經濟新常態

中時電子報 2025-06-08 14:05:44



在7日的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上,多位大陸與會專家表示,短期內川普關稅麵臨挑戰,中長期來看,世界經濟較大幾率會形成中美雙核驅動,讓更多國家參與其中形成大循環格局,且未來一段時間內,中美之間在部分領域的脫鉤可能會繼續,但經濟結構互補決定了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

稍早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內瓦達成初步經貿協議,雙方同意大幅降低關稅水準,並建立磋商和會談機製,繼續就經貿關係進行協商。同時預計9日也將在英國召開進一步中美貿易談判。

觀察未來局勢,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現在預測中美貿易走向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原因之一在於川普將關稅作為一種談判籌碼,讓談判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這就導致美國關稅政策已超越了傳統的政策框架和博弈框架,認為現在需要更多關注一些周邊因素,如金融市場、兩黨衝突等。

劉元春進一步表示,從過去幾個月的情況來看,金融市場動蕩、通膨、以及稀土等關鍵要素供應製約,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貿易談判進程和美國態度,加上美國內部政治分化加劇,很可能是影響下一步談判進程的關鍵變數,甚至可能超越上述前三種力量,需要予以高度關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更提出全球經濟“兩驅化”的假設,也就是中美雙方在部分領域自主獨立,兩者之間會互通有無,而歐盟、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中堅力量會同時與中美保持經濟和政治上的聯係。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也表示,從中長期來看,未來的世界貿易和經濟可能是雙頭驅動,中美之間的貿易聯係很可能從直接聯係,轉向一種更擴散化的間接聯係。他說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發生了,過去幾年,通過第三方廠商中轉,中美之間的互相依賴還在提高,未來“連接國”的地位或會越來越高,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有更多國家地區參與到中美之間的經濟大循環中。